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能追上小明吗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感知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2.通过分析追及问题中的数量关系,从而建立方程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合作与交流中学会肯定自己和倾听他人意见。
教学重点:找出追及问题中的条件和要求的结论,并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找等量关系
一、创设问题情境:
例1:小明每天早上要在7:50之前赶到距家1000米的学校上学。小明以80米/分的速度出发,5分后,小明的爸爸发现他忘了带语文书。于是,爸爸立即以180米/分的速度去追小明,并且在途中追上了他。
(1)爸爸追上小明用了多长时间?
(2)追上小明时,距离学校还有多远?
分析:当爸爸追上小明时,两人所行距离相等。在解决这个问题时要抓住这个等量关系。(引导学生画出线路图)
80x5 80x
180x
相等关系:
爸爸走的路程=小明走5分钟的路程 + 小明走x分钟的路程= 小明走的总路程
爸爸所用的时间 = 小明所用总时间 – 5分钟
练习
1. 甲、乙两人从相距为180千米的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已知甲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的速度为45千米/时.经过多少时间两人相遇?
分析:什么叫相向而行、同向而行?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A,B两地间路程是哪几段路程之和?
摩托车所走路程
自行车所走路程
180千米
自行车所走的路程+摩托车所走的路程=180千米.方程能列出来吗?
变题一 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乙到达A地?
变题二 如果甲先行1时后乙才出发,问甲再行多少时间与乙相遇?
自行车
走1时
摩托车走x时
自行车走x时
180千米
二、再设问题情境:
例2 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出发后经3时两人相遇.已知在相遇时乙比甲多行了90千米,相遇后经1时乙到达A地.问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变题 相遇后经过多少时间甲到达B地?
设甲的速度为千米/时,题目中所涉及的有关数量及其关系可以用下表表示:
相遇前
相遇后
速度
时间
路程
速度
时间
路程
甲
3
3
3+90
乙
3
3+90
1
3
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90=相遇前乙行驶的路程;
相遇后乙行驶的路程 = 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
解 设甲行驶的速度为千米/时,则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为3千米,乙行驶的路程为(3+90)千米,乙行驶的速度为千米/时,
由题意,得.
解这个方程,得=15.
检验:=15适合方程,且符合题意.
将=15代入,得==45.
答:甲行驶的速度为15千米/时,乙行驶的速度为45千米/时.
想一想 如果设乙行驶的速度为千米/时,你能列出有关的方程并解答吗?
在分析应用题中的数量关系时,常用列表分析法与线段图示法,使题目中的条件和结论变得直观明显,因而容易找到它们之间的相等关系.
三、议一议:
1.育红学校七年级学生步行到郊外旅行。(1)班学生组成前队,步行速度为4千米时,(2)班学生组成后队,速度为6千米时。前队出发一小时后,后队才出发,同时后队派一名联络员骑自行车在两队之间不间断地来回进行联络,他骑车的速度为12千米时。
根据上面的事实提出问题,并尝试解答。
2.甲乙两人赛跑,甲的速度是8米/秒,乙的速度是5米/秒,如果甲从起点往后退20米,乙从起点处向前进10米,问甲经过几秒钟追上乙?
四小结:路程相等
时间相等
五、作业:P192/5。10 数学理解1 问题解决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