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文言实词和虚词(二)
加入VIP免费下载

2010年高考浙江卷语文复习系列教案 文言实词和虚词(二)

ID:65493

大小:70.9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0-01-02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模拟练习 1.(2009年广州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游虞山记         沈德潜 虞山去吴城才百里,屡欲游,未果。辛丑秋,将之江阴,舟行山下,望剑门入云际,未及登。丙午春,复如江阴,泊舟山麓,入吾谷,榜人诡云: “距剑门二十里。”仍未及登。 壬子正月八日,偕张子少弋、叶生中理往游,宿陶氏。明晨,天欲雨,客无意往,余已治筇屐,不能阻。自城北沿缘六七里,入破山寺,唐常建咏诗处,今潭名空心,取诗中意也。遂从破龙涧而上,山脉怒坼,赭石纵横,神物爪角痕,时隐时露。相传龙与神斗,龙不胜,破其山而去。说近荒惑,然有迹象,似可信。行四五里,层折而度,越峦岭,跻磴道,遂陟椒②极。有土垤魂碣,疑古时冢,然无碑碣志谁某。升望海墩,东向凝睇。是时云光黯甚,迷漫一色,莫辨瀛海。顷之,雨至,山有古寺可驻足,得少休憩。雨歇,取径以南,益露奇境:龈腭摩天,崭绝中断,两崖相嵌,如关斯劈,如刃斯立,是为剑门。以剑州大剑、小剑拟之,肖其形也。侧足延伫,不忍舍去。遇山僧,更问名胜处。僧指南为太公石室;南而西为招真宫,为读书台;西北为拂水岩,水下奔如虹,颓风逆施,倒跃而上,上拂数十丈。又西有三沓石、石城、石门,山后有石洞通海,时潜海物,人莫能名。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而云之飞浮浮,风之来冽冽,时雨飘洒,沾衣湿裘,而余与客难暂留矣。少霁,自山之面下,因惫而归。自是春阴连旬,不能更游。 噫嘻!虞山近在百里,两经其下,未践游屐。今之其地矣,又稍识面目,而幽邃窈窕,俱未探历,心甚怏怏。然天下之境涉而即得得而辄尽者始焉欣欣继焉索索欲求余味而了不可得之甚艰且得半而止者转使人有无穷之思也呜呼岂独寻山也哉! (选自《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有改动) 【注】①榜人:船夫。②椒:山顶。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虞山去吴城才百里             离开 B.余已治筇屐,不能阻           治理 C.山脉怒坼,赭石纵横           裂开 D.余识其言,欲问道往游         体会 答案:C(A.距离,B.备办、准备,D.知道、理解) 参考译文:虞山距离吴城仅有一百里,多次想去游玩,始终未能成行。辛丑年的秋天,我将要到江阴去,当时乘船途经虞山下,远望剑门峰直插云霄,但不能趁此登山。丙午年的春天,我叉到江阴去,船停泊在山脚,进入吾谷,船夫欺骗我说:  “距离剑门还有二十里。”我仍然不能趁此登山。 壬子年正月八日,我和张少弋、叶中理一起到虞山游玩,寄宿在陶氏家。第二天早晨,天将要下雨,两住朋友都不想去登山,我已经准备好竹杖和登山屐,没什么可阻止我的。从城北出发顺着城边走六七里,进入破山寺,这是唐代常建题咏诗歌的地方.现在这里的水潭名叫“空心”,是取自诗中的意思。于是从破龙涧上山,山脉突起并且裂开,红褐色的石头纵横交错,传说是神奇动物龙的爪子和丫角磨过的痕迹,它们时隐时现。相传龙跟神争斗,龙不能获胜,就冲破那座山离去了。传说的内容接近荒唐,让人迷惑,但这里有些痕迹,似乎又值得相信。行走了四五里路,都是层层叠叠弯弯曲曲的,翻越峦岭,赶上石径.就可攀登到山顶。上面有众多山石累积成的土丘,我怀疑是古代的坟墓,但没有碑文记承是谁妁墓一登上望海墩,向东凝望。这时云的颜色非常昏暗,天地迷蒙一片,连大海也看不清楚。不一会,雨下起来了,虞山中有一座古寺可以停留稍作休息。雨停了,我们从小路向南出发.沿途不断出现奇丽的景色:两旁龈腭般的山峰直逼云天,险峻的大山仿佛被从中劈开,两边的山崖对着张开,像那打开的大门,又像那直立的刀刃,这就是刽门。用剑州的大剑、小剑来拟称它,是因为它们的外形相像啊。我两脚斜着站了很久,不敢移动,但还是不忍离开、后来,遇到山里的僧人,再向他询问山中的名胜之地。僧人指引说南面是太公石室;由南往西是招真宫和读书台;由西往北面是拂水岩,水流向下奔腾如彩虹一般,大风逆吹,水沫向上飞溅高达几十丈。山的西面有三沓石、石城、石门,虞山后面有一个石洞通往大海,不时有隐藏的海中生物,人们叫不出它们的名字。我听得懂他的话,想问路前往游玩,但这时山上漉云浓密;风不断刮来,非常寒冷,天上不时有雨飘洒,打湿了衣服,使我和客人都难以停一片留片刻。而稍停,我们就从虞山的正面下山,困顿疲惫地踏上归途。从此,春雨接连下了二十多天,‘不能再次去虞山游玩。 唉!虞山靠近吴城只有百里,我两次从山下经过,都无法实现登同的愿望。现在到了那个地方,又只稍稍了解到它表面的情况,而那些幽深的地方,都未曾探访游历过,心里很不快乐。但是世间的种种境界中,有的一接触就能领会到,而一领会到就走到尽头了,开始的时候很高兴,接下来就索然无味了,想找回一值得玩味的,却一点也找不到了;反而那些得来很艰难的,而且得到一半就没有了的,却让人有无穷无尽的思恋。唉!这哪里只是游山寻胜才有的呢! 2.(2009年佛山市一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自幼已矫然不群,邃经术,文力雄健。中进士第,知雍丘县,御吏如束湿①,抚民如伤。县枕汴流,漕运不绝。旧苦多盗,然未尝有获者,时人莫知其故。伯雨下令纲舟②无得宿境内,始犹不从,则命东下者斧断其缆,趣京师者护以出。自是外户不闭。     使者上其状,召为大宗正丞。甫至,擢左正言。时徽宗初政,纳用谠论,伯雨首击章惇,曰:“惇久窃朝柄迷国罔上毒流搢绅乘先帝变故仓卒辄逞异意睥睨万乘不复有臣子之恭。向使其计得行,将置陛下与皇太后于何地?若贷而不诛,则天下大义不明,大法不立矣。臣闻北使言,去年辽主方食,闻中国黜惇,放箸而起,称甚善者再。又谓南朝错用此人。北使又问,何为只若是行遣?以此观之,不独孟子所谓‘国人皆曰可杀’,虽蛮貊之邦,莫不以为可杀也。”章八上,贬惇雷州。     伯雨居谏省半岁,所上一百八疏。大臣畏其多言,诏迁给事中,密谕以默为要。伯雨不听,抗论愈力,且将劾曾布。布觉之,徙为度支员外郎,寻知虢州。崇宁间,坐党事,削籍编管通州。为蔡卞所陷,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皆南迁,独伯雨徙昌化。奸人犹未甘心,复逮其仲子申先赴狱,妻适死于淮。报讣俱至,处之如平常,曰:“死者已矣,生者有负于朝廷,亦当从此诀。如其不然,其天杀无辜耶!”   绍兴初,高宗诏赠伯雨直龙图阁,又加谏议大夫。