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要点
加入VIP免费下载

《我用残损的手掌》学习要点

ID:66074

大小:8.13 KB

页数:4页

时间:2010-02-11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这首诗写于抗日战争的最艰苦年代。当时祖国半壁江山沦于敌手,民族处于危亡关头。在诗中,作者面对现实,把个人的不幸同国家的命运融为一体,以深沉的思想、炽热的感情,抒发了对灾难深重的祖国的由衷关注和真诚的爱。同时,借助于诗的想象,表达了对\'辽远一角\'的解放区的向往。  作者简介  戴望舒(1905-1950)笔名有戴梦鸥、江恩、艾昂甫等。生于浙江抗州。是中国现代著名的诗人。1923年,考入上海大学文学系。1925年,转入震旦大学法文班。1926年同施蛰存、杜衡创办《璎珞》旬刊,在创刊号上发表处女诗作《凝泪出门》。1928年与施蛰存、杜衡、冯雪蜂一起创办《文学工场》。1929年4月,第一本诗集《我的记忆》出版,其中《雨巷》成为传诵一时的名作,他因此被称为\'雨巷诗人\'。1932年参加施蛰存主编的《现代》杂志的编辑工作。11月初赴法留学,入里昂中法大学。1935年春回国。1936年10月,与卞之琳、孙大雨、梁宗岱、冯至等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在香港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发起出版《耕耘》杂志。1938年春在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星岛》副刊。1939年和艾青主编《顶点》。1941年底被捕入狱。在狱中写下了《狱中题壁》、《我用残损的手掌》、《心愿》、《等待》等诗篇。1949年6月,在北平出席了中华文学艺术工作代表大会。建国后,在新闻总署从事编译工作。不久在北京病逝。出版的诗集还有《望舒草》(1933)、《望舒诗稿》(1937)、《灾难的岁月》(1937)、《戴望舒诗全编》(1989)。  一、 学习本文,掌握如下字词。  1、为下列加红字注音  河堤(  )锦幢(  )荇藻(  )彻骨(  )蓬蒿(  )蝼蚁(  )  2、词语积累  灰烬 憔悴 蘸  二、课文内容分析。  1、把握诗中用\'无形的手掌\'抚摸中国地图生发联想的抒情线索。  这首诗以\'我\'用\'无形的手掌\'抚摸祖国地图时的联想为抒情线索。\'无形的手掌\'指的是诗人的思绪、联想、心理和情感,而\'抚摸\'则是思绪和联想的展开,心理和情感的流动。  2、找出诗中的比喻句,分别说明其含义。  (1)\'像恋人的柔发,婴孩手中乳\'是明喻,以情侣关系与母子关系的比喻,把诗人对\'这一角\'的温柔感情抒发得细致动人。  (2)\'不像牲口一样活,蝼蚁一样死\'是明喻,很形象地描绘出能够把握自己命运的确民的新生活。  (3)\'堤上繁花锦障\'是明喻,用\'繁花锦障\'来形容家乡百花盛开的美好图景。  (4)\'摸索这广大的土地\'是借喻,用\'广大的土地\'借喻整个中国。  (5)\'那里是太阳,是春\'是暗喻,用\'太阳和春\'来比喻解放区的欣欣向荣与勃勃生机。  (6)\'无形的手掌\'是隐喻,用来比喻诗人的思想、联想、心理和情感。  3、分别说明诗中运用暗示、烘托、对照手法的语句有何表达作用。  \'岭南的荔枝寂寞地憔悴\',暗示敌占区人民的苦闷忧伤。  \'我蘸着南海没有渔船的苦水\',暗示那里人民在侵略者的骚扰下无法安居乐业的痛苦处境。  全诗运用对照手法,沦陷区的今昔对比,沦陷区与解放区的对照,鲜明地表现出诗人的爱憎感情。  三、学习本文,要注意诗的前后两部分感情色彩和描写手法明显不同,从感情色彩上来说,诗歌的前半部分是消极的、冷色调的,如诗中的一些词语:残损、冷、彻骨、寂寞、憔悴、阴暗……后半部分是积极的、暖色的调的,如诗中的一些词语:新生、辽远、温暖、明亮、坚固、蓬勃、永恒……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