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春天~战疫时期我们的故事”征文:坦率旷达的天才
加入VIP免费下载

“守望春天~战疫时期我们的故事”征文:坦率旷达的天才

ID:1732

大小:9.54 KB

页数:3页

时间:2020-04-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守望春天~战疫时期我们的故事”征文:坦率旷达的天才《苏东坡传》的英文书名“the gay genius ,the life and times of Su dongpo”,译为“快乐的天才,苏东坡的一生”。作者为一代国学大师林语堂。林语堂先生一生翻译、创作的文章浩如烟海,他十分善于将中国名人如李白、陶渊明等人的文学作品英译推介海外,是一位以英文写作扬名海外的中国作家,也是集语言学家、哲学家、文学家于一身的知名学者。依我看来,若林先生用中文写苏东坡,那便不是他的初衷。更可贵的是,林先生是凭着行李箱中散放的有关苏东坡的书籍来写这本传记的,那时没有现在的高科技产品,显然,林先生靠的是对苏轼的热爱和他对中文作品推介海外这件事的热忱来写此书的。林先生有过这样一句话:“彻悟与痛苦一个人彻悟的程度,恰等于他所受痛苦的深度。”林语堂先生写苏东坡的一大原因,是他与苏东坡有着同样曲折的经历,他一路辗转,担任过大学老师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美术与文学主任。1976年3月26日在香港逝世,四月移灵台北。我想,正是林与苏二人相似的经历,林语堂先生才能用自己对苏东坡的热爱,将一个逝世千年的才子写得跃然纸上,没有自己对曲折人生的思考,是断然做不到的。林语堂先生以自身娴熟的创造力向西方人揭开了古老中国的神秘面纱,堪比马可.波罗和利玛窦。他的《吾国与吾民》、《生存的艺术》、《浮生六记》等都流行海外,《京华烟云》更是多次成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之作。可见,林先生写苏东坡,也只是牛刀小试。苏东坡这三个字犹如漫漫历史长空中的一颗璀璨明星,纵使光阴荏苒、日月如梭,他仍是人们心中那个可敬可爱的苏东坡。读完这本书,苏东坡这个名字已刻骨铭心。在林语堂看来,苏东坡是千年一出的奇才,世间难能有二:他是秉性难改的乐天派,是悲天悯人的道德家,是黎民百姓的好朋友……著名学者王国维曾说:“三代以下之诗人,无过庄子、渊明、子美、子瞻者。此四人者,若无文学之才,其人格亦自垂千古。”苏东坡的天才,其最明显的体现就在于他的诗和他的性情。苏轼十八岁那年便考中了进士,声名鹊起,连宋仁宗都认为其是宰相之才。苏轼一生留下的作品数不胜数,概括起来便是一个“灵”字。如《题西林壁》中,他首先用轻盈押韵的语句描绘庐山的奇景,但同时又以哲学家的角度来分析事中真理,得出了“只缘身在此山中”的人生思索。值得注意的是,苏东坡并未像哲学家那样用词呆板严肃,而是给人一种形象化的美感,这便是一种轻灵自然之美。苏轼诗词的轻灵自然还远远不止这些,所谓“冲破任何限制而不知其所止”,王安石的诗才偶尔完美,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但苏诗却始终清新。书中说苏诗犹如宝石之不怕实验,真金不怕火炼,此谓为“真纯”。苏东坡的“文之道”是他自谓为“行云流水”,他用天生的创造力,加上适当的佛理,添上游览大好河山的经历,使其写作时顺畅,也使读者被深深打动。以至于“崇宁大观间,海外苏诗盛行……士大夫不能诵东坡诗,便自觉气索,而人或谓之不韵。”苏轼的天才还体现在豪放不羁的真性情他有一颗如孩童般纯澈的心灵,他风趣幽默、嫉恶如仇,他并未模仿官宦士人相杀相凌的尔虞我诈,他曾说:“不惬意之事如蝇在食,吐之方快”。他总是做一些出人意料的事:为妓女填词、与和尚畅谈、研制火烤羊脊骨、练瑜伽……他坚持自我,总是打破虚幻的功名利禄,纵使屡次遭到流放,他并未吐露太多伤感愤恨。