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课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上)
加入VIP免费下载

第三课 统一国家的形成与发展(上)

ID:64809

大小:59.79 KB

页数:5页

时间:2009-12-0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秦灭六国;秦始皇巩固统一的主要措施;汉武帝的大一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分裂。 2、情感、价值观: (1)  秦始皇统一六国,开创了我国历史的新局面。秦的统一以及秦始皇巩固统一的措施对我国历史产生深远的影响,对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以及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 (2)  汉武帝的大一统是西汉强盛的顶点,经济上的发展是的物质基础。从而认识国家统一是强盛的重要原因。 (3)  秦的暴政是我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战争——秦末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 (4)  两晋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重要时期,各族人民在进一步交往中,加深了了解,加强了联系。 3、能力培养: (1)  让学生初步掌握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并会正确利用历史材料进行实践操作。 (2)  增强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资料的收集和归纳。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秦灭六国;汉武帝的大一统    难点:对秦始皇、汉武帝大一统评价的恰如其分 【教学用具】         地图、自备材料 【教学设计】 1、可利用小说或电视引出课题,但要学生注意历史与文学创作的联系和区别。 2、让学生能利用自己所知道的知识和老师补充的知识对历史人物展开评价。 【课时安排】      2课时 【板书设计】 一、秦朝 1、统一时间  221BC 2、统一措施 (1)  政治:郡县制 (2)  文化 3、地位——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帝国时代 二、两汉  西汉:汉武帝——“大一统”思想        西汉与匈奴的战争 东汉:刘秀、王莽 三国两晋南北朝——分裂对峙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战国七雄长期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的痛苦和灾难,不利于经济、文化的进一步发展和交流。渴望结束割据战争,实现国家统一安定已成为当时各族人民的强烈愿望。由诸侯割据向统一的封建国家发展,成为历史的必然趋势。 (新课教授) 公元前230年至公元221年,秦王嬴政灭掉东方六国,建立秦朝,都城咸阳。 秦统一的意义:结束了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符合广大人民的愿望。 秦始皇的历史功绩不仅仅是灭了六国,完成了国家的统一,而且还在于他完成了统一后,又为巩固统一制订和推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重大措施。 政治上:最高统治者称皇帝,国家一切大事,都由皇帝一人裁决,主要官吏由皇帝任免。 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 (学生思考)你认为分封制有那些弊端,为什么要实行郡县制? (学生活动)略。    文化上:统一文字;把小篆作为全国规范的文字。(后又出现隶书。)            焚书坑儒    经济上:在全国统一使用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    军事上:修筑长城,秦统一后,派大将蒙恬从匈奴手中夺取河套地区,政府还移民戍边。为抵御匈奴――修筑万里长城。介绍秦长城的情况(讲孟姜女的故事) (过渡)秦朝走向灭亡 ——  农民战争推翻秦朝 公元前207年,项羽在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讲“破釜沉舟”) 公元前206年,刘邦直逼咸阳,秦统治者向刘邦投降,秦亡。 先讲项羽分封的故事,刘邦“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时间:公元前206年-公元前202年 胜利刘邦:①“约法三章”,得民心 ②善于用人,得萧何、张良、韩信辅佐 失败项羽:①骄傲自大,不听取意见。       ②纵兵烧杀抢掠,大失民心。 刘邦  建汉朝            ——公元前202年,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过渡)汉武帝的大一统 思想上: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学生讨论)如何评价? (学生活动)略。 国力强盛——有实力对匈奴作战 汉武帝时,国力强盛,结匈奴采取攻势,几次派兵攻打匈奴。 思考:汉武帝为什么能打败匈奴?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大败匈奴。 (讲卫青、霍去病的故事。“冠军侯”、“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昭君出塞 公元前1世纪中期,呼韩邪单于向汉称臣。 汉元帝时,呼韩邪单于向汉提出和亲请求。宫女昭君自愿前往。讲昭君的故事。 杜甫诗:  千山万壑赴荆门, 生长明妃尚有村。          一去紫台连朔漠,独留青冢向黄昏。          画图省识春风面,环佩空归月夜魂。          千载琵琶作胡语,分明怨恨曲中论。 (小结)略。 (练习)略。     第二课时——盛唐气象 【教学目的】 1、基础知识:唐朝的建立和统一;“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唐朝广泛的对外通商;唐同新罗、日本、古代印度、波斯和大食友好交往。"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  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他采取的一系列进步性措施有利于社会的发展,促成了“贞观之治”的出现。 (2)  唐朝经济文化世界领先,对外进取开放,同亚洲各国交往盛况空前。 (3)  唐朝都城长安不仅是全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也是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是一个国际性的大都市。 3、能力培养: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地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唐都长安的地位与繁荣    难点:对唐太宗历史人物的评价 【教学设计】   1、让学生讲述他们所收集的有关唐太宗的历史小故事。   2、分组进行讨论,评价唐太宗历史人物。 【板书设计】 一、  贞观之治 1.吸取隋亡教训,减轻人民负担 2.善于用人,重视纳谏 3.发挥国家机关的效能 4.重视文化教育, 5.“贞观之治”的形成   二、开元盛世 1.唐玄宗即位 2、“开元盛世”的形成 二、 唐朝的对外交往 1、长安 2、文化交流 【教学过程】 (复习导入)略。 (新课教授)    1、学生归纳、概括、总结唐太宗采取的措施和思考为什么说唐太宗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从政治、经济、用人、科举几个方面)同时得出他是我国封建社会时期一个大名鼎鼎的皇帝为唐朝的繁荣和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打下坚实的基础。联系以前学过的盛世景象(文景之治、开皇之治)来解释“贞观之治”。再看“唐太宗”画像加深理解记忆。  2、教师总结指出:一唐玄宗在开元年间,任用贤相、整顿吏治、重视发展农业生产,继承、发展了唐太宗、武则天的业绩,政治比较安定,经济繁荣发展,使唐朝进入全盛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呈现前所未有的盛世景象,史称开元盛世。二唐朝前期,从贞观初年到开元末年,共114年间,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三代皇帝,鉴于隋末农民战争的教训,推行了比较开明的政治经济措施,促进了唐朝的繁荣强盛。   3、“长安百万家” 规模宏伟,是当时世界上最大城市之一。 城市布局特色,宫殿、衙署、坊、市分开,棋盘式的街道宽敞笔直。 人口众多,边疆各族和各国侨民云集长安,长安成为国内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和亚洲各国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 商业繁荣,两市店铺林立,行业很多,珍奇积聚。 思想教育:唐朝的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水平超过以往任何一个朝代,居于当时世界的先进地位,这是唐朝前期繁盛的物质基础,是劳动人民辛勤劳动的结果,与唐初调整统治政策也有密切关系。 4、对外交往 (1)唐和新罗的友好关系     中国和朝鲜唇齿相依,很早就友好往来。7世纪后期,新罗统一朝鲜半岛,始终同唐朝保持友好关系。(请学生阅读教材大字内容,找出并叙述唐与新罗密切关系在文化、经济两方面的例证。)新罗商人足迹遍及今天山东、江苏,唐朝设置新罗馆、新罗坊接待他们。新罗受唐文化影响很深,学术昌盛,号称"君子之国。"新罗人特别喜爱白居易的诗,一有白诗新作,留居长安的新罗商人便抄寄回国。据说新罗士人还能根据白居易诗歌特有的风格,辨别出真伪来。(让学生阅读有关崔致远的内容,补充说明他所著《桂苑笔耕集》书中保存了许多唐朝宝贵资料。提问)在崔致远身上体现了新罗人民的一种什么愿望?(渴求学习和传播唐文化知识)今天我们学习这段史实有什么象征性意义?(是中国和古代朝鲜友好交往的缩影) (2)遣唐使和留学生(板书) 日本和中国"一衣带水"。(让学生回忆东汉光武帝赠日本"汉委奴国王"金印史实)当唐朝国威远扬的时候,日本社会正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为了摆脱落后,日本全面学习借鉴唐朝文化,形成中日交流高潮。日本先后13次派遣唐使来中国。 (让学生看教材《日本遣唐使船》插图,想象船在碧波海面鼓帆快航,心在惊涛巨浪中颠簸情景。)大量留学生、留学僧人随船同为,阿倍仲麻吕是他们中的杰出代表。 (小结)略。 (练习)略。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