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加入VIP免费下载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ID:65327

大小:12.23 KB

页数:5页

时间:2009-12-26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六章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和封建社会由盛而衰 第六节 明清时期的对外关系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二、能力培养目标   1.通过对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的阅读与分析,培养学生充分利用有效信息的能力,并结合本节所学知识论述郑和与荷兰殖民者航海的本质不同。   2.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本节教材中的六个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评述中国封建统治者对外部世界的态度。   三、思想教育目标   1.郑和下西洋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   2.面对外来侵略,中华民族为捍卫祖国的领土和主权,进行了反侵略的正义斗争,其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激励着后人。   教学要点   一、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  1.目的  2.概况  3.历史意义  4.南洋华侨的来历和发展  5.华侨对南洋开发的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1.明朝中期的倭患  2.戚继光抗倭   三、郑成功收复台湾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2.郑成功收复台湾  3.郑成功对台湾的开发   四、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  1.葡萄牙殖民者用欺骗手段租占澳门  2.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   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  1.俄国强占雅克萨、尼布楚等地  2.康熙帝组织自卫反击战  3.《尼布楚条约》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重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郑成功收复台湾;雅克萨自卫反击战;《尼布楚条约》。   本节难点:《尼布楚条约》的评价。   二、本节教材内容头绪多,涉及范围广,讲述具体内容之前,应重视对引言的分析,使学生从宏观上把握明清时期对外关系的总体脉络。   三、“郑和下西洋与华侨开发南洋”一目需讲清五个问题:   1.郑和下西洋的背景。应讲明明廷派郑和出使西洋的目的。依据教材,包含三个方面。第一,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第二,加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第三,是为宫廷购回奢侈品。从这三点来看,主要应是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教师可引导学生分析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及小字部分内容,以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目的:(1)郑和每到一处都会见当地国王,表达明朝和他们通好之意。许多国家的首领和使臣,搭乘中国的宝船来华访问。(2)郑和船队每到一处,便与当地居民展开和平贸易,受到欢迎。   2.郑和下西洋的经过。建议教师从郑和下西洋的时间、次数、海船规模、船数、人数、到达范围等方面,引导学生回忆初中所学内容,教师不必再补充。   3.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教材从三方面进行分析。第一,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主动外交。郑和七下西洋到达了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极大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好关系,促进了与亚非国家的经济文化交流。(1)中国与海外国家的交往范围超过了以往任何时期。(2)中外使节频繁往来,仅1423年(永乐二十一年)随郑和第五次下西洋返回来华的就有16个国家的外交使节。(3)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与亚非国家的友谊,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第二,其规模、历时、航程在世界航海史上是空前的。教师可从这三个角度联系中外航海史加以说明。第三,与欧洲航海家相比,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教师可与同世纪稍后的欧洲航海情况比较,说明二者之不同。最后指出,郑和下西洋的目的不是发展对外贸易,导致不计经济效益的做法,其结果必然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因此也不可能持久。   二、“戚继光抗倭”一目,应讲清两点:   1.明朝中期的“倭患”:整个明朝,始终存在倭寇问题,但明朝中期的“倭患”,有着与明初不同的特点。对此,教师应围绕教材,予以分析。(1)明初一度实行海禁,郑和下西洋后海禁已经较前松弛。但在1523年(嘉靖二年)日本贡使在宁波发生争贡之役,不但在我国沿海地区放火抢劫,而且杀死了明朝官兵。嘉靖帝认为此事起于对外贸易,遂对海禁更加严厉。(2)由于严格限制私人海外贸易,中国一些奸商与倭寇勾结抢掠,均称之为倭寇。这就是嘉靖时倭患的特点:倭寇与中国奸商互相勾结,力量浩大,为害严重。关于倭患造成的危害,可让学生看小字部分内容。   2.戚继光抗倭。(1)关于戚继光抗倭的事迹,学生一般均熟悉。教师应引导学生思考,为何倭寇七八年间攻破十来座城市?