采其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著诬宣仁事以告天下。淳熙中,赐谥忠敏。 (《宋史• 列传一百四》,有删改)    [注] ①束湿:本义为捆扎湿物,湿物难束,须急捆之。指行为急切,也比喻行为严急苛刻。 ②纲舟:运送货物的船队。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趣京师者护以出。        趣:通“趋”,趋向、奔向 B.甫至,擢左正言          擢:提拔,提升  C.若贷而不诛              贷:宽恕,宽容     D.崇宁间,坐党事          坐:掌管,主持 答案:D【座:因…犯罪】 参考译文:任伯雨,字德翁,眉州眉山人。从小已经很强地表现出与众不同,深入钻研古代经典,文章雄健有力。考中进士等级。做雍丘县县令时,管理下级如同捆扎湿物(那样急切严厉),安抚百姓如同对待自己的伤口(那样轻柔细心)。雍丘县靠着汴河,水道运货的船只络绎不绝。从前雍丘县苦于盗贼多,然而不曾抓到过盗贼,当时的人没有谁明白其中的缘故。伯雨下令成批运送货物的船只不能在雍丘境内过夜,开始(船家货主)还不听从,伯雨就下令,东下的船只(靠岸过夜的),就用斧头砍断它的缆绳;(如果是)奔赴京城的船只,就护送着出境,从此雍丘百姓家的门可以不关闭(也没有偷盗现象)。 朝廷使者上奏了他的事迹,伯雨被召见,做了大宗正丞。刚到任,又提拔为左正言。当时徽宗刚开始执政,听用正直的言论,伯雨首先揭发章惇,说道:“章惇长期窃取朝廷大权,欺骗国君,流毒百官,趁先帝突然去世,就表现出篡权之意,看不起陛下,不再有做臣子的恭敬。假使他的计谋得以实行,将在什么地方安置陛下与皇太后呢?如果宽恕而不杀他,那么天下的大义就无法阐明,大法就无法确立了。我听北方(指辽国)的使者说,去年辽主正进食,听说中原罢免了章惇,放下筷子起身,两次称好,说宋朝错用了这个人。北方的使者又问,为什么只像这样放逐贬谪呢?从这件事看来,(对章惇)不只是如孟子所说‘国人都说该杀’,虽然是蛮貊之邦的辽国,也没有人不认为该杀的。”奏章上了八次,皇上贬章惇到雷州。 伯雨处在谏官的位置半年,上的疏有一百零八份。大臣们惧怕他的多言,皇上让伯雨做给事中,私下里告诫他把沉默作为原则。伯雨不听,批评朝政的言论更加强力,而且将上章弹劾曾布。曾布察觉了这件事,调他任度支员外郎,不久到虢州主持工作。(后来)崇宁年间,因犯结党的罪,伯雨被削掉官职发配到通州。他又被蔡卞陷害,与陈瓘、龚玦、张庭坚等十三人都南迁,(可)去昌化的只有伯雨。奸人还不甘心,又抓了伯雨的第二个儿子申先,将他下狱,妻子在江淮家中又刚去世。子捕妻逝的消息一齐送到。伯雨对这两件事跟平常一样,他说:“死的人已经死了,活着的人辜负朝廷,也应当从此诀别。如果不这样,上天难道会枉杀无罪之人吗?” 绍兴初年,高宗颁诏追赠(已故的)伯雨为直龙图阁,又加赠谏议大夫。朝廷采纳他的谏章,追贬章惇、蔡卞、邢恕、黄履,明确了被诬陷的宣仁事件来告知天下。淳熙年中,朝廷赐予他“忠敏”的谥号。 3.(第二次)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以孝义世被旌显,一门六阙①相望。敬则志尚恢博,好学,重节义然诺,善与人交,振其急难,不责报於人。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善。咸亨中,高宗闻其名,召见,异之。为中书令李敬玄所毁,故授洹水尉。久之,除右补阙。 初,武后称制,天下颇流言,遂开告密罗织之路,兴大狱,诛将相大臣。至是,已革命,事益宁。敬则谏曰:“臣闻李斯之相秦也行申商之法重刑名之家杜私门张公室弃无用之费损不急之官惜日爱功亟战疾耕。既庶而富,遂屠诸侯。此救弊之术也。故曰:刻薄可施于进趋,变诈可陈於攻战。天下已平,故可易之以宽简,润之以淳和。秦乃不然,淫虐滋甚,往而不反,卒至土崩。此不知变之祸也。陆贾、叔孙通事汉祖,当荥阳、成皋间,粮饷穷,智勇困,未尝敢开一说,效一奇,唯进豪猾贪暴之人。及区宇适定,乃陈《诗》、《书》,说礼、乐,开王道。高帝忿然曰:‘吾以马上得之,安事《诗》、《书》?’对曰:‘马上得之,可马上治之乎?’帝默然。於是贾著《新语》,通定礼仪。此知变之善也。向若高帝斥二子,置《诗》、《书》,重攻战,尊首级,则复道争功,拔剑击柱,晷漏之不保,何十二帝二百年乎?故曰:仁义者,圣人之蘧庐;礼者,先王之陈迹。祠祝毕,刍狗②捐;淳精流,糟粕弃。仁义尚尔,况其轻乎?” 后善其言,迁正谏大夫,兼修国史。以老疾还政事,俄改成均祭酒、冬官侍郎。易之等集名儒撰《三教珠英》,又绘武三思、李峤,苏味道、李迥秀、王绍宗等十八人像以为图,欲引敬则,固辞不与,世洁其为人。出为郑州刺史,遂致仕。侍御史冉祖雍诬奏与王同皎善,贬涪州刺史。既明其非罪,改庐州。代还③,无淮南一物,所乘止一马,子曹步从以归。卒年七十五。 【注】①仕宦之家门前所建用以表彰的建筑物。②祭祀时用的用草扎成的狗。③朝臣出任外官者重新被调回朝廷任职。 下列各项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孝义世被旌显           被:受到     B.故可易之以宽简       易:代替 C.为中书令李敬玄所毁       毁:诽谤     D. 祠祝毕,刍狗捐       捐:捐献 答案:D(抛弃) 参考译文:朱敬则,字少连,亳州永城人。凭着孝义世代受到表彰,他一家门外就有六个阙挨在一起。敬则志向宏大,爱好学习,重视节义和承诺,善于与人交往,救济别人的急难,不向人要求报答。与左史江融、左仆射魏元忠有交情。咸亨年间,高宗听说了他的名声,召见他,觉得他非同一般。但被中书令李敬玄诽谤,所以只授予他洹水县尉的官职。过了很长时间,被授予右补阙的官职。 当初,武后代行皇帝的职权,天下有很多议论,武后就大开告密罗织罪名的渠道,制造大案,诛杀将相大臣。到朱敬则做右补阙时候,武后已经称帝,社会很安定了。敬则进谏说:“我听说李斯做秦国丞相的时候,实行申不害、商鞅的法令,重视法家学说,限制私人势力,扩张公家权势,杜绝没有实效的花费,减少并不急需的官职,珍惜时间讲究功效,积极备战致力农耕。人多财富之后,就开始消灭诸侯割据势力,这才是拯救弊病的办法。所以说:严刑峻法可以用于努力向上时期,机变诡诈可以用在攻城野战方面。天下已经太平,所以可以用宽松代替严酷,用仁厚平和的政策来润泽百姓。秦朝却不是这样,荒淫暴虐更加厉害,实行下去就不再改变,最后到了土崩瓦解的结局。这是不懂得变通的祸患。陆贾、叔孙通侍奉汉高祖,在荥阳、成皋一带打仗的时候,粮饷匮乏,智穷力竭,他们不曾敢提出一种主张,进献一个奇谋,只是推荐一些狡猾残暴的人。等到社会刚安定下来,就摆出《诗》《书》,宣扬礼制,开辟仁政之道。高帝生气地说:‘我是从马上得到天下的,哪里用得上《诗》《书》呢?’他们回答说:‘马上得到天下,可以马上治理天下吗?’高帝默然不语。于是陆贾编著《新语》,叔孙通制定礼仪,这是懂得变通的好处。如果高帝斥退这两个人,抛弃《诗》《书》,一味重视攻城野战,看重杀敌数量,那么满路都是争功的人,为争论功劳闹得剑拔弩张,国家连片刻时间都不能保有,哪来十二个皇帝二百年江山呢?