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大疫情下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问题”专题座谈会发言稿:应重视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国外疫情的扩散及采取的应对措施情况并不乐观,可能对出境留学产生较大影响。教育部虽然扩大了研究生招生措施,但地域主要集中在中西部和东北地区高校,专业集中在国家战略和民生领域急需的临床医学、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集成电路、软件、新材料、人工智能等专业。结合以往学生国内深造去向地区和学校专业设置情况来看,对民族高校学生考研并无直接利好,“二战”考研群体这一慢就业的重要因素不能得到有效缓解,民族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仍旧严峻。民族高校学生的最大优势在于团结和多元共生,这一价值在今天会得到全社会乃至全世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就像疫情过后,全世界对中国会有全新的认识一样。当前,社会上一些用人单位针对民族高校学生仍有误解甚至歧视,有一些单位招聘内部给很多高校人为划分等级,对民族高校学生的整体认知还停留在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的水平,需要得到呼吁和研究。也希望国家能够针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民族高校就业工作,给予一些具体倾斜措施。比如,加强顶层设计,统筹区域、行业用人单位,从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促进各民族交往交融的讲政治高度创设一些品牌招聘项目,仿照高校少数民族辅导员、证监会系统单位新疆籍学生专招项目,招收来自特定地区的少数民族毕业生,从扶贫、民生的高度再认识就业工作。比如,进一步扩大基层公职类招聘规模,满足毕业生就业需求,也为基层补充新鲜血液。同时,希望能认识到民族高校毕业生在当前做好城市民族工作中的作用,发挥优势,扩大可为空间。再比如,适当扩大民族院校研究生招生规模,满足学生的进一步深造愿望,为民族地区提供更多高学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