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加入VIP免费下载

人教版必修一 第11课 太平天国运动教学设计

ID:64752

大小:120.53 KB

页数:8页

时间:2009-12-0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一、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阶段已学习过这部分内容,再加上受有关影视作品的影响,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了解较多,且已有一定的分析能力。所以应引导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深化和拓展,总结历史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使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本课内容比较繁杂,且部分内容理论性强,学生不易接受,所以应安排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了解太平天国运动的主要史实,识记重大事件。 (2)了解《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内容并作简要评价,培养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学习运动的兴起、发展、失败,探求历史现象背后的本质规律 (2)通过探究运动的作用和失败原因,掌握查找和分析史料以及史论结合 的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认识太平天国的反封建反侵略的性质和作用,学习太平军将士的革命 精神,增强维护国家利益和民族主权的责任感。 (2)认识近代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以及农民运动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关系。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太平天国的兴起和发展、《天朝田亩制度》 难点:《天朝田亩制度》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兴起和失败的必然性 四、主要教学方式与教学用具    教学用具: 1.电脑平台、投影、音响设施。 2.教师准备关于太平天国爆发、北伐和西征、太平天国路线图等视频、太平天国路线图动画、及有关图文资料,并制成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导入 利用图片从地方史导入,以增强学生对历史的亲近感:洪秀全是广东省历史名人。   新课学习 设立“太平天国纪念馆”,分成四个展厅 展厅一   为什么会发生太平天国运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中国在1840年战争失败后被迫付给英国的赔款,大量的非生产性的鸦片消费,鸦片贸易所引起的金银外流,外国竞争对本国生产的破坏,国家行政机关的腐化,这一切就造成了两个后果:旧税捐更重要更难负担,此外又加上了新税捐。…所有这些破坏性因素,都同时影响着中国的财政、社会风气、工业和政治结构。   材料二 鸦片战争以后,清政府为了支付总计大约7000万元的战费和2000多万元的赔款,加紧搜刮人民。地丁税是清政府的主要税收,在1841年--1849年八年之间,这项税收就增加了330多万两。鸦片战争后不到十年的光景里,劳动人民实际负担比过去增加了好几倍。 材料三:昔日卖米三斗,输一亩之课有余,今日卖米六斗,输一亩之课而不足。 ☆问题设计: 有人说 “太平天国运动是鸦片战争炮声的回声,如何理解?” 强调:分析应该结合19世纪40、50年代的国际国内背景展开,特别要指出鸦片战争与太平天国运动的因果关系。   ◆归纳:                    直接原因:自然灾害 太平天国爆发原因: 间接原因:外国侵略            根本原因: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展厅二   地上的天国   从金田起义到天京陷落 1.播放“太平天国前期进军路线”视频,重现起义军胜利进军的历史:金田→永安(初步建立政权)→全州(冯云山战死)→长沙(萧朝贵战死)→武汉三镇→南京    2.投影洪秀全分封诸王的图片、天王府模型、太平天国天王的宝座图片。   3.投影北伐和西征形势图,让学生认识太平天国怎样进入全盛时期。 4、天京变乱——由胜而衰的转折点(1856年)             洪 杨 韦 石 ①逼 ②杀 ④杀 ③责 ⑤疑 ⑥走 ⑦灭     ◆分析:天京变乱的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经济上,农民是分散的个体小生产者 政治上,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革命纲领 阶级局限性 思想上,不能用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组织上,难形成统一坚强的领导核心 5.重建领导核心——陈玉成、李秀成、洪仁玕 6.后期防御战(1856——1861) 再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再破江南大营—受挫上海—安庆失守——天京沦陷   展厅三: 纸上的天国     《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       1.《天朝田亩制度》 原则:“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 内 容 ⑴土地分配 分配方式:以户为单位,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均分配 原则:“天下人人不受私,物物归上主”; ⑵ 产品分配 方法:每户留足口粮,其余归圣库 评价:⑴进步性——革命性:是几千年农民反封思想结晶;是农民阶级所能提出的最完整的反封建纲领。也是使太平天国运动成为中国历代农民战争最高峰的重要标志之一。 ⑵局限性——落后性、空想性。   ☆问题探究(理解与运用) 阅读下列材料:      李旺财是个广西桂平的农民,今年18岁。前几年,他和同村的几个伙伴一起加入了“拜上帝教”,又跟随太平军参加起义。到天京的那年冬天,《天朝田亩制度》颁布了,李旺财和伙伴们十分高兴。 (1)为什么高兴呢?   李旺财家里一共五口人,他是家中的老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12岁的弟弟。他很想知道,按照制度规定,他们家里可以分多少田土? 一晃收获的季节到了,不用交租给东家了,全家都很兴奋,但又听说除了留足吃的粮食,其余的通通要交到天国的国库去。娘发愁了,大姐年底该出嫁了,拿什么去办嫁妆呢?卒长说不用愁,这些费用都由国库统一开支。 (2)这属于《天朝田亩制度》的什么制度?你认为可行吗?   《天朝田亩制度》颁布没多久,大伙的高兴劲儿过了,很多人开始懒散,你说这是怎么了? 自从天京变乱以来,天国威风大不如前,为了重振雄风,天王决定改革内政,由干王主持政务。干王毕竟是见过世面的人,推行的方案据说是从香港人那里学来的。新鲜是新鲜,不过我们都不大明白。最后,这个方案没有实行。 (3)有什么新鲜之处?   (4)为什么没有实行?   2.《资政新篇》 (1)背景:天京变乱,国势大衰,为重振朝纲,提出改革内政和建设国家的系统的新方案。 (1)政治:以法治国 (2)内容:(2)经济:发展工商业 (3)教育:开设新式学堂 (3)评价: ⑴是先进的中国人最早提出的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方案,集中反映了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近切愿望。 ⑵缺乏实现这一政纲的社会条件(经济发展,新的阶级出现),且战争环境也不具备实行这一革新的客观条件,因此未能真正实行。(强调: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比较 (1)产生背景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1853年初,太平天国刚定都天京后为巩固政权而颁布的革命纲领。此时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 《资政新篇》是1859年洪仁玕提出的改革太平天国内政和建设国家的主张。经过天京事变,这时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 (2)有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一个包括政治、经济、军事、文化教育、社会生活等款项,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它要建立以小农经济为基础的,以绝对平均主义为分配原则的理想的地上天国,即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在生产力落后的情况下实行公有共享和绝对平均主义。 《资政新篇》是作为太平天国政治纲领提出来的,主要分为“用人”和“设法”两个方面。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即二者一个主张消灭私有制,一个主张发展私有制。 (3)群众基础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农民战争经验的直观总结规范化,是广大农民平等、平均的政治、经济要求的理想化,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而《资政新篇》在很大程度上是洪仁玕根据自己在香港、上海等处学习接触到的西方文化及自己所了解的情况写成的。它不是农民意识的产物,也不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必然结果。由于这一纲领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 (4)作用不同: 《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 但《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农民对这一纲领反映不积极。再加上残酷的战争环境,尤其是中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先天不足,使它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政新篇》未能付诸实行。 (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 《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平达到最高峰。但这一纲领具有极大的空想性,根本无法实施。太平天国的失败与其没有先进思想的指导是分不开的。 《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它为后来中国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家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思想开了先河,堪称中国第一个近代化纲领。   展厅四:   大话天国   话题一:  天国悲剧是怎么酿成的? 失败原因: (1)主观:根本原因——农民阶级的局限性 (2)客观: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话题二: 天国风云,意义何在? (1)打击封建  (2)打击侵略。在中国:延缓殖民地化;在世界:与其它国家共同打击殖民者 (3)农民战争最高峰——水平最高 (4)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 ★讨论探究   材料一  1853年,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世界上最古老最巩固的帝国八年来在英国资产者的大批印花布的影响下已经处于社会变革的前夕,而这次变革将给予这个国家的文明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到达最反动最保守的堡垒的大门,那么他说不定就会看到这样的字样:中华共和国,自由、平等、博爱。”                                ──马克思《国际评述(一)》 材料二  1862年,马克思对太平天国运动的评价:“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他们的全部使命,好像仅仅是用丑恶万状的破坏来对付与停滞腐朽,这种破坏没有一点建设工作的苗头。……显然,太平军就是中国人的幻想所描绘的那个魔鬼的化身。但是,只有在中国才能有这类魔鬼,这类魔鬼是停滞的社会生活的产物。”  ──马克思《中国纪事》                       ☆问题探究:☆ 1.材料一反映了马克思的哪些主要观点?马克思为什么会有这些看法?请你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 2.材料二中马克思是怎样评价太平天国运动的?为什么马克思会在前后不到十年的时间里对同一运动作出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请结合史实说明。 3.你应怎样全面客观的评价这一运动? 方法:每组完成一个问题,在本组内充分展开讨论,并将意见汇总,选派代表公布讨论结果;本组外的同学亦可进行辅助说明;讨论中,教师巡视,随时进行指导,并在学生发言后作必要的点评和总结,对学生给予鼓励。 第一组:第1题 主要观点:1。太平天国运动的兴起受西方的影响。 2.太平天国运动是一次可能给中国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伟大变革。 说明:观点1 (1)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的侵略日益深入,产品倾销使小农经济开始瓦解,巨额赔款白银外流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从而使社会矛盾激化,引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2)作为理论基础的拜上帝教,也是洪秀全在西方基督教的影响下创立的。 (3)后来洪仁玕提出《资政新篇》也受了西方资本主义的影响。  观点2: (1)拜上帝教所倡导的平等、平均思想和号召人民推翻清王朝腐朽统治的思想,具有鲜明的反封建性质,激发了农民参加革命的积极性。 (2)建立了与清政府相对峙的政权,威胁清政府的反动统治。 (3)一系列的军事行动都打击了清王朝,削弱了其统治力量。 (4)《天朝田亩制度》更是几千年来农民反封建斗争的思想结晶。它将农民渴求土地、摆脱剥削的强烈愿望具体化、纲领化,彻底否定了封建土地制度,是对封建剥削制度的猛烈冲击,调动了农民革命的积极性,给地主阶级以猛烈的打击。【历史纵横】所反映的史实就是明证。 第二组:第2题 马克思的评价:太平天国运动是落后的农民运动,它给中国社会带来的仅仅是破坏作用。 说明: (1)拜上帝教虽起到了动员群众的作用,但其宗教迷信思想禁锢了人们的头脑,瓦解了斗志,到后来成为领导集团内讧的工具。 (2)《天朝田亩制度》虽反映了农民的迫切愿望,但它又有严重的落后性和空想性。它将小农经济作为奋斗目标,违背了社会潮流;均贫富,产品归公,无法调动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再加上军事斗争紧张,无暇顾及复杂的社会改革,所以根本无法实现。事实上,由于军事和政务的需要,农民照旧要纳粮纳税,而且在太平天国统治的大多数地区,农民依然要向地主交租。 (3)《资政新篇》虽有进步性,但它未反映农民的迫切愿望,缺乏阶级基础,又由于形势紧迫,缺乏实施的客观环境,故同样具有空想性。 (4)天京变乱,从原因上来看更是暴露出太平天国的阶级局限性,从结果来看,造成了无法挽回的损失,使前期领导核心垮台,力量削弱,形势逆转,从此太平天国由盛转衰。 以上一切都证明农民阶级具有自身无法克服的阶级局限性,它不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只能是改朝换代的工具,不可能使社会发生根本性的变革。 第三组:第3题 对太平天国运动全面客观的评价: (1)太平天国运动具有鲜明的反封建的性质和作用。这不仅表现在前期的斗争和纲领当中(第一组已论述),也表现在后期的斗争当中。如:打垮江北、江南大营,三河镇大捷等。尤其是太平军将士视死如归的革命精神可歌可泣,激励后人。 (2)具有反侵略的性质和作用。 (3)《资政新篇》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主张建立民主政治,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近代教育。这说明中国近代农民领袖是能够接受资本主义性质的主张的。这是对当时中国前进道路的积极探索,具有先进性。 (4)太平天国运动最终失败,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主观原因包括阶级局限性,即农民阶级的落后性,这是由农民阶级的小农经济地位决定的;还包括战略上的失误,如:北伐中的孤军深入,防御战的分兵出击等。客观原因主要是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镇压。 (5)太平天国的革命性和失败的结局说明,农民阶级是近代民主革命的主要力量,但依靠单纯的农民运动无法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   ▲小结: 太平天国运动是发生在我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一次大规模的农民革命运动。它坚持14年之久,历经兴起、发展、失败三个阶段,体现出鲜明的反封建反侵略性质,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但由于自身的局限性和敌人的镇压最终失败,给后人留下了深刻的历史启迪。     教学结构 原因:阶级矛盾激化 兴起   革命理论:洪秀全创立拜上帝教 标志:金田起义   初期:东乡称王、永安建制、天京定都 发展 太平天国运动            全盛:北伐、西征、东征   前期:《天朝田亩制度》 文献 后期:《资政新篇》 转折:天京变乱 失败: 防御战 失败:天京陷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