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中考历史一轮苏联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教案(新人教版)
复习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通过复习,使学生知道俄国1917年彼得格勒武装起义,了解世界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诞生及其重大意义;了解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作的探索。
(2)概述二三十年代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成就和经济政治体制上存在的严重弊端,培养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介绍彼得格勒武装起义的大致经过。
(2)引导学生归纳列宁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做的探索,以及苏联二三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成就。
3.情态、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复习,使学生明白,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以及社会主义建设必须符合国情,遵循客观经济规律。
4.重点: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
5.难点: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复习策略
1.教法选择:归纳法、讲述法、讨论法、直观法等。
2.学法选择:归纳法、讨论法、观察法等。
3.课堂组织形式:分组讨论。
4.教具媒体组合应用:多媒体展示。
5.课程资源开发利用:教材、网上资料等。
复习时数:一课时
复习过程:
梳理知识:
一、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
1、原因:
(1)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俄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
(2)二月革命推翻沙皇专制政府,两个政权并存。
(3)列宁和布尔会维克党制定方针决定起义。
3
2、经过:
(1)时间:1917年11月7日。
(2)地点:彼得格勒。
(3)领导人:列宁。
(4)指挥部:斯莫尔尼宫。
(5)反动巢穴:冬宫。
3、意义:
(1)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2)激励着各国无产阶级的斗争,鼓舞了被压迫民族的解放斗争。
(3)向世界各国人民展示了一条崭新的寻求解放的道路。
(4)十月革命是世界现代史的开端。
二、列宁对社会主义建设通路的探索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目的:为了平定国内的武装叛乱和战胜协约国的武装干涉。
(2)时间:1918年。
(3)内容:①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强制征收农民的余粮。②工业:把大中小企业全部收归国有。③商业:取消自由贸易,实行粮食和日用品配给制。
(4)作用:在集中财力、物力战胜敌人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2、新经济政策:
(1)背景:进入和平时期,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过时。
(2)时间:1921年
(3)内容:①农业:用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②工业:允许本国和外国资本家经营某些中小企业。③商业:取消实物配给制,恢复商品买卖。
(4)作用:提高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恢复。
3、苏联的成立:
(1)时间:1922年底。
(2)情况:多个苏维埃共和国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联合起来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当时加入的有俄罗斯联邦、外高加索联邦、乌克兰和白俄罗斯,后来,苏联扩大到15个加盟共和国。
三、苏联社会主义建设
1、领导人:斯大林
3
2、时间:20世纪二三十年代
3、方针:1925年,联共(布)确立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1927年,苏联实行农业集体化的方针。
4、内容:(1)1928~1937年,两个五年计划,重点重工业。(2)农业集体化运动。
5、成就:
(1)完成工业化,1937年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2)完成农业集体化。
6、体制: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
(1)标志:1936年苏联新宪法,宣布苏联是“社会主义国家”。
(2)特点:一切经济活动按国家规定的计划运行,采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
(3)评价:斯大林模式在一定历史阶段里发挥过积极作用,这一模式也存在严重的弊端。
7、弊端:
(1)经济上忽视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要求,否定市场机制的作用,经济效益低下。
(2)经济计划统得过死,妨碍了地方和企业积极性的发挥。
(3)政治上,权力过于集中,民主法制被忽视,权力愈来愈集中到个人手里,最后形成了个人高度集权。
问题探究
1.俄国十月革命之后诞生的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什么?
2.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分析、评价、反思、体会: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