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资料汇编
一、近年高考题分析。
◆2002年北京高考卷第11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许公害怕走漏消息得罪近邻楚国,故不用语言而用唾之方向为五员指路,五员心领神会。
B.作者赞赏江上丈人为他人做事而不求名利、不求回报的态度。
C.孙叔敖的智慧在于懂得为子孙后代的长远利益着想,而江上丈人的智慧却在于懂得追求高尚的道德。
D.文章最后一段,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精”,用鄙人的例子说明“其所取弥粗”。
【解析】本题的B项和D项都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D项中“用儿子和贤人的例子”表述不当。答案:D
◆2002年北京高考卷第16题(原文见附录)
唐代诗人王之涣曾经写下一首著名的同题诗作,与畅当的诗相比,王之涣的诗显然更胜一筹。你认为王之涣的优胜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解析】此题看起来是考查艺术性,因为“更胜一筹”往往引起我们艺术方面的联想,但实际上王诗的高明之处正在诗人的思想境界,他能在艺术描写的同时,将自己的观点融入其中。答案:王之涣的诗不仅写出了在鹳雀楼上所望见的壮丽景象,而且包含着“登高才能望远”这一人生哲理,境界显得加高远。
◆2003年上海春季高考卷第22题(原文见附录)
下列诗句中,与本文所说明的艺术创作规律最为贴近的一项是:
A.文章自得方为贵,衣钵相传岂是真。
B.不薄今人爱古人,清词丽句必为邻。
C.意匠如神变化出,笔端有力任纵横。
D.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
【解析】此题看起来也是考查艺术创作规律的,但题干中有“本文所说明的”这一限制语,可以看成就是概括和评价作者的艺术观点,首先就是要理解本文作者的艺术主张,然后对照选项,逐一筛选。答案:A
从近年高考内容来看,古代诗歌鉴赏在试卷中占的分值越来越高,全国卷2000年以前主要是放在选择性考题中,基本上只占一题,题干大都为:“对下列诗句解说(或者分析、赏析)错误的一项是”2001年全国卷开始增加到两题,即第一大题的第8、9两题,且第9题题干改变,列出了几首同样是写送别的唐诗,让考生选出与韦应物的诗写法相同的一首。2001年的上海卷不仅考题数量增加,试题内容与形式也有了质的突破,要求考生简析辛弃疾的《摸鱼儿》主题为什么集中体现在一个“愁”字上,还要说出为什么“闲愁最苦”。2002年的上海春季卷,考岳飞的《小重山》,占了4题,其中三题为主观题,更是让人耳目一新。
命题人张伟明先生曾在《2003年高考语文命题展望》一文中明确指出,2003年高考语文试卷变动的主要特点是:“继续减少客观题,增加主观题,从而加大对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的考查”,诗歌鉴赏题就从2002年开始采用主观题的方式。纵观这几年高考试卷中古代诗歌鉴赏的命题发展方向,我们便对2004年高考这一内容的考查有了更清醒的理解和认识。从题型设计的合理性来看,主观题思维空间较大,可以充分体现考生多方面的能力,便于学生张扬思维个性,展示语言表达能力等,符合以学生为主体发展的教育规律。以主观表述的形式考察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诗歌鉴赏的难度,它更接近真正的文学鉴赏。而真正的文学鉴赏,对鉴赏者素质的要求是很高的。考生的鉴赏知识、生活阅历、审美情趣等,都起着重要作用。
二、学会知人论世。
只有把诗人及其作品放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上,特别是放到当时的文化背景上,才有可能看到其诗歌艺术的奥秘。所谓“知人”就是要掌握作家的生平和诗歌风格,这是因为任何一个作家都有自己的艺术风格,这既是作家成熟的标志,也是一个诗人的审美理想与追求的体现,掌握了诗人的生平和风格,就可由此及彼地类推诗人的其他作品。所谓“论世”就是要了解作家的时代风貌。掌握了时代风貌,同时代作家所具有的共性也就把握住了。因此,学会知人论世,在某种意义上,就有点“终南捷径”的味道了。
就个人风格而言,例如,李白的诗中往往流露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的傲骨,诗风多以浪漫飘逸为特色;而杜甫的诗中处处体现其“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的心志,风格多沉郁顿挫;陶渊明寄情山水、歌咏田园生活,风格多恬淡自适,而苏轼开创豪放词派,风格多豪放达观。
就时代风貌而言,例如,三国战乱频繁,才促成了慷慨悲凉的建安风骨;唐朝是封建社会最繁荣最富强的时期,也是诗歌繁荣的黄金时代,所以才有李白诗的豪迈气概等。
为了有助于鉴赏,考生应充分掌握各个时代、各个流派的代表人物和重要作家的风格。例如,唐代诗人中,孟浩然语淡味重、恬静浑健;王维恬淡含蓄、气韵生动(“诗中有画”);王昌龄雄健浑厚且情思婉约;高适、岑参雄浑奇拔;韦应物清新典雅;韩愈气势磅礴、奇特新颖;李贺忧郁激愤;元稹艳丽浅近;白居易平白清新,雅俗共赏;刘禹锡清峻明朗;李商隐清丽俊逸;杜牧含蓄绰约。而词人中,李煜颓靡伤感、细腻感人;欧阳修清丽明媚、语近情深;范仲淹苍凉悲壮;晏殊明朗疏淡;苏轼雄健豪放;柳永缠绵悱恻;秦观情真意切;李清照婉约凄切;杨万里新鲜活泼;辛弃疾气势雄壮;姜夔精心刻意、清妙秀远等。以上概括,也许未必确当,我们应通过自己的鉴赏,加强对作家作品的感性认识,从而归纳出各个作家的风格。
当然某一作家有某种风格,并不意味着他的所有作品都具有这种格调。例如,苏轼这位豪放词派的代表人物,他的悼亡词《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其悲戚哀婉感人至深,应不在李清照《声声慢》之下。反过来,婉约派代表人物李清照的《绝句》(生当作人杰)所展现出来的雄奇豪放,颇有巾帼不让须眉的气概。
三、积累教材中出现的常见文学典故。
用典是古诗的一道独特风景线。典故的运用,使古诗言简意丰;也给我们鉴赏带来困难。如果遇到“典故”这个拦路虎而不知所措的话,就必然影响到鉴赏的效果。张伟明先生在《2003年高考语文命题展望》中特别指出:“当然,如果诗句用到的典故是我们在课文中学过的,我们应该知道,并能结合所学的知识进行分析。”这标明试题所选诗歌中的用典应该不会超出教材的范畴。因此,我们应当把教材中出现的有关文学典故加以积累。例如,“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让我们想到廉颇的遭遇,联系作者当时的处境,便可体会其中包含的深沉的感慨。再如“冯唐”的典故,在课文《难老泉》中出现过,如果积累下来,便不难理解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的用意所在了。
四、了解古代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情感。
1、忧国伤时类
①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如:杜牧《过华清宫》
②反映离乱的痛苦。如:杜甫《春望》
③同情人民的疾苦。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翁》
④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如:杜甫《登楼》
2、建功报国类
①建功立业的渴望。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②保家卫国的决心。如:王昌龄《从军行》
