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分式全章小结(2课时)
第一课时 综合复习
一、知识结构
二、重要知识与规律总结
(一)概念
1、分式:(A、B为整式,B≠0)
2、最简公分母:各分母所有因式的最高次幂的积.
3、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
(二)性质
1、分式基本性质: (M是不等于零的整式)
2、幂的性质:
零指数幂:=1(a ≠0)
负整指数幂:(a≠0,n为正整数)
科学记数法:a ×,1≤| a |<10,n是一个整数.
(三)分式运算法则
分式乘法:将分子、分母分别相乘,即
分式除法:将除式的分子、分母颠倒位置后,与被除式相乘,即
分式的加减:(1)同分母分式相加减: ;
(2)异分母分式相加减:
分式乘方:(b≠0) 分式开方: (a≥0,b>0)
(四)分式方程解法
1、解题思想: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
2、转化方法:去分母(特殊的用换元法).
3、转化关键:正确找出最简公分母.
4、注意点:注意验根.
三、学习方法点拨www. 12999. com
1、两个整数不能整除时,出现了分数;类似地,两个分式不能整除时,就出现了分式.因此,整式的除法是引入分式概念的基础.
2、分式的基本性质及分式的运算与分数的情形类似,因而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不断地与分数的情形进行类比,以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
3、解分式方程的思想是把含有未知数的分母去掉,从而将分式方程转化为整式方程来解,这时可能会出现增根,必须进行检验.学习时,要理解增根产生的原因,认识到检验的必要性,并会进行检验.
4、由于引进了零指数幂和负整指数幂,绝对值较小的数也可以用科学记数法来表示.
四、布置作业:课本第158页复习题第1、2、(4)、(5).3、(7)、(8).
第二课时 专题讲解
一、分式运算中的常用技巧
分式的运算以分式的概念、分式的基本性质、运算法则为基础,其中分式的加减运算是难点,解决这一难点的关键是根据题目的特点恰当的通分,并以整式变形、因式分解为工具进行计算.分式运算既突出了代数式的运算、变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又注重了数学的思想方法,在历年考试中是必考的重点内容之一,若能根据特点灵活选择解法,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约分求值:分母或分子是多项式时,先把分子、分母因式分解后约分求值.
计算: .
解:原式=
2、分步通分,逐步计算:以下题的解法加以说明,该题采用“分步通分法”,先将前两个分式通分,所得结果再与后面的分式通分,达到化繁为简.若一次性全面通分,计算量将非常大.我们在解题时既要看到局部特征,又要有全面考虑.
计算:
解:原式=
3、合理搭配,分组通分:分组通分,可以降低难度,见下题.
已知x=1+,那么=________________.
解析:先将第一、三项通分,然后再与第二项计算,最后代入求值.
二、分式求值中的常用技巧
分式求值在中考中出现频率较高且方法灵活,有时出现条件或所求代数式不易化简变形,当把代数式的分子、分母颠倒后,变形就容易了,这样的问题通常采用倒数法(把分子、分母倒过来)求值,见例1.
例1、已知,求的值.
解:∵,∴x≠0,∴,即.
∴,∴=.
2、活用公式变形求值:若能对公式进行熟练地变形运用,可给解题带来极大方便,见例2.
例2、已知x2-5x+1=0,求的值.
解:由x2-5x+1=0,知x≠0,由此得.
∴
3、设k求值法(也可叫参数法):当已知条件以连等式出现时,可用设k法解题较简便,见例3.
例3、已知:,求的值.
解:设=k,∴b+c=ak,c+a=bk,a+b=ck.
∴b+c+c+a+a+b=ak+bk+ck,
∴2(a+b+c)= k (a+b+c),(a+b+c)(2-k) =0
即k=2或a+b+c=0,代入到=k中.
∴原式=.即原式=或原式=-1.
4、整体代换法:在计算代数式求值问题时,有时可采用整体代入法——即将条件等式(或变形后的条件式)整体代入求值,见例4、例5.
例4、已知,,,求的值.
解:∵,,,
∴,∴=.
∴.
例5、已知a+b=-8,ab=6,化简_________________.
解:∵a+b=-8,ab=6,∴a<0且b<0.
∴原式=
三、布置作业
课本第159页第6、7、9题.
四、 教学反思
1、
由于上的是复习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的基础上进行巩固知识加强理解,所以我在一开始复习分式的定义时是提问学生,让学生自己复述分式定义,但提问后发现学生理解但不会很好的组织语言表达清楚,所以在复习后面概念的时候我没有再提问学生而是自己阐述,在这个问题处理上有些欠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起到一个组织和引导作用,以学生为主,最大限度调动起学生的自身潜能与积极性,让学生多思考多讨论。
2、在做配套练习的过程中,有个学生回答问题出现概念不清晰的现象,分母是不为0的整式说成了分母是不为0的数。我只是简单的指出了他的错误之处,而没有很好的利用这样一个教学资源深入解释概念,让学生透彻理解整式与数之间的区别和分式的意义。这也体现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现场应变能力,我想在今后的工作学习中要不断的积累经验,同时也需要锻炼自己的反应能力。
3、复习课应该是对旧知识复习整合、重点内容的提升教学过程,我犯了许多新教师容易犯的错误,只是简单的罗列知识点然后巩固做配套练习。一节课下来整个氛围不太活跃,学生的反应也很平淡,思路无起伏。而我也一直站在讲台前控制电脑,除了下去看学生做题情况很少有位置上的变化,显得相对呆板,这也是需要改进的又一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