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理数的运算
教学方法和手段
1、教学方法
基于本节课的特点,在教学中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教学法。
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小组合作、类比学习等。
2、教学手段
由于本节课主要以复习提升能力为主,信息量很大,因此制作了课件,设计形象具体,增加课堂教学的信息容量,保证学生的活动空间和思维空间,努力提高课堂效率。
课前复习 1、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乘方法则
2、加法、乘法运算律
3、科学记数法,会按要求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学过程
教 学 过 程
设计意图
教 学 内 容
教师导拨与学生活动
教学
用具
(一)复习巩固
1、有理数的加法、减法、乘法、除法及乘方法则
2、加法、乘法运算律
3、科学记数法,会按要求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老师向学生展示复习的问题,小组合作交流
大屏幕展示
通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总结自己的进步,反思不足,及需要改进的地方。
(二)改错探究
1. 74-4÷2=70÷2=35
2.
大屏幕展示
7
3.
4.
教师及时发现学生的困惑和不足,引导学生改正。
学生板演,并指出错误,做好归纳总结。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及时归纳。
通过例题的交流,让学生从观察和探究中发现规律,教师加以引导与启发,并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让学生归纳与总结错误出现的原因,及时纠正错误,从而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与数学语言的组织能力。
(三)尝试初步运用
牛刀小试
1.5-2×(-3)
让学生在导学案上完成,小组合作交流,分析问题,发现解答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大屏幕展示
通过此题的分析,引导学生在进行有理数混合运算时,遵循观察、思考、动笔、检查的程序进行计算,有助于培养学生严谨的学风和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精讲点拨
7
1.计算(-2)2-(-52)×(-1)5+87÷(-3)×(-1)4
2.用简便方法计算:
3.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据估计我国药用牡丹栽培约175500000株(精确到千位)
(五)巩固训练
1.
2
3.
4.
学生板演,并到板前讲解注意事项,教师对学生没有注意到的关键点加以说明。如第2题的第二种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并讲解。
学生板演,其他小组同学派代表到板前批阅。若有错误,在旁边及时改正。
大屏幕展示
大屏幕展示
重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经历思考、探索、发现等一系列数学活动,培养他们准确用数学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
7
鼓励学生参与到小组讨论中,来分析问题,同时让学生感受到与他人合作其实也是自我提高数学思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从而进一步突破了熟练掌握有理数的运算这一重点。
(六)达标反馈
1.计算:
(1)-43×22-(-4)3×(-2)2 ;
(2)- 5×32 -(-5×3)2 ;
(3)
2.填空(1)-70900 000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__________.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5.96x104,原数是__________.
( 2)由四舍五入得到的近似数7.061x107,精确到__________位。
学生在导学案上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先小组订正答案,解决困惑,再把出错的题目,让同学讲解。
大屏幕展示
培养与提高学生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加强学生对已学知识的进一步掌握和巩固,感受数学活动中的成功。
小结
7
小组合作,交流提升。学生总结,教师点拨
课后提升:
2、、、
3.挑战自我
一根长1米的木棒,第一次截取全长的一半,第二次截取余下的三分之一,第三次截取余下的四分之一,……如此截下去,问连续截2002次共截去多少米?
教师点拨问题2与生活密切相关,让大家回去亲自动手实践。
学生课后自主完成。
大屏幕展示
合理把握综合和实践的实施,以学生自主参与为主
并能够学以致用,加深对本节课的理解。
7
板书设计
第3章有理数的运算复习
1加、减、乘、除、乘方法则,科学记数法
2、加、乘法运算律
注意:(1)运算顺序
(2)符号
(3)带分数转化为假分数再乘方
(4)转化
整个板书设计是为了展示重点与难点,层次与结构,同时体现美观,挖掘启发思维的功能,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
教学评价
评价方式采用“观察法”及“操作性评价”。
“观察法”是在授课过程中努力观察学生的学习表现,在充分暴露思维的过程中,积极肯定学生思维的闪光点和钻研精神。
7
“操作评价”强调对学生知识掌握的达成度和操作技能的点评,在授课过程中始终保持同学生的正面对话与互动,用实例和问题引导学生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动手动脑实践,并通过点评帮助学生扫清思维障碍,提高信息反馈的频率和信度,有利于教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教学设计说明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理念,在教学中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使学生亲自参与获取知识和技能的全过程。
教学中首先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检查第3章基本内容,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开拓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经历这种探究过程,对培养学生揭示数学关系,提升能力非常有益。
选用具有现实意义的问题,解释生活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感受到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完成思维的构建,体现认知规律,真正达到“学习有用的数学”的目的。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