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忌讽齐王纳谏 导学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邹忌讽齐王纳谏 导学案

ID:65133

大小:145.77 KB

页数:13页

时间:2009-12-2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龙集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备课教师:      总计__________课时     学生_____________ 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型 新授           教学时间:三课时 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8、解释加着重号的词语。(2分)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___    ②期年之后:___________ 9、翻译下列语句。(2分)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文段写齐威王的态度只用一个“善”字,而写发布命令的内容、群臣进谏的情况、修明政治的结果却较详细。这样写有何好处?(3分)                                                                                 文征明临写《千字文》,日以十本为率,书遂大进。平生于书,未尝苟且,或答人简札,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故愈老而愈益精妙。                   《书林纪事》 1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2分) ①未尝苟且 __________                    ②或答人简札 ___________ 12、将“少不当意,必再三易之不厌”译成现代汉语。(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用一句话来概括这段文字的中心。(3分) 二、于……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  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诚:                           间: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2)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10.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的内容。(2分) 三、(邹忌)于是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朗读下面的文言句子,语气停顿有误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   C.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   D.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   2.下面语句中加点词的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世之妻私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   C.朝廷之臣莫不畏王 D.时时而间进   辍耕之垄上 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3.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皆以美于徐公     以: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刺:   ③期年之后期     年:   ④皆朝于齐      朝:   4.把下面的文言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答: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答:    5.文中说“王曰:‘善。’”这里的“善”表明了齐威王什么态度?   答:    6.从文中看,齐威王最终能使齐国“战胜于朝廷”,达到“大治”的原因是什么?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启示?请结合你的生活体验,简要谈谈你的看法。 四、2008黄石市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9——13题。     【甲】于是入……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景公好弋,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诏吏欲杀之。晏子曰:“烛邹有罪三,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公曰:“可。”于是召而数之公前。曰:“烛邹!汝为吾君主鸟而亡之,是罪一也;使我君以鸟之故而杀人,是罪二也;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是罪三也。数烛邹罪毕,请杀之。”公曰:“勿杀,寡人闻命矣。”                         (《晏子春秋·晏子谏杀烛邹》) 9.请用“ /  ”给下面的句子断句。(1分)      今  齐   地   方   千   里 10.查《古汉语词典》,“树”有三种读音,并有若干不同义项。一读“shǔ”义项有:①作动词,计算。②作动词,列举。二读“ shù ”,义项有:①表事物的数目。 ②作名词 ,规律,气数。三读“ shuò ”,义项有:①多次。根据以上义项,请写出“请数之以其罪而杀之”中“数”的读音与词义。(1分)    读音:                      词义:                         11.