所以说,仁义是圣人暂住的旅馆;礼乐,是先王遗留的旧迹。祭祀祷告结束了,刍狗就应该抛弃;醇酒已经流出来了,糟粕就要丢掉。仁义尚且这样,何况那些没有它重要的东西呢?” 武后觉得他的意见很好,提拔他做正谏大夫,同时主持编修国史的工作。后来因为年老有病辞去了职务,不久又改任成均祭酒、冬官侍郎。张易之等人召集有名望的学者编撰《三教珠英》,又绘制武三思、李峤,苏味道、李迥秀、王绍宗等十八人的画像作为插图,他们想聘请敬则,敬则坚决拒绝,不肯参与,世人都认为他品行高洁。后来被外派担任郑州刺史,于是辞官退休。侍御史冉祖雍诬告他和王同皎关系很好,他被贬为涪州刺史。等到弄清他没有罪过之后,又改任庐州刺史。再次被召回朝廷时,没有带淮南一件东西,所乘坐的只有一匹马,子女都跟着他步行而回。去世的时候七十五岁。 4.(广大附中高三模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深虑论 方孝孺   虑天下者,常图其所难,而忽其所易;备其所可畏,而遗其所不疑。然而祸常发于所忽之中,而乱常起于不足疑之事。岂其虑之未周欤?盖虑之所能及者,人事之宜然;而出于智力之所不及者,天道也。   当秦之世,而灭六诸侯,一天下,而其心以为周之亡,在乎诸侯之强耳。变封建而为郡县,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天子之位可以世守,而不知汉帝起陇亩之中,而卒亡秦之社稷。汉惩秦之孤立,于是大建庶孽而为诸侯,以为同姓之亲,可以相继而无变,而七国萌篡弑之谋。武、宣以后,稍剖析之而分其势,以为无事矣,而王莽卒移汉祚。光武之惩哀、平,魏之惩汉,晋之惩魏,各惩其所由亡而为之备,而其亡也,皆出其所备之外。 唐太宗闻武氏之杀其子孙,求人于疑似之际而除之,而武氏日侍其左右而不悟。宋太祖见五代方镇之足以制其君,尽释其兵权,使力弱而易制,而不知子孙卒困于夷狄。此其人皆有出人之智,负盖世之才,其于治乱存亡之几,思之详而备之审矣。虑切于此而祸兴于彼,终至于乱亡者何哉盖智可以谋人而不可以谋天良医之子多死于病良巫之子多死于鬼。彼岂工于活人而拙于活己之子哉?乃工于谋人而拙于谋天也。 古之圣人,知天下后世之变,非智虑之所能周,非法术之所能制,不敢肆其私谋诡计,而惟积至诚、用大德,以结乎天心,使天眷其德,若慈母之保赤子而不忍释。故其子孙,虽有至愚不肖者足以亡国,而天卒不忍遽亡之,此虑之远者也。夫苟不能自结于天,而欲以区区之智,笼络当世之务,而必后世之无危亡,此理之所必无者也,而岂天道哉?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变封建而为郡县   封建:封邦建国   B.方以为兵革可以不复用  兵革:兵器 C.其于治乱存亡之几 治乱:治理乱世   D.笼络当世之务        笼络:包揽 答案:C (治乱:安宁与动乱) 参考译文: 筹划国家大事的人,常注重艰难危险的一面,而忽略素常容易的一面,防范随时会出现的可怕事件,而遗漏不足疑虑的事件。然而,灾祸常常在疏忽之际发生,变乱常常在不加疑虑的事上突起。难道是考虑得不周到吗?大凡智力所能考虑到的,都是人事发展理应出现的情况,而超出智力所能达到的范围,那是天道的安排呀! 秦始皇剿灭诸侯,统一天下后,认为周朝的灭亡在于诸侯的强大,于是改封建制为郡县制。满以为这样一来就会根除战争动乱,天子的尊位可以代代安享,却不知汉高祖在乡野间崛起,最终颠覆了秦朝的江山。汉王室鉴于秦朝的孤立无辅,大肆分封兄弟、子侄为诸侯,自以为凭着同胞骨肉的亲情,可以共辅江山,不生变乱,然而吴王刘濞等七国还是萌生了弑君篡位的阴谋野心。汉武帝、汉宣帝之后,逐渐分割诸侯王的土地,削弱他们的势力,这样便以为平安无事了,没想到外戚王莽最终夺取了汉家的皇位。光武帝刘秀借鉴了西汉(哀、平)的教训,曹魏借鉴了东汉的教训,西晋借鉴了曹魏的教训,各自借鉴其前代的教训而进行防备,可他们灭亡的根由,都在防备的范围之外。 唐太宗听传言说:将有带“武”字的人杀戮唐室子孙,便将可疑之人找出来统统杀掉。可武则天每天侍奉在他身边,却怎么也没想到她。宋太祖看到五代的节度使可以制伏君王,便收回节度使的兵权,使其力量削弱,容易对付,哪料想子孙后代竟在敌国的困扰下逐步衰亡。这些人都有着超人的智慧,盖世的才华,对国家乱亡的诱因,他们可谓考虑得细致,防范得周密了,然而,思虑的重心在这边,灾祸却在那边产生,最终免不了灭亡,为什么呢?或许智力谋划的只是人事的因素,却无法预测天道的安排。良医的儿子难免会病死,良巫的儿子难免死于神鬼,难道是善于救助别人而不善于救自己的子女吗?这是善于谋划人事而不善于谋划天道啊! 古代的圣人,知道国家将来的变化,不是人的智谋能考虑周全的,也不是法术能控制的,不敢滥用阴谋诡计,只是积累真诚,用大德来感动天心,使上天顾念他(对百姓)的恩德,像慈母保护初生婴儿那样不忍心舍弃。尽管他的子孙有愚笨不贤良足以使国家灭亡的,而上天却不忍心迅速灭其家国,这才是思虑得深远呀!假如不能用大德赢得天心,仅凭着微不足道的智谋,包揽天下的事务,想使国家没有危亡,这从道理上是讲不过去的,难道天意会如此安排吗? 5.(越秀区高三摸底调研测试)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古今论谏,常与讽而少直。其说盖出于仲尼。吾以为讽、直一也,顾用之之术何如耳。伍举进隐语,楚王淫益甚;茅焦解衣危论,秦帝立悟。讽固不可尽与,直亦未易少之。吾故曰: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然则奚术而可?曰:机智勇辩如古游说之士而已。夫游说之士,以机智勇辩济其诈,吾欲谏者,以机智勇辩济其忠。请备论其效。周衰,游说炽于列国,自是世有其人。吾独怪夫谏而从者百一,说而从者十九,谏而死者皆是,说而死者未尝闻。然而抵触忌讳,说或甚于谏。由是知不必乎讽,而必乎术也。 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谕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之谓也。触龙以赵后爱女贤于爱子,未旋踵而长安君出质;甘罗以杜邮之死诘张唐,而相燕之行有日。此理而谕之也。子贡以内忧教田常,而齐不得伐鲁;武公以麋鹿胁顷襄,而楚不敢图周。此势而禁之也。田生以万户侯启张卿,而刘泽封;朱建以富贵饵闳孺,而辟阳赦。此利而诱之也。苏秦以牛后羞韩,而惠王按剑太息;范睢以无王耻秦,而昭王长跪请教。此激而怒之也。【苏代以土偶笑田文楚人以弓缴感襄王此隐而讽之也五者相倾险诐1之论虽然施之忠臣足以成功何则理而谕之主虽昏必悟势而禁之主虽骄必惧利而诱之主虽怠必奋激而怒之主虽懦必立隐而讽之主虽暴必容。】悟则明,惧则恭,奋则勤,立则勇,容则宽,致君之道尽于此矣。 吾观昔之臣,言必从,理必济,莫如唐魏郑公(魏征),其初实学纵横之说,此所谓得其术者欤?噫!龙逢、比干不获称良臣,无苏秦、张仪之术也;苏秦、张仪不免为游说,无龙逢、比干之心也。