③报国无门的悲伤。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④山河沦丧的痛苦。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⑤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如:苏轼《水调歌头•赤壁怀古》
⑥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如:杜甫《兵车行》
⑦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如:屈原《涉江》
3、思乡怀人类
①羁旅愁思。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②思亲念友。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年生死两茫茫》
③边关思乡。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④闺中怀人。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溪桥柳细》
4、生活杂感类。
①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庄》
②昔胜今衰的感慨。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③借古讽今的情怀。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④青春易逝的伤感。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⑤仕途失意的苦闷。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⑥告慰平生的喜悦。如:杜甫《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5、长亭送别类。
①依依不舍的留念。如:柳永《雨霖铃》、王维《渭城曲》、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②情深意长的勉励。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
③坦陈心志的告白。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六、注意答题的技巧。
针对2002年开始的高考诗歌鉴赏题形式变化,由客观题变为主观题,难度也相应提高这一新情况,我们答题的对策也应相应作出变化。考虑到诗歌鉴赏的特殊性,考虑到考纲的具体要求,由学生回答部分大概可由以下几个部分(考试时会从中择取几点)来组成:
一是对诗歌中词语的理解、对诗句内涵的挖掘。二是对诗歌中形象的把握,特别是对诗歌中抒情主人公形象的鉴赏。三是对诗歌风格的判断,对诗歌体裁样式的识别。四是对诗歌艺术技巧的研判。五是对诗歌主旨的理解。
从上面的五点入手,简略叙述一下答题的注意点:
(一)诗歌的语言是高度浓缩化的语言,对诗歌词语的理解,相当于文言文的翻译但又不完全等同于文言文的翻译。特别注意的是,对多音多义词的翻译疏通一定要在吃透整个诗境的前提下完成,切不可望文生义。对一些词的附加语义(感情色彩、语境语意)要结合诗境考虑。对诗歌句子的理解更要从全诗入手,看是写景还是抒情,是实写还是虚写,是涵咏深刻哲理性强,还是直白通俗形象性强,进而对之作出正确的解释。
(二)对诗歌形象的把握,尽可能要联系作者的身世、写作的背景、诗歌的文本内容及试题提供的相关信息材料。看诗歌是写自然界的景还是抒人文化的情;看是借助自然景象并赋予其人格化的形象,还是直接出现抒情主人公的身影;看诗歌是表“小我”志趣,还是发“大我”情怀。
(三)对诗歌风格与体裁的研判是比较简单,并容易作答的。只要掌握了有关诗歌常识就能够作出正确的回答。要指导学生认真复习第五册诗歌单元的知识短文“古代诗歌的优秀传统”和第六册诗歌单元的知识短文“古代诗歌的艺术欣赏”。
(四)对艺术技巧的研判是有一定难度的,它建立在对各种艺术手法掌握的基础上,这要在老师讲解的基础上,认真揣摩体会。考试时有可能考表达方式,有可能考修辞手法,有可能考表现手法。诗歌的主要表现手法有:比喻、通感、对偶、仿拟、隐喻、借代、象征、烘托、映衬、摹状;有正面有侧面;有实写,有虚写;有的是触景生情,有的是寓情于景;等等,都要作好充分的知识准备。
文言文阅读备考创新训练
一、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也。父瑀,魏丞相掾,知名于世。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当其得意,忘其形骸。时人多谓之痴,惟族兄文业每叹服之,以为胜己,由是成共称异。
籍本有济世志,属魏之后,天下多故,名士少有全者,籍由是不与世事,遂酣饮为常。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籍醉六十日,不得言而止。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皆以酣醉获免。及文帝辅政,籍尝从容于帝曰:“籍平生曾游东平,乐其风土。 “帝大悦,即拜东平相。籍乘到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法令清简,句日而还。帝引为大将军从事中。
会帝让九赐,公卿将劝进,使籍为其辞。籍沉醉忘作,临诣府,使取之,见籍方眠。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辞甚清壮,为时所重。
籍虽不拘礼教,然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性至孝,母终,正与人围棋,对者求止,籍留决赌。既而饮酒二斗,举声一号,吐血数升。及将葬,食一蒸肫,饮二斗酒,然后临诀,直言穷矣,举声一号,因又吐血数升。毁骨瘠立,殆致灭性,裴楷往吊之。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楷吊唁毕便去。
籍又能为青白眼,见礼俗之士,以白眼对之。及稽喜来吊,籍作白眼,喜不怿而退。喜弟康闻之,乃赉酒挟琴造焉,籍大悟,乃见青眼。由是礼德之士疾之若仇,而帝每保护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坏府舍屏障 坏:毁坏 B.直言穷矣,举声一号 穷:尽
C.口不臧否人物 臧否:批评 D.乃赉酒挟琴造焉 造:赠送
解析:A坏:拆除,C臧否:评论人物的好坏善恶,D造:访问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而喜怒不形于色
吾尝终日而思矣
B.籍由是不与世事
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C.文帝初欲为武帝求婚于籍
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
D.皆以酣醉获免
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解析:A而:①表承接,②表修饰;B与:①参与,动词,②跟,介词;C为:①替,②为了。
答案:D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称代内容的说明,正确的一项是
A.临诣府,使取之 称代前文的“作”
B.籍便书案,使写之 称代前文的“书案”
C.裴楷往吊之 称代前文的阮籍
D.乃赉酒挟琴造焉 称代前文的阮籍
解析:A称代前文的文辞,B称代前文“书案”的文字,C指前文有关母丧的内容。
答案:D