下面几组句子中加点的词语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1)时时而间进                (2)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B、(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2)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1)皆以美于徐公             (2)骈死于槽枥之间 D、(1)使烛邹主鸟而亡之         (2)吾欲之南海 1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2)使诸侯闻之,以吾君重鸟而轻士。                                                                             13.两段选文都表现了进谏者的机智善辩,但各又有不同。甲文劝谏的目的是为了使齐威王                                             ,以富国强民;乙文晏子劝谏的目的是为了让景公                                      ,以免落下“爱鸟轻人”的罪名。甲文邹忌进谏时采用了                    的方法说服齐王,乙文晏子进谏时采用                    的方法,使景公明确了事情的荒谬以及后果的严重。(2分) 五、2008年湖南省娄底市 (一)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9.对下面语句中加点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    A.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C.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弊端)              D.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偶尔)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中的“之”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    )     A.徐公来,孰视之                        B.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C.吾妻之美我者                          D.暮寝而思之 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     A.本文第一段写出了邹忌头脑冷静,不为奉承所迷惑。     B.本文第二段运用两组排比句式增强了语势,给人以无可辩驳之感。     C.本文第三、四段从侧面表现邹忌的精明能干,具有治国之才。     D.本文的主旨是通过邹忌“暮寝而思之”,悟出了人们由于种种原因,不会说出事情的真相的道理。 1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文言语句的大意。(4分)    (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文:    (2)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     译文: 13.《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的讽谏艺术有什么特点?(2分)     答: 六、2008年沈阳市 (一)阅读选文,完成8~11题。(17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朝……王之蔽甚矣。” 8.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窥:              蔽:            9.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2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而形貌昳丽。 10.在生活中,你有时也会遇到不切实际的赞美。请结合上文内容说说你应当如何正确对待这种赞美?(2分)   11.下面是《吕氏春秋·先己》中的一段文字,阅读后回答问题。(11分) (1)夏后伯启与有扈①战于甘泽而不胜。六卿请复之,夏后伯启曰:“不可。吾地不浅②,吾民不寡,战而不胜,是吾德薄而教③不善也。”于是乎处不重席食不贰味琴瑟不张④,钟鼓不修⑤,子女不饬⑥,亲亲长长,尊贤使能。期年而有扈氏服。 (2)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欲论⑦人者,必先自论;欲知人者,必先自知。 【注释】 ①夏后伯启、有扈是古代人名  ②浅:狭,窄小  ③教:这里指教化  ④张:乐器上弦  ⑤修:设置  ⑥饬:通“饰”,修饰  ⑦论:评定 (1)解释选文中加点的词语。(2分) 战:               期年:              (2)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两处)(2分) 于 是 乎 处 不 重 席 食 不 贰味 琴 瑟 不 张 (3)请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是吾德薄而教不善也。 ②故欲胜人者,必先自胜。 (4)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选文第①段的内容。(3分) 七、2008年襄樊市 阅读文言文《邹忌讽齐王纳谏》,完成12-16题。(10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⒓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2分) ⑴朝服衣冠                             ⑵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⒔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邹忌修八尺有余  乃重修岳阳楼     B.