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井游记》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满井游记》教案

ID:66009

大小:17.9 KB

页数:6页

时间:2010-02-07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袁宏道(1568—1610),字中郎,一字无学,号石公,公安(今湖北省公安县)人。万历进士,曾任空部郎中等职。明代著名文学家。宏道诗主妙悟,提倡“独抒性灵,不拘俗套”,反对仿古,追求自然;重视通俗小说和里巷民谣,作品以小品成就最高,内容多写身边琐事和自然景物。有《珂雪斋集》二十四卷传世,后人辑为《袁中郎全集》。因宏道兄弟诗文风格相近,时人称之为“公安派”,称他们的诗文为“公安体”。明代文学流派。代表人物为袁宗道、袁宏道、袁中道三兄弟,因其籍贯为湖广公安(今属湖北),故世称“公安派”。其重要成员还有江盈科、陶望龄、黄辉、雷思霈等人。     公安派成员主要生活在万历时期。明代自弘治以来,文坛即为李梦阳、何景明为首的“前七子”及王世贞、李攀龙为首的“后七子”所把持。他们倡言“文必秦汉、诗必盛唐”“大历以后书勿读”的复古论调,影响极大,以致“天下推李、何、王、李为四大家,无不争效其体”(《明史•李梦阳传》)。其间虽有归有光等“唐宋派”作家起而抗争,但不足以矫正其流弊。万历间李贽针锋相对地提出“诗何必古选?文何必先秦”和“文章不可得而时势先后论也”的观点,振聋发聩,他和徐渭等实际上成为公安派的先导。 明神宗万历二十六年(1598),袁宏道收到在京城任职的哥哥袁宗道的信,让他进京。他只好收敛起游山玩水的兴致,来到北京,被授予顺天府(治所在北京)教授。第二年,升为国子监助教。本文就写于这一年的春天。 本文是一篇文字清新的记游小品。满井是明、清两朝北京近郊的一个风景区。文章用极精简的文字记游绘景、抒情谕理。历历如画的景物描写,透出京郊早春的芬芳气息,勃勃生机,借景抒感,谕示读者以人生哲理。 第1段:写城中早春“余寒犹厉”、“冻风时作”的景象。 第2段:写郊游所见满井春色。 第3段:交代写作本文的用意和写作时间。 时间:花朝节后廿二日 地点:满井 人物:我与数友 起因: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廿二日天稍和。 经过:心境“若脱笼之鹄”,尽览初春水光山色,饱览游人怡然之情。 结果:感慨“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第一段内容是什么?有什么作用?——城中飞沙走砾,为下文正面记游作准备,有对比的作用。第二段逐句读来,怎样表达记游的次序?——第一句“廿二日……至满井”:点明所游之地。第二句“高柳……脱笼之鹄”:以堤柳、润土、旷野衬托心胸的舒畅。“若脱笼之鹄”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第三句“于时……出于匣也”;写春水。“晶晶然……”作比喻,更见水的明澈。第四句“山峦……之始掠也”:写春山,细致地写山被雪洗之美,用“如倩女……始掠也”作比喻,形象化地描写春山的形色两美。第五句写春柳、春苗两景,笔墨不多,既显示燕地春色,又见观察之细。第六、七句,写游人,男男女女,有动有静,声色兼备,形态各异。第八句,运用了借代写鱼鸟,描绘出神态。第九句,议论句,强调燕郊“未始无春”,与第一段对照。(1) 作者围绕“满井”写了哪些内容? 讨论明确:柳、土、冰、山峦、鸟、鱼、游人 (2) 作者抓住了这些事物怎样的特点? 讨论明确:水——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水光明丽的特点 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妍明媚,如倩女之……掠也。则写出了春山的清新可人、娟净明媚 柳——柳条将……寸许 则写出了春天柳条的柔软与麦苗破土初生而又整齐喜人的情景。 …… (3) 这篇文章除了写满井早春景物之外,还写了些什么内容呢?分析他们在表达文章主题上的作用。 讨论明确:首段写燕地早春之特征。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和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出游做铺垫。 尾段则表述了作者将以这次游览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并表达了作者不同于一般俗人“以游堕事”之处。 1.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 2.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作用是: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3.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 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4.“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既高度概括了上述两幅对比鲜明的图景的内容,表现了作者的欢快心情,也反映了作者对哲理的追求。从这次出游他认识到城居时所以不知有春,是因为自己“局促一室之内”,而实际上春已降临人间。这是思想境界升华的表现。这就表明:美是一种客观存在,而人们在现实生活中常常由于这样那样的限制而看不到它,这是很可惜的。