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 教案及习题
加入VIP免费下载

《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 教案及习题

ID:63777

大小:18.65 KB

页数:9页

时间:2009-07-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每天诞生一次》、《列宁格勒的树》     二. 教学目标  (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  1. 生字  充溢yì       恩赐cì     不啻chì       喋喋dié       絮叨xù     凝然nínɡ     抖擞sǒu     譬如pì       陌生mò       泪腺xiàn  残酷kù       冻馁něi     冻僵jiānɡ      不堪kān      凝眸móu   早夭yāo      佐证zuǒ     踉跄liànɡqiànɡ  简陋lòu     2. 形似字  3. 词语  诞生:本指人的出生,有些重要新事物出现时常借用表示不凡。  令人怜惜:不由得使人爱怜和珍惜它。  不能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  旋律:指声音经过艺术家的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物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也作莫明奇妙。  酣畅淋漓:形容尽情畅快地把情绪完全表露出来。  忽略:没注意到。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絮絮叨叨:形容说话罗嗦。  沧桑: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年代久远,世事变化很大。  齿序年轮:动物的齿序,树木的年轮都是反映年龄大小的标志。  崭新:非常新。  抖擞:奋斗振作。  残酷:凶残冷酷。  冻馁:穿不暖,吃不饱。  凝眸凝思:目不转睛地看着思考着。眸,眼珠。  生计:生活谋生的办法。  傲骨:高傲不屈的性格。  早夭:未成年而死。  尊严:尊贵而庄重。或指可尊敬的身份地位。  佐证:证据。  踉跄:脚步不稳的样子。     4. 作者  周涛:当代著名诗人、散文家。生于1946年3月,祖籍山西,在京发蒙,1955年随父迁徙新疆,1969年毕业于新疆大学中语系。出版诗集、散文集四十部。曾荣获第二届、第三届、第七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文艺奖,全国诗集、散文集奖,鲁迅文学奖及多种奖项。现为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兰州军区创作室副主任兼新疆军区创作室主任,一级作家。     (二)阅读能力目标  1. 体会作品从不同的角度、手法和风格展示了丰富多彩的生之机趣的写法。  2. 学习文章细腻的笔法,感受真挚的感情。     (三)写作能力目标      能够从日常生活中的细小事情入手,深入思考有所发现,并能加以合理形象的表述。     (四)思想教育  学习两篇文章对生命的感悟,体会高贵的人生精神。     三. 教师建议  冯骥才从每天一张的日历中感知自己的生命,从中思考珍惜生命、创造生命这个严肃而重大的问题。而周涛则认为每一天都是自己生命的再一次开始。学习时首先应该分析的关键词是“诞生”:作者把早晨醒来,不当成照例地醒来,而是一生只有一次的诞生。每天醒来一次,都是诞生一次。诞生的内涵发生了变化。把醒当成诞生的第一个特点,就是第—次,因为是第一次,所以本来不新鲜的感觉,就变得新鲜了。诞生第二个特点,就是意义重大,生命的开始。从无生命到有生命,未来的一切,都从今天开始。对于司空见惯的现象,有了新鲜的感觉,发现了特别的意义,文章就有了触发点。这个触发点,是文章的开始,它的感觉和意义都是要生发,发展、衍生的。从诞生生发出“陌生感”,从黑夜到光明的感觉。其次,其意义深化了,不仅仅在光明,而在“又活过来了”。暗喻黑夜是死亡,而早晨则是生命的开端。  理解《列宁格勒的树》要抓住关键词语:似乎在欢呼人类的傲骨和人心的伟大,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在理解基础之上来学习:本文写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列宁格勒被德国法西斯整整围困了900天,城中居民生活极其困苦,许多人冻饿而死,但没有一人为生计砍伐一棵树。胜利之后,遍布城市的树依然郁郁葱葱。在魔剑高悬的900个日日夜夜里,列宁格勒城里竟然:“剧照贴满大街小巷,剧院天天夜里开演,观众座无虚席。学校准时开学,上课铃声从未间断……”我们要向这些不放弃尊严的人和有高贵品质的人学习,为祖国效力,为民族争光。     四. 