窥镜而自视  下视其辙 C.王之蔽甚矣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D.皆朝于齐  朝而往,暮而归 ⒕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2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⒖课文内容理解填空。(2分) 本文先写邹忌在与徐公比美的过程中悟出直言不易的道理,接着写邹忌以     设喻讽谏齐王,最后写    及其结果。 ⒗邹忌成功说服齐王纳谏的方式,对我们今天的人际交往有着这样的启示? 八、2008盐城市 比较阅读下面两段文言短文,完成11-14题。(15分) 【甲】于是入朝见威王,……无可进者。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    【乙】孙叔敖为楚令尹,一国吏民皆来贺。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慰问、吊唁)。孙叔敖正衣冠而见之,谓老人曰:“楚王不知臣之不肖(品行不好),使臣受吏民之垢(谦虚的说法,意为担任楚国的宰相),人尽来贺,子独后吊,岂有说乎?”父曰:“有说。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禄已厚而不知足者患处之(患祸隐伏在那里)。”孙叔敖再拜曰:“敬受命,愿闻余教。”父曰:“位已高而意益下(越把自己看得低),官益大而心益小,禄已厚而慎不敢取。君谨守此三者,足以治楚矣!”(选自《贾谊集》) 11.下列句子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B.有一老父/衣粗衣/冠白冠/后来吊   C.一国吏民/皆来贺              D.今/齐地方/千里 12.解释下列加点词的含义。(4分)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③孙叔敖为楚令尹                ④身已贵而骄人者民去也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4分)   ①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   ②位已高而擅权者君恶之。  14.邹忌向齐王、“老父”向孙叔敖进言分别用了什么方法?在与人交往中,你更欣赏哪一种?请说说理由。(5分) 。 九、2008浙江省丽水市 邹忌修八尺有余,……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郑龙谏勿伤百姓 赵简子①出畋,命郑龙射野人②,“使毋惊吾鸟。” 龙曰:“吾先君晋文公③伐卫④,不戮一人;今君一畋,而欲杀良民,是虎狼也。” 简子曰:“人畋得兽,我畋得士。故缘木愈高者愈惧,人爵愈贵者愈危,可不慎乎!”                                         (选自《金楼子》) 【注】①赵简子:即赵鞅。春秋末年晋国正卿。 ②野人:农夫。 ③晋文公:即重耳。春秋时晋国国君。④卫:春秋时的卫国。 1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5分)  (1)邹忌修八尺有余                   (2)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3)王之蔽甚矣                       (4)赵简子出畋  (5)故缘木愈高者愈惧 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6分)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2)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3)人爵愈贵者愈危。 19.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是什么?(4分) 20.同样是“谏”,邹忌和郑龙采用了什么不同的方法?   十、2008浙江省绍兴市 于是入朝见威王……;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1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 分》 ① 臣之妻私臣(              ) ②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        )  ③ 王之蔽甚矣(             )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     )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3 分) 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翻译:                                                                     13.用你自己的话说说邹忌是用什么方法成功说服齐王的。( 3 分》                                                                                                                                                                                                                               (三) 罴(①)  说     柳宗元 鹿畏貙(②),畏虎,虎畏罴。罴之状,被发人立,绝有力而甚害人焉。 楚之南有猎者,能吹竹为百兽之音。寂寂(③)持弓矢罌火(④),而即之山。为鹿呜以感其类,伺其至,发火而射之。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貙走而虎至愈恐则又为罴虎亦亡去。罴闻而求其类,至则人也,捽(⑤) 搏(⑥) 挽(⑦) 裂而食之。 今夫不善内而恃外者,未有不为罴之食也。 【注释 】: ①罴:兽名,又名马熊或人熊。② 貙(chū ) :兽名,形状像狐狸而形体较大的一种虎属猛兽。③ 寂寂:悄悄地。④ 罌火:用瓶子装着火。婴,一种腹大口小的瓶子。⑤捽(zuó):楸住。⑥搏:搏击。⑦ 挽:拿来。   14.