是以龙逢、比干吾取其心,不取其术;苏秦、张仪吾取其术,不取其心,以为谏法。                                   (选自苏洵《谏论上》,有删节) 【注释】①险诐(bì):不正                     对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顾用之之术何如耳   顾:不过          B. 请备论其效  备:准备 C. 此理而谕之也       谕:使……明白   D. 悟则明,惧则恭  恭:谦逊有礼 答案:B(备:完备,全面。) 第四课时  (一)文言虚词的分类 1.代词 (1)人称代词 ①第一人称 吾、予、余、我 然予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项脊轩志》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  为白尚书,出听我言。《段太尉逸事状》 余于仆碑,又以悲乎古书之不存。《游褒禅山记》 ②第二人称 女、汝、若、尔、而、乃、子 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静女》(女通“汝”) 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   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晏子治东阿》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而通“尔”) ③第三人称 之、其、彼、厥、渠。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六国论》 虽与府吏要,渠会永无缘。《孔雀东南飞》 ④复数 属、辈、侪、类、徒 若属且皆为所虏。《鸿门宴》 此故吾侪同说书者也,今富贵若此!《柳敬亭传》 (2)指示代词 ①近指代词 是、此、斯、兹、之、然 这、这个、这里、这样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赤壁赋》 某所,而母立于兹。《项脊轩志》 ②远指代词 彼、夫、其 那、那个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岳阳楼记》 ③无定指代词 或、莫 有的、有的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时天下承平日久,自王侯以下,莫不逾侈。《张衡传》 ④辅助性代词 所、者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顺臾之所学也。《劝学》 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劝学》 (3)疑问代词 代人 谁、孰 谁、哪一个 吾孰与徐公美? 代事物 何、胡、奚、曷、盍 什么、哪里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盍不为行?《庄子·盗跖》 蹈死不顾,亦何故哉?《五人墓碑记》 表处所 安、恶(乌)、焉 在哪里、哪里 彼且恶乎待哉!《逍遥游》 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 2.副词 (1)时间副词 ①表过去 既、业、已、曾、尝、适、初、曩、昔、向、乡 已经、过去、刚才 适得府君书。《孔雀东南飞》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桃花源记》 ②表现在 方、会、适 正、正好 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鸿门宴》 ③表将来 且、将、欲、方、行、垂 将、将要 彼且奚适也?”《逍遥游》 ④表短暂 斯须、俄而、旋、暂、寻、未几、须臾、无何,猝、乍、暴、忽 不久、一会儿;突然 坐须臾,沛公起如厕。《鸿门宴》 银瓶乍破水浆迸。《琵琶行》 ⑤表持久 常、雅、素 经常、时常、平素、一向 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杂说》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张衡传》 素昧平生、素不相识。(成语) (2)否定副词 ①表否定 不、弗、莫、毋、无、未、匪、非、靡、勿、微 不、没有 三岁为妇,靡室劳矣。《氓》 曰:“毋从俱死也。”《鸿门宴》 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 ②表禁止 毋、勿、莫、无 不要、别 将子无怒,秋以为期。《氓》 多谢后世人,戒之慎勿忘。《孔雀东南飞》 (3)范围副词 ①表全部 俱、毕、凡、皆、咸、举、悉、尽、都、具、共、率 全、都,凡是、大凡,总共、共,大都、大致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桃花源记》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桃花源记》 悉以咨之。《出师表》 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六国论》 ②表部分 或个别 但、唯、止、仅、独、徒、特、第、直 只、仅、只是,几乎、将近、差不多达到 但见悲鸟号古木。《蜀道难》 技止此耳。《黔之驴》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逍遥游》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孙子吴起列传》 (4)程度副词 ①表深度 少、殊、很、极、甚、绝、至、良、酷、孔、稍、微、略、颇 很、太、极、特别、非常、分外,稍微、略微 于是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赤壁赋》 吾至爱汝。《与妻书》 ②表比较 益、弥、尤、愈、加、滋 更加、尤其、更、越 圣益圣,愚益愚。(《师说》) 入之愈深,其进愈难。(《游褒禅山记》 (4)情态副词。 ①表方式 俱、并、闲、微、窃、固 一起、暗中、坚决 宫中府中,俱为一体。《出师表》 窥父不在,窃发盆。《促织》 ②表速度 暂、遽、卒(猝)、立、即、旋、稍、渐、益 匆忙、急迫、急促 如听仙乐耳暂明。《琵琶行(并序)》 乱花渐欲迷人眼。《钱塘湖春行》   ③表频率 数、亟、累、屡、仍、辄、每、复 多次、重复、任何一次 范增数目项王。《鸿门宴》 每冒风驰行,未百步辄返。《满井游记》 (5)语气副词 ①表确认 即,必、定,诚、信,果 就是,一定,实在、的确,果真 即此爱汝。《与妻书》 臣诚知不如徐公美。《邹忌讽齐王纳谏》 烟涛微茫信难求。