4、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明阮籍不拘礼教的一项是
①籍由是不与世事 ②坏府舍屏障,使内外相望 ③籍沉醉忘作 ④举声一吼,吐血数升 ⑤籍散发箕踞,醉而直视 ⑤及嵇喜来吊,籍作白眼
A.①②⑤ B.②⑤⑥ C.③④⑥ D.①③⑤
解析:①是“名士少有全者”的对策,④是“性至孝”,痛伤其母之逝的表现。
答案:B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阮籍出生于宦门,生性孤傲不羁,不管什么事都绝不表现在神态上,人们难以理解他,说他是痴呆子。
B.阮籍嗜酒如命,有时喝得酩酊大醉,但醉里却能清醒,即使是写作也不会出差错,甚至写出来的文章让世人叹服。
C.阮籍是一个不拘礼教的人,对于那些固守礼教者往往给以白眼,也因此受到他们的痛恨;而对于不拘礼教者给以青眼,表示尊重和欢迎。
D.阮籍十分孝顺,当听到母亲噩耗时,虽然继续下棋饮酒,却痛苦地大吐鲜血, 以致病得差点丢了命。
解析:“什么事都不表现在神态上”错。
答案:A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钟会数以时事问之,欲因其可否而致之罪。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使者以告,籍便书案,使写之,无所改窜。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2)使者把这事告诉阮籍,阮籍便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文字都不必改动。
【译文】阮籍字嗣宗,陈留尉氏人,父亲阮瑀,魏国的丞相掾,在当世知名。阮籍容貌奇美俊伟,志气开阔奔放,傲然独立,任性不受羁绊,喜怒不显露在表情上。他博览群书,尤其喜好《老子》《庄子》。嗜酒并能够长啸,又很会弹琴。当他得意时,竟忘记了自己的形骸和举止。当时人多说他痴呆,只有他同族兄长阮文业每每赞扬佩服他,认为他超过自己,因此大家都一齐称赞他奇异的才能。
阮籍本有济世之志,正当魏晋之际,天下多有变故,名士很少有能保全自己的,阮籍为此不参与世事,便经常饮酒至醉。文帝司马昭想让阮籍替武帝司马炎求婚,阮籍醉了六十天,文帝没有说话的机会才中止。钟会多次问他一些时事问题,想趁机找出差错来治他的罪,阮籍都以大醉而幸免。在文帝辅政时,阮籍曾从容不迫地对他说:“我平时曾经游历过东平,喜欢那里的风土人情。”司马昭很高兴,便授予他东平相的职位。阮籍骑着毛驴到任,拆毁了原来的府宅屏障,以便内外相望。法令轻平简约,十来天便回京。司马昭推荐他做大将军从事中郎。
到了司马昭辞让九锡之封的时候,公卿要辅助他登帝位,让阮籍起草劝进书,阮籍喝得大醉忘记了起草,公卿们临到公府时,让人来取,见阮籍正伏案醉眠。使者把这事告诉他,阮籍写在案上,让人抄写,没什么改动,言辞十分清正雄辩,被当时的人所推重。
际籍虽然不掏于礼教,但是讲话言辞深远,不评论别人的好坏。天性特别孝顺,母亲死时,他正和别人下围棋,对弈者请求中止,阮籍留对方一定下完这一局。事后饮酒二斗,大哭一声,吐血好几升。母亲下葬时,他吃了一只蒸猪腿,喝了两斗酒,然后与灵柩诀别,话说罢了,又一声恸哭,于是又是吐血几升。伤害了身体,骨瘦如柴,几乎丧失了生命。裴楷前往凭吊,阮籍披头散发,箕踞而坐,醉眼直视,裴楷吊唁完毕就离去。
阮籍又会做青白眼,见到崇尚礼义的世俗之士,就用白眼相对。嵇喜前来吊丧时,阮籍便用白眼看他,嵇喜很不高兴地退了出去。嵇喜的弟弟嵇康听说之后,便带着酒,挟着琴造访了他,阮籍很高兴,便现出青眼。因此礼义世俗之士嫉恨他如仇人,而文帝司马昭总是保护了他。
二、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6题。
纪纲传(节选)
纪纲,临邑人,为诸生。燕王①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王与语,说之。纲善骑射,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王大爱幸,授忠义卫千户。既即帝位,擢锦衣卫指挥使,令典亲军,司诏狱。纲觇帝旨,广布枚尉,日摘②臣民阴事。帝悉下纲治,深文诬诋。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擢都指挥佥事,仍掌锦衣。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辄特至家,洗沐好饮食之,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
数使家人伪为诏,下诸方盐场,勒盐四百余万。还复称诏,夺官船二十、牛车四百辆,载入私第,弗予直。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籍故晋王、吴王,干没金宝无算。得王冠服服之,高坐置酒,命优童奏乐奉觞,呼万岁,器物僭乘舆③。欲买一女道士为妾,都督薛禄先得之,遇禄大内,挝④其首,脑裂几死。恚都指挥哑失帖木不避道,诬以冒赏事,捶杀之。
纲又多蓄亡命,造刀甲弓弩万计。端午,帝射柳,纲属镇抚庞瑛曰:“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瑛如其言,无敢纠者。纲喜曰:“是无能难我矣。”遂谋不轨。十四年七月,内侍仇纲者发其罪,命给事、御史廷劾,下都察院按治,具有状。即日碟⑤纲于市,家属无少长皆戍边,列罪状颁示天下。(节选自《明史》)
注:①燕王:即明成祖朱棣,明太祖第四子。明太祖洪武十三年,封燕王。②摘(tì):揭发。③乘舆:此处泛指皇帝用的器物。④挝(zhuā):击,敲打。⑤碟(zhé):一种分裂肢体的刑法。
1.对下列句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便辟诡黠 便:义同《孔雀东南飞》中“便言多令才”的“便”,读pián,能说会道
B.深文诬诋 文:义同成语“文过饰非”的“文”,文饰、掩饰
C.载入私第,弗予直 直:义同《卖炭翁》中“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通“值”,钱,价钱
D.命优童奏乐奉觞奉:义同《廉颇蔺相如列传》中“请奉盆缶秦王”的“奉”,进献
解析:“奉觞”的“奉”是“捧”的本字,义为“两手捧着”。
答案:D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不是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A.纲叩马请自效
B.令典亲军
C.籍故晋王、吴王
D.得王冠服服之
解析:“叩”动词的一般用法,义为“叩头”。“典”本为名词,意为“典册”,即记录亲军的名册,这里活用为动词,为“掌典”之意,即掌管。“籍”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籍没、登记并没收”讲。“服”也是名词活用为动词,作“穿衣服”讲。
答案:A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黑体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王与语,说之/北与寇往来其间
B.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皆以美于徐公
C.帝所怒内侍及武臣下纲论死/所识穷乏者得我欤
D.我故射不中/朱亥故不复谢
解析:前“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偕同者,这里后省宾语“之”,可译为“和”“跟”“同”;后“与”,连词,表示联合,可译为“和”“跟”“同”。B组两句中的“以”,均作“认为,以为”讲,在句中均作谓语。C组两句中的“所”,均为助词,放在动词或动词性词组前组成名词性词组,可译为“……的人”。D组两句中的“故”,均为副词,用在动词前面表示故意如此,作“故意”讲。
