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节日清明征文:传承红色精神一年一度的清明节又到了,清明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是祭奠已故亲人的节日,也是中国人民祭奠革命先烈的节日。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5周年,也是志愿军入朝参战70周年。我怀着崇敬的心情,观看了红色文化主题展。其中“支前民谣”也就是“支前精神”中的话深深刻在了我的脑海里:最后一碗米送去做军粮,最后一尺布送去做军装,最后一件老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亲骨肉送上战场。多么感人的句子!1946年6月26日,蒋介石公然撕毁停战协定,向解放区发起全面进攻,内战爆发。1946年底,华东主战场转入山东境内。适应战时需要,莱芜党组织立即掀起参军高潮,母送子、妻送郎、兄弟争相上战场的动人场面频频涌现。1946年12月,莱芜8000余青年报名参军,6846人应征入伍,被誉为“鲁中参军之冠”。看到这条消息时,我十分惊讶,没想到这么多的人都争着参军。在解放战争中,具有高度政治觉悟的莱芜人民再次承载起历史所赋予的光荣的特殊使命,在“砸锅卖铁支援前线”“保证前方同志吃饱打胜仗”的口号的鼓舞下,参军参战,抗击强敌、建设政权,谱写军民水乳交融、生死与共的辉煌篇章,为中国革命的胜利做出了贡献。看了这条长长的消息,我明白,不论是牺牲,还是怎么样,烈土们都是不会放弃抗击的!当然,在解放战争中,有许多“带头人”,比如:1945年11月,莱芜县委选拨县区干部101名,在王子文、刘莱夫的带领下,随军奔赴东北,为发展东北解放区做出了积极贡献;1948年9月,中共中央要求华东地区抽调1.5万人南下支援新区。12月华东局决定1.5万名干部完全由山东负责,王醒和亓汉三等人为莱芜南下干部负责人。还有“爱党爱军,依靠人民,机智顽强,敢打必胜”的莱芜战役精神多么令人感到敬畏啊!莱芜战役只是全国战争的一小部分,但是它的精神却是所有革命人的精神。2020年是令人难忘的一年,而今年的清明节也变得与众不同,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出现了,武汉最先爆发,随后全国各地也纷纷出现了大面积的传染。年过八旬的老人钟南山爷爷最先去到抗击疫情的最前线,共产党员发挥了领导先锋带头作用,无数的志愿者也加入了其中。全国各地的医护人员纷纷奔赴武汉,与疫情展开了无硝烟的战争。这时全国各地的人民也加入了战争,有的地方的人民捐献了蔬菜和水果,有的捐献医用口罩、防护用品和医疗用品……真没想到,宅在家里也成了“抗战”的一种方式。白医天使奋战在前线,我们在家里给他们加油。我想:“是什么让他们不惜牺牲,也要打赢这场无硝烟的战争呢?”我猛然一惊,这不正是革命先烈不怕牺牲,永往直前,不怕战,战必胜的精神吗?虽然这次疫情牺牲了许多医护人员和无数人民的生命,但是我相信,我们一定会打赢这场“战争”的。清明节这天,为了祭奠武汉牺牲的医护人员和逝者,全国人民在上午10点整默哀三分钟,防空警报、鸣笛、半下国旗以表示哀悼,我们宅在家里也在默默哀悼。我们三(七)中队在赵老师的带领下,举行了在网上祭奠革命烈士的活动,我们向国旗、向革命烈土致敬、敬礼,我还写下了寄语:如果没有英雄的付出与牺牲,就没有我们的幸福生活,我们永远怀念他们,向革命烈士致敬!淡淡的黄土和冰凉的青石块掩盖了革命烈士的身躯,可是灵魂的光芒将永驻人间。我呼吁:我们要传承红色基因,坚定信心,做到心不“慌”、业不“荒”,用知识武装自己,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打赢这场没有消烟的战役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