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春风行动”工作会议讲话稿这次会议是我市开展“春风行动”9年来召开的第一次专题工作会议。市委、市政府对会议高度重视,王国平书记作了重要批示,提出了明确要求。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肯定成绩、总结经验、研究问题,深化完善“春风行动”,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城乡一体的帮扶救助体系。刚才,下城区、建德市、临安市、西湖区灵隐街道作了交流发言。这些做法和经验,反映了我市开展“春风行动”9年来的成果,是各地各部门共同创造的财富。我市自2000年开展“春风行动”以来,各级各部门不断探索实践、完善深化,实现了从“冬送温暖”到“夏送清凉”,从一年一度“送温暖”到一年四季“送恒温”,从单一“输血”到综合“造血”的巨大跨越。这项工作得到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全国总工会、中国残联的高度关注和一致好评。以“春风行动”为总载体,初步形成了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的“xx模式”。在第九次“春风行动”中,全市共募集帮扶资金1.39亿元,救助困难家庭8.3万户、17.8万人;116家市直单位和13个区、县(市)共2万多名党员干部结对帮扶2.06万户城乡困难家庭,捐献慰问金和物品1800多万元;2148家企事业单位、426名社会个人与6600多户困难家庭结对帮扶,捐献慰问金和物品540万元,并帮助解决生活难题1万多件,力度之大、范围之广、效果之好,都创下了历史最好成绩。但在推进“春风行动”中,也出现了思想不够统一、机制不够完善、地区不够平衡等问题。特别是去年以来,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企业效益下滑,职工就业困难,下岗人员增多,政府财政收入增幅放缓,如何深化帮扶救助工作,正面临新的挑战。因此,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明确任务,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进一步深化“春风行动”,不断推动帮扶救助工作再上新台阶。下面,我讲3点意见。一、肯定成绩我市开展“春风行动”已有9个年头。9年来,“春风行动”规模一年比一年大,措施一年比一年实,效果一年比一年好,呈现出5方面特点:1、对象不断拓展。帮扶救助对象从最初的在职困难人员,逐步扩大到低保家庭和残疾人困难家庭,进而拓展到下岗失业人员、失地农民、困难边缘家庭、农村困难群众和外来务工人员,基本实现了帮扶救助对象全覆盖。去年,市委、市政府还专门出台《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办法(试行)》,对有特殊困难的外来务工人员,给予2000元至10000元的救助,原来的“七个有”发展成了“八个有”。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对此进行了专门报道。2、政策不断完善。面向困难群众的优惠政策从最初的7项增加到了33项,涵盖了日常生活、文化、教育、医疗、住房和法律援助等多个方面。帮扶救助内容从元旦、春节期间一次性救助扩大到夏季“送清凉”、开学送学费、物价上涨送补贴、失业在家送岗位、看病就医送保障等多个方面。去年,我们又面向农村困难群众,推出了水、电、气和物价补贴等12项优惠政策。3、网络不断健全。市和区、县(市)建立健全了党委领导、政府组织、工会牵头、部门配合、全社会参与的帮扶救助网络,完善了动态管理、职业培训、就业帮扶、社会共建、帮扶保障等五大机制,主城区的“四级救助圈”不断健全,萧山、余杭区和5县(市)的“三级救助圈”基本建立,分级分层分类救助的机制日益完善,“春风行动”逐步走上了长效化、规范化发展轨道。4、资金不断丰富。9年来,市本级共募集“春风行动”帮扶救助资金3.35亿元,其中市财政出资1.11亿元、社会资金2.24亿元。去年,市财政又拨款6000万元,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专项资金。9年来,全市共有2500家(次)企事业单位、50多万人(次)干部职工和社会个人参与捐款,人员涉及机关干部、企业职工、普通市民、外来务工人员和外国友人。为“春风行动”捐款献爱心,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识。5、成效不断显现。