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课时 从“战时共产主义”到“斯大林模式”
1.识记“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内容、新经济政策的内容、“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理解苏俄实施“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原因、新经济政策实施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以及“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历史条件;探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对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的影响,以及对当代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借鉴意义。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客观分析“斯大林模式”的历史作用及弊端。
2.通过学习本课,认识到任何一种经济体制的确立都必须与生产力水平相适应,都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改革是社会主义不断完善和保持自身活力的重要手段。
学习的重点是新经济政策;学习的难点是评价“斯大林模式”。
借助教材中的文字史料与历史图片,学会运用各种史料理解历史问题。通过主动参与小组探讨交流,逐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1.通过提问“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是在何时何地诞生的?现在它的情况如何?”激发学生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2.教学过程中通过讨论比较,引导学生探究“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的不同。教材从三个方面阐述了俄国十月革命后,苏俄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所进行的艰苦探索,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到“斯大林模式”的形成,不仅使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得到了巩固,而且使苏联迅速从落后的农业国转变为强大的工业国;但与此同时,“斯大林模式”在实践过程中的弊端也日益暴露,最终阻碍了苏联经济的发展。
一、“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背景:国内外敌对势力企图把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里。1918年夏,苏俄进入艰难困苦的国内战争时期。
- 8 -
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
3.内容:实行余粮收集制,大中小工业企业全部实行① ,取消② ,实行普遍义务劳动制。
4.结果:苏俄人民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发动的三次大规模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
二、新经济政策
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苏俄继续执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2.实施: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了《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决议。
3.内容:(1)以③ 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自己支配。(2)解除了大部分小企业和一部分中型企业的国有化,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对一些国家暂时无力开发的矿产、森林、油田等,政府以④ 的方式让外国资本家经营。(3)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货币流通和商品交换。(4)废除⑤ 制。
4.影响: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到1925年,苏俄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三、“斯大林模式”
1.背景:(1)1922年底,由俄罗斯联邦、乌克兰、白俄罗斯和⑥ 组成的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正式成立,简称“苏联”。(2)1924年初列宁逝世后,斯大林的领导地位逐步确立。国家经济政策发生变化,⑦ 被逐渐取消。
2.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
(1)目的:迅速增强经济实力和国防力量。
(2)提出:由⑧ 为重工业的发展提供资金。在经济体制方面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实行高度集中的⑨ 经济,建立相对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外的经济体系。
3.农业集体化运动
(1)目的:加强对农业的管理,摆脱粮食供应困难。
(2)实施:把分散的农民组织到 里。
4.“斯大林模式”
(1)历史功绩:在较短的时间里实现了经济的快速发展。通过实施两个五年计划,苏联迅速实现了工业化。到1937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苏联经济实力的迅速增长,也为后来 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
(2)严重弊端: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 长期处于落后状态,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国家从农民那里拿走的东西过多,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不高;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了苏联经济的持续发展。
【答案】 ①国有化 ②自由贸易 ③粮食税 ④租让 ⑤实物分配 ⑥南高加索联邦 ⑦新经济政策 ⑧农业和轻工业 ⑨计划 集体农庄 反法西斯战争 农业和轻工业
- 8 -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特点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兼有“战时”和“共产主义”两方面特点,是在战争年代,为了保证战时物资供应而实行的应急措施,它所规定的生产资料公有、取消自由贸易和货币流通、实行劳动义务制,与马克思描述的共产主义社会非常接近,因此被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2.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利与弊
利:(1)与当时苏联的生产力水平相适应;(2)开辟了计划经济体制和新型工业化模式,迅速实现了国家工业化;(3)短时间实现经济的快速发展,经济实力快速增长,为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奠定物质基础。
弊:(1)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农业和轻工业长期落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2)牺牲农民利益,农民生产积极性不高;(3)压制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阻碍经济可持续发展;(4)日益僵化,成为后来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有哪些不同?
【交流提示】 阅读教材,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实施的背景、内容、目的、实质及作用等方面进行比较。
【答案】 ①背景:前者是在苏维埃政府建立之初,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质极度匮乏的背景下提出来的;后者是在国内战争结束后,国际环境改善,但经济形势严峻,政治危机严重的背景下制定的。②内容:前者取消商品和货币,按照共产主义原则分配产品;后者则是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实行国家资本主义,以此发展和壮大社会主义经济。③目的:前者是集中力量应付战争,后来借此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后者则是恢复发展生产,在此基础上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④实质:前者是在社会生活中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军事和政治手段控制社会的金融,意图直接进入共产主义社会;后者则是在无产阶级政权掌握经济命脉的情况下,通过一定限度内发展资本主义,发展商品经济,恢复国民经济,进而使社会主义成分战胜资本主义成分,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基础。⑤作用:前者虽然在当时对于保障战时物资供应、战胜国内外敌人、巩固苏维埃政权方面起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它并不具有普遍意义,并不是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必然阶段;后者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途径和方法,为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2.“斯大林模式”形成的原因有哪些?它有何特点?
