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案例历史剧表演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20课北方民族大融合案例历史剧表演

ID:58837

大小:20.06 KB

页数:7页

时间:2008-08-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活动目的: 1.通过本课学习和编排历史剧本,使学生了解北魏孝文帝迁都的历史原因及迁都洛阳的历史意义,增强学生对历史的感性认识。 2.通过表演,使学生感受到民族融合过程中先进与落后、保守与创新的激烈碰撞,认识到孝文帝迁都洛阳是北方民族大融合这一历史趋势发展的必然结果,是不可阻挡的。 活动准备: 教师: 1.准备《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北魏迁都”图; 2.准备与孝文帝迁都相关的背景资料,如平城、洛阳的地理环境介绍、黄河流域民族大融合的情况等。 学生: 1.课前通过网络或图书查找孝文帝迁都的有关资料;准备几张空白卡片,记录讨论结果及表演的台词; 2.编写剧本,并进行排演; 3.为了使活动更加形象,要求自制相关道具,如不同身份人物的冠帽、朝笏等。 活动步骤: 1.将学生分组,每组八人,向学生说明活动内容。 2.指导学生查阅历史书籍或利用网络资源查找相关资料,并以小组为单位,对故事进行编排,写成剧本形式。 3.历史剧表演。 活动建议: 1.历史剧的编写用对话形式,要有旁白、角色、人物对话。 2.适当使用自己的语言,注意要符合历史真实和人物的身份特征,避免生搬硬套。 3.注意表演的神态、动作,避免背诵对话。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学生自由组合成8人小组,按分工合作的原则,查阅相关资料。 2.了解孝文帝迁都的背景。 ①指导学生研读课本,利用文字资料或网络资源查找与本课内容相关的历史资料,并对查找到的资料进行分类汇编; ②指导各小组观察《中国历史地图册·七年级上册》“北魏迁都”示意图。分析平城和洛阳地理环境的差异;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并指导学生阅读和分析,了解孝文帝迁都的历史背景。 ③学生就“孝文帝决定迁都的原因”和“部分鲜卑贵族反对迁都的原因”展开讨论,并将讨论结果写在卡片上备用。 3.在学生充分讨论的基础上,根据剧情的矛盾冲突,各小组进行角色分工:导演1人,旁白1人,主要角色北魏孝文帝、拓跋澄和大臣甲乙丙丁。同学们一边体会所演绎历史人物的特征,一边将台词写在卡片上。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完成剧本的编写。接下来进行排演,根据剧情的发展做最后的修缮,并根据剧情背景需要,自制相关道具,如皇冠、大臣的官帽、朝笏等。 4.各小组依次上台表演。下面为第二小组的精彩表演: (旁白):上朝。(孝文帝踱步上台,于正中面对臣子坐下。台下高呼万岁。) 孝文帝:南齐素来为我大敌,我准备近期大举讨伐南齐,你们意下如何? (众臣子面露难色) 拓跋澄:臣认为如此兴师动众,时机还不成熟。 孝文帝:(大怒)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么? 拓跋澄:(激动地)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不悦地)此事暂且定下,退朝! (旁白):孝文帝回到宫中,下旨单独召见拓跋澄。 拓跋澄:拜见陛下! 孝文帝:免礼。(语气和蔼地)老实告诉你,我刚才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不是打仗,而是迁都。我们已统一黄河流域,武力可以平天下,但不能治理天下。