9年来,市本级共向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救助金1.81亿元,救助困难家庭7.49万户(次);发放助学金4256万元,救助困难家庭子女1.33万人(次);发放医疗、住房、水电气(燃料)等补贴和减免有线电视初装费、小区保洁费、自来水“一户一表”改装费、公交车费等2.3亿元,确保了困难群众收入年年实现两位数增长。总结“春风行动”9年来的成绩,我们深深感到,要深化“春风行动”,建立健全上下联动、城乡一体的帮扶救助体系,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把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建立健全解决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长效机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实践,真正做到困难群众“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着力打响“春风行动”工作品牌。必须坚持与时俱进、开拓创新,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变化,根据困难群众愿望要求,创新理念、思路、方式和载体,做到年年有创新、年年有进步,使“春风行动”始终充满生机活力,确保xx的帮扶救助工作领先全省全国。必须坚持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整合市级部门、区(县、市)和全社会力量,把帮扶救助各项工作纳入“春风行动”中,全面规划、统一部署,上下联动、整体推进,充分发挥“春风行动”在整合资源中的作用,切实解决帮扶救助工作职能交叉和重叠等问题,不断推动“春风行动”实现新发展。二、正视问题当前,深化“春风行动”还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任务还十分艰巨。前段时间,市“春风办”会同市有关部门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审计部门对各城区的“春风行动”专项资金进行了审计。从调研和审计情况看,“春风行动”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区、县(市)的工作还不平衡,上下联动、整体推进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1、思想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一些领导干部对“春风行动”的认识还停留在捐款和慰问上,认为“春风行动”就是每年搞一次捐款活动,开展一两次走访慰问,习惯于搞“一阵风”。有的地方虽然也在开展帮扶救助,但没有把“春风行动”作为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的总载体,没有按照打造工作品牌的要求,推进市县联动。有的部门把“春风行动”看成是总工会和民政部门的事,满足于做好捐款、结对和走访慰问等面上工作,主动参与精神不够强。还有的干部甚至认为“春风行动”的优惠政策,客观上造成了“养懒汉”,思想上有抵触情绪,行动上被动应付。2、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主要表现在:萧山、余杭和5县(市)“三级救助圈”建设相对滞后,特别是村级帮扶救助服务站,还没有完全做到“六个到位”,没有形成完整的帮扶救助网。一些区、县(市)的帮扶救助工作还存在政出多门、重复救助、标准不一、社会参与度不高等问题。像困难家庭的审批,有的地方民政部门只审批低保家庭,工会、劳动、残联、教育等部门都制定了各自的困难救助标准,困难群众的动态管理、职业培训、就业帮扶、社会共建、帮扶保障机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去年,我曾听到这样的反映,市里一位干部到某县走访慰问结对困难户时,发现结对户条件很好,根本不像困难家庭。经过了解,才知道这个家庭的成员是一家企业的驾驶员,有关部门把结对指标给了这家企业后,企业负责人就直接把指标给了驾驶员。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原因还在于机制不够完善。3、“两个延伸”有待进一步推进。第八次“春风行动”以来,市委、市政府提出了推动“春风行动”向农村延伸的要求,把低收入农户纳入“春风行动”帮扶救助范围。