答案:A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用以刻画权奸纪纲形象的一组是
①燕王起兵过其县,纲叩马请自效
②便辟诡黠,善钩人意向
③帝以为忠,亲之若肺腑
④阳为言,见上必请赦若罪,诱取金帛且尽,忽刑于市
⑤我故射不中,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
A.②④⑤ B.①③④ C.②③⑤ D.①④⑤
解析:①写其发迹之前,并非“权奸”;③写皇帝。
答案:A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本文着力刻画的是权奸纪纲的形象。他因为能说会道、善于揣摩别人的心思而受到燕王宠爱,从而平步青云。
B.纪纲培养了一批自己的党羽,诬陷异己,诱取财产;假传诏令,勒取官盐;私造武器,图谋不轨。
C.一次在皇宫内遇见他所嫉恨的都督薛禄,击打薛的头,以至把薛打得脑袋裂开而身亡。
D.纪纲犯下了种种罪行,终于落得个被依法治罪,家属也受到惩治的可悲下场。
解析:薛禄并没有死,而是几乎死去。
答案:C
6.将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构陷大贾数十百家,罄其资乃已。
译文:__________
②若折柳鼓噪,以觇众意。
译文:__________
答案:①捏造罪名陷害上百家大商人,搜刮光了他们的财产才罢休。
②你折下柳枝大声说我射中了,以此观测出大家对我的态度如何。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明画手以戴进为第一。进,字文进,钱唐人也。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①。一时待诏②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皆有名。进入京,众工之。一日,在仁智殿呈画,进进《秋江独钓图》,画人红袍垂钓水次。画惟红不易著,进独得古法入妙。宣宗阅之,廷循从旁跪曰:“进画极佳,但赤是朝廷品服,奈何著此钓鱼!”宣宗颔之,遂麾去余幅不视。故进住京师,颇穷乏。先是,进,锻工也,为人物花鸟,肖状精奇,直倍常工。进亦自得,以为人且宝贵传之。一日,在市见金者,观之,即进所造,怃然自失。归语人曰:“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此技不足为也。将安托吾指而后可?”人曰:“子巧托诸金,金饰能为俗习玩爱及儿、妇人循③耳。彼惟煌煌是,安知工苦?能徒智于缣素,斯必传矣。”进喜,遂学画,名高一时。然进数奇,虽得待诏,亦轲亡大遇。其画疏而能密,著笔澹远。其画人尤佳,其真亦罕遇云。予钦进,锻工耳,而命意不朽,卒成其名。
注:①天纵:上天所放任,上天贱予并任他充分发挥才能。②待诏:官名,地位低微,以一技之长入宫听倏皇帝命令使唤。③御:使用。
1.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
A.宣宗喜绘事,御制天纵
B.但赤是朝廷品服进喜,遂学画 彼惟煌煌是
C.变轲亡大遇
D.今人烁吾所造亡所爱其真变罕遇云虽得待记号,变轲亡大遇
解析:A中二“喜”字,前者为爱好。后者为高兴。B中二“是”字,前者表示判断,后者表示动宾结构倒装,即“惟耽煌煌”。C中二“遇”字,前者是“遇合”的意思,指得到皇帝的赏识重用,后者是“碰到”的意思。D中二“亡”字,皆读wú,没有。
答案:D
2.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
①然进数奇 ②画惟红不易著
A.①qí与众不同 ②zhù显著
B.①jī命运不好 ②zhuó使颜色附着纸上
C.①qí命运不好 ②zhù显著
D.①jī与众不同 ②zhuó使颜色附着纸上
解析:要注意多音字的读音和意思,放到句子中去辨析。
答案:B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御制天纵 御制:宣宗画的画
B.直倍常工 直:简直
C.能徒智于缣素 缣素:都是丝织品,缣色微黄,素色白
D.其真亦罕遇云 真:指戴进的真迹
解析:“直”,同“值”,价钱。
答案:B
4.对下列句意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宣宗颔之②卒成其名
A?①表示宣宗对谢廷循的话赞同 ②是指戴进当了待诏的官
B?①表示宣宗对戴进的画不欣赏 ②是指戴进在明代画家中数第一
C?①表示宣宗对谢廷循的话赞同 ②是指戴进在明代画家中数第一
D?①表示宣宗对戴进的画不欣赏 ②是指戴进当了待诏的官
解析:首句重点词“颔”是点头同意的意思。次句重点词“成”是成就之意。
答案:C
5.下面是对文意的理解,理解全都正解的一组是( )
①戴进在制作金银器和绘画两方面都取得了较高成就。
②戴进放弃制作金银器改为画画,是为更能传名后世。
③戴进能成为名画家是由于他立定了传名后世的志向。
④戴进所以“颇穷乏”,是因为他“画人红袍垂钓水次”而惹恼了皇帝。
⑤戴进所以放弃制作金银器是因为金银器只能供小孩妇女使用。
⑥作者说戴进“数奇”,还是有道理的。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③④ D?③④⑤⑥
解析:⑤不对,戴进放弃制作金银器,是因为他看见别人毁了他的作品。⑥这种看正是作者认识上的局限性,是一种迷信说法。
答案:C
6.将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吾瘁吾心力为此,岂徒得糈?意将托此不朽吾名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
解析:句中的“为此”,是指制作这些金银器。“徒”仅仅。“糈”,读xǚ,粮食,“得糈”可译为“换饭吃”。“意”,心想。
答案:我劳尽心神力气制作这些东西,难道仅仅是为了换饭吃吗?我是想依靠制作这些东西使我的名声不朽罢了。
【译文】明代画家以戴进为第一名。戴进,字文进,杭州人。明宣宗喜欢绘画,他绘制的画充分发挥了上天赐予他的才能。当时,他身边的待诏有谢廷循、倪端、石锐、李在,都有名气。戴进入京城,画家们妒忌他。一天,在仁智殿呈画给皇上,载进呈上的是《秋江独钓图》,画中人穿着红袍在水边垂钓。绘画唯有红颜色不易著,戴进独自得到古法的妙处。明宣宗观赏它。谢廷循在旁边跪下对皇帝说:“戴进的画非常美,但是赤红色是朝廷高级官员的服色,怎么让钓鱼人穿红袍呢!”宣宗点头赞同,于是就用手一挥不再看戴进其余的画。所以戴进住在京师,十分穷苦。戴进原先是首饰匠,他锻制的人物花鸟,模拟得形神毕肖十分精奇,其价值超过一般锻工制品的一倍。戴进自己很得意,以为人们一定十分看重而流传下去。一天,在集市的熔金人那里,看到的首饰,就是戴进打制的,顿时感到悲伤失意。回来他对人说:“我为制造这些东西耗尽了心血,哪里仅仅为了换饭吃呢?心想将借首饰使我的名字不朽啊。如今他们销毁我制造的首饰一点不爱惜,这种手艺不值得再作下去了。今后我将干什么工作才行呢?”人们对他说:“你那巧妙的技术放在金银首饰上,首饰只供世人把玩及小孩妇女装饰而已。他们只沉溺于首饰的辉煌光亮,哪里了解制作人的辛苦?你若能把手艺移到素绢上作画,这样一定流传下去了。”戴进高兴极了,就学画画,当时名声很高。然而戴进命运不好,虽然得到待诏官位,但前途坎坷不平,没有得到皇帝的恩遇。他的画在疏淡的几笔中能细致的描摩事物,用笔清淡幽深。他画人物尤其美,他的真迹也很少看见了。我钦佩戴进,一个首饰匠,却立下不朽志向,最终出了名。
四.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郑浑字文公,河南开封人也。高祖父众,众父兴,皆为名儒。时华歆为豫章太守,浑乃渡江投歆。太祖①闻其笃行,召为掾,复迁下蔡长、邵陵令。天下未定,民皆剽轻,不念产殖;其生子无以相活,率皆不举。浑所在夺其渔猎之具,课使耕桑,又兼开稻田,重丢子之法。民初畏罪,后稍丰给,无不举赡;所育男女,多以郑为字。辟为丞相掾属,迁左冯翊②。
