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目标
1.了解人类听到声音的过程.
2.知道骨导的原理.
3.了解双耳效应及其应用.
4.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5.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加强物理与生物学科间的交叉、渗透和综合,形成学科间的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
1.人类听到声音的“物理过程”.
2.骨导的原理.
学习难点
通过实验和生活经验,体验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学习方法
实验法、讨论法、探究法.
学习用具
音叉(若干个)、人耳的构造挂图、录音机.
学习过程
一、创设问题的情境,引入新课
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了各种丰富多彩的声音,人们凭借人体的什么器官听到声音呢?那么,耳朵通过什么途径感知声音呢?请同学们观察人耳的结构挂图,想一想生物课上介绍的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是什么?
二、学生自学教材P17图1。2-1,思考下列问题
1、看人耳的构造图.
2、分组讨论人们感知声音的基本过程.
总结上述问题:外界传来的声音引起鼓膜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组织传给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耳聋是怎么回事?
在声音传递给大脑的整个过程中,任何部分发生障碍(例如鼓膜、听小骨或听觉神经损坏),人都会失去听觉,导致耳聋.
4、神经性耳聋和非神经性耳聋又是怎么回事呢?这两种耳聋能够治愈吗?
由于听觉神经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神经性耳聋;由于声音的传导发生了障碍(如鼓膜、听小骨损坏)而导致的耳聋为非神经性耳聋.神经性耳聋不能治愈,非神经性耳聋可以治愈.
5、助听器矫正的是哪种耳聋?
当然是非神经性耳聋,同学们,假如我们听不到自然界中的各种声音,我们的生活将会是什么样子呢?
二、想想做做
要求:1、请同学们将振动的音叉放在耳边,听音叉的声音.
2、分组操作(两个学生一组,轮换听音叉的声音)
提问:在这种情况下,人是如何听到声音的?
音叉的振动在空气中激起声波,声波由空气传入耳内,引起鼓膜的振动,这种振动经过听小骨及其他听觉神经,听觉神经把信号传给大脑,这样人就听到了声音.
3、用手指将耳朵堵住,再听音叉的声音.
4、骨能传声.
声音通过头骨、颌骨也能传到听觉神经,引起听觉.物理学中把声音的这种传导方式叫骨传导.例如:音乐家贝多芬耳聋后,就是用牙咬住木棒的一端,另一端顶在钢琴上来听自己演奏的琴声,从而继续进行创作的.他的这种对音乐的执着和刚强的意志,真让我们健康人为之震撼.
三、阅读教材P18科学世界—双耳效应
思考:1、实际中我们如何来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呢?
2、如果将你的双眼蒙上,能大致确定发声体的位置吗?让我们一起
由于人有两只耳朵,声源到两只耳朵的距离一般不同,声音传到两只耳朵的时刻、强弱及其他特征也就不同,这些差异就是判断声源方向的重要基础,这就是双耳效应.
3、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音响设备都是双声道立体声或多声道立体声,这又是怎么回事呢?下面让我们对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人们平常听到的声音是立体的.要想重现舞台上的立体声,使我们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把两只话筒放在左右不同的位置(相当于人的两只耳朵),用两条线路分别放大两路声音信号,然后通过左右两个扬声器播放出来, 这样,就会感到不同的声音是从不同的位置传来的,这就是常说的双声道立体声.
如果想得到更好的立体声音效果,可以在声源的四周多放几只话筒,在听众的四周对应地多放几只扬声器,这样听众就会感到声音来自四面八方,立体效果就更好.
四、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以下内容:
1.声音传播的两种途径:
(1)空气传导
(2)骨传导
2.双耳效应
五、布置作业
1.把动手动脑学物理第2题写在作业本上.
2.小论文:助听器的功能
3.查阅资料了解双声道立体声.
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