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祖国”征文:我在教职工合唱团这几年 今天看了段吉林大学鼎新合唱团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场音乐会的视频,想到了我所在的烟台大学教职工合唱团——据说鼎新合唱团是受我们团启发建立的。细数一下,我加入烟台大学教职工合唱团已经六年了,团龄和校龄一样长。不数不知道,一数吓一跳,不是吃惊于我入团时间早,而是没想到自己竟然坚持了这么“久”,对一个唱歌一不靠谱二不着调的人来说,确实不太容易。记得刚入职那年,熟识的团员介绍我去合唱团唱歌,虽然自己不会唱歌,但本着因为不会唱所以才要学的态度,就“勇往直前”了。有一次练声,一个声调老是唱不准,张文龙老师(烟台大学教职工合唱团指导老师)要求我所在那一排的男生一个个来发声。A通过了,B通过了,C通过了,到我了。我一张嘴,张老师说:“行了,就是你”,原来我就是那个混在行家中的东郭先生。现在看来,当时练唱确实有“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劲头。说起来也得感谢当年合唱团男声部缺人,没舍得把我驱逐。就这样,我在合唱的道路上坚持了下来。如果问是什么让我如此坚持,我想,首先是张文龙老师的执着感染了我。合唱团是2011年成立的,只比张老师的女儿小几个月。多年以来,张老师始终坚持每周指导大家唱歌。团员们时不时还请个假,但张老师每周都按时出现,这种坚持一周两周容易,周周如此实属不易。我刚为人父,更能深刻体会到张老师的不易。张老师一直把合唱团排练放在第一位,周二晚上邀请张老师,要么等排练完,要么改天,时间久了大家也都知道张老师周二晚有固定活动了。这是张老师的“身教”,还有一个“言传”。如果说“身教”让人感动,“言传”就是对我们自己的考验了:当走进合唱团的时候,我们就是一名学生,你的表现应如你对学生要求的那样。每当想放弃的时候,这句话让我想起当年做辅导员的时候,对厌学学生做的思想工作;每当想偷懒的时候,我就想起对旷课旷操学生苦口婆心地教导;每当唱歌跑调的时候,我就想起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过往。一想到自己也是做老师的,唱歌遇到难题时,咬咬牙还是坚持吧。做辅导员的时候,时间长了,学生也都知道庞老师每周二要去练歌,一些想邀请我参加的活动都被安排在其他时间。回想起当时的情景,内心竟还有一丝丝坚持的骄傲。这是我对自己的坚持,其他合唱团团员也一样毫不松懈。每周二傍晚,团员们都早早地来到排练厅,打开歌谱,复习下上周学习的内容,等待这周新的学习。还有好多老师已经利用自己一周的空闲时间,在课下做足了功课,犹记得我初听一位老师为了找音准专门买台钢琴时的震惊,这也可见老师们对合唱的喜爱。正如鼎新合唱团视频中吉林大学校党委书记杨振斌老师总结的那样,合唱活动增强教师的团结协作精神、凝聚人心,极大地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唱歌还是公认的长寿秘方,有效地促进了师生身心健康。教职工参加合唱,来的是一个人背后是一个家庭的支持。参看我们专门买钢琴的团员的投入,我相信“团属们”对合唱也是支持、热爱的。有音乐的家庭一定是一个多彩、和睦、欢乐的家庭,这一点我们毋庸置疑。别的不说,自从参加合唱团以来,我这个“不靠谱、不着调”的人,时不时也能哼哼几句了。前两天朋友送给孩子的八音琴,我也熟练地对着简谱敲出来了。虽然看五线谱还是反应慢,但能看懂简谱,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毕竟咱图的是心情舒畅。在合唱团,团员们精益求精的态度令人敬佩。在白天要工作、晚上要顾家的情况下,团员们总是尽可能寻找舞台来演出,以演代练,以演促练。渐渐地,合唱团获得了全国教师合唱比赛中青年组混声合唱银奖,合唱团从找舞台变成了挑舞台。从单一声部到多声部,从齐唱到合唱,从中文歌到外国歌,我们不仅能唱好,还能办多场专场音乐会。为了将每一次演出演好,团员们都认真地排练着,短则一个月长则半年,为了唱准一个音调,团员们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练习,一切为了更好的演出效果。虽然合唱团早在2014年就在胶东大剧院举办了庆祝烟大建校30周年“烟大之歌”专场音乐会,但相比于吉大鼎新合唱团成立三年,团员从40人扩张到300人的速度,我们的发展还是有些慢了。衷心祝愿烟大教职工合唱团越办越好、人旺艺精。今年恰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烟大建校35周年,让我们携起手来,一起唱响时代的最强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