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教学设计(冀教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冀教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19课《短文两篇》‎ 第一课时:《湖心亭看雪》‎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能力。‎ ‎2.积累文言词汇,培养顾问的阅读理解能力。‎ ‎3.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及语言风格,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 ‎1.深入理解本文的写景特点(白描手法)。 ‎ ‎2.熟读背诵课文。 ‎ ‎【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的精神世界,把握写景与叙事、抒情的关系。 ‎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本文文字较浅显,注释较详细,学生自读课文,把握文意不成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写作特色和语言风格。 ‎ ‎【教学媒体】多媒体 ‎ ‎【课时安排】1课时 ‎ ‎【教学过程】‎ 一、导语新课 关于西湖的诗句,同学们能背诵多少?‎ 学生吟诵“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是啊,同学们,诗人心中有一个春天,他笔下的西湖就春意盎然;诗人的心中有一份柔情,他笔下的西湖就温柔缠绵。可是——如果诗人的心中寒冰一片,他笔下的西湖会是什么样子的呢? ‎ 让我们步入张岱的世界,一起去《湖心亭看雪》。 ‎ ‎【导入切题而留有悬念,也是研讨与练习三的要求】‎ 二、走近作者 多媒体摘要显示:‎ 7‎ 张岱,号陶庵、蝶庵,明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以前未曾出仕,一直过着布衣优游的生活。明亡以后,消极避居浙江剡溪山中,专心从事著述,穷困以终。《陶庵梦忆》和《西湖梦寻》即写于他明亡入山以后,书中缅怀往昔风月繁华,追忆前尘影事,字里行间流露出深沉的故国之思和沧桑之感。他文学创作以小品文见长。文笔清新生动,饶有情趣,风格独特。 ‎ 张岱曾有《自题小像》一文,“功名耶落空,富贵耶如梦。忠臣耶怕痛,锄头耶怕重,著书二十年耶而仅堪覆瓮。之人耶有用没用?”覆瓮,比喻著作毫无价值,只可以作盖酱罐用,多用为谦词。作者在自嘲中讽世骂时,显示自己的卓然独立。 ‎ ‎【布置了预习,可让学生介绍,也可中途由老师切出】‎ 三、感知文意 ‎ ‎1.教师播放示范朗读或设置背景音乐,教师范读,学生听读,把握字音及停顿。 ‎ ‎2.学生读课文,疏通文句,整体感知文意。 ‎ ‎(1)学生自读课文,疏通文句并质疑。 ‎ ‎(2)小组讨论交流,质疑解难,教师巡视酌情指导,教师也可预设重点字词全班解决。‎ ‎【虽有预习,课堂毕竟是课堂,尤其是字词句基础知识的学习是一切基础的基础】‎ 四、品读文本 ㈠三读蓄势 ‎1.一生朗诵全文,师生简评。‎ ‎2.一生再读,明确要求:找出短文中作者犯下的一个颇为严重的前后矛盾的错误。‎ ‎(“独往湖心亭”与“舟中人两三粒而已”及舟子的喃喃自语)‎ 教师乘势设疑是否要让张岱改改。‎ ‎3.全班齐读,明确要求:找出文中一个能形象概括张岱形象的词语。‎ ‎(“痴”)‎ ‎【三次朗读,要求不一,同时是为深入文本蓄势。】‎ ㈡三痴解意 ‎“痴”用通俗的话怎么说?自由朗读,讨论,找出张岱哪些地方表现出了特别的呆气。‎ ‎(1)“痴行”‎ ‎(“是日更定”,“独往湖心亭”,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的时候去的)‎ 教师提示想象三天大雪之后的情景,除了从人的听觉来描写,还从什么角度来写?‎ ‎(可有类似“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的想象)‎ 7‎ 这样的天气我们在家干什么?可是他却在天寒地冻的天气里凌晨时分跑到湖上去看雪,痴人“痴行”,真是“怪异”啊。‎ ‎(2)“痴景”‎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生读,有感情地读,说说此景异在哪里。‎ 教师提示 A.“天与云与山与水”是否拖沓?去掉读一读,对比读出田地苍茫的景象。‎ B.量词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长堤一条、湖心亭一座、与余舟一艘、舟中人两三个而已”?‎ C.顺序之“异”:好像应该是这样的“湖上影子,惟舟中人两三个、与余舟一艘、湖心亭一座、长堤一条而已”?‎ D.读“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读出“而已”的言外之意。‎ 教师明确:这段写景文字运用了白描手法。可多媒体摘要显示: ‎ 白描是一种描写的方法。原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是指一种不加色彩或很少用色彩,而只用墨线在白底上勾勒物象的画法。作为一种描写方法,是指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的描写方法。白描用于写人,只需三言两语即可勾画出人物的外貌和神态,使读者如见其人。白描用于写景,只需几笔就可勾勒出一幅鲜明的图画,使人如临其境。白描用于写事,也只要几笔就可使事态毕现,生动形象。