一句“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在宦海沉浮中,他既没有主动与政客搏斗,又没有被动受人欺压,而是开辟了一条自己的活法,这种活法实在轻松简单,那便是浪迹天涯。正是这独一无二的文学气质和豪放不羁的真性情,才创造出这么一个坚定、正义、可爱的天才。纵使东坡内心刚强坚定,他仍被卷入了一场政治风暴,这便源于王安石变法。王安石变法的八年是苏轼政治生涯的黄金时期,在这八年间,他充分展现了自己的政治思想,也正是这八年的风起云涌,才让东坡的后半生在颠沛流离中度过。苏轼在此次变法中的立场是明确的:好的要保留,坏的要剔除。但对于沉浸在富国强兵美梦中的王安石来说,这无疑是对他的反对。一个充满理性的坚定的心,一个沉浸在幻想中的大脑,必定会产生激烈的碰撞。苏东坡认为,变法旨在强行恢复古法,而今法其实比古法的成就要多,然而王安石的实际目的只是用劳民伤财的方式来充盈国库罢了。在这变法的八年间,苏东坡颠沛流离,但也换来了正直和以民为本的美名。在苏东坡的思想中,国家强盛不仅仅体现在国库的充盈,更体现在道德风俗的好坏和人民生活水平的高低。这恰恰反映了苏轼的坦率和务实。苏东坡的坦率与真诚,犹如一棵屹立在峭壁中的青松,这充分体现在他的情感生活中。如《蝶恋花》中,“枝上柳绵吹又少,天涯何处无芳草”“墙里秋千墙外道,墙外行人,墙里佳人笑,笑渐不闻声渐悄,多情却被无情恼”,这无不体现出他的坦诚,他用笔墨使使情感的敏锐和生命力的活跃都跃然纸上。在对佛理的态度上,他并不深信于佛,只是将佛理作为修身养性的工具。当他自诩“八风吹不动”时,却被“一屁打过江”,事后便哈哈大笑。这不仅仅表现了他的旷达,更表现了他对佛理的态度,即研究佛理的同时也时刻与人间世俗保持紧密联系。苏东坡最吸引人的地方便是他的民本思想,在《自题金山画像》中,他写道:“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这便说明苏东坡一生最想夸耀的不是高居庙堂的辉煌,而是他受贬这三地的流离岁月。这不禁使人有所疑问,那就源自于他认为每一段生活都是有价值的,这正是因为他为百姓做出的贡献。苏东坡对百姓的爱是“润物细无声式”的爱。《遗爱亭记》中,苏东坡言:“何武所至,无赫赫名”。这就体现了他的为官之本:在任时不去追求十分重大的功绩,而要在点点滴滴中关心老百姓。在黄州任职期间,他尽显自己的为官之本,灭蝗、抗洪,凡力所能及之事他都竭尽全力在他出任杭州太守之时,他利用自己天才般的创造力治理西湖,采用“掘积并用法”,化腐朽为神奇,西湖从水草丛生的死水潭变为今天的人间天堂,烂泥堆也成为了“苏堤春晓”他用他的为官之道,缔造属于百姓的美,这便是他的可爱之处。苏东坡不同于王安石的理想主义,把幻想和希望变为温暖的人间情怀。所以不管过去多久,一提起苏东坡,人们的嘴角便泛起亲切的波澜。在我的眼中,苏东坡是个极其热爱生活的人,他实在是善于发掘生活的乐趣:他“自笑平生为口忙”,将肥猪肉变为东坡肉;他“竹杖芒鞋轻胜马”,阔步竹林间,感受阴晴变幻;他“酒酣胸胆尚开张”,策马扬鞭,豪情万丈……可见生活,尤其是自由快乐的生活,对他是多么重要。苏东坡一生中屡遭贬谪,最远被贬到荒无人烟的海南岛。然而,面对一系列沉重打击,他以一句“唯肚皮不合时宜”将其轻松化解。但值得注意的是,苏东坡洒脱的背后仍牵扯着人间世俗,所以他与他以陶渊明是有很大不同的。陶渊明主动弃官隐居,与尘世切断一切联系,而苏东坡则是为情所迫,而且陶纯属一种“弃装上阵”,他带的只有那安贫乐道的思想和创造虚无意境的能力。我认为,苏东坡比起陶渊明有很大进步,他并未割舍尘世,而是利用尘世带给他的帮助来了悟真理,这一点与刘禹锡不谋而合。苏东坡一生少不了两种液体------酒与墨。他有时小酌两口,便可挥毫写出前无古人的传世佳作,这不仅在于他的天才创造力,更表现在他对生活的热爱和执着。苏东坡,不改其乐观的天性;不改其文学的天才创造力;不改其人格精神所体现的进取、正直、慈悲和旷达。他,苏东坡,这个坦率旷达的天才,千百年来始终闪耀在中国历史的璀璨星空…

资料: 3.6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