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一框 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
学习目标:
1.识记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3.了解我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学习重点难点:时代主题的内容及原因
学法指导与使用说明:阅读课本,勾画关键词句。1学时。
课前预习
教材助读
一、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1. 与 是当今时代的主题。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 ,一个是 或者说发展问题。
2.和平问题。
(1)含义: 。
(2)和平问题的重要性:
。
(3)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的表现: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3.发展问题
(1)含义: 。
(2)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 。
(3)发展面临严峻形势:
第一: ;
第二: ;
第三: ;
第四: ;
第五: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 。
二、维护和平、促进进步发展的有效途径
5
1. 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
2.为了和平与发展,必须坚持地反对 和 ,改变 ,建立以 为基础的 。
3.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
预习自测
1.作为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情况最复杂、交战最为激烈的地区冲突,中东问题一向是联合国关注的焦点。中东问题的存在表明( )
A.地区冲突是解决和平问题的主要障碍
B.当前国际形势的总趋势是总体紧张。局部缓和
C.世界仍很不安宁,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
D.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和平局面
2.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强烈呼吁下,许多国家纷纷削减常规武器或核武器,其中美俄两国决定在2012年12月前,各自将本国核弹头削减至170——2200枚。这表明( )
A.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将不复存在
B.军事力量已不再是综合国力的组成部分
C.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D.战争现象已消除
3.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及解决的途径是( )
A.东西发展不平衡,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
B.世界贸易条件恶化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C.世界环境日益恶化 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
D.南北发展不平衡 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4.胡锦涛同志指出,为建立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21世纪,世界各国应该在经济上开展平等互利的全面合作,实现各国和地区的均衡发展;文化上要维护人类文明的多样性,促进不同文明、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发展道路的国家相互交流、取长补短、和谐共处。这表明( )
A.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
B.发展经济是维护和平的重要基础
C.中国主张在世界上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D.世界各国应首先考虑本国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
5.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在出版的一本书的序言中写道,他希望新世纪美国人都能实现“美国梦”,能确保美国在一个和平、自由和繁荣的世界继续发挥作用他为“美国梦”作了清楚的注释:美国现在是世界上的唯一的超级大国,要抓住这个机会去建立起它在全球的霸权地位,使21世纪成为由美国主导和支配的
5
“美国世纪”。上述材料说明( )
A.世界已由美国控制
B.美国地位提高,实力大增
C.世界需要建立一个符合美国利益的新秩序
D.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仍是解决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严重障碍
6.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世界和平与发展面临诸多难题和挑战”请结合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我的疑问:
课堂探究
1.请举例说明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现实的可能性。
2.结合课本100页,回答,中国提出这些主张表明中国在国际社会中发挥着怎样的作用?
课后练习
1、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当今时代的主题是 ( )
①环境问题 ② 和平问题 ③ 资源问题 ④ 经济问题
A.①②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2、 当前,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是 ( )
5
A、资源枯竭 B. 地区冲突 C. 发展中国家经济落后 D. 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3、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是( )
A.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 B. 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C. 坚决反对干涉别国内政 D. 加强合作与交流,促进共同繁荣
4.2006年7月17日《人民日报》载文说,中国支持加强南南合作、建立新型南北合作伙伴关系等重要主张,以共同解决全球性问题。这里的全球性问题是指 ( )
A.和平问题 B.发展问题 C.合作问题 D.结盟问题
5.目前,南北差距日益拉大,南半球贫困人口日益增多。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A.南半球广大发展中国家仍未摆脱殖民统治 ( )
B.南半球发展中国家经常处于政局不稳的状态
C.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旧秩序仍然存在
D.沉重的债务负担
6.要有效地制止战争,维护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环境,归根到底取决于( )
A.中国的强大 B.霸权主义、强权政治的消失
C.发达国家的力量的发展 D.和平力量的发展程度
二、简答题
7.材料一 自2011年2月15日爆发反政府抗议活动以来,利比亚国内局势持续动荡,造成的死伤人数难以精确统计。据当地一家医学委员会提供的数据,目前已经至少228人死亡,另有1932人受伤。而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援引相关报告称,骚乱已经导致利比亚约1000人丧生。
材料二 中国的“国家力量”在行动。而从撤离行动的各国情况对比看,显然“中国反应”不仅增强了撤离中国公民的自豪和自信,也赢得了国际观察家们以及一些国际媒体的称赞。如美联社报道称,这是中国“最大规模”的撤离行动之一。法新社认为,中国为撤离中国公民,“启动大规模的海陆空行动,动作迅速”。
材料三:据统计,全世界约有28亿人每天的生活开支不到2美元,其中12亿人被认为是赤贫,他们每天的收入仅相当于1美元,这些贫困人口都生活在发展中国家。
(1)材料分别反映了什么政治现象?
(2)如何解决材料一、三中反映出的问题?
5
课后反思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