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V.MyFav_1196306009111 P.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6306009111 LI.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6306009111 DIV.MsoNormal{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10.5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6306009111 P.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196306009111 LI.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196306009111 DIV.MsoHeader{BORDER-RIGHT: medium none; PADDING-RIGHT: 0cm; BORDER-TOP: medium none; PADDING-LEFT: 0cm; FONT-SIZE: 9pt; PADDING-BOTTOM: 0cm; MARGIN: 0cm 0cm 0pt; BORDER-LEFT: medium none; LAYOUT-GRID-MODE: char; PADDING-TOP: 0cm; BORDER-BOTTOM: medium none;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center}DIV.MyFav_1196306009111 P.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Calibri}DIV.MyFav_1196306009111 LI.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Calibri}DIV.MyFav_1196306009111 DIV.MsoFooter{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LAYOUT-GRID-MODE: char; FONT-FAMILY: Calibri}DIV.MyFav_1196306009111 P{FONT-SIZE: 12pt; MARGIN-LEFT: 0cm; MARGIN-RIGHT: 0cm; FONT-FAMILY: 宋体}DIV.MyFav_1196306009111 P.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6306009111 LI.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6306009111 DIV.MsoAcetate{TEXT-JUSTIFY: inter-ideograph; FONT-SIZE: 9pt; MARGIN: 0cm 0cm 0pt; FONT-FAMILY: Calibri; TEXT-ALIGN: justify}DIV.MyFav_1196306009111 DIV.Section1{page: Section1}DIV.MyFav_1196306009111 OL{MARGIN-BOTTOM: 0cm}DIV.MyFav_1196306009111 UL{MARGIN-BOTTOM: 0cm}一、教学设计思路在新课程理念倡导下,教师要坚持教学目标多元化。教学目标是教学双方积极活动的准绳,因此,制订教学目标时要考虑以下问题:使学生学到哪些知识?巩固哪些知识?为学习哪些知识作准备?要结合哪些生产和生活的实际内容?要培养学生哪方面的技能?使学生受到哪些思想教育?纠正哪些错误的观点? 我的教学对象是普通高级中学的学生,他们的基础普遍较差,好动性强,注意力不能长时间集中。针对以上特点,如果一节课要学习完氯气的化学性质,难度很大,教学效果不好;但如果只学到氯气与非金属、与水的反应,又有内容脱节现象,不能体现知识的完整性。因此我对教材做了如下处理:第一课时学习氯气的物理性质及与水、与碱反应的化学性质,着重体现氯气的毒性与用途,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用课本知识来解决生活问题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以探究法为主,设计以化工厂氯气爆炸引入(发现问题),使课堂处于一种较为轻松但又能引人思考的气氛之中;在整个设计中教师不断设置情景,让学生设问、讨论、归纳,然后在思考中得出结论。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层层深入学习氯气与水的反应,深刻理解氯水的成分、所含的粒子、漂白性的原因及其应用。教学中适时指导学生整理及完善知识体系,最后,将次氯酸见光分解的动画展示,使学生对次氯酸性质有较完整的认识,从而突破教学难点。因为设计验证次氯酸具有漂白性实验难度太大,学生的自发性可能较小,所以整个过程以教师引导为主,适时运用设定的实验、录像进行演示以保证全体学生突破学习的难点。教学过程始终坚持科学研究的一个原则——严密的逻辑推理;同时又设置研究和思考的坡度,使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自然地体会到这一设计想法,从而积累研究与学习的方法,体现教的目的真正在于让学生获得学的方法,形成自主学习的心理体验与准备。