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封建社会的繁荣
第三节 唐朝后期的政局
教案
教学目标
一、基础知识目标
安史之乱的内容、经过及影响;藩镇割据及其严重后果;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王仙芝、黄巢领导的唐末农民战争及其主要特点,唐朝灭亡。
二、能力培养目标
1.从唐玄宗前期与后期的统治状况,分析唐玄宗这个历史人物,从而培养学生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地分析和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2.引导学生认识安史之乱发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培养学生分析概括历史问题的能力。
3.通过对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的分析,指出它们都是唐朝统治阶级的内部斗争,从而培养学生运用阶级分析的观点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4.以王仙芝、黄巢起义所体现的平均思想和流动作战的特点,与学过的农民战争进行比较,培养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综合分析和评价古代农民战争的能力。
三、思想教育目标
1.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其主要原因是唐玄宗后期的政治腐败。同时,开元年间开始的军事举措失当,也是安史之乱发生的重要原因。
2.安史之乱以后,在地方上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藩镇之间、藩镇和中央政府之间连年混战,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也给广大劳动人民带来无穷灾难。
3.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朋党之争,是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激烈斗争,导致一度称雄世界的唐王朝走向灭亡。
4.唐末农民战争,沉重地打击了地主阶级的统治。这次农民战争所体现的“平均”的思想及流动作战的特点,在古代农民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教学要点
一、安史之乱 1.安史之乱的原因 2.安史之乱的经过 3.安史之乱的影响
二、藩镇割据 1.藩镇林立局面的出现 2.藩镇的特点 3.藩镇割据的影响
三、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1.宦官专权 2.朋党之争
四、唐末农民战争 1.唐末农民战争的原因 2.唐末农民战争的经过及其特点 3.唐末农民战争的历史意义
五、唐朝灭亡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节为一课时,属于标有★的课,不列入考试范围。教师可根据学生具体情况确定教学重点,解决教学难点。
二、导入新课:讲述新课前,启发同学回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勾画出盛唐时期,唐朝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一,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但强大的唐朝在唐玄宗时期出现了由盛转衰的历史性变化,安史之乱成为这一变化的转折点。
三、安史之乱一目是本节课重点之一。课文分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①安史之乱的原因;②安史之乱的经过;③安史之乱的影响。
1.安史之乱的原因。课文从天宝末年的政治状况和军事部署这两个方面,阐述发生安史之乱的原因。
(1)唐玄宗后期的腐朽统治。首先概述了唐玄宗后期穷奢极欲,怠于政事,宠爱杨贵妃,任用奸佞,导致政治一片黑暗。
文中小字叙述,揭露了佞臣杨国忠专揽朝政、收取贿赂、媚上欺下、陷害忠良的事例,概括了君昏臣奸、政治腐朽的状况。此内容可建议学生阅读。
课文中文献资料,是《资治通鉴》作者对权相李林甫四点奸恶的总结,教师可对学生略作解释。
(2)军事举措失当。文中分两个层次进行了说明。一是边镇兵力急剧增长,节度使权力过大,完全打破了唐朝初年以关中制四方的军事格局。二是指出唐朝中央所辖军队无战斗力,军备废弛,进一步说明了军事上内轻外重的局面。
文中小字部分,以奸相李林甫意欲长期把持朝政,力主用胡人为边将的严重后果,引出安史之乱的发动者安禄山。对此段小字,教师可略加叙述,作为教学的过渡。
2.安史之乱的经过:可分四个层次讲述。
(1)让学生回忆初中讲过的安史之乱的起止时间,对755年~763年,应让学生记忆。可适当补充安禄山如何取宠于唐玄宗,献媚于杨贵妃,因而受到信任;指出他屯兵聚粮、走马换将的事实,说明他早有叛乱之心。
(2)利用挂图《安史之乱形势图》,讲述叛军攻占的主要城市:范阳—洛阳—长安。
(3)叛军烧杀抢掠,内部矛盾重重,父子相残。
(4)讲述唐玄宗逃亡成都,略述马嵬驿杀死杨国忠,唐玄宗被迫赐死杨贵妃的经过;主要讲述太子李亨即位为唐肃宗,任用郭子仪、李光弼,借助回纥兵平定叛乱的情况。
3.安史之乱的影响。这一内容为讲述重点,应让学生理解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标志。可从四个方面具体讲述安史之乱的影响。
(1)安史之乱严重地破坏了北方经济。可引杜甫的《无家别》,总结出安史之乱造成了田园荒芜,家破人亡,十室九空的惨状,进一步强调安史之乱的危害。
