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志成城抗击疫情征文:与时间赛跑二零二零年的开头,好像真的不那么顺利。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以来,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充斥在人们的生活中,有的人愤怒,有的人担忧,还有的人不当回事,但仍然有人勇往直前,拼尽全力地同疫情抗争着……而在距离武汉两百多公里外的潢川县城,就有着这样的人……潢川县距离武汉市只有不到四个小时的车程,因此每年都会有许许多多的人前往武汉谋生。这次疫情爆发前后,仍然像往年一样,大家从各地回到家乡,高兴地与家人朋友们团聚。或许是人流众多,又或许是防护不够到位,在这个小县城里,有了新冠肺炎病例,隔离人数也是有增无减……他是一名医生,在与时间赛跑。疫情蔓延至潢川以前,杜享原本可以和妻子孙玲等家人幸福地庆祝着新年的到来。作为县人民医院的医务科医生,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成为了一线抗疫工作者。疫情期间,作为县定点隔离医院的医生,杜享每天都忙得不可开交。每天吃得最完整的一顿饭,大概要数午饭了。中午十二点多,他才能从医院赶回家吃上一口热饭。与别人不同的是,他在楼下会先给妻子发信息说自己要到了,此时妻子便端着刚出锅的饭菜,放到门口用三块木板搭成的一张简陋的小桌子上,倚在门边等待着他回家。因为自己每天都要和病人接触,害怕给家人造成不好的影响,他便有了在门口吃饭的想法。妻子见到杜享时,他正大口地喘着气。来不及多和妻子寒暄,他端起饭碗就吃了起来,看上去好像很狼狈,可是只有妻子知道他为什么这样。妻子怕影响杜享吞咽饭菜,不敢多说话,就这样隔着距离静静地看着他。杜享快速吃完午饭后,熟练地戴上了口罩。简短地跟妻子说完辛苦后,便头也不回地冲出楼梯,奔向了医院。妻子说,他每天都在奔跑,经常几分钟就解决了一顿饭,因为杜享觉得,时间就是生命,他早一分钟赶到医院,就能更了解病人的情况。杜享则说,他不觉得每天这样来回跑很辛苦,他的同事、病人们每天都承受着巨大的压力,自己这样也是应该的,只希望这场疫情可以早点结束……他是一个商人,在与时间赛跑。大年初一,只在家待了一天的黄久生瞒着家人,独自一人驱车前往郑州。看到手机上的各种疫情的防护信息,他坐立难安,开始想方设法地搜集医疗物资。在得知长垣县的一家医疗器械公司还有三千多只口罩时,他找了各种关系,联系到了公司负责人的电话,苦口婆心地劝对方卖给自己。因为他买口罩是要给家乡捐赠,对方便同意了这个请求。在装运过程中,对方知道了他是赡养了七百多位孤寡老人的全国道德模范,感动之余,将最后的库存也全部装运回黄久生的家乡。此外,黄久生通过各种渠道了解到河北沧州的一家公司还有医用护目镜。但是由于距离太远且市场需求紧急,提货的车甚至在工厂门口排起了长队。对方公司又要求黄久生派车提货,而一去一回更是耽误时间。况且能否提到货又是一说。他请朋友帮忙,从沧州当地高价包车,连夜赶赴信阳,再安排车辆送回潢川。得知护目镜已经在运输途中后,他一夜未眠。一车装载着希望的护目镜正在路上和时间赛跑,路上有无突发情况又是未知数,黄久生几乎每隔两个小时都会打电话向司机询问情况……物资到位后,他想到的只有别人,却不曾想过给自己和家人留下点备用。而得知信阳市仍然物资匮乏后,他更是联系服装厂改建生产线,定制一次性隔离衣,承包了原料、电费等一系列费用,第一时间将生产后的隔离衣运往信阳……对此,黄久生说:“疫情防控工作已经到了最关键的时期,对于一线的医疗工作者来说,时间就是生命,我们能做的,就是与时间赛跑,物资早一秒到,就能早一秒发挥作用,帮助更多的人。”疫情发生以来,有无数人在与时间赛跑,他们想尽各种办法,竭尽所能地为抗击疫情做出着自己的贡献。他们与病毒搏击,在病毒面前筑起一道道健康防线。紧张的疫情给全国人民带来了恐惧、不安、忧虑,但这其中,真的不缺少爱与感动。我相信,他们深爱着的,不仅仅是自己的家乡,更是脚下的这片神州大地。我也相信,“春天”正在到来。向这些奋力与时间赛跑的人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