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高三历史宗教改革教学教案

ID:68855

大小:14.21 KB

页数:8页

时间:2012-04-20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历史 5 第一章  单元复习教案   (2课时)  本单元叙述了14—16世纪末欧洲封建社会逐渐解体时期的历史,重点讲述了欧洲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新航路的开辟、文艺复兴、宗教改革等问题,反映了中世纪后期欧洲社会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发展变化的概貌。     1.主要线索和阶段特征     14世纪到16世纪末的欧洲,社会政治、经济、思想、对外联系等方面发生了重大变化:在经济领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社会分工的扩大,资本主义萌芽先后在城市和农村产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解体;16世纪前后,伴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人类从以前的彼此隔绝逐渐走向融合,由分散的世界渐渐成为一个初见全貌的整体世界;在思想领域,新兴资产阶级从维护自身经济、政治利益出发,要求在思想上摆脱封建神学的束缚,文艺复兴作为资本主义萌芽在意识形态里的反映,首先在意大利兴起;16世纪的宗教改革是西欧各国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具有早期资产阶级反封建的斗争性质。     这一时期的时代特征:欧洲社会正处在封建社会解体、资本主义兴起阶段;世界由分散逐渐走向整体;东西方世界差距开始拉大。     2.重点知识透析 一、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     (1)原因:①14、15世纪时,欧洲生产技术的进步和生产力的发展。②社会生产分工的扩大。生产力的增长扩大了社会劳动分工,促使自然经济解体和手工业品、农产品的商品化。③商品经济迅速发展。商业、银行金融业兴盛、国内外市场逐渐形成,促进了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④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其直接原因是国内外市场形成和商品需求量急剧增加。     (2)途径:①工业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生有两种途径,一是通过简单商品生产者的分化;二是通过手工业从属于商业资本。②农业中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有三种途径,一是农民两极分化,二是一些封建领主开始在自己的领地上,使用雇佣劳动代替依附农民,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经营农业,三是一些封建领主把土地租给农业资本家经营,自己收取地租,成为新贵族。     (3)表现:14、15世纪,欧洲的资本主义萌芽先在意大利、西北欧等城市出现,15—16世纪之交欧洲各国农村也出现了资本主义的萌芽。     二、新航路的开辟     (1)原因:①经济根源。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逐渐发展,商业活动日益频繁,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扩大对外市场。②社会根源。随着经济的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西止渴望到东方寻找黄金,对黄金的贪婪追求,从本质上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对于掠夺财富和加速资本原始积累的迫切要求,成为探索新航路的主要动力。③商业危机。奥斯曼土耳其人切断了传统的东西方贸易通道,西欧商人、贵族希望另辟蹊径,到达东方。     (2)客观条件:造船技术的发达,指南针在航诲上的应用,地圆学说的广为流传,为新航路开辟准备了客观条件。     (3)经过:15世纪末,西、葡两国选派有经验的水手探索新航路,其中达·伽马航行到印度,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麦哲伦作了环球航行,证明了地圆学说。     (4)影响: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了“商业革命”和“价格革命”,扩大了交往,为世界市场形成创造了条件,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开始了殖民征服的过程。     三、资产阶级的反封建斗争     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资产阶级在思想领域展开了激烈的反封建斗争。     (1)文艺复兴:14—16世纪欧洲的文艺复兴,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上的反映,是为资产阶级政治、经济利益服务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这场运动率先兴起于意大利不是偶然的。资本主义萌芽最早出现在意大利和意大利丰厚的文化遗产、众多的人才成为其兴起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15世纪后期,文艺复兴扩展到西欧广大地区,进人全盛时期。文艺复兴以人文主义为指导思想推动了科学事业的发展,它打破了天主教神学的桎梏,促进了以天文学革命为开端的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同时它的成果又冲击着宗教神学。 (2)宗教改革:它实质上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是16世纪西欧各国普遍反对罗马天主教会的社会运动。主要包括德国的马丁·路德宗教改革、加尔文在瑞士的宗教改革、法国宗教战争和英国的宗教改革。宗教改革迎来了思想的解放和科学的繁荣,促进了欧洲许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商品经济不等于资本主义经济的主要理由是   A.货币和商品并没有转化为资本   B.封建政权限制商品经济的发展   C.商人没有扩大再生产的要求   D.没有出现劳动力的出卖者 2.在殖民掠夺过程中,不属于西班牙的行为有   A.横征暴敛    B.种族屠杀   C.奴隶贸易    D.资本原始积累 3.下列对“价格革命”的理解正确的有  ①大量贵金属流入欧洲,金银价格下降 ②新兴的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暴利,封建主衰落  ③人的价值观发生变化,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④贫富分化加剧,劳动人民日益贫困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④ 4.