(2)中央集权大大削弱,诸多的藩镇拥兵自立。
(3)边疆少数民族政权趁机进扰,周边不宁。
(4)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开发和江南经济的发展。这是北方战乱带来的客观后果,促使南方经济逐步超过北方。讲完此目后,最好能安排学生对以上四点进行小结、归纳。
四、藩镇割据。这是安史之乱造成的最大危害之一,课文是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的。
(1)藩镇林立。安抚叛将,奖赏功臣,增设了大批节度使。教师可利用挂图《藩镇割据形势图》,进一步讲述。
(2)藩镇的特点。课文从政治、经济、地方官吏任免及节度使职务传子或传部将等几个方面,说明藩镇名为唐朝藩镇,实为地方割据势力的本质。
(3)藩镇割据的危害。启发学生根据以上两点总结出:持续一百多年的藩镇割据,造成连年混战。它不但严重地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而且给广大劳动人民造成了无穷的灾难。
五、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
1.宦官专权。从回忆东汉宦官的概念入手,概述唐朝宦官专权的过程及危害。
启发学生回忆东汉后期宦官专权的情景,然后指出始于唐玄宗天宝后期的宦官专权,其危害甚于东汉。唐玄宗开元后期,唐初宦官不登三品的旧制被打破。宦官高力士已是官高位显,之后的李辅国权倾朝野。他卖官鬻爵,结党营私,聚敛财富,鱼肉乡里。后来的宦官,一个胜似一个。唐后期八个皇帝由宦官拥立,两个皇帝被宦官害死。宦官把持了国策的制定、朝臣的任免、皇帝的废立,是一股最黑暗的势力,使唐朝的统治遭到严重的削弱。课文小字部分,可让学生阅读。如时间允许,可对高力士、李辅国的专权事例略加补充。
2.朋党之争。只需给学生指出,它是唐朝后期中央政权中出现的延续四十多年的统治阶级内部的派系倾轧,是指代表士族利益的李德裕和以进士门第出身的牛僧孺为代表的两大统治集团的相互斗争。
最后,可概括指出: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都是唐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势的斗争。它大大削弱了唐朝的统治力量,促使唐朝走向衰落,直至灭亡。
六、唐末农民战争。它从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唐末农民起义的经过、特点及其失败,唐末农民大起义的意义三个方面进行了讲述。
1.唐末农民起义的原因。
(1)唐朝后期严重的土地兼并。讲课中,应将当时土地兼并及官府横征暴敛的情况稍加补充:唐末,大批耕地集中在大地主手中,全国半数以上农民失去土地,被迫沦为逃户。统治者又巧立名目,对农民“竭泽而渔”。人们吃盐、喝茶、住房都要交税,甚至庄稼尚未成熟,先要交“青苗钱”。
(2)战祸连年。一百多年来,藩镇之间以及藩镇和政府间为争权夺利的征战,从未停止过。
(3)灾荒年月,依旧催交租税,百姓生活困苦不堪。此处可补充一例:873年,潼关以东直到海滨的广大地区遇到大旱,小麦只有半数收成,秋粮几乎颗粒无收。入冬,许多人被迫吃树皮,很多人因此饿死。灾情如此严重,官府照样催逼赋税。农民拆房砍树,典妻卖子,连应付税官的吃喝还不够。“天下百姓,哀号于道路,逃窜于山泽,夫妻不相活,父子不相救。”“金色虾蟆争努眼,翻却曹州(在今山东曹县)天下反”的童谣,在黄河下游流传,预示着农民起义风暴的来临。
2.唐末农民大起义。从起义经过、流动作战的特点、失败的原因和历史意义四个方面展开了讲述。
(1)王仙芝起义于河南、山东,自称“天补平均大将军”。
(2)黄巢称“冲天大将军”,进行流动作战,于长安建大齐政权。
讲起义经过,要充分利用挂图《黄巢起义进军路线示意图》,进行直观教学。有条件的学校,可将此图制成有动感的多媒体投影片,利用计算机边放边讲,展示出黄巢起义军由北向南、由南而北,横扫大半个中国的作战路线,突出其流动作战的特点。
(3)唐末农民起义的失败。启发学生思考流动作战有何危害?通过学生回答,得出农民军没有建立稳固的根据地的结论。然后教师让学生看书中“王府君墓志铭”图,指出黄巢在长安建立大齐后,农民军没有乘胜追击,使唐朝统治者得到喘息的机会,组织力量卷土重来。起义军被迫撤出长安。884年,黄巢在山东兵败自杀。
3.唐末农民大起义的历史意义。要给学生讲清三点:战争的规模、特点;战争的主要作用;农民战争水平的提高。
①历时十年,波及大半个中国,是我国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农民战争,流动作战是它的突出特点。
②它瓦解了唐朝的统治(让学生注意是瓦解而不是推翻),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地主阶级。
③唐末农民起义的反封建斗争水平,比以前的农民起义有所提高。它首次提出了平均的思想,反映了广大农民均田、均产的革命要求。
4.唐朝灭亡。这里主要讲明唐朝灭亡的时间和藩镇所灭,具体情况下一章再讲。
七、可提示学生注意上述四方面内容的内在联系。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和兵力内轻外重,酿成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导致唐朝由盛到衰。安史之乱以后,唐朝统治更加腐朽:具体表现在唐朝统治集团内部的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地方上出现藩镇林立、各据一方的局面。唐朝后期从中央到地方,一百余年腐败的政治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的残酷剥削和压迫,终于引发了唐末农民大起义。在唐末农民战争的沉重打击下,唐朝政权瓦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