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6)
加入VIP免费下载

八年级下册生物教案(6)

ID:67078

大小:70.22 KB

页数:7页

时间:2010-04-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举例说出相对性状与基因的关系,描述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说近亲结婚的危害。   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的分析,引导学生思考推理,逐步得出结论。并尝试通过基因显隐性的原理来解释现实生活中的生命现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增强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运用科学方法解释生命科学的有关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1、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的传递特点。   2、禁止近亲结婚的道理。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自查近亲结婚的资料。   教学器材:   (1)准备孟德尔生平介绍的资料,做成ppt文件。   (2)准备孟德尔所选的7种相对性状的图片资料。   (3)准备常见人类隐性遗传病的资料。   教学设计图示: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与意图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后出此板书)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显性性状和显性基因 隐性性状和隐性基因 二、禁止近亲结婚 画遗传图解 学生思考、交流,并作出各种猜测。 认真地听孟德尔的故事 思考问题,找出豌豆闭花授粉的特点和这7种相对性状区别大的特点。 通过阅读,让学生试着描述子一代中矮的基因并没有消失,而是矮基因控制的性状被高的基因控制的性状给掩盖了。 学生练习画遗传图解。 并试着统计后代中显隐性的比例。 学生能很容易地进行解释原因,并能画出遗传图解。 学生思考回答,有可能 对资料进行分析,得出人类的某些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而同家族中携带同样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所以近亲不能结婚。 让学生明白婚姻法的规定是有科学依据的,学生自身应以身作则,并做好宣传工作。 根据上节课所学的内容,简单地画出一对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遗传图解。 出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实例,如双眼皮的夫妇生了个单眼皮的孩子,为什么?孩子跟妈妈一样双眼皮,爸爸单眼皮的性状是不是没有遗传给孩子呢? 同学们有很多有道理的推测,但光有推理是不够的,有些现象要通过实验来证明。我们先来看看科学家的实验。介绍孟德尔的背景资料。自然界中有那么多生物,孟德尔为什么要选择豌豆?豌豆有许多的性状,但孟德尔所选的这7种性状有什么特点? 告诉学生认真观察,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非常重要的。 组织学生阅读教材第33页的图片和文字,问:“高茎和矮茎杂交后为什么后代都是高的,矮的基因是不是消失了?为什么杂交第二代矮的性状又出现了?” 并板书,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我们把子一代中表现出来的那种性状称为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为显性基因。没有显示出来的那种性状称为隐性性状,由隐性基因控制。(板书) 通常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控制隐性性状的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教给学生写基因型和画遗传图解。并板书: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让学生推算隐性性状在第几代杂交后代中可以出现,后代中显隐性的比例是多少? 回到刚上课时遇到的几个问题上去,让学生自己解释原因。 双眼皮的父母不一定不生单眼皮的孩子,眼皮的单双并不重要,如果隐性基因控制的是致病的性状该怎么办呢?也就是说一对健康的夫妇有没有可能生下有病的孩子呢?引出第二个问题,板书 近亲结婚(把禁止两个字先不写。) 出示图片和文字资料,讲解达尔文和摩尔根都是近亲结婚的受害者,他们的后代都出现了遗传病的问题。启发学生认识:为什么要禁止近亲结婚。(板书 补充“禁止”两个字)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想一想上节课的填图练习,如果把图中的染色体去掉,只看成对的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表示出来就是遗传图解。请同学们画出来。   学生:画遗传图解。   教师:基因的传递、性状的遗传情况都可以用这样的遗传图解来表示。请同学们再来分析几个遗传现象。出示投影片, ① 父母都是双眼皮,而小明却是单眼皮,这是怎么回事呢? ② 妈妈双眼皮爸爸单眼皮,小强却双眼皮,是不是小强只遗传了妈妈的基因而没有遗传爸爸的?   学生:讨论交流,分析有可能出现的原因,作出多种猜测。   教师:同学们的猜测有一定的道理,但这类问题的解决,不能靠推测。科学家是通过实验来研究的。介绍孟德尔小时侯的故事以及他做的多种植物的杂交实验。   学生:通过阅读孟德尔的简介,认识到兴趣是学习的好老师。   教师:孟德尔为什么会选择豌豆?豌豆有什么特点?   学生:看书,找出豌豆的特点:闭花授粉、相对性状区别明显等   教师:做实验时选择恰当的实验材料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使你的实验容易成功。   (板书  一、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教师:阅读第33页上孟德尔的实验过程,想一想为什么后代都是高的?矮的基因在哪儿?矮的性状为什么不见了?   学生:思考讨论。   教师:把杂种豌豆再种下去,后代却有高有矮,矮的又出现了,这说明了什么?   学生:矮的基因并没有消失。   教师:是的,也就是杂种豌豆虽然表现出高茎,但其体内含有矮的基因,只是矮基因控制的性状没有表现出来而已。由此可见,杂种高豌豆体内既有高基因(A),也有矮基因(a),杂种细胞中同时含有A和a时,能够通过性状表现出来的基因A称为显性基因,被掩盖的基因a称为隐性基因。高矮这对相对性状中,高是显性性状,矮是隐性性状。   (板书 1、显性性状和显性基因   2、隐性性状和隐性基因)   (板书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教师:通常情况下,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来表示,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来表示。请同学们写出产生杂交一代和杂交二代的遗传图解。   学生:练习画遗传图解。   教师:隐性性状在第几代中才能出现?   学生:在杂交第二代中才出现。   教师:为什么豌豆的后代中高的多矮的少?它们有一定的比例吗?   学生:因为高是显性,只要有一个A在,就表现高,而矮是隐性,只有两个基因都是a时才表现矮。在杂种二代中,高矮的比例是3:1。   教师:现在谁能解释刚才的问题?   学生:看来单眼皮是隐性性状。第一种情况是爸爸妈妈都是杂合体,都正好把隐性基因传给了小明;第二种情况是妈妈把显性基因传给了小强,所以小强是双眼皮。   教师:说的非常好。双眼皮的父母不一定不生单眼皮的孩子,眼皮的单双并不重要,但如果隐性基因控制的是致病的性状该怎么办呢?也就是说一对健康的夫妇有没有可能生下有病的孩子呢?   学生:有可能。   教师:(出示摩尔、达尔文的照片),摩尔根与他的表妹结婚后生下了有病的孩子,达尔文也有类似的不幸。引出第二个问题,(板书  二、近亲结婚    把“禁止”两个字先不写。)   学生:非常感叹。   教师:为什么正常的夫妻会生出有病的孩子呢?   学生:人类的某些遗传病是由隐性基因控制的,而同家族中携带同样的隐性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很大,所以才会有这样的悲剧。   教师:说得很好,所以我国的婚姻法规定什么?   学生:近亲不能结婚。        教师:是的,禁止近亲结婚。(板书  补充“禁止”这两个字)   教师:同学们明白了这个道理,不仅要自己以身作则,还应该在你的周围做好宣传工作噢。   教学点评:   本节课能紧密联系生活实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激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推理,并应用理论来解释生活现象,自然而然地将生命科学和社会法律融入课堂教学之中,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说明人的性别差异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解释生男生女的道理,理解生男生女机会均等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活动来体验学习产生的过程,学会科学地理解和正确地对待性别遗传的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用科学的态度看待生男生女的问题。   教学重点和难点:   性别遗传的特点。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课时安排:1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准备:分别调查一个小组、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男女学生数。   教学器材:代表精子、卵细胞的卡片,信封,记录表。   教学设计图示: 学习内容 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与意图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性染色体的概念 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学生讨论热烈,做出推测。 观察比较得出: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第23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较大。 练习写出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 讨论男性的精子有几种情况,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完成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全班交流,进行统计,得出实验数据,算出男女比例,是1:1。 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很荒谬,不可行。 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编一个老太太要去泰山为儿媳妇烧香拴一个孙子来的故事。要学生分析烧香拜佛是否能决定未出生的孩子的性别,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其实性别也是一种性状,它是可以遗传。从而引出课题。(板书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男女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有哪些异同,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所以这一对染色体应该与性别有关,把它称为性染色体。(板书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概念) 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引导学生写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板书 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那人产生的精子、卵细胞中染色体是怎样的呢?(板书 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是由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介绍模拟实验的方法和注意事项。指导学生完成模拟实验并对错误的实验方法进行纠正。 带领学生进行理论分析得出受精卵的种类及比例;说明生男生女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明确人的性别决定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 请学生展示课前的调查结果,引导学生分析数据特征:调查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越接近1:1。