截至2007年底,我市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户共有5.62万户、13.66万人,分别占全市农户和农业人口的4.1%和3.9%。经过去年的努力,全市低收入农户年收入实现了两位数增长,人均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户减少了3.6万户。这个成绩非常巨大,但对那些刚刚跨过人均年收入2500元门槛的农户,仍要继续做好帮扶工作。这些低收入农户,不仅是农村的弱势群体,也是整个社会的弱势群体,是“春风行动”的重点帮扶救助对象。目前,一些区、县(市)在推进“春风行动”优惠政策和长效机制向农村延伸方面,力度还不够大,进展还不够快,网络还不够健全,覆盖面还不够广。在推进“春风行动”向“新xx人”延伸方面,多数地方还没有结合实际,制定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办法。建立城乡一体的帮扶救助体系,任务还比较艰巨。4、组织管理有待进一步加强。在组织机构上,个别地方还没有建立“春风行动”办公室,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在“春风行动”中的职责,与市里的工作存在脱节现象,难以形成联动局面。在资金管理上,有的地方还没有建立公开透明的管理机制,募集的社会资金没有做到专户管理、专款专用,出现了从“春风行动”资金中开支办公经费和管理费用等现象。前段时间,我在参加学习实践活动网上恳谈时,就有网民提问,“春风行动”筹集了那么多钱,是不是都用在了帮扶救助上?我也借这次机会介绍了“春风行动”资金的募集、支出、审计和公示情况,并告诉网民在开展“春风行动”中,所有工作经费和建造“爱心碑”的费用,没有动用社会捐款一分钱。这位网民当即表示,听了介绍,他对“春风行动”的款项支出放心了,以后还要继续向“春风行动”捐款。这说明群众对“春风行动”既热情支持、又十分关注。我们只有加强管理、公开透明、用好捐款,才能让群众放心,才能得到群众更大的支持。三、深化拓展在第九次“春风行动”中,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完善深化的新要求。总的要求是:突出“两个重点”,推进“两个延伸”,完善工作机制,实现上下联动,建立健全城乡一体化帮扶救助体系,不断提升困难群众生活品质。突出“两个重点”,就是要一手抓困难救助,一手抓就业帮扶,并把就业帮扶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确保困难家庭成员“在岗不下岗”、“下岗重新上岗”。推进“两个延伸”,就是要推进“春风行动”向农村和“新xx人”延伸,确保12项面向农村困难群众的优惠政策真正落到实处,确保丧失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民纳入“春风行动”救助范围、有劳动能力的低收入农民得到就业帮扶,确保外来务工人员得到特殊困难救助。实现这些目标,关键是加大工作力度,在解决思想认识、政策机制、服务网络、组织管理等方面狠下功夫。1、在深化认识上下功夫。认识的深度决定工作的力度。“春风行动”要深化拓展,首先是思想认识要真正到位。要在思想上更加重视。各级各部门要把破解困难群众生活就业难,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内容,作为共建共享“生活品质之城”的基础工程,作为xx“破七难”的首要任务,充分认识到推进“春风行动”、解决民生问题,不仅是党委政府的重要职责,是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政治责任。要牢固树立“一手抓发展、一手抓帮扶、抓好帮扶救助是最大政绩”的思想,牢固树立“发展成果让人民共享、首先要让困难群众共享”的思想,牢固树立“越是在困难面前越要关注民生、越要抓好帮扶救助”的思想,真正从思想上重视“春风行动”、重视帮扶救助工作。要在理念上不断提升。各级各部门要把“春风行动”作为改善民生的全局性工作来抓,统一部署、统筹推进。要以“春风行动”为载体,全面推进经济、教育、医疗、住房、就业和法律等各项援助,不断增强社会保障和社会救助能力;要以“春风行动”为抓手,推进城市社区建设和新农村建设,提高党委、政府改善民生和社会建设的能力,密切党群干群关系,促进社会和谐稳定;要以“春风行动”为龙头,动员广大企业履行责任、回报社会,凝聚社会各界扶贫帮困的合力。要在工作上摆上位置。各级各部门要树立“全市一盘棋”的思想,按照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打造帮扶救助“xx模式”,在帮扶对象、帮扶政策、帮扶网络、帮扶机制上主动与市里接轨,努力形成上下联动、市县一体的工作格局。