懂得了这个道理,人们才能自觉地摆脱某种限制,不断地去扩大自己的视野,去发现生活中本来就有的美好的东西。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5.(1)若脱笼之鹄:以人比物(把人比作物)。 (2)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以物比物。 (3)如倩女之酿而髻鬟之始掠也:以物比人(把物比作人)。 (4)麦田浅鬣寸许:以物比物。六、自读小结 6.本文是写景的小品。小品是散文的一种,特点是:在说理上深入浅出,在记叙上简明生动。明清两代这种体裁最为盛行。这篇游记短文,在写景状物上有以下几个特点: (1)白描的笔法。作者写景,不堆砌词藻,而是用极为简练的笔法勾勒出来。 (2)拟人的写法。作者写山,用倩女新妆作喻;写鱼鸟,说它们洋溢着喜气,都是用了拟人的写法。这种表现方法,可以增加景物的动感或“灵气”,同时也融人作者的主观情感。把景物拟人化,是袁宏道常用的写景方法。 (3)生动的比喻。比喻的表现方法虽然很常见,但在这篇游记中,比喻大多是用来写景的,也有的是写人(自身)的,如形容自己出城游玩为“脱笼之鹄”。这些比喻都很恰当,因为是出自作者深切的体会和感受。 7.袁宏道反对复古,并努力实践,他写文章强调。‘性情”,强调自然、天真、趣味。他主张自然地流露个性,语言流利净洁。这篇游记,就是他这种主张的实践范例。他的缺点是题材狭窄,往往只是写些风景名胜之类,因而成就受到一定的限制。 8.我国游记的传统写法,在末尾写出作记的原故,同游者姓名,游览的时间。本文选人课本时,末了几句话删掉了:删文大意是作学务这种闲官,没有什么心中牵挂的事,游满井仅仅是开始而已。于此可见袁宏道为人的闲适之致。 9.提问:北京一带早春气候有什么特征?写城中余寒景象表达作者什么心情? 讨论并归纳:气候特征是“余寒犹厉”“冻风时作”“飞沙走砾”。表达作者“局促一室之内,欲出不得”的无奈心情。 10.提问:第1段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讨论并归纳:用烘托、反衬的手法,欲扬先抑,写出燕地的气候特征,暗示作者渴望出游的心情,为后文做了铺垫。 11.提问:第2段可以分几层,请归纳段意。 讨论并归纳:可以分三层。 第1层(“廿二日天稍和”到“至满井”):交待出游日期、气候、同行者及出游路线。 第2层(“高柳夹堤”到“皆有喜气”):描写满井盎然的春色。 第3层(“始知……”到“未之知也”):表现作者欢快的心情。 12.提问:第2段描写初春景物,抓住了“乍暖还寒”,万物复苏的特点,分析作者描写了哪些景物,怎么描写的? 讨论并归纳: 先写全景:“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及其独特的感受“若脱笼之鹄”,再以独特感受为审美中心,分别描写“冰皮”、“山峦”、“柳条”、“麦田”、“游人”、“鸟”、“鱼”等种种景物,抓住了初春的特征,运用新颖生动的比喻,描绘了一幅幅生机勃勃,喜气洋洋的画卷。在景物的描写中也寄寓了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写得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13.提问:第3段表达了作者什么愿望? 讨论并归纳:表达自己将以这次游览满井为起点,在公事之余继续出游的愿望。 14.提问:请归纳本文的中心思想。 讨论并归纳:本文以游览行踪为线索,以清新的笔调,历历如画地描写了北京近郊满井的早春景色,表达作者欢快、恬适的心情和喜爱郊游的愿望。 15.提问:本文在记叙描写中,用了很多比喻句。有的是以物比人,有的是以人比物,有的是以物比物。试举例说明。 冻风时作:冻风,冷风。作,起。 局促一室之内:局促,拘束、局限。 每冒风驰行:驰行,坐车出行。 未百步辄返:辄,总是,就。 16.请学生翻译第2段,注意以下词语的解释。 土膏微润:土膏,肥沃的土地。膏,肥沃。润,滋润,湿润。 于时冰皮始解:于时,在这时。冰皮,河床上结冰的表面。 波色乍明:波色,水波的颜色。乍,初,始。 柔梢披风:梢,这里指柳梢。披风,在风中散开。披,分开,散开。 麦田浅鬣寸许:浅鬣寸许,浅嫩的麦苗高一寸左右。鬣,兽颈上的鬃毛,这里形容麦苗。 泉而茗者:用泉水煮茶喝。泉,用泉煮。茗,泡茶喝,泉、茗名词活用为动词。罍而歌者:端起酒杯唱歌的。罍,酒杯,名词用为动词,端起酒杯。 红装而蹇者:蹇,本义跛足的,引申为驴子,用作动词,骑驴。 凡曝沙之鸟:曝,晒太阳。曝沙,在沙滩上晒太阳。 呷浪之鳞:呷,吸而饮。鳞,借代鱼。 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未始,未尝。 夫不能以游堕事:堕,坏,耽误。 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潇然,心中没有牵挂的样子。 而此地适与余近:适,正好。 恶能无纪:恶,安、怎么。无纪,没有记游的文章。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1.下列加粗的字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花朝节(zhāo) 廿二日(niàn) 倩女(jìng)B.麦田浅鬣寸许(liè) 泉而茗者(mǐng) 靧面(guì)C.罍而歌者(lěi) 红装而蹇者(jiǎn) 汗流浃背(jiá)D.曝沙之鸟(bào) 呷浪之鳞(xiā) 未百步辄返(zhé)2.依据课文填空并理解其意义。(1)给画线部分填空。游人虽未盛,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亦时时有。