(板书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由历届人口普查数据证明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 这样你是否能判断了前面的老奶奶为了得到孙子而烧香拜佛可行吗?况且生男生女都一样,男女平等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启发学生分析我国男性略多于女性的社会原因。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出示两个聊天的老太太的图片)图片上显示,张奶奶对李奶奶说:听说你要抱孙子了?李奶奶说:是啊,可还不知道是孙子还是孙女呢。张奶奶说:想要孙子吗?那还不容易,到泰山上的庙里烧一柱高香就能拴住一个孙子。李奶奶:是吗?那太好了,我明天就去!   请同学们分析一下,张奶奶说的办法可行吗?   学生:讨论,作出推测和判断。   教师:同学们知道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吗?其实性别就是一种性状,它也是可以遗传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性别遗传。(板书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教师:请同学们先来看书上第37页的人的染色体排序图,仔细地找找男女的染色体有什么异同?   学生:男性的第1号与女性的第1号差不多,其他的也是,1-22号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基本相同。但没标号的那对染色体在形态、大小上男女差别很大。   教师:是的,人共有23对染色体,在这23对染色体中,只有1对男女有别,你猜这对染色体跟什么有关? 介绍科学家对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研究。   学生:应该和性别有关吧?   教师:是的,科学家把这一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板书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1、性染色体的概念)   教师:1902年美国的细胞学家麦克郎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的形态结构与别的染色体不一样,其他成对的染色体形态大小都差不多,而这一对染色体差别很大,他把这对染色体称为性染色体。1905年,美国的细胞学家威尔逊和斯特蒂文特把这对染色体分别称为X染色体和Y染色体;而女性的两个染色体是一样的,都是X染色体。   教师:你能写出正常男女体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吗?性染色体之外的都叫常染色体。   学生:练习写染色体,男性:22对常染色体+XY,女性:22对常染色体+XX。   教师:(板书 2、人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教师:那精子和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怎样的呢?(板书 3、人生殖细胞中染色体的构成)   学生:练习写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   教师:教师巡视检查,有错的进行纠正。   学生:讨论男性的精子有几种情况,女性有几种卵细胞。   教师:研究性别时只考虑性染色体就行了,所以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构成可以简化为用X、Y来表示。男性可以产生哪几种精子?   学生:两种,含有X的和含有Y的。   教师:那卵细胞呢?   学生:只有含X的一种。   教师:那人的性别是在什么时候决定的呢?是由妈妈一个人决定的吗?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模拟实验。每两个同学一组,一组的同学有两个信封,其中一个里面装着含X染色体的卵细胞,另一个信封中装着分别含有X 和Y的两种精子,它们的数量一样多。请同学们模拟随机受精过程,一个同学从装有精子的信封里随机拿出一个精子,另一个同学从装有卵细胞的信封里随机拿出一个卵细胞,放在一起代表受精卵内含有性染色体的种类,并依此判断出男女,同时把结果记录在表中。   学生:完成模拟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教师:统计每个小组组合成的男女人数,再让学生算出全班同学的实验结果,并计算出男女的比例。   学生:接近1:1。   教师: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出现这样的结果呢?画出遗传图解,说明含X的精子、含Y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所以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性别比例接近1:1。(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教师:人的性别是什么时候决定的?   学生:决定于精子和卵细胞结合的瞬间。   教师:说得很好,前面提到的那个烧香的老奶奶能改变胎儿的性别吗?   学生:肯定不能。        教师:生男生女是妈妈决定的吗?   学生:不是,它取决于父亲的哪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   教师:刚才同学们做实验和从理论上分析都得出男女的比例接近1:1了,那现实生活中是不是这样呢?下面我们来看看同学课前的调查。   学生:学生代表汇报调查结果。   教师:大家会发现,一个小组里男女的比例可能不是1:1,但一个班、一个年级、全校的同学中男生女生的比例就越来越接近1:1了,调查人数越多,范围越大,男女比例就越接近1:1。   教师:历届人口普查数据证明在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为1:1。但我们国家现在男性略多于女性,哪些因素导致了这样的结果呢?这对社会会产生什么影响呢?   学生:分析讨论交流,畅所欲言。   教师:在一些人的观念里确实存在着重男轻女的思想,从而导致性别的比例发生偏差。这还需要我们加强宣传,男女平等是我们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在任何地方都不应该存在性别歧视,以保证我们的社会能良性发展。   教学点评:   该教学案例较好的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的教改精神,在教学过程中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并用理论来指导实践,倡导探究性学习,让学生体验知识产生的过程,通过活动得出结论,教学效果良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