平城是个用武之地,不适宜进行政治改革。现在我要移风易俗,用汉族先进的礼仪文化来治理国家,必须迁都才行。这回我出兵代齐,是想借此机会,迁都中原,你认为怎样? 拓跋澄:(恍然大悟)臣错怪陛下了。既是为了国家发展,迁都之事,我定当全力支持。 (旁白):公元493年,孝文帝亲率三十多万大军南下,从平城出发到达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泥泞不堪,行军十分困难,孝文帝仍然披盔戴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甲、乙:陛下,行军至此,秋雨连绵,人马早已疲惫不堪,万不可继续前行,望陛下三思而行。 孝文帝: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一些大臣面露不情愿之色) 大臣甲:陛下,万万不可迁都啊,它会招致王公贵族的反对,望陛下审慎抉择。 大臣乙、丁:(作揖)陛下,请三思。 孝文帝:(略作沉思)那好,今天就请各位议一议,到底应不应该迁都? 大臣甲:平城为都是祖上定下来的,我们久居平城,百姓安居乐业,迁都会引起大家的不安啊。 大臣乙:陛下,迁都可是个不小的工程,要耗费多少人力、物力、财力啊!从国家大计考虑,万万不可迁都啊! 孝文帝:(转向拓跋澄)爱卿,你的意见呢? 拓跋澄:陛下,我认为迁都是明智之举。目前,我们的统治重点在中原,我们的经济来源也在中原,迁都将有利于我们对中原地区的统治。我们要将眼光放远些,虽然目前要耗费一些人力、物力、财力,但一旦迁都成功,洛阳优越的自然条件将带给我们更多的财力和物力。(转向各位大臣)你们说是不是这样? 大臣丙:我同意迁都。平城自然条件恶劣,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适宜农业生产,所产粮食还不够我们日常生活所需,况且我们还常年遭到北方柔然族的威胁,而洛阳是汉朝都城,有发展基础,且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比平城高7.8摄氏度,是理想的建都之地。我认为,迁都只会给我们带来发展机遇。商朝的“盘庚迁殷”就是很好的例子。 大臣甲:平城为都是祖宗定下来的,条件再不好,也是我们的家,怎能随便迁往别处呢?我看你们是安稳日子过腻了,自找罪受! 拓跋澄:话可不能这么说。我们不可只顾眼前安逸享受,不顾国家发展,安于现状只会导致国家衰亡。 大臣丁:(怀疑地)中原地区是汉人之地,人多势众,我们鲜卑人少,迁都洛阳,人生地不熟的,生活习俗也不相同,会不会导致我们民族的丧失而使魏朝成为汉人的天下?请陛下三思。 (大臣甲、乙频频点头,表示赞同) 大臣丙:陛下,如果不迁都,我们躲在这偏远的地方,又如何能统治广袤的中原地区?况且汉族文化比我们先进,文明比我们发达,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如他们的礼仪文明、政治制度,对我们都非常有用。冯太后的许多改革措施不也是向汉人学习的吗?只有向汉族学习,才能促进自己的发展。相反,如果我们目光短浅,思想保守,停滞不前,一旦汉族强大起来,我们的民族还如何立足? 拓跋澄:对。我们不仅要迁都,更要改变我们民族落后的习俗,加强同汉族的联系,促进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只有这样,我们的政权才能巩固。 (各大臣针锋相对,互不相让,争论不休。) 孝文帝:作为帝王,应以四海为家,南征北战不是常事吗?况且平文皇帝曾以乐根山为都,昭成皇帝以盛乐为都,到通武皇帝时才迁都平城,怎么独独我就不能迁都? (恼怒地)如果你们不同意迁都,那我们只好继续南下。 (众大臣犹豫不决,窃窃私语) 孝文帝:你们还犹豫什么,同意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拓跋澄抬腿站到左边,有的大臣犹豫了一下,看到孝文帝态度坚决,也跟着站到左边。) 