太祖征汉中,以浑为京兆尹③。浑以百姓新集,为制移居之法,使兼复者与单轻者相伍,温信者与孤老为比,勤稼穑,明禁令,以发奸者。由是民安于农,而盗贼止息。及大军入汉中,运转军粮为最。又遣民田汉中,无逃亡者。太祖益嘉之,复入为丞相掾。文帝即位,为侍御史,加驸马都尉,迁阳平、沛郡二太守。郡界下湿,患水涝,百姓饥乏。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开稻田。郡人皆以为不便,浑曰:"地势洿下,宜溉灌,终有鱼稻经久之利,此丰民之本也。"遂躬率吏民,兴立功夫。一冬间皆成。比年大收,顷亩岁增,租入倍常,民赖其利,刻石颂之,号曰郑陂。转为山阳、魏郡太守,其治放此。又以郡下百姓,苦乏材木,乃课树榆为篱,并益树五果④,榆皆成藩,五果丰实。入魏郡界,村落齐整如一,民得财足用饶。明帝闻之,下诏称述,布告天下。
浑清素在公,妻子不免于饥寒。及卒,以子崇为郎中。(节选自《三国志·郑浑传》)
注:①太祖,指曹操。文帝,指魏文帝曹丕。明帝,指魏明帝曹睿。②左冯(pínɡ)翊:官名,三国时临晋(今陕西大荔)太守。⑦京兆尹:汉太初元年,置京兆尹、左冯翊和右扶风三个相当于郡的政区。④五果:核果、肤果、壳果、桧果、角果。这里泛指果树。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闻其笃行 笃:忠厚
B.重丢子之法 重:重要
C.其治放此 放:仿效
D.榆皆成藩 藩:行列
解析:重:加重。
答案:B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浑乃渡江投歆/良乃入,具告沛公
B.明帝闻之/此丰民之本也
C.浑于萧、相二县界,兴陂堨/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D.由是民安于农/觉今是而昨非
解析:A.①②乃,副词,"于是"。B.①之,代词,指郑浑的事迹;②之,助词,"的"。C.①于,介词,"在";②于,介词,"比"。D.①是,代词,"此";②是,形容词,"正确"。
答案:A
3.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兴陂堨,开稻田 陂堨:陂塘和堤坝
B.后稍丰给,无不举赡 举赡:生养子女
C.比年大收 比年:连年
D.浑清素在公 清素:清静朴实
解析:清素:清廉朴素。
答案:D
4.郑浑在太守任上,做了许多安民利民的事,全都表现他这些事的是
①课耕桑 ②明禁令 ③兴陂(堨) ④树榆果 ⑤重丢子之法 ⑥制移居之法
A.①③④⑥ B.②④⑤⑥ C.①④⑤⑥ D.②③④⑥
解析:①⑤为郑浑在下蔡长、邵陵令任上的政绩,不是在太守任上的事。
答案:D
5.下列叙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针对社会动荡不安,百姓都不思生产,也不愿生养子女的严重情况,郑浑在重丢子之法的同时,课使耕桑,扭转了局势,受到百姓的由衷爱戴。
B.郑浑在京兆尹任上,为新聚百姓制定居住之法,让众、单为伍,信、老为邻;又使其勤耕作,发奸人。由是盗贼止息,民安于农。
C.郑浑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亲率吏民兴修水利,开辟稻田,以致连年丰收,租入倍常。等到曹操的大军进入汉中,他转运的军粮也最多。
D.本文主要选写郑浑一生几件事,通过对他的言行的具体记叙,既表现了他治理有方的杰出政绩,也表现了他清素在公的优秀品质,他因此受到曹魏政权的重用和褒扬。
解析:转运的军粮最多是郑浑在京兆尹任上的事,不是任阳平、沛郡太守期间的事。
答案:C
五、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1—5题。
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进士,授刑部主事。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令三日一栉沐,全活甚众。又善辨疑狱。河间获盗,遣里民张文、郭礼送京师,盗逸。文谓礼曰:“吾二人并当死。汝母老,鲜兄弟,以我代盗,庶全汝母子命。”礼泣谢,从之。文桎梏诣部。继宗察非盗,竟辨出之。
成化初,用王翱荐,擢嘉兴知府。以一仆自随,署斋萧然。性刚廉孤峭,人莫敢犯。而时时集父老问疾苦,为祛除之。大兴社学。民间子弟八岁不就学者,罚其父兄。遇学官以宾礼。师儒竞劝,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清军,里老多挞死。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儒怒。继宗人见曰:“为治有体。公但剔奸弊,劝惩官吏,若此户稽核,则有司事,非宪体①也。”儒不能难,而心甚衔之。濒行,突入府署,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②。儒惭而去。中官过者③,继宗遗以菱芡、历书。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④”中官咋舌不敢受。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宪宗问直:“朝觐官孰廉?”直对曰:“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
九载秩满,超迁浙江按察使。数与中官张庆忤。庆兄敏在司礼,每于帝前毁继宗。帝曰:“得非不私一钱之杨继宗乎?”敏惶恐,遗书庆曰:“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注]①宪体:御史的本分职事。 ②袭:量词,指成套的衣服。 ③中官:宦官。 ④印券:盖有官印的凭证。
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泣谢,从之 谢:感谢 B.师儒竞劝 劝:鼓励
C.继宗榜曰 榜:告示 D.继宗遗以菱芡、历书 遗:赠给
解析:榜,张榜告示。
答案:C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上已知其人矣 ②吾其还也
B.①儒惭而去 ②摇尾而求食,积威约之渐也
C.①御史杖人至死者 ②今者项庄拔剑舞
D.①若比户稽核,则有司事 ②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解析:B表修饰。A.这个人;助词,表婉商语气。C.助词,构成者字词组;助词,用在时间副词后。D.应该,就是;就。
答案:B
3.下列句中加点字所指代的对象与其它三项不是同一人的一项是
A.儒不能难,心甚衔之 B.入觐,汪直欲见之
C.善遇之,上已知其人矣 D.继宗察其非盗,竟辨出之
解析:“竟辨出之”的“之”指张文。
答案:D
4.下列句子中都能表现杨继宗“清廉刚正”的一组是( )
①囚多疫死,为时其食饮 ②继宗榜曰:“御史杖人至死者,诣府报名。”③继宗察其非盗,竟辨出之 ④发箧视之,敝衣数袭而已 ⑤中官索钱,继宗即发牒取库金,曰:“金具在,与我印券。” ⑥入觐,汪直欲见之,不可。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④⑤⑥ D.①④⑤⑥
解析:①③表现的是杨继宗的“悯民”和“明察”。
答案:C
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继宗对囚犯讲人道,按时提供饮食,还叫他们洗浴,体现了一种悯民爱民思想,与古代许多官吏的残酷苛刻、草菅人命构成鲜明的对比。同时他又善断疑狱,避免了很多冤假错案。
B.杨继宗大兴社学,并注意落实到实处,尽管他的“罚其父兄”的做法不很合理,但这一罚却功在百姓,利在百姓。
C.杨继宗本来生性“刚廉孤峭”,一般人难以接近,但他对学官却礼貌有加,待之以宾客之礼。他作为地方长官能尊师重教也是当地“社学大兴”的原因之一。