本节课中的实验安排就是在恰当的进程中,或者引起学生思路的打开、或者验证学生的某些猜想、或者引发学生新的探索,让学生动手、动脑去获得、去发现,让实验在“探索未知”的情境成为真正的点睛之笔。 二、素质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能描述氯气的物理性质;(2)掌握氯气与水以及碱的反应; (3)通过探究实验,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设计并完成实验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推理能力。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 (2)经历氯气与水反应的产物以及次氯酸的漂白作用的探究,学习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提高科学探究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注氯气泄漏事件,能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2)激发学生透过现象探究本质的探索兴趣,体会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3)通过实验演示,向学生展示实验过程中的现象美,设计美; 三、教学重点氯气与水的反应和氯气与碱的反应 四、教学难点次氯酸性质的发现、分析和应用 五、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活动1]投影:新华社重庆4月16日电:位于重庆市江北区的重庆天原化工总厂16日晚发生氯气泄漏事件,事故发生后,重庆市紧急组织专家进行处置。17时57分,天原化工总厂再次发生爆炸,至今已有9人失踪死亡,3人重伤。事故发生后,一支消防特警官兵用高压水管进行陆续高空稀释,在较短的时间内控制了氯气的扩散。消防人员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在外围50米处形成两道水幕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水进入了天原化工总厂的下水道,进行全面的消毒措施。……氯气爆炸现场的氯气已经很少,爆炸时弥漫在现场的黄绿色气体已基本被稀释。据公安部门介绍,目前已有15万名居民被疏散。新华网重庆4月20日电:(记者徐旭忠、王金涛、 苏海萍)发生氯气泄漏事故的重庆市天原化工总厂将于2005年搬迁出主城区,初步拟定迁至重庆市万州区。播放现场图片 认真观看培养学生阅读能力、读图能力、激发学习兴趣引入:从上述新闻资料中归纳氯气的物理性质。看书,再分析氯气还有那些物理性质?展示一瓶收集满的氯气。[实验1]向一瓶氯气中放入一只蚂蚱,观察现象。[提问]如何闻氯气的气味?为什么?归纳、总结:1、黄绿色的气体;2、有刺激性气味,有毒;3、密度比空气大;4、可溶于水;5、易液化。用扇闻法,氯气有毒。使学生学会筛选信息进行交流,加深对氯气毒性的了解板书:§4-1氯气一、氯气的物理性质M(Cl2)=71g·mol-1>29g·mol-1记录,回忆再现 讲述:分析氯原子的结构,强调氯有极强氧化性,突出氯气分子、氯原子和氯离子的稳定性。结论:Cl>Cl2>Cl-学会应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原理板书: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与水反应[实验2]向一个收集满氯气的125mL小葡萄糖药瓶(用胶塞盖严)中用注射器注入少量水,振荡;片刻后再用注射器抽取药瓶中溶液滴在一张pH试纸上观察、归纳:水溶液黄绿色;水面上方仍有黄绿色气体;pH试纸中心褪色(新物质),外圈呈红色(溶液中有H+) 。探究:氯气能溶于水,从颜色可以看出;但溶解度不大。假设:氯气溶于水,可能与水反应生成新物质问题:新物质是什么? 过程教学比结果更重要,提出问题,猜想假设,进行试验[观看录像]氯气使有色布条褪色实验强调:重点观察有色布条颜色变化,根据现象能得出何种结论?[实验3]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新制氯水,再向试管中滴加两滴品红溶液,观察现象归纳总结:干燥的氯气没有漂白性,氯水有漂白作用结论:干燥的布条不褪色,润湿的布条褪色。进一步探究:品红溶液也褪色,新物质能漂白色素,它到底是什么?氯水中都有哪些微粒?进行试验,收集证据探究:氯水的成分[实验4]①向盛有2mL碳酸钠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氯水;① ②向盛有1mL硝酸银溶液的试管中滴加几滴氯水;③向盛有2mL紫色石蕊试液的试管中逐滴滴加氯水;观察、分析Na2CO3AgNO3石蕊产生无色气体出现白色沉淀先变红后褪色有H+有Cl-新物质 收集证据,解释结论。层层深入,教会学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实验讲述:根据实验得出氯气与水反应有盐酸生成,并有一种新物质生成(能漂白)。板书:Cl2+H2O=HCl+HClO(次氯酸,一种比碳酸还弱的酸,溶液中部分电离)氯水的成分:三种分子Cl2、 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深化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比分析,反思评价,激发学生探索兴趣[实验5]在2支试管中各装2mL滴有酚酞的氢氧化钠溶液,分别滴加氯水和盐酸,溶液都褪色。