2、在健全机制上下功夫。机制是体制的基础、制度的保障。要建立健全捐款献爱心长效机制。强化荣誉激励作用,把“春风行动”捐款与评选劳动模范、文明单位、和谐企业、社会责任先进企业、优秀民营企业、优秀纳税大户等活动有机结合起来,通过树碑、刻石、表彰、宣传等形式,加强精神文化引导,激发企业履行社会责任、主动奉献爱心,使企业的捐赠与其获得的效益和发展,以及应得的社会地位相统一。要创新帮扶救助方式,加强捐款人与困难群众的互动,通过冠名捐赠、定向捐款、“1对1”和“1对X”捐助等形式,增强捐款单位和个人的成就感。要健全资金管理和“阳光运行”机制,建立“春风行动”资金专户,做到专款专用,每年接受审计部门的审计,并及时向社会公布资金筹集、管理、使用等情况,确保“春风行动”每一分钱都用于困难群众。要建立健全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机制。前一阶段,一些区、县(市)为解决困难群众的突发性、临时性困难,探索建立了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这项制度的建立,为困难群众筑起了一道抗风险的新防线。市有关部门要尽快制订《xx市困难群众临时救助制度》,争取下半年出台实施。各区、县(市)也要认真研究,争取年底前全部建立这项机制。市里将安排600万元“春风行动”专项资金,重点对5县(市)进行补助,补助额度要与建立工作机制的情况直接挂钩。要建立健全脱困群众正常退出机制。要对困难家庭实行动态管理,既做“加法”,又做“减法”。对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要“出现一个发现一个、发现一个帮扶一个、帮扶一个解决一个”;对通过帮扶后实现脱贫的家庭,要按程序及时退出,做到“解决一个退出一个、退出一个稳定一个”。民政部门要认真研究、制定政策,切实解决好“出口”不畅问题,有效防止困难群众“进来容易出去难”现象发生。要建立健全就业援助机制。前不久,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做好2009年稳定就业工作的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促进就业长效机制的实施意见》,推出了35条“就业新政”。这些政策力度之大、“含金量”之高,都是前所未有的。各地各部门要加大宣传和执行力度,确保政策落到实处。要围绕打造充分就业城市目标,以创建充分就业社区、充分就业村为载体,通过“鼓励从事灵活就业解决一批、开发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鼓励用人单位吸纳一批、开展一对一帮扶援助一批、鼓励自主创业扶持一批、举办订单式培训帮扶一批”等“六个一批”办法,多渠道提供就业援助,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当前,要重点研究“有就业愿望没就业岗位、有就业岗位没就业愿望”等问题,为困难群众多提供一些合适的就业岗位;重点研究“城市有岗位没人做、低收入农民想就业没岗位”等问题,把就业援助政策延伸到农村,让更多农村困难群众、低收入农民实现就业。3、在编织网络上下功夫。建立“四级救助圈”,实行困难群众分层分级救助,是我市帮扶救助工作的一大创举。目前,主城区“四级救助圈”制度已趋于完善。下一步,重点是健全萧山、余杭和5县(市)的“三级救助圈”,在全市构建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帮扶救助网络。要明确各级救助圈的职责。坚持属地管理原则,明确区、县(市)“三级救助圈”的救助对象和责任,做到一级管一圈,层层有责任。县(市)级救助圈主要救助低保和困难家庭,也就是年收入在最低生活保障线120%之内的困难家庭;乡镇(街道)级救助圈主要救助县(市)级救助圈边缘的“夹心层”家庭,救助对象可以在低保标准130%以内,也可以在140%以内,各地可根据实际情况自行确定;社区(村)级救助圈主要救助上述两级以外的相对困难家庭,提供一些临时、零星、小额生活补助和其他形式的帮扶。通过建立“三级救助圈”,真正实现城乡帮扶救助全覆盖。要规范审批管理制度。各地要参照市里的做法,统一困难家庭申报标准,规范困难家庭的申请范围、审批程序,防止多头审批、交叉管理和重复救助。要严格困难家庭审批制度,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把好调查关、公示关、审核关,真正把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纳入“春风行动”帮扶救助范围。