《梦游天姥吟留别》 ②表委婉的测度、商榷或论议语气 其、盖、殆,盖 大概(是)、恐怕(是) 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游褒禅山记》 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③表意外的惊异 曾 竟然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④表祈使 其 可、要 汝其善抚之。《与妻书》 ⑤表反诘 岂、其、庸、巨(讵)、宁 难道、哪里、怎么 岂若吾乡邻。《捕蛇者说》 其可怪也欤。《师说》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王后将相,宁有种乎?《陈涉世家》    (6)指代性的副词 相 互指、偏指 相互,我、他 …… 久久莫相忘。《孔雀东南飞》 叶叶相交通。《孔雀东南飞》 见 动作行为的接受 自己、我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陈情表》 君既若见录。《孔雀东南飞》  (8)谦敬副词 表敬 请、敬、谨、幸、惠、辱、猥、垂、蒙 承蒙、有幸、请让我 …… 请为王吹竽。《滥竽充数》 猥自枉屈。《出师表》 大王亦幸赦臣。《廉颇蔺相如列传》 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左传》 表谦 敢、窃、忝、猥、伏 私下地、伏在地上想 …… 猥以微贱,当待东宫。《陈情表》 伏惟启阿母。《孔雀东南飞》 臣忝当大任,义在安国。《三国志》 注意动词“请”和表敬副词“请”的用法。作动词时表示“请求对方做”;作副词时表示“请允许我做”。如:“请京,使居之。”“欲与大叔,臣请事之。”前句是动词,后句是表敬副词。 3.助词 ①音节助词 有、其(词头);然、焉、如、乎(词尾) 不译;……的样子 乃不知有汉,无论晋魏。《桃花源记》 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②句首助词 夫、盖、维、惟、唯 表要发议论等,不译 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盖儒者所争,尤在于名实。《答司马谏议书》 ③句中语气 盖、也、与 表停顿,不译 知幸与不幸,则其读书也必专。《黄生借书说》 ④句末助词 陈述语气:也、矣、焉、耳、已 不译;罢了,了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赤壁赋》 疑问语气:乎、诸、与(欤)、邪(耶)夫、兮 呢、吗 而又何羡乎?《逍遥游》 感叹语气:哉、乎、也、夫、兮 呢、啊 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鸿门宴》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鸿门宴》 语气助词“也”和“矣”的区别 也 都表陈述语气,但二者分工明确。 表对事物固定状态的肯定或确认。(表静态) 其意常在沛公也。(《鸿门宴》) 矣 表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断定事物的“已然”“将然”或“必然”。(表动态) 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鸿门宴》 4.连词 (1)表并列 与、及、暨/且、而、以/且…且…,载…载… 和/又/又…又…/一边…一边… 河汉清且浅,相去复几许。《迢迢牵牛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氓》 四体康且直。《孔雀东南飞》 (2)表承接 而、则、因、乃、遂/而后/若夫 于是、就、便/然后/至于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鸿门宴》   (3)表递进 而、且 并且、而且 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已。《劝学》 (4)表因果 以、为、因、由、缘/故、是故、是以、以故 由于、因为/因此、所以 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说》 (5)表假设 向、向使、使、而、即、若、必、今/即、纵、纵使、纵令、藉第令 如果、假如/即使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阿房宫赋》 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山中留客》 藉第令毋斩,而戍死者固十六七。《陈涉世家》 (6)表转折 而、然、则、然则、可 却、可是、但是、但 于其身也也,则耻师焉。《师说》 虽然,犹有未树也。《逍遥游》 然视其左右,来而记之者已少。《游褒禅山记》 连词“以”与“而”连接的前后两项间有对动词谓语的修饰关系,易与承接关系混淆,要注意辨别。如: 尉剑挺,广起,夺而杀尉(《陈涉世家》) 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鸿门宴》) 前例的“夺”与“杀”,后例的“举”与“示”,在时间上行动上有明显的先后,属承接关系。 吾尝终日而思矣(《劝学》) 木欣欣以向荣(《归去来兮辞》) 前例的“终日”与“思”,后例的“欣欣”与“荣”,是同时发生的,前后有修饰关系。表修饰的“而”“以”可译作“地”“着”,也可不译。 5.介词 ①引出行动的工具、方法、凭借 以、因 拿、凭借、依据 入见。问:“何以战?”《曹刿论战》 又因厚币用事者臣靳尚。《屈原列传》 ②引出动作的对象 于、与、因、为、乎 同、跟、给、替、对、对于、向、通过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欲呼张良与俱去。《鸿门宴》 ③引出动作的原因 于、以、为 由于、因为 业精于勤荒于嬉。《劝学解》 不以物喜,不以已悲。《岳阳楼记》 ④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 于、乎、自、从、缘 在、从、到、沿着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阿房宫赋》 生乎吾前。《师说》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桃花源记》  “以”“与”“因”在句中作介词与连词的辨别: 以 ①以+名词(名词性短语)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鸿门宴》 以乡人子谒余。