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 图形的平移
教学目标
1.认识平移的概念及平移的不变性,理解平移图形中对应线段平行且相等的性质;
2.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能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并能按要求作出简单平面图形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能运用平移的性质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教师)
学生活动
设计思路
新课引入——情景导入:
请你判断 小明跟着妈妈乘观光电梯上楼,一会儿,小明兴奋地大叫起来:“妈妈!妈妈!你看我长高了!我比对面的大楼还要高!”小明说的对吗?为什么?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和想法.
较好地发挥了“情景导入”的作用,却又找不到足够的理由说服持有不同观点的同学.此情此景,在好奇心的驱动之下,学生欲罢不能,很容易就产生了继续学习、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接触平移现象:
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画面)现实生活中平移的具体实例,你还能举出生活中类似的例子吗?
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变化规律,得出平移的定义.
8
根据上述一些现象,你能说明什么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平移?
辨一辨、议一议:
在以下现象中,属于平移的是 ( )
① 在荡秋千的小朋友;
② 打气筒打气时,活塞的运动;
③ 钟摆的摆动;
④ 传送带上,瓶装饮料的移动.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观察、思考、感悟.
巩固概念,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和掌握.
例1 如图,4个小三角形都是等边三角形,边长为1.3cm.你能通过平移△ABC得到其他三角形吗?若能,请画出平移方向,并说出平移的距离.
师生共同探讨.
开放性的问题设计,多样性的答案,既综合整理、当堂复习了新课知识要点,又留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
8
活动探究:
把图中的三角形ABC(可记为△ABC)向右平移6个格子,画出所得的△A′B′C′.
度量△ABC与△A′B′C′的边、角的大小,你发现什么了呢?
你认为图形平移具有什么特征呢?
学生动手操作,合作交流,归纳出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
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得出图形平移的基本性质,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例2 将A图案剪成若干小块,再分别平移后能够得到B、C、D中的 ( )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师生共同探讨.
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以致用”的道理.
8
做一做:
在所示的方格纸上,将线段AB向左平移4格.得到线段A′B′,再将线段A′B′向上平移3格,得到线段A″B″,连接对应点的线段AA′与BB′,A′A″与B′B″,AA″与BB″.
在连接对应点的线段AA′与BB′,A′A″与B′B″,AA″与BB″的过程中,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各自发表意见和想法.
较好地发挥了“情景导入”的作用,在好奇心的驱动之下,学生欲罢不能,很容易就产生了继续学习、探索新知识的欲望.
议一议:
(1)下图中的四边形A′B′C′D′是怎样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到的;
(2)线段AA′、BB′、CC′、DD′之间有什么关系?
(3)取线段AD的中点M,画出点M平移后对应的点M′,连接MM′.线段MM′与线段AA′有什么关系?
学生观看思考并回答.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图形间的变化规律,得出图形平移后对应点的连线之间的关系.
8
你能否用一句话来概括这种关系?
例3 已知△ABC和点D,平移△ABC,使△ABC的顶点A移动到了点D的位置.
师生共同探讨.
及时应用新课知识要点,加深对新知的理解.
课堂反馈:
1.在下面的六幅图案中,(2)、(3)、(4)、(5)、(6)中的哪个图案可以通过平移图案(1)得到?
师生共同探讨.
1.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图形的平移的基本性质的灵活运用,加深对性质的理解和掌握.
2.既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实际应用能力,又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学以致用”的道理.
8
2.如图,四边形EFGH是由四边形ABCD平移得到的,已知AD=5,∠B=70°,则 ( )
A.FG=5,∠G=70°
B.EH=5,∠F=70°
C.EF=5,∠F=70°
D.EF=5,∠E=70°
3.楼梯的高度3米,水平宽度8米,现要在楼梯的表面铺地毯,地毯每米16元,求购买地毯至少需花多少钱?
4.如图,将△ABC沿着从A到D的方向平移后得到
8
△DEF,若AB=4cm,BE=3cm,CE=1cm.
(1)指出平移的距离是多少?
(2)求线段BF的长.
5.平移方格纸中的图形(如图所示),使A点平移到A′点处,画出平移后的图形,并写上一句贴切、诙谐的解说词.
8
课堂小结:
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
共同小结.
师生互动,总结学习成果,体验成功.
课后作业:
1.课本P21习题7.3第1、2、3题.
2.(选做题)如图所示,一块蓝色正方形板,边长18cm,上面横竖各两道红条,红条宽都是2cm,问蓝色部分面积是多少?
课后完成必做题,并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确定是否选做思考题.
选做题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可根据自己的能力去自主选做.这样就能实现《课程标准》中所要求的“让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