D.杨继宗廉洁清正不爱钱财,这正是他敢于公开批评御史孔儒明胡作非为,敢于抵制宦官敲诈勒索的力量来源,汪直说“天下不爱钱者,惟杨继宗一人耳”,意思是说明朝上下官吏除了杨继宗之外全都腐败透顶,这既是对他的赞美也是对时政的批评。
解析:这句话是汪直的高度赞美之辞,是夸张,不是对朝政的批评。
答案:D
【译文】杨继宗,字承芳,阳城人。天顺初年考中进士,授官邢部主事。当时狱囚病死较多,杨继宗按时为他们提供饮食,下令每三天洗浴一次,使很多囚犯得以继续生存。杨继宗又善于辩明疑案。河间府捕获了强盗,派遣乡里村民张文、郭礼押送京师,途中强盗逃走了。张文对郭礼说道:“我们两个人都应当处死。你母亲年老,又缺少兄弟,由我来代替强盗,希望能保全你母子性命。”郭礼哭泣而谢,听从了张文的安排。张文带着桎梏前往刑部。杨继宗察明他并非强盗,终于辨明情况将他释放了。
成化初年,由于王翱的推荐,被提拔为嘉兴知府。杨继宗赴任时仅带一个仆人跟随,官署书斋也冷落朴素。他生性刚正廉洁孤直严肃,无人敢冒犯他。然而,他时常召集乡间父老询问疾苦,并帮助他们解除。又大力兴办社学。民间子弟年满八岁不去读书的,罚他们的父兄。遇到学官时都待以宾客之礼,府内教师儒生竞相于劝学,一时文教大兴。
御史孔儒来嘉兴清理军籍,乡里老人多被鞭挞而死。杨继宗张榜告示说:“有被御史杖责致死的,到府衙来报告姓名。”孔儒十分恼怒。杨继宗去拜见他说:“为治之道有一定的规矩。您只管剔除奸弊,劝惩官吏,那些挨家挨户稽查考核的事,本该地方官府去做,不是御史的本份职事。”孔儒无法与之相难,但心中深为忌恨。临行前,他突然闯入府衙,打开杨继宗的箱子察看,里面只有几套破旧衣服。孔儒惭愧而去。有经过嘉兴的太监,杨继宗送给他们菱角、芡实和历书。太监们索要钱财,杨继宗当即发出官文去取府库的金银,并说:“钱都在,请给我立下凭证。”太监们吓得咋舌头不敢接受。杨继宗进京入觐,太监汪直想见他,他却不肯。明宪宗问汪直:“朝觐官员中谁廉洁?”汪直回答说:“天底下不爱钱的,只有杨继宗一个人”。
九年任满,破格升迁杨继宗为浙江按察使。他多次冒犯太监张庆,张庆的哥哥张敏在司礼监任职,经常在宪宗面前诋毁杨继宗。宪宗说道:“你说的不就是那个不要一个钱的杨继宗吗?”张敏惶恐不安,写信给张庆说:“好好对待杨继宗,皇上已经知道他这个人了。”
六、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6题。
邓艾字士载,义阳棘阳人也。少孤,太祖破荆州,徙汝南,为农民养犊。年十二,随母至颖川,读故太丘长陈寔碑文,言“文为世范,行为士则”,艾遂自名范,字士则。
时欲广田畜谷,为灭贼资,使艾行陈、项己东至寿春。艾以为“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宜开河渠,可以引水浇溉,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乃著《济河论》以喻其指。宣王善之,事皆施行。正始二年,乃开广漕渠,每东南有事,大军兴众,泛舟而下,达于江、淮,资食有储而无水害,艾所建也。
高贵乡公即尊位,进封方城亭侯。毋丘俭作乱,遣健步赉书,欲疑惑大众,艾斩之,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城,作浮桥。司马景王至,遂据之。文钦以后大军破败于城下,艾追之至丘头。钦奔吴。吴大将军孙峻等号十万众,将渡江,镇东将军诸葛诞遣艾据肥阳,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遂走之。
顷之,维果向祁山,闻艾已有备,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维与艾争险,不克,其夜,渡渭东行,缘山趣上,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艾至成都,禅率太子及群臣六十余人面缚舆榇诣军门,艾执节解缚焚榇,受有宥之。检御将士,无所虏略,绥纳降附,使复旧业,蜀人称焉。艾在西时,修治障塞,筑起城坞。泰始中,羌虏大叛,频杀刺史,凉州道断。史民安全者,皆保艾所筑坞焉。(《三国志》)
1.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为世范,行为士则 行为:行为是
B.田良水少,不足以尽地利 足以:足够来
C.文钦以后大军破败于城下 以后:后来
D.艾以与贼势相远,非要害之地 要害:非常重要
解析:以,因为;后,比……后,即“来晚”之意。
答案:C
2.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项是
A.大军兴众,泛舟而下/吾尝终日而思矣
B.艾以与贼势相远/动以朝廷为辞
C.顷之,维果向祈山/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
D.维与艾争险,不克/孤当与孟德决之
解析:A项中两个“而”同为表修饰关系的连词,可不译。B项中前一个“以”是动词,认为;后一个“以”是介词,拿,用。C项中的两个“之”同为音节助词,无实义:D项中两个“与”都是介词,同,跟。
答案:B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称代内容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宣王善之,事皆施行:称代前文的邓艾的观点
B.艾斩之,兼道进军:称代前文的“毋丘俭”
C.司马景王至,遂据之:称代前文的“乐嘉城”
D.艾与战于段谷,大破之:称代前文的“姜维”
解析:此句中“之”应指前文所说的“毋丘俭所派遣的使者”。。
答案:B
4.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都表现邓艾“作战智谋”的一组是
①大积军粮,又通运漕之道 ②兼道进军,先趣乐嘉域,作浮桥 ③辄移屯附亭,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于黎浆拒战 ④检御将士,无所虏略 ⑤修治障塞,筑起城坞
A.①③⑤B.①②③C.②④⑤D.①③④
解析:其中第④句表现邓艾对投降官兵的宽厚胸怀,第⑤句表现邓艾所筑城堡对西域人民的保护作用。
答案:B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邓艾自幼失去父亲,因战乱迁徙汝南,为农家牧养小牛。后在颖川看到一篇谈及如何做文和作人的碑文,便把名字改用碑文的文字,以励其志。
B.邓艾针对寿春一带田良水少的情况,提出开辟河渠的建议,并写入其著作《济河论》中。宣王大加赞赏,全部按他的建议实施。
C.毋丘俭叛乱后,邓艾根据当时的形势,日夜兼程进军,并在乐嘉城设置浮桥。后又追到丘头,一举消灭了毋丘俭及其党羽文钦、孙峻。
D.泰始年间,羌人大乱,多次杀死镇西刺史,内地通往西域重镇凉州的道路被切断。而当地百姓却能凭靠邓艾以前修筑的城堡一保平安。
解析:C项最后一句中“党羽文钦、孙峻”叙述有误,孙峻是吴国将领,并非叛乱者毋丘俭的党羽。
答案:C
6.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资食有储而无水害。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乃回从董亭趣南安,艾据武城山以相持。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军资粮食有所储备而没有水灾。(2)便返回从董亭奔赴南安。邓艾占据了武城山,与姜维相峙。
【译文】邓艾,宇士载,义阳棘阳人。少年时候就失去了父亲,魏太祖曹操攻破荆州后,邓艾家迁居汝南,替农民养小牛。邓艾十二岁时,跟随母亲到颖川,读了前任太丘长陈寔的碑文,看到碑文中说:“文章为世人典范,行为是读书人的准则。”于是为自己起名为范,宇士则。当时朝廷打算拓广田地,储备谷物,作为消灭贼军的资本。派邓艾巡查陈、项以东直至寿春地区一带。邓艾认为“土地虽好,但缺少水源,不能够充分发挥土地适宜种植作物的条件,应当开凿河渠,引水灌溉。这样既能大量储积军队和粮食,又可以开通运输粮食供应京城或送往指定公仓的水路。”于是撰写《济河论》,来说明他的意图。司马宣王认为他说得好。事情全部得到施行。正始二年,就把运粮的河渠开凿宽阔,每次东南发生战事,出动大军,乘船而下,到达长江、淮河一带,军资粮食有所储备而没有水灾,这都是那艾所建立的功劳。
