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满井游记》
加入VIP免费下载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

ID:64111

大小:23.92 KB

页数:8页

时间:2009-08-09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教案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     二、教学重难点:    1、通晓文章大意并背诵全文。    2、理解作者借景所寄喻的心情。    3、学习细致地观察生活和准确生动地描写景物的方法。    4、通过景物描写体会作者的感情。    《小石潭记》    一、作者介绍:    柳宗元(773年—819年)字子厚,唐代中期杰出的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祖籍山西河东,人称“柳河东”。晚年被贬柳州,亦称“柳柳州”。曾参与王叔文集团的政治革新活动,任礼部员外郎。失败后,被贬为永州司马,迁柳州刺史。他在政治上不得志,心情抑郁,所以就以游山玩水,欣赏大自然风光来排遣内心的愁闷。后死于柳州。他在永州发现了许多风景佳丽的地方,记下了其中的八处名胜,成为我国古典文学散文史上颇有名的《永州八记》。他和韩愈是古文运动的两个主要倡导者,为“唐宋八大家”之一。    柳宗元的散文中,寓言小品、传记散文、山水游记散文都很有名。寓言小品讽刺社会丑恶,语言犀利;传记散文反映人民的悲惨生活,揭露尖锐的社会矛盾;山水游记散文描写景物准确、生动、传神,语言精美清丽。着有《柳河东集》《河东先生集》。    二、写作背景介绍:    唐宪宗元和元年(公元806年),作者因受以王叔远为首的政治革新集团牵累,被贬为永州司马。他到永州后,母亲病故,王叔文被处死,自己也不断受到统治者的诽谤和攻击。当时他政治失意,心情郁闷。因此借游山玩水来排忧解闷,感觉自己政治抱负无法实现。游历永州,风景奇特,成就了中国文学史上颇有名气的《永州八记》,《小石潭记》是其中的第四篇。在游山玩水中,大自然的造化,使失意的柳宗元得到一丝短暂的快乐,然而始终都不能释怀,失意的乌云始终压在作者的头顶,这种情绪在本课中得到了充分的流露。    三、体裁:    “记”是古代的一种文体,主要是记载事物,往往通过记事、记物、写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四、朗读课文,正字音:    huáng     liè    chí    yǔ    kān  cēn  cī    fú    篁竹    清 冽    为 坻   为 屿   为 嵁     参   差   披 拂    yí    chù   xī    qiǎo  chuàng   suì  gōng   xuán    佁然     俶尔    翕忽    悄       怆     幽 邃    龚古   宗 玄    五、理解课文大意:    1、重点实词:    a 清冽:清凉。冽,寒冷。    b “为坻”二句:坻,水中高地。屿,小岛。嵁,不平的岩石。岩,有石窟的岩石。     c “青树”三句:蔓,蔓草。蒙络,遮蔽缠绕。摇缀,摇动相连。披拂,被风吹动的样子。     d 依,依托。    e 佁然:愣住的样子。  俶尔:忽然。 逝,往,去。    f 斗,像北斗星一样。  蛇行:像蛇爬行那样弯曲。     g 犬牙差互: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    h 环合:环绕合抱。   悄怆:寂静得让人感到忧伤。  邃:深。    2、一词多义:     以:① 全石以为底(介词,用)     ② 卷石底以出(承接,“而”不译)     ③ 以其境过清(介词,表原因)     为:① 全石以为底(动词,当“作为”讲)     ② 为坻,为屿,为嵁,为岩。(动词,“成为”)     清:① 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形容词,清澈)     ② 以其境过清(形容词,冷清)     可:① 潭中鱼可百许头(副词,大约)     ② 不可知其源(助动词,能够)     差:① 参差披拂(形容词,长短不一)     ② 其岸势犬牙差互(动词,交错)    3、翻译课文:    ① 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译:四周青葱的树木,碧绿的藤蔓,树盖着藤,藤缠着树,迎风摇动,互相连缀着,参差不齐,摆来飘去。    ②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译:弯弯曲曲的溪流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又像长蛇在爬行,虽或隐或现,也能看见。    ③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译:溪岸的地势,就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知道溪水的源头在什么地方。    ④ 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译:寂静冷落没有来往的人,使人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忧愁悲伤的情感也更深了。    六、赏析课文:    1、概括段意:     第一部分(1段):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2~3段):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2段:写潭水清澈,游鱼活泼。     第3段:写作者探究到小石潭的水源及潭上的景物。     第三部分(4段):写作者对小石潭总的印象和感受。     第四部分(5段):记下与作者同游小石潭的人。    2、作者是怎样发现小石潭的?    明确:“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    3、小石潭的全貌是怎样的?