《送东阳马生序》 充当句中唯一动词的状语或补语,为介词 ②以+动词 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以刀劈狼首。《狼》 前面没有动词或动词性短语,为介词 ③动词(动词性短语)+以+动词(动词性短语)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游褒禅山记》   为连词 与   名词(名词性短语)+与+名词(名词性短语)   ①独卿与子敬与孤同耳。《赤壁之战》 ②而吾与子之所共食。《赤壁赋》 ③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鸿门宴》 无主次之分,即“与”前后之名词或名词性词组互换,意义没有改变,即为连词。①(前一个“与”连接的“卿”和“子敬”是并列关系,故是连词;后一个“与”连接“卿与子敬”和“孤”,有主次之分,故是介词)③(不可互换,介词)②(可以互换,连词) 因    ①因+名词(名词性短语) 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过秦论》 因地制宜、因人而异。(成语)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河山。《过秦论》 “因”与名词或名词性短语组成介宾结构,为介词 ②因+动词 后因伐木,始见此山。《雁荡山》 为连词 注意:“因”、“以”、“与”后省略代词,会误为连词。如: 望今后有远行,必以(之)告妾。《与妻书》 是岁大旱,无野草,农以(之)告谌。《段太尉逸事状》 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之)俱去。《鸿门宴》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之)饮。《鸿门宴》 驴不胜怒,蹄之。虎因(之)喜,计之。《黔之驴》 6.叹词 唉、嘻 唉、哎 唉!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呜呼、嗟乎、噫吁嚱 啊、哎呀 嗟乎!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阿房宫赋》 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难》 第五课时 (一)理解常见文言虚词的技巧 1.词性分析法 从词性的角度看,许多虚词是兼职的,即在不同的句子中有不同的词性,如“之”有代词、助词、动词三种词性。通过分析词性,以理解其意义和用法。 2. 位置分析法 有些虚词在句中的位置不同所起的作用也不同,因而理解虚词的作用和意义时,应从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关系、搭配习惯及其使用规律等方面入手。 如“乎”:作语气助词,表感叹、疑问或反问,一般位于句尾或句中;作词尾,用在形容词后。作介词时它位于名词、代词或名词性短语之前,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处所、范围、对象等,用于形容词后,表示比较。 3.温故求新法   我们应尽量回顾过去学过的有关虚词的例句及有关知识,将这些例句的意义和用法进行比较,从而快速高效地理解句中虚词的用法。 4.语境判定法  一个虚词往往有多种用法,要理解其句中用法,必须根据上下文来确定。如“而”: 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 后句没有紧承前句“一世之雄”的功名大加赞许和充分肯定,而是用“安在”逆接,可见句中的“而”为转折连词,可译为“可是、却”等。 5.语法切入法  即通过分析句中的语法结构去理解虚词在句中的用法。如: 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鸿门宴》) 句中有三个“为”,前两句的主语是“人”和“我”,宾语是“刀俎”和“鱼肉”,句中的两个“为”应为动词谓语,译为“是”;末句“何辞”,即“辞何”,是个动宾结构,主语承前省略,可见句末的“为”是表疑问的语气词,因为它不表示实在意义。 6.标志识别法   有些虚词是构成特殊文言句式的标志词,如能掌握课文或成语中出现过的一些特殊文言句式中的标志性虚词,就能帮助我们理解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 如:表示被动的“见”“于”“为”“为所”,表示宾语前置的“之”“是”等。 (二)复习方法 1.重视课内虚词积累。分类记忆理解。如表限定范围副词,有许多:只、止、特、但、徒、惟、仅、直、啻。可译为:只、只是、只有、仅仅。表示时间短暂副词有:少时、少顷、少间、俄顷、俄而、未几、须臾、寻、旋、既而、斯须。可译为:不久、立刻、随即、一会儿、片刻。再如句首虚词,引起议论或表示感叹的有:夫、盖、嗟夫、呜呼、噫、若夫。句末虚词,表示各种语气的有:者、也、乎、哉、矣、焉、邪(耶)、耳、尔、与(欤)。一般根据文意可译为:吗、呢、了、啊、吧。 2.记忆特殊用法。对于与现代汉语一致的用法,不必记忆,只记特殊用法。如:“乃”,只记(1)副词,反而、竟然;(2)代词,你的 3.善于比较,区分一词多性。对于“以”,要弄通其作连词、介词、动词的差别。类似的如“其”、“与”、“之”等词语。 4.注意特殊虚词。(1)兼词,即一个单音词兼有两个词的意义和用法。如:诸(之于,之乎)、耳(而已)、盍(何不)、曷(何不)、叵(不可)、尔(而已)。(2)虚词连用,如:“借第令毋斩”中的“借第令”就是“假使”的意思;还有句末语气词的连用,一般是两个或三个词的连用,起主要、关键作用的是看最后一词的意义和用法。(3)古是两个单音词,今变为一个双音词;解释时要当两个词来理解。如:“于是”、“所以”“是以”等。  二、【专题综练】 (一)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B.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C.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  D.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  何者?严大国之威以修敬也。     B. 大王来何操?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C. 或异二者之为,何哉?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 D. 徐公何能及君也?        何以战?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然豫州新败之后,安能抗此难乎?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  B.