要建立健全网上审批和动态管理制度,建立困难家庭数据库,实现信息共享,不断提高工作透明度。要加强帮扶救助机构建设。目前,我市的帮扶救助网已基本覆盖到区县(市)、乡镇(街道)和社区。这项工作的薄弱环节在农村,相当部分行政村还没有建立帮扶救助服务站。下一步,各区、县(市)要按照机构、人员、经费、场地、制度和工作“六到位”的要求,建立健全三级帮扶救助网,重点加强村级帮扶救助服务站建设,确保年底前有条件的行政村都建立帮扶救助服务站。村级帮扶救助员可以从社会上招聘,也可以由村“两委”成员兼任,还可以由大学生村官兼任,切实发挥好大学生村官的作用。4、在“两个延伸”上下功夫。推进“春风行动”向农村和“新xx人”延伸,是建立城乡一体化帮扶体系的必然要求,是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的任务。要强化向农村延伸。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把组织体制、服务网络、优惠政策、工作机制全部延伸到农村,覆盖所有农村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农户。要建立健全农村帮扶救助网络,搭建帮扶救助平台,确保各项帮扶救助政策落实到农村;要落实面向农村困难家庭的12项优惠政策,把农村困难家庭和低收入农户纳入政策覆盖范围,因地制宜提供不同的救助标准;要坚持因地制宜,挖掘农村的帮扶救助资源,动员先富起来的农民帮扶救助困难群众。要推进向“新xx人”延伸。落实《xx市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办法》,完善外来务工人员帮扶政策,努力实现外来务工人员和城乡居民一体化帮扶。今年底,萧山区、余杭区和5县(市)都要按照市本级的做法,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机制。有条件的区、县(市),可以通过财政拨一点、“春风行动”筹一点等办法,建立外来务工人员特殊困难救助基金;一时不具备条件的,可以与困难群众临时救助机制结合起来,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临时救助范围。市委、市政府决定,为推动“春风行动”向农村和“新xx人”延伸,今年要把延伸工作纳入对区、县(市)的综合考评内容,切实加大这项工作的推进力度。5、在加强领导上下功夫。推进“春风行动”上下联动、城乡一体发展,关键是加强领导,做到有人管事、有章理事、有钱办事。要有人管事。进一步完善“春风行动”工作机构,建立健全“春风行动”领导小组和办公室,明确办公室和相关部门的职能。目前,市“春风行动”办公室设在市总工会,具体负责市“春风行动”的牵头实施、资金募集、协调管理等职能,并指导各区、县(市)开展工作。各区、县(市)的“春风办”,可以根据各自实际自行设置,但不管设在哪个部门,都必须明确职能,开展正常工作,发挥好办公室的作用,并接受市“春风办”的业务指导。其他涉及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的部门,像机关工委、民政、劳动、农办、残联等部门,都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积极配合“春风办”开展工作。要有章理事。各级党委、政府作为第一责任人,要经常听取工作汇报,及时研究困难群众帮扶救助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对“春风行动”负总责。各地“春风行动”领导小组要研究提出“春风行动”阶段性目标和工作重点,做好部署和协调工作。各地“春风办”要在领导小组领导下,牵头实施“春风行动”,督促各级各部门按照工作分工,落实各自任务。各地要进一步健全规章制度,坚持用制度管人、用制度理事,使“春风行动”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要有钱办事。各级政府要按照“保民生”的要求,把解决困难群众生产生活问题纳入财政预算,并根据经济发展和财政收入状况保持逐年增加,加大财政对“春风行动”的投入力度;要做好社会资金募集工作,动员全社会力量,为深化“春风行动”提供坚强的物质保证。各地“春风办”的工作经费,要纳入当地政府财政预算,绝不允许从社会募集资金中开支。开展“春风行动”意义重大、任务艰巨、前景广阔。希望各级各部门把“春风行动”作为“一把手”工程,切实抓紧抓好、抓出成效,真正做到“春风行动”春风常驻、困难群众永沐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