高贵乡公登基后,进封邓艾为方城亭侯。毋丘俭发动叛乱,派遣善于奔走的士兵带去书信,打算迷惑大众,邓艾杀了使者,兼程进军,首先奔赴乐嘉城,架设浮桥。司马景王来到后,就占据了乐嘉。毋丘俭派来的文钦的大军因为来晚了而战败在城下,邓艾追击文钦,追到丘头。文钦逃跑到吴国。吴国大将军孙峻等人率领大军,号称十万,准备渡过长江。镇东将军诸葛诞派遣邓艾去据守肥城,邓艾认为肥城跟贼军攻击方向相距很远,不是要害的地方,就自己转移到附亭驻守,派遣泰山太守诸葛绪等在黎浆拒敌作战,把敌人赶走了。不久,姜维果然向祁山进军,听说邓艾已有防备,便返回从董亭奔赴南安。邓艾占据了武城山,与美维相峙。姜维与邓艾争夺险要地形,没有攻下。这天夜里,姜维渡过渭河向东进军,沿着山路奔赴上郌。邓艾与姜维在段谷交战,把姜维打得大败。邓艾到了成都,刘禅率领太子、诸王和群臣六十余人反绑双手,用车拉棺材,前往军营门前投降。邓艾手持节,解开他们的绑缚,焚烧了棺材,接受投降并且宽恕了他们。邓艾约束手下将士,没有掳掠抢劫的现象发生,安抚任命投降归顺人员,使他们全部恢复旧业。蜀人赞扬邓艾。
邓艾在西部时,整修治理边防界墙和关塞,修筑城堡。泰始年间,羌人大叛乱,多次杀死剌史,通向凉州的道路被切断。而官吏平民能够得以安全,都是依靠邓艾所修筑的城堡的保护。
七、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5题。
陶安,少敏悟,博涉经史,避乱家居。太祖取太平①,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太祖召与语。安进曰:“海内鼎沸,豪杰齐争,然其意在子女玉帛,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明公渡江,神武不杀,人心悦服,应天顺人,以行吊伐,天下不足平也。”太祖问曰:“吾欲取金陵何如?”安曰:“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太祖曰:“善!”留参幕府,授左司员外郎,进郎中。及聘刘基、宋濂、章溢、叶琛至,太祖问安:“四人者何如?”对曰:“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氏之才不如溢、琛。”太祖多其能让。黄州初下,思得重臣镇之,无逾安者,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洪武②元年,命知制诰兼修国史。帝尝御东阁,与安及章溢等论前代兴亡本未。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帝曰:“居高位者易骄,处逸乐者易侈。骄则善言不入,而过不闻。侈则善道不立,而行不顾。如此者,未有不亡。卿言甚当。”又论学术。安曰:“道不明,邪说害之也。”帝曰:“邪说害道,犹美味之悦口,美色之眩目。邪说不去,则正道不兴,天下何从治?”安顿首曰:“隆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安事帝十余岁,视诸儒最旧,御制门帖子赐之曰:“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时人荣之。御史或言安隐过。帝诘曰:“安宁有此?且若何从知?”曰:“闻之道路。”帝大怒,立黜之。(节选自《明史》列传第二十四)
【注释】①太祖:朱元璋。太平:今安徽当涂,宋置太平州,明清改称府。②洪武:朱元璋称帝后的年号。
1.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抚形胜以临四方 抚:据有
B.太祖多其能让 多:责备
C.视诸儒最旧 视:看待
D.时人荣之 荣:光荣
解析:多:赞许;视:比;荣:以为荣耀。
答案:A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安与耆儒李习率父老出迎 耆儒:年老的学者。
B.非有拨乱救民安天下心 拨乱:治理乱世
C.应天顺人,以行吊伐 吊伐:哀悼。
D.论前代兴亡本末 本末:原委。
解析:吊伐:抚慰人民,讨伐罪人。
答案:C
3.下列句子中省略成分补充与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祖召与(之:代陶安)语
B.神武不杀(之:代陶安)
C.闻之(于:从) 道路
D.遂命(之:代陶安) 知黄州
解析:B项中的“之”代百姓。
答案:B
4.朱元璋称陶安“谋略无双”,下列句子,都说明陶安有谋略的一组是( )
①金陵古帝王都,取而有之,抚形胜以临四方,何向不克?
②臣谋略不如基,学问不如濂,治民之才不如溢、琛。
③遂命知黄州。宽租省徭,民以乐业。
④安言丧乱之源,由于骄侈
⑤道不明,邪说害之也。
⑥秕下所言,可谓深探其本矣。
A.①②③ B.③④⑤ C.④⑤⑥ D.①②⑥
答案:B
5.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陶安虽避乱家居,却并非不谙世事。他看出朱元璋的与众不同,认为他拨乱救民,顺应民意,必能平定天下。
B.陶安不赞成朱元璋急于攻取金陵,因为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占据如此优美的地方面对四方的进攻,很难不被攻克。
C.陶安为人恭谨谦逊,既有知人之德,又有自知之明,他认为刘基、宋濂等都有比自己强的地方,所以深得朱元璋的赞赏。
D.陶安认为,骄纵与奢侈是导致国家丧乱的根源,异端邪说会妨害正道的树立。他的见解得到了朱元璋充分的肯定。
解析:陶安赞成,他认为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有利于进攻取胜。
答案:B
【译文】陶安,幼年时就很聪敏,广泛阅读经史,因为避乱而隐居在家。明太祖朱元璋攻取太平府,陶安与老儒李习率领城中的父老出迎。太祖接见他,跟他谈论。陶安进言说:“豪杰们纷纷起来争夺,然而那些人的用意在于掠夺子女玉吊,没有治理乱世、拯救人民、安定天下的胸怀。您这次渡江作战,军威神武而又不杀害百姓,使人们心悦诚服。上应天意,下顺人心,执行抚慰人民、讨伐罪人的神圣使命,天下不难平定。”太祖问:“我要攻取金陵怎么样?”陶安说:“金陵是古代帝王的都城,如果取为己有,占据优越便利的地势来面对四方,那么向哪里进攻而不能取胜呢?”太祖说:“好!”就留下他参与幕府,授职左司员外郎,又提升为郎中。等到聘请的刘基、宋濂、章溢、叶琛到了之后,太祖问陶安:“这四个人怎么样?“陶安回答说:”我在谋略方面不如刘基,在学问方面不如宋濂,在治理百姓的才能方面不如章溢、叶琛。”太祖赞许他能够谦让。黄州初被攻下的时候,太祖想要派一个重要的大臣去镇守那里,朝中没有胜过陶安的,于是就任命陶安做黄州的知州。陶安宽缓租赋,减少徭役,百姓因而安居乐业。
洪武元年,太祖又任命陶安掌管起草诏命,兼修撰国史。皇帝曾经驾临大臣们议事的东阁,与陶安及章溢等谈论前代兴亡的原委。陶安说,丧乱的根源,由于骄纵奢侈。皇帝说:“处在高位的人容易骄纵,处在安逸享乐环境的人容易奢侈。骄纵,好的话就听不进去,有了过失也听不到。奢侈,正确的思想道德就不能树立,行为也会元所顾及。这样下去,没有不灭亡的。你说的很恰当。”君臣又谈论到立国的学说、道统。陶安说:“正道不明,是因为有邪说为害。”皇帝说:“邪说妨害正道,犹如美味使人吃了愉快,美色使人看了晕眩。邪说不除去,正道就不能兴起,天下还怎么治理?”陶安叩头说:“隆下所说的,可以说是深深地探求到了治国的根本了。”