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将军迎曹,欲安所归乎? C.飘飘乎如遗世独立。             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D.儿寒乎?欲食乎?               技盖至此乎?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度我至军中,公乃入。         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 B.今其智乃反不能及。           是乃仁术也,见牛未见羊也。 C.若事之不济,此乃天也。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D.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嬴乃夷门抱关者也。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于乱石间择其一二扣之。       臣从其计,大王亦幸赦臣。 B.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C.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D.及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     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示赵弱且怯也。                  又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 B.誓不相隔卿,且暂还家去。        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 C.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        若属皆且为所虏。 D.凡四方之士无有不过而拜且泣者。  有怠而欲出者,曰:“不出,火且尽。”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 A.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    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 B.若据而有之,此帝王之资也。      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C.徐公不若君之美也。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D.若毒之乎?……更若役,复若赋。  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A.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 B.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 C.某所,而母立于兹。      若属且皆为所虏。 D.夜则以兵围所寓舍。      臣所过屠者朱亥,此子贤者,世莫能知,故隐屠间耳。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不同于其他的一项是(   ) A.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B.此吾所以敢率性就死不顾汝也。 C.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10.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为仲卿母所遣,自誓不嫁。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           B.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C.公为我献之。              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D.我为鱼肉,何辞为?        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 (二) 1.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  B.且焉置土石?         万钟于我何加焉! C.犹且从师而问焉。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D.或师焉,或不焉。     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 2.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B.女也不爽,士贰其行。        汤之问棘也是已。 C.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 D.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而吾以捕蛇独存。         不赂者以赂者丧。 B.皆以美于徐公。           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 C.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樊哙侧其盾以撞。 D.以八月十三斩于市。       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以辰时气绝 4.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变法者因时而化。   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   B.因利乘便。         于今无会因。 C.蒙故业,因遗策。   因拔所佩刀断一指。          D.不如因而厚遇之。   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 5.