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山界 一、 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感受红军的革命传统 2.了解课文按时间变化和地点转移安排材料的特点 3.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赏析精彩的片段 二、 教学设想: (一) 、预习要求: 1. 掌握生字词,积累词汇,巩固基础知识 2. 划出文中表示时间和地点的词语,多读课文 (二) 、教法学法: 教法: 教学过程中,首先应围绕教学目标理清教学思路,本文第一课时重在解决目标1和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让学生从对课文的熟读过程中理解课文的思想感情,完成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同时又理清文章写作思路,学习一种常见的写作方法;而第二课时则重在引导学生研读和赏析精彩片段,学习生动形象的语言,理解其对表达中心的作用。教学过程中,注意启发性,给以方法,让学生来解决问题。 学法:动脑思,分析理解; 动口说,组织语言; 动手写,整理明确。 (三)、课时安排:两课时 (四)、准备教具:录音机 朗诵带 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按时间和地点变化转移材料的特点 2、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学习红军不怕困难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一、导入新课 毛主席的诗《七律 长征》中,讲到了雄伟险峻的五岭山,这里面有一座山岭叫越城岭,是五岭中最险的一座山,它也被称为老山界,红军战士是怎样翻越这样一座被称为长征途中最“难”翻越的一座山的呢? 师板书:老山界 难 二、自主学习 1、放录音,听朗读带 引导学生动脑,动口,动手 A、这是一篇什么体裁的文章? (生回答后出示投影,引导生继续思考)明确记叙了什么事?记叙文有哪些要素? 记叙这件事用了哪种顺序?以什么为线索? B、划出表示时间和地点转移的词(自主完成表格) 思考:这样有什么作用?(可采用投影的方式,稍作提示) 引导学生理清文章写作思路 2、师述:从毛主席的诗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出五岭是绵延雄伟。在诗中,诗人 笔下的红军战士以一种大无畏的精神来面对困难,那么实际情况究竟如何? 生速读课文 同桌讨论:翻越老山界过程中,红军遇到了哪些困难? 生归纳整理,师板书 3、提问:面对这些困难,红军战士的态度是怎样的? 生再读课文,找出文中相关的句子 4、小结:生速读课文,归纳中心,明确文章主题 5、要求学生组织好语言,在笔记本上作记录 并点名上黑板归纳,师检查其句子语言是否组织的完整通顺,当堂批改 三、感悟、延伸 1、点名作小结:你从课文的学习中又增添了哪些知识?哪些将来可以被我们利用到?师作简单板书 2、课堂活动、讨论:你从红军战士的身上学到了什么?你怎样具体的将这种精神运用到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来? 学生自由发言 四、布置作业 1、继续搜集有关长征的资料 2、将学习红军的行动落实到实处,做出行动,在这一单元结束后全班交流 3、思考:你觉得文中哪些语言写得比较好?找出来,多读一读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 体会重要语句的含义 2. 赏析精彩的片段,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体会生动的语言对表达中心的作用 教学重点:赏析精彩的段落,学习生动的语言描写 课前准备:要求学生找出文中自己觉得描写精彩的句子,多读 教学过程: 一、自主展示 鼓励学生用多种方式展示搜集的资料。 二、自主精读,赏析语言 (一)赏析重要语句 1、提问:在读过课文以后,你觉得哪些语句能表现老山界的“难”?哪些语句能表现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坚强意志和乐观精神? 2、生分小组讨论,交流课前所划出的文中语句,交流心得 3、师引导,点名学生作分析 (二)赏析精彩片段1 生齐读 师投影出示思考题,帮助学生分析赏析 1、描写“之”字路的奇观有什么作用? 2、有几次写火把?分别以什么为立足点?从什么观察角度进行观察的? 3、分析红军战士的语言,思考语言描写对表现人物精神有什么作用? 生自由朗读,赏析体会 (三)赏析精彩片段2 生根据思考题,自由朗读 1、赏析文中的修辞,你最喜欢这一片段中的哪一个修辞?说出理由。 2、阅读文中写声音的句子,思考: 文中既说“寂静”,又说“有许多不可捉摸的声响”,这样矛盾吗? 生讨论问题 师针对具体情况作补充 3、创设情境,发挥想象 描绘“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所营造的意境,(投影出相应画面) 4、生齐读 三、小结巩固 小结语言特色,学习文章生动而凝练的语言: 朴实而优美的语言,使读者如身临其境,引起了多方面的联想,同时也饱含着真挚而强烈的感情,渲染出了红军战士高昂的斗志,乐观的精神。 自由朗读精彩片段 五、布置作业 1、背诵“半夜里……不知什么时候又睡着了” 2、运用修辞和生动的语言来描绘一段景物 ,写出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