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数据办2020年上半年工作总结和下半年工作思路今年以来,我区深入贯彻落实省、市纵深推进“最多跑一次”改革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以“最多跑一次”改革为牵引、以数字化变革为动力、以优化公共资源交易市场环境为契机,抓好落实,坚持创新,取得显著成效,“最多跑一次”满意率从原来的92%提升并稳定在98%以上。2019年以来,在上级主管部门的有力指导、区委区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区“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效显著,满意率为98.06%(全省平均97.1%,全市平均97.3%),位列全市前三,在全省90个县市区中列第18位;实现率为93.52%(全省平均92.9%,全市平均93.4%),列全省第22位,从2018年的排名末档,首次进入全省第一方阵!上半年,我区作为全市政务服务新模式试点,创新打造“无前台”未来大厅政务服务新模式,获得省委改革办(省跑改办)的充分肯定,4月30日,《浙江日报》创新浙江版刊发文章点赞了秀洲区“最多跑一次”改革的又一次创新;5月9日,全市政务服务新模式现场会在我区政务服务中心召开。截至7月3日,共接待省内外参观考察团54批次,565人次。政务服务事项网办率从去年的21.39%大幅提升至今年的85.37%。现将我区“最多跑一次”改革上半年工作特色亮点总结如下:一、总体工作(一)持续深化“最多跑一次”改革。一是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改革。将不动产登记主题板块纳入无差别综合受理,进一步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业务广覆盖。二是推进“全进驻”改革。制定出台《秀洲区推进“事项全进驻,审批三授权”工作方案》,大厅专设行政审批专用章统一保管区,全市率先启用智能印控机,对30枚审批专用章实行集中管理。三是推出“一站式”服务。在政务服务大厅二楼南区建立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制定《秀洲区创建企业综合服务中心工作推进方案》,开展企业综合服务中心领办轮值制度、监督评价制度。6月23日秀洲区企业服务直通车(企业综合服务中心)正式揭牌运行。四是构建现场管理标准化大厅,做好信访处理。截至目前,我区好差评总量为118182件,有责差评为0件,继续保持全市五县两区唯一的“零差评”地区。(二)纵深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工作。一是全力维护疫情管控系统。二是全力推进网上、掌上办事。截至目前,我区所有1965个事项中,99.24%开通网上办事、98.88%开通掌上办事、实现跑零次事项 98.93%、实现即办事项96.64%、办事时限压缩比为98.62%;材料电子化率100%,以上指标列全市前茅。三是以浙政钉推进掌上办公。截至目前,我区浙政钉1.0注册人数5328人,激活人数5328人,激活率100%,信息完整率100%,上半年日均活跃率95%以上,列全省第一。四是开展区级信息系统普查和数据编目工作。我区目前完成自建信息系统梳理上报至省公共数据工作平台56个,数据目录梳理上报393个,目录上报量位居嘉兴首位。(三)高效升级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招投标平台。一是实现电子化招投标全覆盖。上半年(截至6月16日)共安排开评标246场,全部实现100%网上报名。估算价1.28亿元,成交价1.15亿元,节支率为10.2%。二是开展新一轮电子招投标平台提升建设,开展“不见面开标”平台建设。三是开展电子归档系统试行工作,不断优化电子招投标平台功能。四是大力改革保证金缴纳方式,不断优化保证金年金保险制度,开展滞留保证金清退排摸工作,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二、下半年工作计划(一)深入推进便民利企“一件事”梳理集成。在重点领域加快实现24件群众“一件事”、17件企业“一件事”协同高效办理、线下“一窗通办”基础上,梳理推出系统集成、具有全省复制推广价值的便民利企“一件事”。(二)全面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事项纳入。深入推进“无差别全科受理”工作机制,稳步推进公积金、社保、医保等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纳入无差别综合受理,实现无差别全科受理业务全覆盖。(三)健全完善企业综合服务中心运行体系。探索打造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业务办理流转平台,实现诉求受理、流转分发、处理答复、实时催办、时限可控的一体化线上跟踪监督评价体系。进一步优化服务流程,形成服务、监督、评价全流程监控管理系统。(四)全力推进政务服务2.0试点改造工作。尝试打造网上办与大厅办相结合的新型大厅建设模式,继续探索政务服务大厅3.0模式,推动政务服务由网上、掌上可办向好办、易办转变,真正实现“新大厅、新服务、新体验”。(五)深入推进长三角政务服务一体化。聚焦毗邻地区群众和企业办事实际需求,深入梳理跨区域通办事项清单和办事指南,推动通办事项从以商事登记领域为主向其他便民利企领域拓展,加快构建完善跨地区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异地通办”模式。(六)积极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全力推行公共数据开放共享。全力推进掌上办事、掌上办公。迭代升级“浙里办”平台,不断拓展自助服务一体机的实用功能,在公共场所继续加大自助一体机的投放数量,继续推进掌上办事。迭代升级“浙政钉”平台,加快推进“浙政钉”2.0迁移,按时完成人员、内部群及各部门上架应用的迁移。(七)推进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电子平台能级提升。全面启动“秀洲区小额工程招投标系统信息化建设项目”,全力推进“不见面开标系统”建设。优化保证金缴退模式,切实减轻企业负担。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对所有招投标参与人的监督管理,不断探索电子监管平台建设,上线公共资源大数据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