【交流提示】 第①小问,“斯大林模式”属于上层建筑,它的形成必然是由其经济基础决定的,除此以外,还与政治、思想文化、个人因素、传统因素与国际国内环境相关。第②小问要根据所学知识,从经济和政治两个方面进行分析。
【答案】 原因:这种体制的形成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①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②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对集中人力、物力和加强无产阶级专政的客观要求,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③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④斯大林对党内斗争的错误处理方法以及理论上的失误等。
特点: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排斥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
- 8 -
1.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是要让苏俄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吗?
【答案】 不是。新经济政策是在国家掌握主要经济命脉的前提下,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市场、商品和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经济体制。
2.苏联的工业化道路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工业化道路相同吗?
【答案】 不相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是先发展轻工业后发展重工业,而苏联工业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
互动探究一 新经济政策
材料一 1920年,列宁约见了一位来访的老农。
列宁:依你看,现在农村里主要的问题在哪里呢?
老农:我看现在主要的问题是庄稼人失去了干活的兴趣。政府拿走的太多了。农民干得多干得少,干得好干得不好都一样,反正都给拿走了。
列宁:有什么办法能唤起大家干活的兴趣呢?
老农:为什么不采用我们庄稼人早已习惯的,而且认为最合理公平的办法呢?我说的是政府按俄亩规定固定上缴税收,而且要事先公布,不随便改变。
列宁:你是说,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
老农:正是这样。
材料二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耶戈列夫斯克地方的农民在踊跃交纳粮食税(1922年)
(1)材料一中老农的话给列宁的启发是什么?他是如何解决老农所说的农村中存在的问题的?
(2)材料二中的图片说明了什么问题?这说明以列宁为首的苏俄领导人是如何解决向社会主义过渡的道路问题的?
[探究引导] 第(1)问第①小问通过列宁与老农的对话,反映出原来的经济政策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角度分析说明问题;第②小问根据材料一中的“允许庄稼人按规定交税后,自己可以支配剩下来的产品”回答。第(2)问第①小问根据图片下面的文字注解来说明;第②小问通过“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与新经济政策向社会主义过渡道路的不同来分析说明。
[参考答案] (1)启发:建立与落后的生产力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在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向社会主义过渡。
- 8 -
解决:推行新经济政策,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2)问题:新经济政策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方法:新经济政策通过利用商品、货币的相互关系恢复、发展生产,是一条适合俄国国情的正确途径。
[概念辨析] 新经济政策之“新”在于重视商品经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巩固与扩大工农联盟,逐步地、间接地过渡到社会主义,推进以生产力为核心的现代化建设。这一政策是列宁对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应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进一步探索的结果,为苏俄人民指明了走向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
[知能拓展] “向社会主义过渡”是指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一定途径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过程。这是每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必须经历的过程。中国是通过三大改造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中苏两国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政策和途径各有特色,不尽相同,说明不同国家的发展道路和政策要根据不同国家的国情来制定。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到新经济政策的变化,也说明社会主义模式不可能固定不变,当前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定要从国情出发,与时俱进,根据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不断进行改革。
互动探究二 评价“斯大林模式”(备用)
材料 1928年苏联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计划的目的是使国家富强,在军事上和工业上自给自足。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在没有外国贷款的情况下进行的工业化,农业部门成为重要的资金来源。集体化使大规模的农庄代替了以往的小块田地,这就使资本(机器、拖拉机等)应用于土地成为可能,这有利于提高人均产量。集体化又使上级机关更容易通过管理手段来控制集体农庄的剩余产品。
——[美]帕尔默、科尔顿《世界近现代史》
(1)1928年后苏联农业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原因是什么?