用“ / ”给下面的文字断句(断3 处). ( 3 分) 貙 走 而 虎 至 愈 恐 则 又 为 罴 虎 亦 亡 去。 15.选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A 、罴之状,被发人立(通“披”) ( 2 分)    B、为鹿鸣以感其类(感动) C 、伺其至,发火而射之(点燃)            D、貙闻其鹿也,趋而至(快步行走) 16、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3 分) 其人恐,因为虎而骇之。  意思:                                                              17、这篇短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2 分)                                                                                                                                                                                                                                  十一、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9.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臣诚知不如徐公美(2)臣之妻私臣 (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4)时时而间进 20.写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2分) (1)皆以美于徐公(2)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2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2.从选文中看,齐国能“战胜于朝廷”的原因有哪些?请你从中概括出一条对我们的学习有指导意义的建议。(3分) (三)范元琰为人善良 范元琰,字伯蛙,吴郡钱唐人也。及长好学,博通经史,兼精佛义。然性谦故,不以所长骄人。家贫,唯以园蔬为业。尝出行,见人盗共菘①,元琰遽退走。母问其故,具以实答。母问盗者为谁,答曰:“向所以退,畏其愧耻,今启其名,愿不泄也。”于是母子秘之。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自是盗者大惭,一乡无复窃。 【注释】①菘:白菜。 (选自《南史·隐逸下》)   2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4分) (1)       元琰遽退走          (2)母问其故,具以实答 (3)向所以退,畏其愧耻        (4)自是盗者大惭 24.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3分) 走或有涉沟盗其笋者,元琰因伐木为桥以度之。   25、文中的范元琰“待盗者”“遽退走”、“伐木为桥以度之”,你赞同不赞同范元琰的做法?说说你的理由。   十二、辽宁十二市 (一) 阅读甲、乙两选文,回答8—10题。(10分) [甲]……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乙] 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左右谏曰:“高缭之事夫子②三年,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晏子曰:“婴仄③陋之人也,四维④之然后能直。今此子事吾三年,未尝弼⑤吾过,是以逐之也。” [注] ①仕:旧称做官为仕。   ②夫子:晏子。   ③仄陋:狭窄浅薄。   ④维:维系。  ⑤弼:纠正。  8.解释选文中加点词的含义。(4分) (1)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2)时时而间进 (3)高缭之事夫子三年                (4)曾无以爵位而逐之,其义可乎 9.翻译选文中画“   ”的句子。(2分) (1)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 (2)高缭仕①于晏子,晏子逐之 9.选文中邹忌和高缭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对你为人处世方面有什么启示?(4分) 十三、(阅读下面诗歌,完成18—22题。(14分) 邹忌修八尺有余,……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王曰:……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8.下边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2分) A.今齐地方千里(地域,表处所)B.朝服衣冠,窥镜(察看) C.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当面)D.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偏爱) 19.与例句中加点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2分)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A.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B.暮寝而思之 C.臣之妾畏臣D.何陋之有 20.文中邹忌从与徐公的比美中,悟出的治国的道理是:(3分) 答:     21.文中画线的句子在表达上的作用是:(3分) 答:     22.将下边这两个句子译为现代汉语。(4分) ①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译: ②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译: 龙集中学九年级语文导学案 备课教师:尹寒    总计__________课时     学生_____________ 课题:邹忌讽齐王纳谏    课型 新授           教学时间:二课时 Ⅰ 学法导引   本文讲述了邹忌通过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王纳谏除蔽的故事。