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春天~战疫时期我们的故事”征文:读《向儿童学习》有感“儿童的美德和智慧,常被成人粗糙的双目所忽视,常被不以为然地当废电池一样地扔进岁月的纸篓里。”“很多时候,孩提时代在教育者那儿,只被视作一个尚不够‘文明’的低级状态……父母、老师、长辈都眼巴巴焦急地盼着,盼他们尽快变作和自己一样的‘成品人’。”说实话,在初读这些文字时,我其实是不能完全接受的。首先,我想起了一篇篇中国古代大臣的人物传记,一个个少年,日夜苦读,以君命为至上,以父令为宗旨,层层科举,披荆斩棘。一朝金榜题名,从此便跨入云谲波诡的官场,终了一生……那么他们的童年该如何评价?其次,我想起了身边的事。我想起了我上小学一年级的弟弟,一个常常在我眼前晃动的鲜活的儿童。窗外,疫情阴霾久久不散。街道上空无一人。弟弟已被关在屋里近两个月,与刚开始的躁动相比,他现在倒是习惯了家居生活,每日按部就班地上课,写作业,玩耍。只不过他上课并不听讲,目光游离。每一次要写作业了,都是被我妈连拉带扯的赶回板凳上坐下,像一只被拴住的动物。小学家长群里,别人家的孩子一个个又是展示漂亮的作业,又是大方的表演小节目,气氛热火朝天,而弟弟似乎并不感兴趣。看着他永远懒洋洋的态度,妈妈自然是气不打一处来。日日责骂当然少不了,还是要费尽心力陪他完成作业,纠正他的每一个错别字,教他每一道数学题。学习的进度在严格的学校老师的推动下,一步一步前伸,而不懂事的弟弟似乎只是左耳进,右耳出。整日教导这样一个孩子,四十多岁的妈妈已精疲力竭。这就是作家王开岭笔下的具有美德和智慧的儿童吗?为什么看上去,他确实是一个不及格,非正式,未成形,代加工的生命类型?当然,这种未成形的状态,只是一个儿童初步入学习生涯的表现吧,它是儿童的一面。我们的作家在文中强调的是儿童的另一面,天然,简明,纯净的天性,具体说来,便是有着丰富的梦想,有着对世界浓浓的关爱,有着纯洁高尚的品质。弟弟喜欢玩磁力片。漫长的假期里,闲极无聊时,他把袋子里的磁力片倒上一地,自顾自地拼搭起他内心存在的事物来。作为一个小男孩,他感兴趣于机器与科学。每搭好一个结构复杂的新玩意,他就在妈妈身边转来转去,喋喋不休地向她介绍自己的发明如何如何。“昨晚我还梦见我和小朋友们一起在太空中穿着宇航服赛跑。”他兴致勃勃地说着。一旁做家务的妈妈只能不停地回答“好好”。某日,我带他一起制作节水手抄报。为了让他感受缺水的可怕性,我搜索了一些龟裂土地的图片给他看。他惊奇地看着地面上的裂痕,接着他发现了焦土上蹲着的一个人。他没水喝该怎么办?他急切地问我。这时我才猛然意识到,图片里的这个人,没有激发我任何的情感。我才猛然意识到,我内心童真的灭失。是的,诚如作家们所言,儿童世界,是人类的天堂。儿童的纯净美德,是人类的财富。但当我们逐日走向成年,我们不得不逐日变得成熟,一种与世界的某些阴暗面相熟识,相接纳,相妥协的成熟。这或许是我们的生存所需,是进入成人世界的通行证。从儿童过渡到成人,总有一些美好东西要丢失,这实在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遗憾。所以作家们无限怀念真挚的童年,并呼吁教育者们捍卫童年,呼吁人们尊重儿童独立的人格,并构建了一些向“儿童学习”的美好设想。可是,每每我耳边想起妈妈声嘶力竭的教导声,失望的责备声;每每我看到家长群里,弟弟同学们似乎过于优秀的作品时;每每我站在窗前,感受到一个城市都在督促,听到一个城市的儿童奋力拔节生长的毕剥声……我都感到无力,感到无所适从,感到作家们的理想图景,依然只是一张设计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