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农氏与农业的出现
古者,民茹草饮水,采树木之实,食蠃蠬之肉。时多疾病毒伤之害,于是神农乃始教民播种五谷,相土地宜,燥湿肥硗高下,尝百草之滋味,水泉之甘苦,令民知所辟就。当此之时,一日而遇七十毒。
——[西汉]刘安《淮南子·修务训》
【解读】 我国的农业起源很早。在古文献中,多将我国农业的起源托之于神农氏等传说人物。神农氏教民农耕,种植五谷,并且教人民辨别土地好坏,品尝百草滋味、水泉甘苦等,解决了人民的生活问题。
曲辕犁的优点
汉代一些耕犁开始安装翻土碎土的犁壁,这比欧洲早一千多年。唐代在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中国的耕犁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所沿用。曲辕犁与前代相比有三个优点:一是曲辕和犁槃的出现,淘汰了犁衡(肩轭),不仅减轻了自身重量,而且克服了直辕犁“回转相妨”的缺点;二是犁评、犁梢的出现,使得入土的深浅、起土的宽窄,更加随心所欲;三是犁底修长,犁梢手控,使得耕作时平稳、深浅一致,利于水田使用。
中国古代商业的发展变化
项目
具体表现
活动场所
先在城市,后向农村发展;先定时定点,后打破界限
交易内容
先以土特产品、奢侈品为主,后农副产品和手工业品流入市场
交易媒介
由物物交换到出现一般等价物,再到出现固定货币
商人组织
由最初的亲缘组织发展为地缘纽带和业缘组织
流通领域
由只局限于流通领域到逐渐与生产及自由的雇佣劳动相结合
精耕细作技术成熟的四项评价指标
一是农具的改进;主要有汉代耧车的发明和犁壁的安装,隋唐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宋元出现由畜力牵引的旱地中耕农具耧锄等。二是加强田间管理;如适时耕种,注意改良土壤,重视肥料、保墒和灌溉等。三是进一步挖掘地力;提高复种指数以增加产量。如垄作法、代田法、区田法、间作套作复种技术等。四是农作物品种的引进。
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政策的异同点
背景
目的
原因
内容
影响
不同点
重农抑商政策
实施于战
国时期,
贯穿整个
封建社会
压制商人
势力,以
维护封建
统治基础,
发展地主
经济
封建统治阶级是地主阶级,重视发展地主经济
对国内市
场进行严
格的规定
和控制,
对商人地
位和势力
进行压制
前期对古代农业发展有利,对农业文明的成就有一定影响,后期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 2 -
闭关锁国政策
在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实行
防范外
来殖民
势力,
以维护
封建统
治体制,
巩固封
建经济
首先,是自然经济的特征;其次,是清政府害怕与外国人交往易“滋扰生事”;再次,为了防范和抵御西方侵略者
严格限制国人出海贸易,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起到了一定的自卫作用,但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使中国长期与世界隔绝,限制了与西方先进经济文化的交流,逐渐落后于世界
续表
背景
目的
原因
内容
影响
相同点
都是在社
会转型时
期采取的
政策
维护封建
统治
出于统治需
要而采取的
政策
限制和压
制商品经
济
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中国第一爱国商人——弦高
弦高是春秋时期郑国的一名商人。公元前627年,秦国偷袭郑国,大兵已逼近郑国的邻国滑国,郑人还不知晓。这时,弦高正好途经滑国,他买了使者的行头,伪装成郑国特使,自己乘着车子,让人赶着十二头牛,就来到秦国军营,前去拜见秦领军将领孟明视,说:“我郑国国君听说将军准备驾临敝国,就派我前来迎候将军,犒劳大军。我国虽然并不富裕,但是,只要贵国大军来到这里,我们保证供给粮草;夜里,我们也会加强护卫,来保障贵国大军的安全。”在弦高去秦军军营的同时,他还派人火速赶回郑都,向国君报告情况,让郑国有所防范。秦国军队以为郑国已有准备,就放弃了偷袭郑国的行动。弦高以自己的机智挽救了郑国。
清代“四大名镇”
清代有所谓“天下四大镇”:其中景德镇原名新平镇,宋景德时因承造御用瓷器出名而改称,但当时还只是个瓷器集散市场。至明清,窑灶林立,发展成为“烟火逾十万家”的瓷器最大产地。朱仙镇,南宋时岳飞追击金兵至此还是一座荒村,元开贾鲁河,成为通往开封的水陆转运点,至明清逐步发展为商业大镇。佛山镇,宋为墟,明代宗时尚称乡、堡,但因“工擅炉冶之巧,四远商贩辐辏”,民庐达万余家,清初设治称镇。汉口镇,明初还处于汉阳城外荒郊,明成化年间汉水改道,因其地处江汉交汇之处,商贾日盛,清代成为长江中下游第一大埠。这四大镇实际上已是全国性的商业城市或手工业城市了。
-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