学习本文,可从理清本文的层次入手,按照进谏的缘起、内容及结果的顺序进行品读。对进谏的缘起(第1段)要读出邹忌三问三答的语气,读出层次感。进谏的内容是全文的核心,要读得十分流畅,重点学习、体会用设喻讲述道理的写法。最后两段全用陈述语气读。还要抓住对人物细节和对话的描写,分析人物个性。 Ⅱ 知识要点精讲 字词积累   1.注音   谤(bànɡ)讥  谏(jiàn)   讽(fěnɡ)   朝(zhāo )服衣冠   2.通假字   徐公来,孰视之(“孰”通“熟”,仔细。)   3.古今异义   ①明日,徐公来(明日,古义:第二天;今义:明天。)   ②今齐地方千里(地方,古义:土地方圆;今义:名词,地方。)   ③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时时,古义:不时,有时候;今义:时常,经常。)   4.词类活用   ①朝服衣冠(服,名词活用作动词,穿戴。)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美”;私,形容词活用作动词,偏爱。)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面,名词活用作动词,当面。)   ④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听到”。)   5.特殊句式   (1)省略句   A.朝服衣冠〔即“(邹忌)朝服衣冠”,省略主语“邹忌”。〕   B.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即“与(之)坐谈”,省略宾语“之”。〕   (2)判断句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为判断句的标志。)   B.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者,……也”为判断句的标志。)   (3)倒装句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即“我与城北徐公孰美”,宾语前置的倒装句。)   B.能谤讥于市朝(即“能于市朝谤讥”,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C.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即“皆于齐朝”,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D.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即“此所谓于朝廷战胜”,状语后置的倒装句。)   (4)疑问句   A.我孰与城北徐公美?   B.吾孰与徐公美?   C.徐公何能及君也? 文学常识   1.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末年和秦汉年间编集的一部重要历史著作,也是一部重要的散文集。作者已不可考,最初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经过西汉刘向整理编辑,始定名为《战国策》,全书共三十三篇。《战国策》主要记载战国时期各国谋臣策士游说诸侯或进行谋议论辩时的政治主张和纵横捭阖、尔虞我诈的故事,也记叙了一些义士豪侠不畏强暴、勇于斗争的行为。   《战国策》的作者在记叙历史事件时,过分夸张渲染谋臣策士的作用,有时为了突出游说之士在历史事件中的决定作用,甚至编造一些情节,不免违背了历史的真实。   2.背景材料   春秋战国之际,七雄并立。各国间的兼并战争,各统治集团内部新旧势力的斗争,以及民众风起云涌的反抗斗争,都异常尖锐激烈。在那激烈动荡的时代,“士”作为一种最活跃的阶层出现在政治舞台上。他们以自己的才能和学识,游说于各国之间,施展着自己治国安邦的才干。各国统治者也认识到,人心的向背是国家政权能否巩固的决定性因素。失去了民心,国家的统治就难以维持。所以,他们争相招揽人才,虚心纳谏,争取“士”的支持。   3.关于“讽谏”与“直谏”   讽谏:用设喻、诙谐等方式使君主省悟自己的过失;直谏:直接陈述自己的意见(包括批评的意见),希望君主采纳。“讽谏”与“直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封建社会,皇权威威,不可侵犯,有多少谋臣良相因批龙鳞、逆圣听而惨遭杀身之祸:比干剖腹挖心、伍子胥赐剑自刎、屈子放逐、司马迁蒙宫刑之辱,都是千古奇冤!然而,邹忌却敢于批评齐威王偏信谗言,教育齐威王要从谏如流,他凭借的正是一个“讽”字,一种聪明巧妙的劝谏方法。 Ⅲ 古今对照    邹忌身高八尺多,而且容貌美丽。(一天早晨),(他)穿戴好衣帽,照着镜子,对他的妻子说: “我同城北徐公相比哪个更美丽?”他的妻子说:“您漂亮极了,徐公怎么能比得上您呢?”(原来)城北的徐公,是齐国的美男子。邹忌不相信自己(比徐公美丽),又问他的妾:“我同徐公比哪个更漂亮?”妾说:“徐公怎么能赶得上您呢?”第二天,(有位)客人从外面来,(邹忌)与客人坐着聊天,又问他: “我与徐公哪个更漂亮?”客人说:“徐公不如您漂亮啊。”(又)过了一天,徐公来了,(邹忌)仔细地看徐公,自认为不如(徐公漂亮);(再)照着镜子看看自己,更(觉得)不如,差得远了。晚上躺在床我上思考这件事,(恍然大悟)说:“我的妻子认为我美,是偏爱我;妾认为我美,是害怕我;客人认为我美,是对我有所求。”    于是,邹忌进入朝廷拜见齐威王,说:“我的确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害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都认为我比徐公美。现在齐国的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多座城,宫里的王后嫔妇以及大王的左右侍臣没有谁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上下的臣子没有谁不怕大王的,整个国家之内没有不想对大王有所求的:从这种情况看来,大王受蒙蔽就太厉害了。”   齐威王说:“好。”于是下达命令:“全体臣下、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指出我的过失的人,授给上等奖赏;上书规劝我的人,授给中等奖赏;能够在公共场所指责我的过错,传到我的耳中来的,授 给下等奖赏。”