②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③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2)①句写_____________②句写_____________③句写_____________,作者由物及人,通过寥寥数笔勾画了_____________,有动有静,抒发了作者_____________。3.下列加粗的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土膏微润(肥沃) B.鳞浪层层(像鱼鳞似的浪纹)C.局促一室之内(狭小) D.娟然如拭(美好的样子)4.选出加粗词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①冻风时作 ②于时冰皮始解B.①呷浪之鳞 ②鳞浪层层C.①于时冰皮始解 ②始知郊田之外D.①欲出不得 ②偕数友出东直5.选出加粗词词义不相同的一项是(    )A.①娟然如拭 ②悠然自得B.①游人虽未盛 ②风力虽尚劲C.①未之知也 ②曝沙之鸟D.①泉而茗者 ②红装而蹇者6.下列使用了借代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A.鳞浪层层 B.呷浪之鳞C.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 D.鳞次栉比7.下列对本文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A.本文结构松散自由,是一典型的山水小品。B.本文文辞清丽简洁,作者直抒胸臆。C.本文虽然表达了一种封建士大夫的闲情逸致,但也掩饰不了作者失意的苦闷。D.本文比喻新鲜、贴切,洋溢着作者游览时的轻松喜悦的心情。8.翻译下面的句子。(1)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夫不能以游堕事,潇然于山石草木之间者,惟此官也。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满井游记》选段,回答问题。高柳夹堤,土膏微润,一望空阔,若脱笼之鹄。于时冰皮始解,波色乍明,鳞浪层层,清澈见底,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鲜艳明媚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柳条将舒未舒,柔梢披风,麦田浅鬣寸许。游人虽未盛,泉而茗者,罍而歌者,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风力虽尚劲,然徒步则汗出浃背。凡曝沙之鸟,呷浪之鳞,悠然自得,毛羽鳞鬣之间皆有喜气。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不之知也。1.下列句子中加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冰皮始解,波色乍明。(初、始)B.髻鬟之始掠。(梳、掠)C.曝沙之鸟,呷浪之鳞。(吸而饮)D.红装而蹇者。(跛足)2.选出“之”字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晶晶然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A.城居者未之知也。B.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局促一室之内。3.选出“而”字用法不同类的一项是(    )A.而城居者未之知也。B.泉而茗者,罍而歌者。C.如倩女之靧面而髻鬟之始掠也。D.如镜之新开而冷光之乍出于匣也。4.文段的主要内容是(    )A.游满井  B.满井春色C.游郊田  D.郊田美景5.这段文字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先后顺序来写满井春色的。6.文章写鸟、鱼富有人情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_的心情。7.这是段绝妙的山水画的描写,使山有人的_____________,柳有人的_____________,鸟有人的_____________,水有人的_____________。8.揭示全文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语言的创新与应用。1.《嘉庆统一志》说满井“井经五尺,清泉涌出,冬夏不立竭。好事者凿栏以束之,水常浮出,散漫四溢”,从这篇游记中,仍可见当时盛况。盛况主要体现在文中的哪些地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满井游记》写的是什么季节的景色?你能举出两例反映这一季节景物的诗句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基础题一、1.C 2.(1)略 (2)人 主观感受  动物  一幅早春郊游图 游览时轻松喜悦的心情 3.C 4.D 5.C 6.B 7.B 8.略。(见课文翻译)二、1.D 2.C 3.A 4.B 5.水 山 柳条 麦田 游人 鸟 鱼6.悠然自得 皆有喜气 无比快乐 7.容貌 感情 体态情意 8.始知郊田之外未始无春,而城居者未之知也创新题1.略。2.早春①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②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