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办法好
〖教学目标〗
1.会认本课的14个生字,会写其中的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 3.能领悟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遇事要多动脑筋、团结合作的道理。
〖课前准备〗
1.布置预习,让学生收集有关“毛泽东”的故事资料。 2.相关课件制作。 3.投影仪。 4.生字卡片。 5.人像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毛泽东像挂图)同学们认识他吗?( 生:毛泽东) 2.对!毛泽东是新中国的第一位国家主席。前不久,我们纪念了他的110周年诞辰。(诞生于1893年12月26日)同学们还知道毛泽东的什么事? 3.学生汇报收集到的有关“毛泽东”的故事资料。 4.我们今天学的是毛泽东七岁(也就是跟同学们一样大)时候发生的一件事。 5.(出示课件)你们看,就在这个美丽的小山上,毛泽东和他的小伙伴正在干活儿呢!(板书课题:这个办法好)
二、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1.老师读一遍课文。 2.随文识字。①试读课文。要求:把不认识的字圈出来。②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认生字。③还有不认识的,小组互助识字。 3.练读课文,特别是读得不顺的地方多读几遍。 4.标出自然段。(4个)
三、领悟内容指导朗读 1.自由读第1自然段。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2.学习第2自然段。 (1)体会第一句话。①出示这句话。(有一回,他想:怎样能放好牛,又能多砍些柴,还能捡些果子呢?)指名读。②毛泽东想了些什么? 生:毛泽东想把放牛、砍柴、捡果子这三件事都做好。 生:毛泽东想多出一些成绩。③指导读出问句的语气。(可以用练读、评读的形式。) (2)领悟第二句话。同学们想一想:毛泽东想出了一个什么办法?( 生:把大家分成三个小组:一组放牛,一组砍柴,一组捡果子。) 3.学习第3、4自然段。过渡语:这个办法到底怎么样呢?收到了什么样的效果? (1)请两名同学分别读第3、4自然段。 (2)同学们说:结果怎么样呢? (3)指导读出语气,读出高兴的心情。 (4)效果很好,大家高兴,说明这个办法怎么样?――好! 4.组织学生讨论。 (1)这个办法到底好在什么地方?(生讨论) 生:-放牛的可能砍不了柴。 -放牛的可能捡不了果子。 -砍柴时捡不了果子。 -三件事不能兼顾。 -这个办法好在毛泽东指挥大家分工合作去放牛、砍柴、捡果子。大家少花力气又能干得多一些。 -这个办法好在各人集中精力去干一件事,收到的效果好。 (2)从这件事看出毛泽东和小伙伴们有什么不一样?(他爱“想”,爱思考问题,会动脑筋…
四、总结全文 1.通过学习这篇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老师总结。同学们说得非常对。老师衷心地希望你们从小就向毛泽东学习,在生活和学习上多动脑筋,成为会思考的孩子。同时也希望你们学会与他人团结合作,互助友爱。这样不但会做成事,你们还会感到其中的快乐。
五、课堂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连线题。 放(fàng) 柴(chái) 捡(jiǎn) 果子 背(bēi) 牛 (niú)六、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采取评读的形式。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老师相机指导读好课文。 2.全班交流,寻找自己的好伙伴一起表演这个故事,表演时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不看书,记不得了看看书也可以。(在充分读好课文的基础上放手让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表演,自由结对,自由展示,最大限度地尊重学生的创造性和差异性。) 分自然段个别读课文,学生评议。(引导学生学会欣赏他人,用适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
二、复习生字、学写生字 1.认读字音。出示生字卡片:候常放牛组背份。指名认读。 2.识记字形。(出示课件)观察要写一写的字,你发现了什么? 候:共十笔。中间的竖不要去。 常:上中下结构。 放:左右结构。注意右边是“攵”。 牛:共四笔。笔顺是丿、、 、牛。 组:左右结构。 背:上下结构。下边的第一笔是“|”。 份:左右结构。与“粉”对比记。 3.指导书写。 候:第四笔“ 横折”起笔在竖中线上。这个字左窄右宽。 放:第七笔“撇”起笔在横的中间,第八笔“捺 ”起笔在十字路口。 份:第三笔“撇”第四笔“捺”都起笔在竖中线上。 (以学生观察发现为主线进行写字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发现的能力。通过师生角色换位,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4.扩词练习。(让学生充分说。) 常:常常、非常、经常、常来 放:放学、开放、放回、放假 组:小组、组长、组成、组织 牛:水牛、牛头、牛气、吹牛
三、课堂作业设计 1.仔细挑一挑,组成本课的生字。 北 分 方 且 攵 纟 月 亻 ( ) ( ) ( ) ( ) 2.用“时候”写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