齐呼:只要陛下停止南代,我们同意迁都洛阳。 (旁白:公元494年,孝文帝派拓跋澄回到平城,将鲜卑贵族全部迁到洛阳,至此,孝文帝迁都顺利完成。) 5. 延伸:表演结束后,教师和学生对各小组的表演给予相应的评价。并引导学生做进一步探究:迁都完成之后,孝文帝排除阻力,进一步推行了一些改革措施,要求鲜卑人采用汉姓,学说汉话,改穿汉服,同汉族通婚等,孝文帝改革有什么重要的历史作用呢?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在教师的引导下,深切感受孝文帝迁都对促进北方民族大融合所起到的作用。 学生天地: 一、学生利用网络查找到的资料: 孝文帝迁都的故事 魏孝文帝是一个政治上有作为的人,他认为要巩固北魏的统治,一定要吸收中原的文化,改革一些落后的风俗。为了这个,他决心把国都从平城(今山西大同市东北)迁到洛阳。 他怕大臣们反对迁都的主张,先提出要大规模进攻南齐。有一次上朝,他把这个打算提了出来,大臣纷纷反对,最激烈的是任城王拓跋澄。 孝文帝发火说:“国家是我的国家,你想阻挠我用兵吗?”拓跋澄反驳说:“国家虽然是陛下的,但我是国家的大臣,明知用兵危险,哪能不讲?” 孝文帝想了一下,就宣布退朝,回到宫里,再单独召见拓跋澄,跟他说:“老实告诉你,刚才我向你发火,是为了吓唬大家。我真正的意思是觉得平城是个用武的地方,不适宜改革政治。现在我要移风易俗,非得迁都不行。这回我出兵伐齐,实际上是想借这个机会,带领文武官员迁都中原,你看怎么样?”拓跋澄恍然大悟,马上同意孝文帝的主张。 公元493年,孝文帝亲自率领步兵骑兵三十多万南下,从平城出发,到了洛阳。正好碰到秋雨连绵,足足下了一个月,到处道路泥泞,行军发生困难。但是孝文帝仍旧戴盔披甲骑马出城,下令继续进军。 大臣们本来不想出兵伐齐,趁着这场大雨,又出来阻拦。孝文帝严肃地说:“这次我们兴师动众,如果半途而废,岂不是给后代人笑话。如果不能南进,就把国都迁到这里。诸位认为怎么样?” 大家听了,面面相觑,没有说话。孝文帝说:“不能犹豫不决了。同意迁都的往左边站,不同意的站在右边。” 许多文武官员虽然不赞成迁都,但是听说可以停止南代,也都只好表示拥护迁都了。 二、学生制作的卡片 卡片1:“孝文帝为什么要迁都?” (1)从地理环境看:平城位于今山西大同东北,地处偏北,地形多山,气候干旱,气温偏低,不利于农作物的生长,北魏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限制;而洛阳曾是东汉的都城,地理条件优越,气候宜人,有发展基础,是理想的建都之地。 (2)从巩固政权的角度看:鲜卑族统一黄河流域后,统治区域大大扩大,偏居平城而想控制全国,是非常困难的。迁都洛阳之后,有利于北魏对中原广大地区的统治。 (3)从民族大融合的趋势看:西晋以来,由于战乱,汉族人民大量流亡,少数民族大量内迁,各民族人民共同生活,民族融合不断加强。在民族融合的过程中,汉族人民给少数民族人民带去了先进的文化。孝文帝迁都是他深受汉文化影响的结果。孝文帝从小由其祖母冯太后抚养,冯太后是汉族人,曾执掌北魏大权二十多年,她参照汉族的文化制度,颁布了许多重要的改革措施,对孝文帝影响很大。因此,迁都洛阳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卡片2:“为什么有的鲜卑贵族不愿迁都?” (1)从维护统治基础来看:平城是鲜卑贵族建国时的都城,是北魏统治的根基,而洛阳对鲜卑人来说,人生地不熟,那里又是汉族人居住的地方;况且迁都是一项巨大的工程,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迁都洛阳可能会危及到鲜卑人的统治。 (2)从保护民族性来看:鲜卑族是少数民族,习惯于游牧、悍战,以及本民族特有的生活习俗;而汉文化要先进得多,迁都洛阳后学习汉族文化可能会丧失自己的民族性。 (3)从人的心理特征来看:这是鲜卑贵族的传统思想在作祟。人都有惰性,不愿意改变现实生活,不愿放弃目前享乐安逸的生活,所以反对迁都。 三、活动道具:学生用纸自制一顶皇冠、五顶官帽、五根朝笏 背景资料: 材料一:《北魏迁都示意图》(略) 材料二:黄河流域或者说黄河南北两岸的中原,是汉族生息的中心。由于大战乱的推动,一方面,汉族从中心地区出发,向边远落后地区流亡,在那里扩大了汉文化的面积,也给少数民族带来了先进的影响;另方面,少数民族得到汉文化的帮助,凭借武力,向中心地区迁移,在共同的生活交往中,不断进行融合……汉族人大量流亡,少数民族大量内迁,是从西晋末年正式开始的,到隋文帝灭周才结束。这中间相隔将近三百年,形式上是背景资料接连不断的战乱,实际上是落后的民族不断融合在先进民族中的过程……这种融合必然要经历着一个痛苦的过程,十六国和北朝,正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摘自范文澜《中国通史》第二册 材料三:平城,地处今山西大同盆地内,三面环山,海拔约1000米。自古是军事重镇,介于内外长城之间,北拒阴山,南控太行,桑干河流经其南,北魏时曾建都于此。平城属大陆性气候,全年平均气温为6.4摄氏度,夏季最高气温37.7摄氏度,冬季最低气温零下20.9摄氏度。一年内温差变化大,一天内气温变化较迅速。四季分明,温差悬殊。 ──摘自《大同旅游》 洛阳市位于今河南省西部,地处东经 111.8’至 112.59’,北纬 33.35’至 35.05’之间。横跨黄河中游两岸,“居天下之中”,素有“九州腹地”之称。洛阳地理条件优越。它位于暖温带南缘向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四季分明,气候宜人。年平均气温14.2摄氏度,降雨量546毫米。境内河渠密布,有“四面环山六水并流、八关都邑、十省通衢”之称。由于洛阳地处中原,山川纵横,西依秦岭,出函谷是关中秦川;东临嵩岳;北靠太行且有黄河之险;南望伏牛,有宛叶之饶,“河山拱戴,形势甲于天下”。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优越的地理位置,适宜的气候环境,使洛阳成为古代帝王理想的建都之地。自夏以来,先后有十三个王朝在此建都,累计建都时间长达1500余年。 ──摘自《洛阳旅游介绍》 材料四:在平城时代,由于不断地将中原的汉族与其他各地的游牧民族迁到平城,使平城畿内(相当于今山西的大同、朔州两市所辖范围)的人口急剧增长。据统计,平城时代畿内的人口数量不低于150万。由于为数众多的各族人民的辛勤劳作,平城畿内的农业、牧业、都市建设、交通和贸易等各个方面都得以空前地发展,从而使平城时代成为雁北古代史上最辉煌的时期。更重要的是,在开发平城畿内的共同劳动中,汉族人民与北方各游牧民族人民通过生产经验与技术的交流而增进了民族感情,推动了民族交往,从而使平城畿内不仅是容纳大量移民劳动和生活的场所,而且成了一座民族融合的大熔炉。不过,平城畿内所在的大同盆地的土地资源有限,气候偏于寒冷,四面环山的地理使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受到很大的限制,更主要的是古代的生产力水平低下,以当时的自然条件养育150万人口已呈饱和状态。因此,稍遇社会动乱或自然灾害,就无法容纳已经饱和的人口,于是就不断地出现灾民流散的现象。 ──李凭《北魏平城时代》 材料五:《通鉴纪事本末》中的相关记载: 魏主……使群臣更论迁都之害,……尚书于果曰:“臣非以代都为胜伊,洛之美也,但自先帝以来,久居于此,百姓安之,一旦南迁,众情不乐……”魏主曰:“王者以四海为家,战南战北,何常之有?朕之远祖,世居北荒,平文皇帝始都乐根山,昭成皇帝更营盛乐,通武皇帝迁都于平城,朕幸属胜残之运,何为独不得迁乎?”群臣不敢言。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