然后在2支试管中再滴加少量NaOH溶液,观察现象。深入思考分析、推理结论:盐酸使溶液褪色是酸性造成的,它没有漂白性;氯水使溶液褪色是漂白性造成的。进一步探究,证明HClO有漂白性氯水中的Cl2、HCl、H2O、H+、Cl-、OH-都没有漂白性,只能是HClO有漂白性。分析:HClO中氯为+1价,显强氧化性。可以杀菌消毒,自来水常用氯气消毒就是利用这一原理。解决问题,理解课本解释结论,表达交流课堂练习:1、实验室用自来水配硝酸银溶液为什么出现沉淀?2、正确书写氯气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回答Ag++Cl-=AgCl↓Cl2+H2O=H++Cl-+HClO 强化巩固自来水中有残余的氯气,我们要直接饮用、养鱼都不合适,如何除去水中残余的氯气?①加热,降低气体溶解度;②反应掉氯气激活旧知识,落实新知识讲述:烧开自来水再饮用能有效降低残余氯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但能用白开水养鱼吗?设置情景,结合生活实际提出养鱼水的处理方案——日光暴晒与实际结合,体会化学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观看录像]氯水光照实验录像思考:怎样证明氯水光照下分解产生的气体是氧气?2HClO2HCl+O2 ↑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看木条是否复燃。 结论:久置氯水即稀盐酸。氯水不稳定,见光易分解,应现用现制并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思考:液氯、新制氯水、久制氯水的区别?液氯:液态的Cl2,纯净物;新制氯水:混合物,能漂白;久制氯水:混合物,是稀盐酸学会归纳、总结,对比分析课堂练习:1、写出新制氯水加入NaOH的有关反应方程式。引导学生分析:根据氯水的成分,判断哪种粒子可以和碱反应?总方程式:2NaOH+Cl2=NaCl+NaClO+H2O板书:2、氯气与碱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离子方程式:2OH-+Cl2=Cl-+ClO-+H2O提示:氯元素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属于歧化反应。2、写出氯气与氢氧化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总结:氯气与碱反应生成两种盐,次氯酸盐中Cl为+1价,有强氧化性,可以漂白,而它的稳定性比次氯酸强。工业上用向石灰乳中通入氯气来制备漂白粉,就是应用这一原理。天原化工总厂爆炸时特警采用消防用水与碱液形成两道水幕稀释氯气也是运用这一原理。漂白粉是CaCl2和Ca(ClO)2的混合物,起漂白作用的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回顾氯气使有色布条褪色实验录像,可以发现氯气通入NaOH溶液中黄绿色褪去Cl2+H2O=HCl+HClO;NaOH+HCl=NaCl+H2O;NaOH+HClO=NaClO+H2O 2Ca(OH)2+2Cl2=CaCl2+Ca(ClO)2+2H2O 深入思考、解释现象、获得新知识 与生产实际相结合,体会氯气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设问]如果你在天原化工总厂爆炸现场,你会怎么做?[场景回顾]据一位职工回忆:天原化工总厂在发生爆炸事故以前,就已经出现过3次氯气泄漏,但作为中国西南最大的化工厂,却没有引起广泛重视,以致酿成大祸,造成15万人流离失所,这更应该值得我们深思。[结尾]氯气和鱼本没有必然联系,因为人们渴望亲近生态,用自来水养鱼,就把两者联系在了一起,可是人们更加希望看到鱼的自然家园依然美丽。保护生态,就是保护生命的家园。(1)用毛巾捂住口鼻,也可先将毛巾用肥皂水或稀的碱液浸泡;(2)往高处跑;(3)向上风口跑创造情景,使学生对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和生活问题做出合理的判断板书设计作业布置§4-1氯气一、氯气的物理性质二、氯气的化学性质1、氯气与水反应Cl2+H2O=HClO(次氯酸)+HCl氯水的成分:三种分子Cl2、 H2O、HClO;四种离子H+、Cl-、ClO-、OH-2HClO2HCl+O2 ↑2、氯气与碱反应2NaOH+Cl2=NaCl+NaClO+H2O离子方程式:2OH-+Cl2=Cl-+ClO-+H2O预习剩余教学内容 六、教学反思 陶行知说过:“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本节教学突出氯气的毒性对人类既有利又有弊,提升到唯物主义思想高度,即一分为二看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整个教学双边活动的构思,运用了视频、实验探究、情景假设、讨论等多种教学方法,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时时注意诱导其主动学习,帮助学生树立了自信心,增强了成就感。教学注重了知识系统上的完整性,大量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为学生提供支持,手段直观,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但问题的设置和给出应该更大胆的放权给学生,发挥他们的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