中学语文在线(www.ywzx8.com)    明确:“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    4、文中哪些句子写了“水”?请说明理由。     明确:“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句话正面写出游鱼的生动活泼,从侧面表现了潭水的清澈透明。“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用形象的比喻,写出了小溪的形状。    5、作者是怎样描写潭上景物的?    明确: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6、体会文中的“动”与“静”     明确:① 游鱼的“佁然不动”及“俶尔远逝”表现了鱼儿的生动活泼。     ② 写小溪。就小溪本身来说,作者形容它像北斗七星那样曲折,这是静止的;就溪水说,作者形容它像蛇爬行那样,这是流动的。用了这两个比喻,一静一动来描写小溪。     7、体会文中的“对比”和“烘托”     明确:① 为了突出鱼的生动活泼,把“佁然不动”和“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两种情态加以对比,静动相对,尤显出鱼的活泼。②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鱼在潭中历历可数,使人感到像是“空”“无”,尤使水清之状具有实感。     8、体会文中的“景”与“情”     明确:作者把自己的心情和小石潭的环境结合起来,寓情于景,情景交融。本文在对景物描绘中结合着作者自身的遭际,渗透着作者自身的感受和情怀。小石潭景物的幽清美与作者心境的凄清美形成了强烈的比衬,有力反衬出作者那种无法摆脱的压抑心情,也含蓄地表露了作者对冷酷现实[1] [2] [3] 下一页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教案的不满。     9、体会文中的“镜头”与“画面”     明确:在第一段,作者采用的是“移步换形”的写法,在移动变换中引导我们看到不同的景物,很像一部山水风光影片,具有极强的动态的画面感。在第二段作者描写潭水、游鱼,采用了“定点特写”的写法,作者一共只用了四十个字,就活灵活现地描绘出了潭水中游鱼的美景。     七、主题:    这篇散文生动地写出了小石潭环境景物的幽美和静穆,抒发了作者贬官失意后的孤凄之情。    《满井游记》    一、作者简介:    袁宏道,明朝人。他是明代后期反对文学复古主义运动的重要人物之一,“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代表人物有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他们的籍贯是湖广公安,世称“公安派”,他们的文学主张主要有如下几点:一是反对承袭,主张通变。认为文学应该随时代发展而变化。二是独抒性灵,不拘格套。他们认为文学要抒发真情实感。三是推重民间小说,提倡通俗文学。    袁宏道始终无意于仕途,他万历二十年(1592)就中了进士,但不愿做官,而去访师求学,游历山川。他曾辞去吴县县令,在苏杭一带游玩,写下了很多着名的游记,如《虎丘记》《初至西湖记》等。他生性酷爱自然山水,甚至不惜冒险登临。在登山临水中,他的思想得到了解放,个性得到了张扬,文字创作的激情也格外高涨。袁宏道的作品语言清新明快,内容多描写封建士大夫阶级的闲适生活,部分篇章反映了民间疾苦,对当时政治现实有所批判。    明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今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二、题目解说:    满井是北京东北郊一个很不起眼的地方,算不上什么了不起的名胜。它之所以吸引众多游客,主要在于有这样一口非同寻常的古井,“井高于地,泉高于井,四时不落”。    三、朗读课文,正字音:    lì    gāo  niàn   hú   huì    liè   léi  jiǎn  xiā     砾    土膏     廿二    鹄     靧面   浅鬣     罍   蹇     呷浪    四、翻译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五、赏析课文:    1、概括段意:    明确:第一段写城中“余寒犹厉”的景象。    第二段写满井春色。    第三段抒发感受,写此文的目的。    2、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春天景色?    明确:共四个方面。首写春水:如镜出画;次写春山:如倩女梳妆;再写春柳:柔梢披风;最后写春苗:浅鬣寸许。    3、作者由游满井春色,归纳出什么样的感受,来表现了他厌弃喧嚣尘俗的城市生活, 寄意山川草木的潇洒情怀?中学语文在线(www.ywzx8.com)    明确: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    4、文中表现作者春游满井轻松愉快心情的句子是?    明确:若脱笼之鹄。    5、本文作者写春光中的人物活动极有生气,这几句是什么?    明确: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    6、“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这几句用了什么修辞方法?从哪两个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    明确:修辞方法——排比、借代    从人的活动和动物的活动两方面写出了“春”的信息。    六、主题:     这篇游记描绘了北京近郊满井一带的初春美好景色,曲折地表现了作者厌倦都市官场生活和寄情于山石草木的情怀。作者抓住了初春特征性景物,给以细腻的描写,显示了早春的蓬勃生机,物我交融,情致盎然。    