陶安侍奉皇帝十余年,与其他读书人比资格最老,皇帝制作了门联送给他,说:“国朝谋略无双士,翰苑文章第一家。”当时人们都认为这是非常荣耀的。有的御史向皇帝提到陶安私下的一些过失。皇帝盘问说:“陶安怎么能有这样的事?况且你是从哪里知道的?”那个御史回答说:“我也是道听途说。”皇帝大怒,立刻罢免了他。
八、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
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河图》《洛书》,即画地以质之父。及长,专心性理。其学务躬行实践,而以静存为要。读宋儒《太极图》《通书》《西铭》,叹曰:“道在是矣。”笃志研究,坐下著足处,两砖皆穿。事父母至孝,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谓:“佛氏以空为性,非天命之性。老氏以虚为道,非率性之道。”父欣然从之。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既葬,庐墓六年。
端初读谢应芳《辨惑编》,笃好之,一切浮屠、巫觋(xí)、风水、时日之说屏不用。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为设里社、里谷坛,使民祈极。年荒劝振,存活甚众。为霍州学正,修明圣学。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讼。知府郭晟问为政,端曰:“共公廉乎。公则民不敢漫,廉则吏不敢欺。”晟拜受。遭艰归,渑池、霍诸生多就墓次受学。服阕,改薄州学正,霍、薄两邑各上章争之,霍奏先得请。
霍州李德与端同时,亦讲学于其乡。及见端,退语诸生曰:“学不厌,教不倦,曹子之盛德也。至其知古今,达事变,末学鲜或及之。古去‘得经师易,得人师难’,诸生得人师矣。”遂避席去。端亦高其行谊,命诸生延致之,讲明正学。
端先后在霍十六载,宣德九年卒官,年五十九。诸生服心丧三年,霍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贫不能归葬,遂留葬霍。
1.比较“其”字的意义和用法,选出判断正确的一组是( )
①其学务躬行实践 ②其公廉乎 ③亦讲学于其乡 ④至其知古今 ⑤端亦高其行谊
A.①句和②句相同,③④⑤句相同。
B.①句和④句相同,③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C.①句和③句相同,④句和⑤句相同,②句与以上四句都不同。
D.③句和⑤句相同,①②④句相同。
解析:①④句“其”字直接充当主语或小主语,译作“他”; ③⑤句“其”字都作定语,译作“他的”;②句“其”字表委婉判断,译作“也许”“大概”之类,属副词。
答案:B
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说明,错误的一项是
A.年荒劝振 劝振:指勉励赈灾B.就墓次受学 墓次:指服丧人的临时住处C.端亦高其行谊 高其行谊:指赞扬他的行为和情谊D.命诸生延致之 延致:指去请……回来解析:“高其行谊”中的“行”指品行,解释为“行为”是错的。
答案:C
3.选出完全表现曹端至孝、清廉品德的一组内容( )
①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②继遭二亲丧,五味不入口。③既葬、庐墓六年。④上书邑宰,毁淫祠百余。⑤年荒劝振,存活甚众。⑥遭艰归,……服阕,改薄州学正。⑦贫不能归,遂留葬霍。
A?①③④⑥ B ?②③④⑤ C?①②⑤⑦ D?②③⑥⑦
解析:①②③⑥句表现曹端至孝;⑦句“贫不能归”可见为官时的清廉。而④⑤句属教化和公德。
答案:D
4.叙述或评价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曹端读谢应芳的《辨惑编》后对佛教道教、巫婆神汉、阴阳先生、凶时吉日的说法都不相信,表现他开始有了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
B.曹端为百姓设里社、里谷坛,让百姓好祈报收成,在我们看来仍带有一定的迷信色彩。
C.与曹端同在霍州讲学的李德见到曹端,离开时,对曹端的学生说了一番话,赞扬曹端学识广博,是难得的人师。表明李德是个有自知之明的先生。
D.曹端去世,诸生服心丧三年,霍州人罢市巷哭,童子皆流涕。其原因是曹端在霍州十六载,做官时为政公廉。
解析:A项提到的“佛教道教”与原文“浮屠”不合,“浮屠”指“佛”或“佛教”。C项李德“离开时”应为“离去后”,“对曹端的学生”应改为“对自己的学生”。D项,原因除为政公廉外,更主要作为人师他有渊博的学识和高尚的道德,为霍州做了许多好事。
答案:B
5.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1)父初好释氏,端为《夜行烛》一书进之。
(2)诸生服从其教,郡人皆化之,耻争论。
解析:(1)“释氏”,指释迦牟尼,句中义是以佛教创始人代替佛教。《夜行烛》是曹端写给年迈父亲的一封信,文言中“书”大多当“书信”讲。(2)“服从”是两个词,“服”在句子中解释为“心悦诚服”是贴切的,而“从”解释为“听从”是恰当的。“争讼”文言文“争”与“讼”可以是同义词,但在这个语境中仅作“争辩”讲显然有含混不清的地方:不合语境义。“讼”还可以引申为“打官司”,语境中百姓教化了,自然把打官司当作耻辱的事了。
答案:(1)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亲。(2)所有学生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连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法作可耻的事。
【译文】曹端,字正夫,渑池人。永乐六年举人。五岁见《何图》《洛书》,就摹画在地上问他父亲。等到长大,专心于研究大道理。他在学习大道理时,努力从自身做起,而且把所学的道理静心存留于心作为最主要的。(他)读宋代儒学著作《太极图》《通书》《西铭》,感慨道:“大道理就在这里面了。”于是专心致志地研究,坐位下踏脚的地方,两块砖都磨穿了。(他)对待父母极孝顺,父亲当初极信佛教,曹端写了题为《夜行烛》的一封信送给父,信中说道:“佛教把空作为要义,这不是人类社会规律的要义。道教把虚作为理论,这不是依从本性的理论。”他父亲愉快地依从了他所说的道理。后来经历了父母双亡的痛苦,(他)各种有滋味的东西都吃不进去。安葬了父母以后,筑庐冢守墓六年。
曹端刚开始读谢应芳的《辨惑编》时,极信其中所讲的道理,所有关于佛教的、巫术的、阴阳风水、时日吉凶的理论都除去不用。写信给县令,毁掉滥设的祠堂百余座,给百姓修土地庙,建谷坛,让他们祈报年成。遇到荒年,鼓励(富户)救济灾民,救活了许多人。做霍州学正时,研究整理儒学,学生们都心悦诚服地听从他的教诲,郡里的百姓都被他教化了,把打官司当作可耻的事。知府郭晟请教他治理政事的方法,曹端说:“也许是公和廉吧。 做到公了那么百姓就不敢不敬了,做到廉了那么百姓就不敢欺瞒了。”郭晟拜谢欣然接受。曹端遇父母的丧事回故里,渑池、霍州的众多学生到曹端守墓的地方来听从他教诲。服丧期满,改任薄州学正。霍州、薄州、蒲州两地各自上奏章争着要曹端,霍州的奏章先得到批准。
霍州的李德跟曹端是同时的人,也在霍州讲学,等到他见过曹端,回来对他的众弟子说:“学而不厌,教而不倦,这是曹先生的高尚品德了。至于他懂得古今,通晓社会变化,没涉及的学问很少。古语说:‘得到一位讲经的老师容易,而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难。’你拉得到一位教诲做人的老师了。”于是(李德)不再讲学要离开霍州。曹端也称赞李德的品行与情谊,让众弟子请他回来,一起讲课教学。
曹端先后在霍州十六年,宣德九年辞世于任上,时年五十九岁。他的众多弟子服心丧之年,霍州百姓(听到曹端去世)连买卖都不做了,街巷中充满哭声,孩子们都痛哭流涕。(曹端)因清贫而不能安葬在故乡,于是留葬在霍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