为何嘉靖调集了全国的精兵良将也未能平息倭患?结合教材提供的文献资料分析,戚家军军令严格,赏罚分明,所以将士打仗时奋勇当先。治军有方是戚继光抗倭成功的保证。此外,戚继光为歼敌卫国,亲自招募农民、矿工,亲自训练,战术灵活,军纪严明,得到人民支持,其爱国主义精神值得学习。(2)关于戚继光抗倭经过,依据教材,可分三部分:台州九战九捷;与俞大猷合作,重创福建、广东的倭寇;东南沿海倭寇基本肃清。教师不必多加补充。最后请同学记住,戚继光作为民族英雄,其业绩永载史册。   三、“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一目应讲清四点:   1.明朝中期以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此问题虽未在教材上列目,“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与下面“郑成功收复台湾”这两部分内容都涉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东来的问题,因此讲述这两部分之前,应和学生一起回忆世界形势的变化:教师可准备世界地图,说明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后,葡萄牙人首先来到东方,占领了果阿、摩鹿加岛(今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满剌加(马来西亚)。西班牙亦东来,占领吕宋(菲律宾)。荷兰则侵入爪哇,并夺取了摩鹿加岛。西方殖民者正准备把侵略的矛头指向中国。   2.明代以前的澳门。此部分并非教材中的内容,但学生可能会问起,故应适当作为背景材料介绍。古代澳门属扬越地。秦始皇时属南海郡番禺县。唐代属东莞县。宋代时澳门居民以渔业为生。南宋末年,张士杰曾在澳门与追来的元军大战。明成化年间,在妈阁山中兴建了妈祖阁。   3.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此部分教材叙述了葡萄牙殖民者租占澳门的经过。教师可分四方面讲述:(1)侵扰东南沿海地区。葡萄牙殖民者占领满剌加后,就开始不断侵扰我国。如,正德十二年(1517)葡船航至屯门岛(今深圳蛇口),强行驶入我国内河,杀人抢船,掠卖良民,后又转攻广东新会县西草湾,均被明军驱逐。此后,又不断在闽浙沿海骚扰。(2)以欺骗、行贿的手段占领澳门。当时,因澳门是明政府指定的与东南亚国家互市地点,所以成为广东沿海贸易的集散地。1553年,葡人通过欺骗、行贿手段登岸。(3)买通澳门守将租借澳门为暂居贸易地。(4)长期租占澳门。以上经过,教师应放在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侵略扩张的大背景中讲述。   4.明朝政府始终拥有澳门的领土主权。此部分虽为小字内容,不作要求,但教师应让学生了解。澳门民政和司法权归香山县主管,载货船只交税,居住交地租,中国军队戍守,葡人编组保甲,香山知县制定“澳夷条例十则”,对不服管辖的葡人惩办。以上说明,明政府对澳门拥有不容置疑的领土主权。   四、“郑成功收复台湾”一目,应讲清两个问题:   1.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1)17世纪初,荷兰殖民者曾侵占澎湖,被明朝军队驱逐,荷兰殖民者转而于1624年(天启四年)占领台湾。并以此为基地,不断到东南沿海一带侵扰。(2)南明隆武政权被清军击垮后,郑成功以厦门为基地,组织水师,继续抗清。抗清失败后,决心收复台湾,营建新的抗清基地。(3)关于郑成功收复台湾的经过,学生一般均熟悉,可围绕教材内容引导回忆,因势利导进行爱国主义教育。(4)1662年(康熙元年),台湾回到祖国怀抱。郑成功驱逐了荷兰殖民者,结束了荷兰对台湾38年的统治,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民族英雄。   2.结合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使同学们认识到郑成功在台湾的开发、发展方面作出的贡献(小字内容不作要求)。   五、“雅克萨自卫反击战”一目,应讲清四个问题。   讲述此问题前,教师应准备地图,使学生清楚此目涉及的有关历史地理概念。   1.原因。俄国侵略扩张。(1)16世纪中叶,俄国开始对外扩张。此部分内容可引导学生回忆世界史学过的内容。(2)16世纪下半叶,俄国侵入西伯利亚,逐渐与中国接壤。到17世纪中叶(顺治年间),俄国势力到达东北亚,侵入黑龙江流域。俄军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与清军几次交战,均被清军击退。(3)康熙初年,俄军又占雅克萨及尼布楚,并继续向黑龙江上游侵扰。(4)康熙帝决心赶走侵略者,组织了自卫反击战。以上四部分说明了雅克萨自卫反击战的发生是俄国侵略扩张的结果。   2.性质。自卫反击战。这一点可由学生分析得出。   3.经过。(1)1685年初,清军进攻雅克萨,俄军大败,乞降,清军收回雅克萨。但未设兵防守即撤回瑷珲。(2)清军撤离后,俄军卷土重来,再建城堡。1686年清军再次进攻雅克萨,至1687年,俄军困守孤城,只剩几十人,已无法再战。(3)康熙帝建议两国停战,通过谈判解决边界问题。俄国因战败,被迫同意谈判。   4.结果。中俄代表在尼布楚谈判,签订《尼布楚条约》。为什么说《尼布楚条约》是经过平等协商签订的边界条约?这是教材的一个难点,应通过引导,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1)谈判双方的形势:中国方面,1688年春,中国西北地区噶尔丹叛乱,对中国方面产生不利影响,清政府不得不在谈判中作出重大的让步。俄国方面:俄军远征克里米亚失败,俄政府遭国内贵族、商人反对,也希望早日议和。(2)谈判是按对等原则安排的:双方兵力(在尼布楚地区)、参加谈判的人数对等。(3)双方代表在各自政府事先指示的范围内谈判,最后签订的条款均未越出两国政府同意接受的范围。(4)条约明确划定中俄两国东段边界,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它使中国收回部分被沙俄侵占的土地。同时,中国将贝加尔湖以东尼布楚地区让予俄国,并同意相互通商,俄国也达到了扩大中国市场的目的。根据以上分析,说明《尼布楚条约》是经平等协商签订的。教材小字内容,虽不作要求,但教师应在挂图上具体指明条约划定的边界。最后,请学生记住条约“从法律上肯定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流域,包括库页岛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是中国领土”。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