重点讲解      其实早晨并不新鲜。新鲜的是生命在醒来时的感觉。      这一句话是全文的灵魂,也就是文章成功的奥秘。作者没有去贴近早晨的现象,而是贴近自己对于早晨特别新鲜的深邃的感觉。“浑身充满着力量和欲望,睁开的眼睛含满对光亮的感激”。“感激”,把新鲜的感觉深化了。这是对于生命的珍惜,也就是对诞生的一种注解,每天都是新的生命的开端,而不是旧生命的重复:“不点就亮的世界,是真正伟大的恩赐!谁不意识到这一点,就是最大的忽略。”“不点就亮的世界”。说得很有智慧。光明,在人类生活中,都是点亮、努力的结果,可是早晨,却是不点就亮的,接下来的“恩赐”,联想顺利。这是贴近了自我的智慧的成功,抓住瞬息即逝的智慧。      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是怎样的人们?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  作者主要用的是叙述手法,叙述得很简练,很少用描写,渲染,但是仍然不乏动人之处。被法西斯围困了900天,公民们变卖了一切可以变卖之物,以求温饱,免得在饥饿和寒冷中失去生命。这是一般的叙述。接着就出现了一个镜头:一个妇女拖着一具小棺材,里面躺着她的冻饿而死的孩子。没有多久,这个衣裳单薄的女士,自己也冻僵在街头。而那棺材简陋,是用旧铺板钉成的。这个镜头似乎有点描写,但是非常简洁,简洁得和叙述差不了多少,只有必要的三个细节:小棺材,冻饿而死的孩子,旧木板。除此以外,什么细节也没有了,既没有女士脸上的表情,也没有寒冷对她脸色和躯体的效果,也看不出作家感情的特殊性。但是作者似乎无意于此,他追求不是煽动感情,而是在以叙述来说明问题。他采用的方法不是强烈的抒情,而是叙述中对比:一方面是如此严酷的饥寒,“人们卖房屋,变卖首饰,变卖家具,卖一切可卖之物,只为换取一点可怜的口粮和棉毯”;另一方面却是:“在最艰苦的900天内,列宁格勒城里的人们,没有为生计砍伐过一棵树”,没有谁去砍树生火取暖”。      文章主要就是以这样的对比手法来感动人的。但是作为一篇文章,光有这样的对比似乎还不太充分,因而作者在此基础上,又采取了一种手法来加以补充,这就是说明和议论的手法:把树看得比生命更重要的人们是怎样的人们?那是一群精神强健人格高贵的人。这样就把主题提高了一个层次。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1. 解释下列词语  不能自禁:  莫名其妙:  酣畅淋漓:  喋喋不休:  旋律:  沧桑:  抖擞:  傲骨:  尊严:  踉跄:  冻馁:     2. 给带点的字注音  凝眸        早夭      残酷       冻馁        简陋          踉跄     3. 下面的词句书写无误的一组是(   )  A. 战云蜜布     棉毯           僵卧        郁郁葱葱  B. 列宁格勒     剧照贴满       艰苦        不放弃尊严  C. 磨剑高悬     首饰           单薄        砍伐  D. 旧铺板       铃声           坐无虚席    人格高贵     4.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⑴其实早晨并不新鲜,新鲜的是    在醒来时的感觉。  ⑵呵!不点就亮的世界,是真正伟大的    。  ⑶语言是我生命存在的一个   ,我是生怕丢失了它呢。  ⑷单纯的思想宛如火烛一样    ,他非常可爱,令人怜惜。  A. 生命     太阳     重要标志     温暖光亮  B. 人们     光明     重要显示     小而洪亮  C. 生命     恩赐     重要显示     小而洪亮  D. 自己     奉献     主要表现     温暖光亮       5.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各题。  石缝间的生命  林  希      ①石缝间倔强的生命,常使我感动得潸然泪下。      ②或者就只是一簇一簇无名的野草,春绿秋黄,岁岁枯荣。它们没有条件生长宽阔的叶子,它们有的只是三两片长长的瘦的薄叶,更有的,它们就在一簇一簇瘦叶下自己生长根须,只为了不向母体吮吸一点乳汁,便自己去寻找那不被觉察到的石缝。这就是生命。如果这是一种本能,那么它正说明生命的本能是多么尊贵,生命有权自认为辉煌壮丽,生机竟是这样的不可遏制。      ③或者就是一团一团小小的山花,大多又都是那苦苦的蒲公英。它们的茎叶里涌动着苦味的乳白色的浆汁,它们的根须在春天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石缝间的蒲公英,却远不似田野上的同宗生长得那样茁壮。它们的茎显得坚韧而苍老,它们的叶因枯萎而失去光泽,它们的根深埋在石缝狭隘的间隙里。它们默默地为攀登的人准备了一个可靠的抓手。生命就是这样地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适者生存的规律尽管无情,但一切的适者都是战胜环境的强者,生命现象告诉你,生命就是拼搏。      ④如果石缝间只有这些小花小草,也许还只能引起人们的哀怜;而最为令人赞叹的,就在那石岩的缝隙间,还生长着参天的松柏。它们使高山有了灵气,使一切的生命在它们面前显得苍白逊色。它们的躯干就是这样顽强地从石缝间生长出来的,每生长一寸都要经过几度寒暑,几度春秋。然而它们终于长成了高树,伸展开了繁茂枝干,团簇着永不凋落的针叶。它们耸立在悬崖断壁上,耸立在高山峻岭的巅峰。只有那盘结在石崖上的树根在无声地向你述说,它们的生长是一次多么艰苦的拼搏。有时,一株松柏,它的根须竟要爬满半壁山崖,由此,它们才能迎击暴雨的侵袭. 它们才终于在不属于自己的生存空间为自己占有一片土地。      ⑤愿一切生命不致因飘落在石缝间而凄凄艾艾。愿一切生命都敢于去寻找最艰苦的环境。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⑥石缝间顽强的生命,它既是生物学的,又是哲学的,是生物学和哲学的统一。它又是美学的,它具有如此震撼人们心灵的情感力量,它使我们赖以生存的这个星球变得神奇辉煌。  (1)阅读全文,指出“石缝间倔强的生命”为什么使作者“感动得潸然泪下”。                                           (2)①第②段中,作者赞美了无名野草“生命本能”的尊贵。这里的“本能”是指什么?(用文中的词句概括,不超过15字。)  答:  ②第③段中。作者从“蒲公英”的生长中感悟到生命“被环境规定着,又被环境改变着”这句话在文中具体指的什么?(根据这段文字作概括)   答:                                     (3)第④段写“石缝间的松柏”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松柏的?从这些描写中,你感受刭松柏具有怎样的品质?   答:                                     (4)文中画线的句子在结构和内容上起到什么作用?   答:                                     (5)作者在最后一段中指出“石缝间的生命”是美学的。品赏全文,你认为“石缝间的生命之美在哪里。      答:                                     (6)下面这段话是作者由自然界生命本体的认识提升到人生哲理的一段议论。请你从读过的名著中,选择一个能体现这段议论内容的人物的生活经历,作概要的叙述。(必须交代书名和作者)      “生命正是要在最困厄的境遇中发现自己,认识自己,从而锤炼自己,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答:                                       【试题答案】  1. 不能自禁:自己控制不住自己。莫名其妙:说不出其中的奥妙。指事物很奇怪,说不出道理来。也作莫明奇妙。  酣畅淋漓:形容尽情畅快地把情绪完全表露出来。  喋喋不休:说话没完没了。  旋律:指声音经过艺术家的构思而形成的有组织有节奏的和谐运动。  沧桑:沧海变成桑田,桑田变成大海,比喻年代久远,世事变化很大。  抖擞:奋斗振作。  傲骨:高傲不屈的性格。  尊严:尊贵而庄重。或指可尊敬的身份地位。  踉跄:脚步不稳的样子。  冻馁:穿不暖,吃不饱。  2. móu yāo kù něi lòu liànɡ qiànɡ  3. B  4. C  5. (1)石缝间“的野草、山花和松柏在恶劣的环境里,顽强拼搏,茁壮生长,体现出它们倔强的性格和不可遏制的生命力,所以作者被感动得潸然泪下。  (2)①自己生长根须;自己寻找石缝。②同是蒲公英,在田野里生长茁壮,根须被人们挖去做野菜;而在石缝里显得坚韧苍老,没有光泽,为登山人作可靠的抓手。  (3)躯干、枝叶、树根。可从松柏高大的形象、坚强的意志、无穷的力量等方面发表自己的感受。  (4)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内容上,以小花小草衬托松柏惊人的生命力。  (5)可从三个方面分析:在艰苦环境里蓬勃生长的外在美;与险恶环境拼搏斗争求得生存的内在美;使世界变得神奇辉煌的创造美。  (6)例如: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的保尔·柯察金在恶劣的环境中得了病,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一度产生自杀的念头。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认识到生命的价值,重新安排生活,开始艰难地写作,以自己的毕生精力实践了自己的理想:“我的整个生命和精力,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完成精神境界的升华(名著可以是大纲推荐的,也可以是大纲推荐之外的。作家名、著作名写错别字不得分;故事概述应体现“困厄”“锤炼”“升华”三个关键词。)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