“我爱我的祖国”征文:父亲盖房 上世纪80年代,和大多数老百姓一样,我们家住的也是低矮的草屋。每当夏天下大雨的时候,漏雨是常有的事,此时大盆小盆瓶瓶罐罐都要派上用场。因此,天气好的时候,缮草修屋是必不可少的。父亲没有“安得广厦千万间”的感慨,却有着盖瓦房、住新房的强烈愿望。为了实现愿望,父亲凭着勤劳的双手在箭道街开了一家理发店,当然那间房子也是草屋。父亲理发手艺精湛,待人热情,拥有大量客户。老街老巷的台儿庄人几乎无人不知,当官的、部队的、做生意的、种地的都少不了,有些人祖孙三代都在那理发。母亲天天给父亲送饭,可是为了不耽误客户的时间,父亲经常来不及吃中午饭,直到晚上收工才能吃上一天中的第二顿饭。父亲还长期给福利院老人免费理发,因此年年都会得到政府的表彰,“劳动模范”、“敬老爱老先进个人”、“优秀个体工作者”之类的。1985年,我们家从生产队分得了宅基地,父亲用劳动所得盖起了三间最普通的瓦房,没有厦沿、没有走廊的那种。但是在父母看来,已经很满意了。后来邻居家又开始流行带走廊的、一头沉、两头沉的瓦房和平房。第二年,我们搬进了新家,并且买了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那一年电视剧《西游记》热播,吸引来了满屋子的小朋友,大家平时活蹦乱跳的,看电视时却很老实。有时候刮来一阵风,屋外的天线被刮歪了,电视上出现了雪花,甚至根本没有图像了。此时,我们几个小伙伴会立马起身出去转动天线竿子,也会有人主动站在屋门口两眼盯着电视机传话“左转一点,再右转,好,停”。那时候我感受到了团队合作的巨大力量。看完《西游记》之后,大家都拿着手电筒像小猴子一样蹦蹦跳跳各自回家了。进入90年代初期,开始流行石膏板房,父亲也赶一下时髦。这次盖的石膏板房是来替换理发店的草屋的。干净整洁的石膏板墙壁贴上“香港四大天王”的彩画,再配上屋顶波浪起伏的石棉瓦,也显得十分时尚。那时候,父亲的老客户更多了,他们等待理发的间隙里,谈论着国家大事、家长里短,这里绝对是台儿庄老街的《新闻联播》。从他们的谈话里,我知道了改革开放,知道了邓小平南巡讲话,知道了要想发家致富必须有文化。1997年,箭道街拆迁改造,父亲的理发店被拆除。但是,父亲坚信国家的政策是为老百姓着想的,于是响应政府号召,按照政府规划盖起了两间两层门市房。这也是父亲第三次盖房了。记得盖楼时,父亲和建筑工人们一起干活,一起吃饭,包工头半开玩笑地说:“孟师傅和我们一起干活,应该给一份工资的”,引起了众人哈哈大笑。房子盖好后,我们家搬了过来,住在二楼,一楼肯定是理发店。父亲的工作场所终于和家在一起了。父亲告诉我,要想过上好日子必须辛勤劳动,心地善良。我当时想,父亲也算是成功人士了。第四次盖房,要到2003年了。那一年,我大学毕业,父亲为了给我娶媳妇,在二楼上面又加盖了一层,就成了电视上看到的那种三层小洋楼了。如今,我娶了做教师的老婆,我们的儿子已经上初中了,而且成绩很优秀,他一直将做公务员的姑姑作为学习的榜样。2008年台儿庄古城恢复重建工作全面启动,随后箭道街纳入拆迁范围。父亲又一次响应国家政策,拆除了亲手盖起来的三层楼房,搬进了政府的安置房。这次盖房,不需要父亲操心费力了,是由政府统一规划建设的。现在,父亲已退休,离开了他工作几十年的劳动岗位。父亲经常到古城走一走,和南来北往的外地游客一起参观游览。能在家门口游览国家5A景区应该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这里的“一河渔火”,这里的亭台楼榭,这里的莺飞燕舞,父亲都感到无比的新奇,似乎在体会着唐朝诗人白居易“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的那份闲情逸致。父亲经常在位于箭道街的某一座楼面前驻足沉思许久,可能他是在寻找往昔的美好记忆,也可能是在回忆五次盖房的经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