(2)从工业与农业关系的角度,评价斯大林时期形成的经济体制。
[探究引导] 第(1)问通过材料信息“工业化,特别是重工业的发展,是计划的核心”“农业部门集体化”等较容易解答。第(2)问需要结合教材内容作答。
[参考答案] (1)变化:实施农业集体化政策。原因:满足国内工业化的需要。
(2)它虽然在短期内使苏联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和军事工业飞速发展,成为欧洲第一、世界第二的工业强国;但不利于农业的发展,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影响了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
[创新点评] 有学生认为从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前的这段时期内,中国的经济模式与苏俄的经济模式很相似。教师应该对这种观点给予充分肯定和赞扬,并加以引导和讲解:由于缺乏建设社会主义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基本照搬了苏联的模式,也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这种模式不仅对中国,对东欧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产生过相同的作用与影响。
1. “为什么不是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而是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呢?因为要改善工人的生活状况,就需要有粮食和燃料。从整个国家经济的角度来看,现在最大的‘阻碍’正是这方面引起的。”这段材料反思的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
C.斯大林模式 D.赫鲁晓夫改革
【解析】 从题干可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是苏俄(联)社会经济恢复的根本。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导致了经济危机,进而引发政治危机,在如此背景下,苏俄(联)实行新经济政策,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
【答案】 A
- 8 -
2.在历史上的某一时期,苏联流传着一段笑话:美国外交代表团到苏联访问,接待官员陪他们参观“建设的伟大成就”,并且得意地说:“到了下一个五年计划,每个苏联家庭都可以拥有一架私人飞机!”美国人惊讶地问: “他们要飞机干什么呢?”苏联官员说:“当然有用啊……譬如你在莫斯科听说列宁格勒开始供应面包了,你可以马上开着飞机赶去排队。”这一笑话主要反映了( )。
A.苏联人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不满
B.赫鲁晓夫执政时期的浮夸风
C.当时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D.苏联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解析】 根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苏联因为片面发展重工业,结果农、轻、重比例失调,造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
【答案】 D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被称为“非常时期的非常政策”。“非常时期”是指苏俄( )。
A.退出帝国主义战争
B.生产力水平落后
C.面临内部叛乱和外部干涉
D.遭遇旱灾,粮食匮乏
【解析】 解答本题要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的“战时”两字来理解,即在特殊的战争环境下采取的非常政策。故选C项。
【答案】 C
2.苏俄农民彼得·伊里奇在日记中写道:“1921年春,阳光明媚,一股幸福感深深地拥抱着我……”让他产生“幸福感”的原因可能是( )。
A.政府实行实物配给制
B.可以自由支配纳税后剩余的粮食
C.加入集体农庄,走上合作化道路
D.政府削减农业税,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
【解析】 1921年3月,苏俄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决定以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规定农民在交纳粮食税后,剩下的粮食由农民自己支配。新经济政策的实施,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故选B项。
【答案】 B
- 8 -
3.右面漫画标题为《片面的经济》,反映了20世纪30年代苏联的国民经济发展状况。该状况是( )。
A.国民经济比例失调
B.军事工业遥遥领先
C.民众衣食住行先进
D.经济体制健康发展
【解析】 漫画形象地反映了苏联片面发展国民经济带来的恶果。苏联通过牺牲农业、轻工业来发展重工业,使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
【答案】 A
4. 2012年3月,普京再次当选俄罗斯总统,他曾在回答“你怎样看待苏联解体”时,引用了家喻户晓的一句话:“谁不为苏联解体而惋惜,谁就没有良心;谁想恢复过去的苏联,谁就没有头脑。”大多数俄罗斯人不想恢复“过去的苏联”,主要是因为苏联( )。
A.片面发展重工业
B.忽视民主与法制
C.体制僵化,社会缺乏活力
D.经济困难,物质生活水平低
【解析】 A项属于经济体制,B项属于政治体制,D项属于社会问题,这三者都是苏联体制僵化的表现及带来的问题。C项为正确答案。
【答案】 C
材料一 1921年列宁又说:“目前很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即用简捷、迅速、直接的办法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
——《苏联兴亡史》
材料二 必须再退,再后退,从国家资本主义转到由国家调节买卖业和货币流通,商品交换没有得到丝毫结果,私人市场比我们强大,通常的买卖、贸易代替了商品交换。
——《列宁选集》
(1)材料一说明苏俄的经济政策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变化后的中心措施是什么?
(2)材料二中的“再后退”是指退到什么地步?“后退” 的根本目的是什么?
【解析】 第(1)问根据材料中的时间和列宁的论断可以判断出政策的变化情况,而材料一已经指出变化后的中心是什么。第(2)问中的第①小问概括材料即可,第②小问则要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答案】 (1)变化:以新经济政策代替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中心措施: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2)地步:由商品交换(以物易物)退到私人买卖,发展商品生产。根本目的: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
- 8 -
苏联(俄)发展之初分别实行了哪些政策?“斯大林模式”是如何确立的?有何特征?应如何评价它?请你自拟一个知识体系图。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