【模拟试题】(答题时间:25分钟)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给加点的字注音    篁(    )竹              卷(    )石底以出    为坻(     )           (     )佁然不动     寂寥(    )无人              翕(     )忽       幽邃(     )     犬牙差(     )互     2. 填空    ①《小石潭记》的“记”是一种文体,可记叙描写,也可   ,是属于    的范畴。    ②《小石潭记》的作者是   ,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他擅长于写          ,本文是他               的第四篇。    ③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石潭、   、     、潭中的气氛。    ④从文中可知同游小石潭的共有       人    ⑤下面各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    A、为——为坻为屿           B、之——乃记之而去    ——为宫室器皿              ——余闻之也久    C、乃——乃记之而去         D、尔——尔远逝    ——乃不知有汉               ——惟手熟尔    二、阅读课内语段,完成相关练习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佩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1. 本文的作者是_________,字_________,河东人,________代文学家,他和___________一起倡导古文运动,列____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小石潭记》《满井游记》教案____________之首。    2. 本文是按什么顺序写的?    _______    3. 第二段写了潭水的什么特点?用的什么写法?好处是什么?    _______    ____    4. 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体会其表达效果。    _______    ____    5. 作者为何说小溪“明灭可见”?    _______    6. 作者开头说“心乐之”,为什么在第四段又写“悄怆幽邃”?    _______    ____    三、课外语段:    阅读下文,完成相关试题。    近腊月下,夜登华子冈,辋水①沦涟,与月上下;寒山远火,明灭林外。深巷寒犬,吠声如豹;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此时独坐,僮仆静默,多思曩者②,携手赋诗,步仄迳③,临清流也。    当待春中,草木蔓发,春山可望,轻鯈④出水,白鸥矫翼;露湿青皋⑤,麦陇朝雊⑥。斯之不远,傥⑦能从我游乎?非子天机清妙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然是中有深趣矣。    (王维《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有删节)    注:①辋(wǎng)水:车轮状的湖水。②曩(nǎng)者:从前。③仄(zè)迳:狭窄的小路。④鯈(tiáo):一种条状的鱼。⑤皋(gǎo):水边的高地。⑥雊(gòu):雉鸡叫。⑦傥(tǎng):同“倘”,假使,如果。    1. 给加点字注音。    村墟(   )                                   夜舂(   )    僮仆(   )                                   吠声(   )    2. 解释加点的词。    当待春中:                                                       白鸥矫翼:                                                       斯之不远:                                                       从我游乎:                                                     3. 翻译下列句子。    (1)寒山远火,明灭林外。    (2)村墟夜舂,复与疏钟相间。    4. 简析王维游华子冈的思想感情。    _______    ____    【试题答案】    一、基础知识训练    1. huáng   quán   chí   yí  liáo   xī suì   cī      2. ① 抒情议论  散文      ② 柳宗元   山水游记   《永州八记》     ③ 潭中景物   小潭源流      ④ 六     ⑤ B      二、课内阅读:    1. 柳宗元 子厚 唐 韩愈 唐宋八大家    2. 发现小石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周围气氛。    3. 清、澄。侧面描写,通过写游鱼、阳光、影子描写潭水。无一字写水,但无处不在写水。    4 略    5. 因为小溪是曲折的,所以望过去一段看得见,一段看不见。看得见的一段水面反映着天光云影,所以明亮;看不见的一段光亮就灭了。一明一灭,非常精确地写出了作者所看到的景色的特征。    6. 因为作者参与改革失败后被贬,心中愤懑不平,因而凄苦是感情主调。寄情山水是为了摆脱这种心情,但欢乐是暂时的,一经凄清环境触发,忧伤悲凉的心情又会流露出来。    三、课外语段:    1. xū chōng tóng fèi    2. 春天里; 强壮的羽翼; 这样的时间; 跟随    3.(1)寒冷的山间那远处的火光,在山林处忽隐忽现。    (2)村落那夜间舂米的声音,又同稀疏的钟声相间。    4. 作者游华子冈虽然是在深冬寒夜,却描绘了众多的景物,而且这些景物动静相映,音响和谐,极具活力,并引起作者对更加美好的春天的憧憬。因此,可以推断王维当时是充满激情而富于朝气的上一页  [1] [2] [3]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