文中的白描抓住了景物的突出特征来写,一痕、一点、一芥、两三粒高度抽象、概括,长与短、点与线、方与圆、多与少、大与小、动与静简洁概括,表现出悠远脱俗的情味。 ‎ ‎【细腻的品读,读出内涵,读出妙处。并理解本文的白描手法】‎ ‎(3)“痴心”‎ ‎1.如此安静的环境,后文却又写喝酒聊天,是否意境全然被破坏了?‎ ‎①一生读“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A.“此人”是哪种人?用文言文说说看。‎ ‎(湖中焉得有此雅兴之人……)‎ B.如果张岱要回答,用文言文如何回答,最好有神态?‎ ‎(彼此彼此……)‎ 7‎ ‎②酒逢知己千杯少,可是,饮酒之前不问姓氏,饮酒之后才问;问却避而不答姓氏,只说“是金陵人,客此”,却不留电话、地址、QQ号,这段奇遇,是不是张岱处理得太草率了?这样看来,张岱追求的人生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呢?现在我们重新来看我们最初发现的那个矛盾,是张岱数不清人数吗?‎ 张岱笔下的自然如此清冷浩大,如此孤独,这其中是不是有着深层次的原因?舟子说他痴,他会辩解吗?当时他会是怎样的表现?他心里会说什么呢?现在,同学们知道“张岱心中有寒冰”的谜底了吗?‎ ‎【围绕解读痴人之“痴行痴景痴心”,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内核】‎ 五、练习拓展 孤高情怀有谁知,独与天地相往来。‎ 一个人,登台长吟: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一个人,登高作啸: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一个人,独往湖心亭: 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一个人,寒江钓雪: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让我们一起回顾大家非常熟悉的柳宗元的《江雪》吧。‎ ‎(可比较它们在描写手法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或者假设时空倒流,张岱在湖心亭上遇到钓鱼的柳宗元,你认为张岱会认他为知己吗)‎ ‎【借助恰当的练习资源拓展,通过比较进一步体味文章写作手法和作者的思想感情】‎ 六、朗诵留白 孤舟一寒士,独品满湖冰。曹雪芹在《红楼梦》中说: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在动情的齐背课文声中结束全文。 ‎ ‎【巧借曹诗,再吟文本,余音不绝】‎ 七、布置作业 ‎ ‎1.背诵并默写课文。 ‎ ‎2.就“我看古人之痴”为话题,课后练笔。‎ 附:板书设计 ‎ 湖心亭看雪 ‎ 张岱 痴行 痴景 痴心 7‎ 第二课时:《记承天寺夜游》‎ 课前预热:同学们,让我们用“闲”字组词,比一比,看谁反敏捷?你 看到“闲”,想到了什么?并请同学交流。‎ 一、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引出苏轼及课题。‎ 二、明确本节课的三内容“读 品 悟”(媒体出示,背景始终有夜色中悬挂一轮圆月))‎ 三、读得顺畅。‎ 自主朗读,熟悉课文。‎ 要求:(媒体出示、背景始终有夜色中悬挂一轮圆月)‎ ‎1.读得流畅响亮。‎ ‎2.读得字正腔圆。‎ ‎3.读得抑扬顿挫。‎ ‎4.读得层次分明。‎ 具体实施如下:‎ A、生自由读。‎ B、抽一位同学来读。‎ C、请同学对刚才那位同学的朗读进行点评。‎ D、教师朗读课文。‎ E、学生评价教师的读法。‎ F、分角色朗读课文(男叙事 女写景 合抒情议论)‎ 四、疏通文意。(6人小组合作探究)‎ ‎1.第一大组同学梳理叙事部分。‎ ‎2.第二大组写景抒情部分。‎ ‎(媒体出示)温馨提示:‎ 翻译文言文的方法:‎ 留(保留)如地名、人名、年号等 删(删除)‎ 补(增补) 换(替换) 调(调整语序)‎ ‎3.学生翻译后同学、教师分别评价。‎ ‎(分别从叙事 写景 抒情等几个方面来评价)‎ ‎4.又读课文一遍。(读得明白还不行,还得顺畅)‎ 7‎ 五讲解文章:‎ 讲第一层次(媒体出示)“元丰、、、、、、、、中庭”‎ ‎ 要求:请根据第一层次的内容,在下面横线上填写你 认为最恰当的一个词语。并说明理由。‎ 这一段话是在叙述_____________ 事。如:寻友、赏月、、、、、、、‎ ‎(媒体出示)张怀民与苏轼的资料。 ‎ 全班再读一遍课文。‎ 讲第二层次:‎ 自由读第二层次,你发现了些什么景物?读后交流。‎ 问:为什么作者眼中只写“竹、柏”之景呢?‎ 探讨解决 讲第三层次:(媒体出示)读出深意:何夜______何夜______但少______耳。教师读后生又读。‎ 合作探究:文中“闲人”该怎样理解?‎ ‎(媒体出示)苏轼被贬谪黄州的资料。明确“闲人”的意思:A:被闲置的人B:闲情逸致的人 六.拓展延伸。‎ ‎ 1.补充2000年法国《世界报》对苏轼的高度评价的文章。(学生齐读)‎ ‎ 2.面对该怎样对待,我们该怎样对待?(音乐声中,学生自由交流)‎ ‎ 3.教师用美语回答该怎样对待逆境。‎ 七、(媒体出示)让经典常驻心间。(用提示来背诵课文)‎ ‎ 叙事:月色入户______    亦未寝______‎ ‎ 写景:积水______       盖______‎ ‎ 抒情议论:何______      何_____‎ 八、(媒体出示)用下面两句美语结束本课。‎ ‎ 愿我们的心灵永远澄澈明净,愿我们的胸怀永远旷达宽广。‎ 板书: 记承天寺夜游 ‎ 苏轼 叙事:     寻友 赏月 写景:     月色 竹柏 7‎ 抒情、议论:  旷达胸怀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