新航路的开辟,对欧洲产生的重大影响有  ①扩大了与非洲、亚洲的贸易,开始了与美洲的联系  ②使欧洲的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发生了变化  ③使大西洋沿岸的欧洲国家走上了殖民征服的道路  ④殖民掠夺的财富大量流人欧洲,引起“价格革命”,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①②④ 5.新航路的开辟引起“价格革命”,工商业资产阶级获得了暴利,这是因为   A.主要商路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B.物价上涨,货币贬值   C.雇佣劳动者日益贫困化        D.封建统治阶级巨额消费 6.新航路的开辟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其集中表现为   A.资产阶级人数剧增    B.资本积累速度加快   C.雇佣劳动力增加      D.封建主阶级衰落 7.新航路开辟的根本原因是   A.《马可·波罗行记》的引诱   B.东西方通商要道受阻   C.罗盘针在航海上的应用      D.资本主义原始积累的需要 8.人文主义思想的实质是   A.肯定人的价值,注重人性的思想   B.提倡个人主义的思想   C.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思想   D.14胃16世纪欧洲主要的社会思潮 9.德童志宗教改革发生的直接原因是   A.天主教会的欺诈性掠夺 B.闽采尔领导的农民起义 C.罗马教皇派人兜售赎罪券 D.马丁·路德提出改革宗教的政治主张 10.下列文艺复兴的代表人物中属意大利的有  ①乔托  ②薄伽丘  ③马基雅维利  ④布鲁诺     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11.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潮的对立面是    A.自由主义和理性主义    B.禁欲主义和蒙昧主义   C.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    D.重商主义和殖民主义 12.文艺复兴时代人文主义思想的杰出作品中,对后来社会主义思想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的是     A.《十日谈》    B.《君主论》   C.《乌托邦》    D.《巨人传》 13.文艺复兴一位作家说:“人是能够随心所欲地改造自己的。”这反映了    A.肯定人的价值及其创造性的思想   D.资产阶级自私自利的思想特性   C.人文主义藐视宗教作用的思想   D.提倡追求物质生活幸福的思想 14.对人文主义核心精神的表述,准确的是   A.反对神学世界观,要求自由平等   B.肯定人的价值,强调发展个性   C.提倡个人奋斗,鼓励发展私有制   D.强调个性至上,反对宗教信仰 15.抨击嘲讽教会贪婪腐化的著作有   A.《愚人颂》《巨人传》《十日谈》   B.《神曲》《十日谈》《愚人颂》   C.《堂吉诃德》《哈姆雷特》《巨人传》   D.《十日谈》《巨人传》《神曲》 16.宗教革命最重要的历史意义是   A.打击了西欧的封建势力   B.打击了天主教会的势力   C.使宗教自由逐渐盛行,西欧各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得以迅速发展   D.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  (二)材料解析题 17.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火药、罗盘针、印刷术——这是预兆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项伟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罗盘针打开了世界市场井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并且一般地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制造精神发展的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 推动力。”                              ——马克思《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     材料二  “外国用火药制造子弹御敌,中国却用它做爆竹敬神;外国用罗盘针航海,中国却用它看风水;外国用鸦片医病,中国却拿来当饭吃。”                                               ——鲁迅《电的利弊》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马克思的论述反映了16世纪前后欧洲发生的哪些重大事件?应如何理解马克思的话?          (2)材料二中鲁迅揭露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          (3)据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大发明在近代西欧和中国的不同用途说明了什么?            (三)回答题     18.分析16世纪前后西欧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的有利条件。  附: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D  4.C  5.B  6.B  7. C  8. A  9. C  10. D  11.D  12. A  13. B 14. B  15.B  16.D (二)材料解析题     17.(1)资产阶级革命推翻封建统治;新航路的开辟和殖民掠夺;宗教改革;文艺复兴和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马克思指出了中国三大发明传到欧洲后,在欧洲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到中起到了促进作用。     (2)旧中国的愚昧落后,中国古代先进科学技术未能充分发挥其推动社会进步的作用(或古代先进科学技术的沦丧)。     (3)科学技术能否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取决于社会环境;社会要进步发展,一定要注重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三)问答题     18.有利条件:①经济上:“商业革命”使西欧贸易范围扩大,世界市场开始形成;“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殖民掠夺加快了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②思想上:文艺复兴促进了人们思想解放;宗教改革促进了民族文化、教育的发展,为西欧资本主义发展进一步解除了精神枷锁。③科学上:近代自然科学的产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审定意见:     修改后可以采用。         审稿人:邓兴国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