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征文:永不忘怀的记忆,永不磨灭的丰碑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我们的节日清明征文:永不忘怀的记忆,永不磨灭的丰碑

ID:1237

大小:3.83 KB

页数:2页

时间:2020-04-13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我们的节日清明征文:永不忘怀的记忆,永不磨灭的丰碑清明节前一天,爸爸带我去了莱芜区张家洼街道大芹村:莱芜第一个中共党支部建立地,瞻仰了革命英雄纪念碑,并详细了解了革命先驱吕若侃爷爷的事迹。随着对吕爷爷的了解的深入,我的思绪也飞向了那个动荡的岁月。吕若侃,字仲陶,号榆荫,清光绪十二年(1886)出生,山东省济南市莱芜区张家洼街道大芹村人,在启蒙阶段,吕若侃爷爷接受的是传统的儒家教育。他先上家塾蕉雨山房,后来升入莱芜官立高等小学堂。莱芜官立高等小学堂由旧时的汶源书院改办,对于强烈追求新知识的吕若侃爷爷来说,自感到非常新鲜,激发起他学习的极大兴趣,大大扩宽了他的知识面。这里是他人生起跑的第一个驿站,他虽是班上年龄最小的学生,但勤奋好学,聪明过人,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曲阜师范学校的学习,是吕若侃由一个偏僻的乡村少年走向革命的起点,经过几年的学习和生活磨砺,他变得成熟了,不仅成了班级中的学习尖子,还成了同学中有个性、有主见的进步分子。1925年经徐州来人介绍,吕若侃爷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为莱芜第一个党员,这是中国共产党在莱芜播下的第一颗红色种子。这一时期,吕若侃爷爷一直单独秘密与外地党组织进行联系,并积极开展革命工作,为筹集党组织的活动经费,他将家里的60多亩土地卖掉,用毛驴驼着银钱送往泰安承凤(音)桥,此处有吕若侃爷爷早已购买的两间柺屋,这两间小屋就成了党的秘密联络点。1926年春,他在介绍口镇河北村的魏春舫、在吕若侃爷爷家扛活的吕效芝和本村的吕敬宝入党后,同年秋,秘密建立了中共吕家芹村支部,成为莱芜历史上第一个党支部,吕若侃任支部书记。吕若侃爷爷在大芹村积极开展党的工作,白天他在家里帮父亲干活,晚上利用休息时间和乡亲们促膝谈心,谈社会的贫富差异,谈穷人翻身要靠斗争,借以启发群众的阶级斗争意识,先后发展了多名共产党员。这是莱芜的第一批革命火种。他还领导其他党员积极发展农民协会(简称农协)组织,并以农协的名义办起了农民夜校、“同乐处”,组织贫苦青年学文化、传播共产主义思想,以便开展党的工作,从中发现培养入党积极分子。到1926年春,莱芜及周边出现了一派革命的景象,形成了一片红色的区域。这一年,根据省委提出的新的暴动指示,吕若侃爷爷执行原定的砸“百货捐”的计划。于是,在一个夜间,吕敬宝带领本村和白龙店的3名党员群众,向村自卫团借了一支枪,到30多里外的浆水沟村,砸了一个横征暴敛的“百货捐”,为民出了气。虽然规模尚小,但它毕竟是莱芜党组织为自己的命运勇敢战斗而迈出的第一步。同时,也使建立不久的党组织经受了初步的锻炼。1928年4月,莱芜党组织因与上级失去联系,活动中断。而两年后,吕若侃爷爷在本村病逝。在血雨腥风的年代,吕若侃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至死未向家人公开自己的党员身份。我在爸爸妈妈呵护下生活、学习可真幸福!我的今天生活是爷爷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我该怎么办?我陷入了沉思,我觉得唯有好好读书,长大后为祖国做贡献,才能对得起牺牲的烈士们。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