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节 光的折射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了解光的折射规律。
2.知道光在发生折射时,光路的可逆性。
3.学会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观察、认识折射现象,培养学生初步观察的能力。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3.由观察实验现象入手,通过教师引导,帮助学生分析、概括出相应结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训练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用光的折射定律解释自然现象,体会到物理学在生活中无处不在,奥妙无穷,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物理、探索自然的兴趣。逐步领略折射现象的美妙,获得对自然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感觉。
2.有与他人交流和合作的精神、敢于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3.在实验中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的折射规律。
2.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科学探究活动过程,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能力。
3.利用光折射规律解释生活中的有关现象。
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法、归纳法。.
教学用具
演示用:激光光源、光的折射演示装置、水槽.
学生用:碗、筷子、茶杯、硬币、适量的水.
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问题情境,引入新课
二、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1]在空的茶杯里放一枚硬币,移动杯子,使眼睛刚刚看不到硬币.提问:为什么看不到硬币了呢?(因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保持眼睛和杯子的位置不变,慢慢地向杯里倒水,随着水面的升高,观察者看到了硬币,还会发现硬币升高了.提问:是不 是光不沿直线传播了呢?
.
[学生实验2]在碗中盛满水沿,把筷子斜插到碗的底部,从侧面斜视水面,会发现水中的筷子看上去好像向上弯折了.
上述实验中的两种现象,是我们今 天要探究和了解的一种光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
二、新课教学
(一)光的折射
首先我们探究-----.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方向是否发生改变?
3
老师实验:用激光灯,将光从空气中斜射入水中,观察光的传播方向和路
结论: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光的传播方向发生了改变。
定义: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过入射点,与界面垂直的直线叫法线,入射光与法线的夹角叫入射角,折射光与法线的夹角叫折射角
(二)光的折射规律的探究
在上述三次改变入射角的大小,让学生观察并记录下列问题:(加入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的视频)
1、 以法线为参照,入射光和折射光的位置。
2、 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和大小变化
3、 当垂直入射时,方向是否发生变化。
结论:入射光、折射光分居法线两侧,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视频:光从水中斜射入空气中。让学生总结出折射光路也是可逆的
总结:
1、 入射光、折射光分居法线两侧。
2、 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3、 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4、 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三)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一些简单的现象
1、水池变浅了
[分析]如图所示,从池底S点发出的光线,由水进入空气时,在水面上会发生折射,折射角大于入射角,折射光线进入人眼,人眼逆着折射光线的方向看去,觉得这些光
3
线好像是从它们反向延长线交点S′发出来的.S′就是S的虚像,S′比S与水面的距离近.所以,人看上去池水好像变浅了.
总结:从水上看水中的物体 ,由于光的折射现象,都 是看到的变浅的虚像
如:水池变浅、从水上看到水中的鱼、硬币在水中长高等。都是看到的变浅的虚像而不是实物
2、阅读 《科学世界》,解释‘海市蜃楼’
海市蜃楼是由于空气的密度不均匀,远处物体发出的光,经过不断的折射,进入人眼里,人感到是从正前方传来的,所以这是光的折射现象造成的自然现象。
小结
一、光的折射现象:
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发生偏折,这种现象叫光的折射.
一、 光折射的规律:
1、入射光、折射光分居法线两侧。
2、当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时,入射角大于折射角;
3、当光从水或其它透明介质中斜射入空气中时,入射角小于折射角;
4、垂直入射方向不变。
5、折射角随入射角的增大而增大。
6、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
课内训练:见导学案,课件
作业 布置 P84 2、3题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