命令刚下达,众大臣都来到朝廷进言规劝,宫门口和院子里好像集市一样;几个月之后,不时地有人来进言规劝;一年之后,即使有人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以进谏的了。   燕国、赵国、韩国、魏国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来到齐国朝拜(齐威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别国)。 Ⅳ 课文整合 内容梳理   1.结构层次   全文共4段,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写邹忌从妻、妾、客谬赞自己比徐公还美这件事中悟出一个深刻的道理——进谏的缘起。   第二部分(第2段):邹忌以自己受蒙蔽的事为例,讽谏齐王——进谏的内容。   第三部分(3、4段):写齐威王虚心纳谏及其取得的巨大效果。   2.主题思想   本文通过邹忌自己家庭亲友间的事情和切身感受,讽劝齐威王纳谏除蔽,从而说明国君必须广开言路,采纳各方面的批评建议,兴利除蔽,才可以兴国。 课文览胜 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忌不自信,而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旦日,客从外来,与坐谈,问之:“吾与徐公孰美?”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   [赏析] 这段文字写进谏的缘起。人物形象刻画生动。作者对人物不重形体的刻画,而是着重细节和对话的刻画,表现人物丰富的内心世界。   语言细节。先看邹忌的三问,谓其妻曰:“我孰与城北徐公美?”复问其妾曰:“吾孰与徐公美?”问之(客):“吾与徐公孰美?”一问较一问简单,一问有一问的变化,体现问话者微妙的心理。再看妻、妾、客的三答,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也。”三答意思无多大差异,但语气则有不同,差异中显示出不同的身份、地位以及与主人之间的关系:妻子热爱着自己的丈夫,她在说着真实的谎言;小妾不仅要顾及丈夫,而且还要顾及丈夫的妻子,尽管她也许认为丈夫不如徐公美,但是也只能说一句勉勉强强的赞美之言;而来客呢,他是明知徐公之美要胜过邹忌一筹的,但有求于人,只得说违心的话。因此,邹忌之妻的回答是感叹在前,反问在后,语气十分强烈;邹忌之妾的回答只是一个反问句,语气就弱多了;邹忌之客的回答却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陈述句,语气就更弱了。   动作细节。“朝服衣冠,窥镜……”一个“窥”字,不仅仅在说邹忌在按惯例照镜子,而且在说邹忌在镜子中仔细观察着自己,为随后妻、妾、客的回答做好铺垫;“窥镜而自视”中的“窥”就更有深意了,他是在“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的情况下“窥”镜的,表现出邹忌的冷静客观与自知之明,也为随后的“暮寝而思之”埋下伏笔。   2.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赏析] 这一段是正面写邹忌讽齐威王的纳谏,是全文的重点。“于是”将上下文紧密地联系起来,表明邹忌就是用自己的切身体会去进谏的。邹忌入朝见齐威王后,没有从正面提出要齐威王纳谏,而是以妻、妾、客的“私臣”、“畏臣”、“有求于臣”叙述了他们蒙蔽自己的原因,然后从自己的生活小事推至齐威王的治国大事,说明齐威王处于最高最有权势的统治地位,“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私王”、“畏王”、“有求于王”,因而受蒙蔽也最深。这里,邹忌没有对齐威王进行公开的批评,而是以事设喻,运用委婉的说法,启发诱导齐威王看到自己受蒙蔽的严重性,使其懂得纳谏的重要性。这种采用设喻、暗示来讲道理、表明意见的方法,语言往往显得委婉、含蓄、娓娓动听,使人易于接受。邹忌最后点出“王之蔽甚矣”,这是以他自己的亲身经历为依据,推己及人而得出的结论,这一句点明了进谏的主旨,犹如当头棒喝,使齐威王猛醒,具有强烈的表达效果。邹忌这种以小见大、由自己受蒙蔽推想到国君受蒙蔽的现身说法具有较强的说服力。   3.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赏析] 齐威王纳谏之后,齐国果然发生了可喜的变化。“门庭若市”一方面描写了进谏人多的场面,另一方面也说明在此之前,齐国确实有许多积蔽;“时时而间进”,一方面说明进谏者逐渐稀少,另一方面说明最初的进谏已经取得预期的效果,齐威王已根据人们的意见,改革了弊政;“虽欲言,无可进者”,说明齐威王已经完全纠正了缺点错误,齐国政治修明。   文段叙事简洁,剪裁巧妙。对进谏的结果,作者重点记叙了“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三个时期的不同情况,使读者从中体会到齐威王纳谏后的巨大变化。而齐王受蒙蔽之深,齐国积蔽之多,以及具体如何改革等,都只从侧面暗示,略而不写,使文章的中心更突出。 解疑释难   问题一:本文的题目是“邹忌讽齐王纳谏”,内容上为什么要详写邹忌与城北徐公比美的事?   [解答] 邹忌对齐威王用的是“讽”的方法。所谓“讽”是指用暗示、比喻之类的方法委婉地规劝。邹忌的“讽”是比喻,其喻体是他与城北徐公比美,问妻、问妾、问客,由于“妻私臣”、“妾畏臣”、“客欲有求于臣”,所以他始终得不到“孰美”的正确答案。邹忌由此触发了思考,联想到齐威王,其“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他必然也受到蒙蔽,因而必须纳谏除蔽。文章详写与徐公比美,正是为写讽齐威王的纳谏做铺垫,使读者明确“讽”时所用喻体的具体内容,透彻地显示纳谏除蔽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问题二:本文是如何巧妙地安排结构层次的?   [解答] 这篇文章的结构层次很别致,从头到尾一直用三层排比的手法来写。妻、妾、客是三层;“私我”、“畏我”、“有求于我”是三层;“宫妇左右”、“朝廷之臣”、“四境之内”的百姓,又是三层。邹忌与徐公比美这一事件的发展在时间上也是三层:“朝”、“旦日”、“明日”;邹忌的思想转变过程也是三层“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全部事态的发展也是三层:邹忌现身说法入朝讽谏是第一层;齐威王“下令”广泛征求意见是第二层;最后使邻近的诸侯国都来朝拜,“此所谓战胜于朝廷”是第三层。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