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燕王欲结于君。        身长八尺,每自比于管仲、乐毅。   B. 良曰:“长于臣。”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C. 于其身也,则耻师焉。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  D.君幸于赵王。           不求闻达于诸侯。 6.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沛公军霸上,未得与项羽相见。    唯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       B. 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C.沛公曰:“孰与君少长?”         较秦之所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 D.则与一生彘肩。                  无乃尔是过与? 7.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壮士!赐之卮酒。”则与斗卮酒。  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B.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       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C.于其身也,则耻师焉,惑矣。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D.非死则徙尔。                     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 8.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不同的一项是(   ) A.钟情如我辈者,能忍之乎。   德合一君,而征一国者。 B.此数者,用兵之患也。       或异于二者之为,何哉? C.言之,貌若甚戚者。        然往来视之,觉无异能者。 D.客有吹洞箫者。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9.下列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 A.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不知将军宽之至此也。 B.之二虫又何知。                均之二策,宁许之以负秦曲。 C.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D.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        余扃牖而居,久之能以足音辨人。 参考答案 (一) 1. C (C项为代词,你;A、 B、D项均为连词,表目的,来。) 2. C (C、均为为代词,什么原因。A、动词,呵问;代词,什么原因 B、代词,什么;副词,多么。D、副词,怎么;代词,什么) 3. C (A、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 B、均为助词,反问语气,吗、呢。C、形容词词尾,助词,……的样子;相当于介词“于”。D项均为助词,表疑问语气,吗。) 4. A(A、均为副词,表顺承,就、才。B、表出乎意料,竟然;副词,确认判断,是、就是。C、副词,是、就是;第二人称代词。 D、表顺承,就、才;副词,确认判断,是。) 5.C (C、均为副词,分别表商婉、期望语气。A、指示代词,其中;第三人称代词,作定语。B、人称代词,他;活用为第一人称。D、指示代词,那;音节助词,不译。) 6. A (A项为连词,表并列,又。B、副词,暂且,姑且;副词,将。C、连词,表让步,尚且,还;副词,将。D、连词,表并列,又;副词,将。) 7. C (C、动词,像,如;,表假设,如果。A、均为代词,你、你们。B、均为连词,表假设,如果。D、均为代词,你。) 8. C (C、名词,处所;介词,与“为”一起表被动。其余为助词,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 9.A (A、表凭借,用来……的方法;其余表原因,……的原因。) 10. D (D、均为助词,表示疑问或反诘。A、表被动,被;介词,为了。B、动词,形成;介词给;C、介词,替;动词,作为。 (二) 1. A(A、均为兼词,相当于“与之”、“于此”。B、代词,哪里;句末语气词,反诘语气,呢。C、代词,之;句末语气词,表肯定。D、句中语气助词,表提顿;助词,形容词或副词词尾,相当于“然”,……的样子、……地。) 2. D(D、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助词,表肯定和感叹语气。A、均为助词,表判断。B、均为句中助词,用在主谓之间,表停顿。C、均为助词,用于句末,表感叹、肯定。) 3. B (B项为动词,认为;介词,把。A、项均为介词,因。C、均为连词,表修饰。D、项均为介词,表时间,在。) 4. D (D项为介词,趁此、趁机。A、介词,依据;介词,因。B、介词,表凭借,依据;名词,机会。C、动词,继承;连词,于是。) 5. D (D、介词,表被动;介词,在。A、均为为介词,跟、同。B、均为介词,表比较,比。C、均为介词,对于。) 16. C(C、介词,跟、同,有比较义。A、介词,跟、同;连词,和。B、介词,替;动词,给。D、动词,给;助词,同“欤”,表疑问或反诘语气。) 7. C (C项前者为连词,表转折,却;后者为副词,表判断。A均为连词,表承接;B均为连词,表假设; D项均为连词,表选择。) 8.D (D、均为助词,前者是定语后面的标志,后者是判断的标志,用在主语后,表提顿;A、均为助词,……的(人、东西、事情);B、均为助词,前者表提顿,后者置于数词后面,无义;C、用作“若”“似”“如”的宾语,译为“……的样子”。) 9. B(B、均为指示代词,这、此。A、动词,到;人称代词,我。C、结构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代词,在否定句中,前置。D、结构助词,取消句子的独立性;音节助词,用在时间词或动词后面,凑足音节。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