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推进会发言稿:切实扛好选派工作“率先推进”的政治责任在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到村担任党组织书记工作中,省委书记楼阳生同志指示xx要“率先推进”,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曲孝丽同志要求xx“试点先行”。xx市坚决落实省委领导的指示要求,于3月26日率先启动,截至4月28日,选派干部全部到岗就位。全市共确定选派村381个,占行政村总数的18.04%,其中整建制选派村161个,占选派村总数的42.26%;选派机关事业单位干部712名。一、突出市县联动,确保高点谋划、高标推进。一是调研先行明思路。楼阳生同志在xx调研对选派工作作出指示要求后,市县组织部门第一时间开展专题调研。省委《实施办法》印发后,两次征求县(市、区)委和相关部门意见,精心制定选派工作方案。二是深入宣传强动员。各级党委(党组)召开会议专题动员,利用各类媒体广泛宣传。全市2000余名干部踊跃报名,岗位报名比例达1∶3。三是上下联动促落实。市委主要领导同志亲自研究谋划、动员部署,17个县(市、区)委主要领导同志全部挂帅出征。四是严督实导保质量。市委成立由市委常委、组织部长任组长的选派工作指导组,跟踪指导选派工作;实行“日报告”制度,及时掌握情况、研判解决问题。指导县(市、区)对村情复杂、矛盾突出的重点村,建立县乡领导干部包保机制,确保平稳有序。二、突出研判分析,确保摸透实情、精准定村。一是乡镇逐村摸排。乡镇党委结合软弱涣散村党组织整顿,聚焦班子建设、基层治理、村干部履职等5方面内容,逐村摸底排查,建立需求台账。二是部门统筹研判。县(市、区)委组织部综合乡镇摸排情况,统筹考虑纪委监委机关、政法、信访等部门研判结果,提出选派计划。三是县委研究审定。县(市、区)委召开常委会议,逐村分析,反复斟酌,精准确定选派村。对长期软弱涣散村、空心村、信访矛盾突出村等,实施整建制选派。三、突出人选质量,确保好中选优、尽锐出战。采取“两荐两审三比选一公示”办法,选硬人、选骨干。一是“个人自荐、组织推荐”把好政治关。有意愿的党员干部在所在单位报名,单位党组(党委)与报名干部“一对一”谈心谈话,集体研究形成推荐意见。二是“派出单位初审、组织部门联审”把好资格关。推荐单位对报名人选资格进行初审,县(市、区)委组织部按照有关要求进行资格联审,防止“带病选派”。三是“比政治素养、实践能力、工作作风”把好素质关。县(市、区)委组织部成立联合考察组,对推荐人选综合考察、反复比选,提出初步人选和任职建议,县(市、区)委常委会研究确定。四是“一公示”把好民意关。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对确定人选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的,履行任职程序。四、突出供需对接,确保因村派人、人岗相宜。一是因村派人因人定村相结合。综合选派村需求台账和干部基本情况台账,逐村分析、逐人定岗,提高选派干部与派驻村的契合度。支持鼓励116名干部回原籍或邻村任职。二是老中青梯次配备相结合。整建制配备班子时,将社会阅历、工作经验相对丰富的干部,与基层历练欠缺但朝气蓬勃、充满活力的年轻干部合理搭配,增强整体合力。五、突出激励保障,确保导向鲜明、合力攻坚。市委拿出10条“硬核”措施,让选派干部“有干事之力、无后顾之忧”。一是注重政治激励推动担当实干。提拔使用、调任公务员、晋职晋级等,优先考虑选派干部;选配乡镇(街道)科级干部,原则上从任职满2年且表现优秀的干部中产生;对特别突出的村党组织书记可破格或越级提拔为乡镇党政正职。二是注重待遇保障解决后顾之忧。在原有待遇不变的基础上,参照村干部待遇报酬发放考核奖励、村集体经济创收奖励,每人每年给予1万元生活补助,对在艰苦边远乡镇任职的适当提高补助标准,同时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建立定期体检等制度。三是注重精神鼓励营造争先之风。市县两级通过任前集体谈话、任职誓师、赠送学习书目等,勉励选派干部珍惜难得机遇、奋勇担当作为。四是注重工作帮带增强信心底气。各县(市、区)集中培训选派干部,为每个选派村确定1名县级干部、1名乡镇干部定向帮带。市县财政、发改等职能部门,在政策、资金、项目等方面优先向选派村倾斜;市委组织部专列1500万元,支持选派村实施党建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