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长制、河长制上半年工作总结及下半年工作安排xx镇国土面积84.4平方千米。全镇林地面积5704.8公顷,其中有林地4752.5公顷,被评为“安徽省森林城镇”,三山村被评为“国家森林乡村”,其他3个村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境内有麟溪河、乌溪河、等5条河流,有小Ⅰ型水库1座、小二型水库5座,万方大塘3个。近年来,xx镇践行“两山”理论,以林长制、河长制为载体,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和上级有关部门的正确指导下,认真履职尽责,走出了一条“抓生态、促改革、兴乡村”的发展之路。现将相关工作情况汇报如下:一、主要作法:一是全面建立镇级和村级林长、河长组织体系。森林区域划分为桃子山、雅雀山、黄华岭、马鞍山4个重点森林区域,牛栏岭、梅园等12个森林区域,设置镇级林长4个,村级林长12个。水域方面以麟溪河为重点生态功能核心区,河流、水库为重点领域,设置镇级河长8人,村级河长8人。实现了森林资源和水域管理责任全覆盖。二是成立专门工作机构,成立了xx镇林长制、河长制办公室,负责全镇林长制、河长制工作的研究、协调和布署,解决工作中遇到的相关重大问题。三是加大公共财政对森林、河流水域治理和管理的投入,相关经费纳入财政预算,确保工作稳步推进。四是制定《xx镇“林长制”巡查制度》、《xx镇河长制工作考核办法》等制度,进一步明确工作职责,确保各项工作正常开展。五是做好宣传培训,通过周一例会、镇村干部会议、业务大讲台等形式开展培训,提升全社会对林长制、河长制的认知,提升林长、河长的履职意识和履职能力。二、取得的成效(一)林长制方面:1.提升了林业营造水平。今年以来,新造林475亩、森林抚育2500亩、长防林封山育林800亩、退化林修复100亩。2.增强了管护力量。各村聘请生态管护员19名,全年组织生态护林员培训4次,悠然谷、桃花源等涉林企业吸纳12名贫困户就业,流转5户贫困户土地124亩。3.加强了野生动物养殖管控。疫情期间,对全镇6家野生动物养殖企业进行了全面摸排,同时对企业进行政策宣传,按要求对所有存栏数量进行登记造册,并严禁销售。4、增强了全社会护林意识。重点时段及时召开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组织镇村两级林长参加森林防火演练,开展常态化的森林防火宣传工作。全镇未发生森林火灾。开展枯死松树春季普查摸底登记工作,清理枯死松树20余株。(二)河长制方面:1.提升建设水平。根据河长排查反馈情况,我镇加大投入,投资15万余元,3月底前完成了光荣村二亩子坝、乌溪河水毁护岸、石步档桥、里塘水库库尾等2019年水毁工程修复。对全镇179户贫困户开展安全饮水摸底调查,实施12处贫困人口安全饮水提升工程。2、督促问题整改。镇、村河长对全镇6座小型水库及3座重点万方大塘开展常态化巡查,共排查整改问题21个。根据《全县2020年汛前检查情况通报》,及时清理各水库大坝杂草,铲除一枝黄花,拆除里塘水库栅栏,完成里塘水库三格化储料池建设。3、做好度汛准备。各级河长积极参与防汛预案制定,组织成立50人的镇级防汛抢险队伍,储备彩条布50米、编织袋1.2万条、铁铲等防汛物资100余件。对各水库起闭设备进行维修养护,对水库坝脚渗水现象、溢洪道拦鱼网等现象加强巡查,确保河流、水库等水利设施安全度汛。4.强化日常管理。镇、村两级河长坚持巡查制度,督促各村对河道内的垃圾进行清理,保证辖区内的5条河流泄洪畅通。严厉打击河道内乱堆、乱放、乱采、乱挖等违法行办。5.全策全力抗洪救灾。召开全镇防汛抗旱工作动员会,成立了xx镇防汛抗旱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指挥部。及时调动各水库、河流运行状况。转移地质灾害点、切坡建房、沿河低洼处人员。及时统计上报受灾情况,编制灾后项目。有力的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林长制、河长制还带动了经济发展。全镇已发展水产经济养蛙500亩,养鱼1000亩。培育了众茂农业发展有很公司、大礼生态林业科技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家庭林场9家,经营大户、合作社15家。下一步,我镇将积极深入推动林长制、河长制工作,将推行林长制、河长制与“乡村振兴”结合,治管并举,管用并重。一是打造林长制示范区,发展香榧、小香薯、灵芝、茶叶基地,鼓励发展特色经济、引导特色种养殖业。二是强化灾后重建工作,同时合理合法利用开发河流、林业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