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县智贤中学高中地理 1.2人口迁移导学案 鲁教版必修2
【学习目标】
1.明确人口迁移和人口流动的概念与区别。
2.通过阅读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图比较二战前后国际人口迁移的不同特点,并了解原因。
3.结合实例,分析说明人口移动的主要动因和效应,.理解人口移动对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 所产生的影响
【自主学习】
一、概念:人口迁移、人口流动、人口移动:
1、人口迁移:人口在_____之间迁出或迁入,而发生居住地的________性或_______性改变的人口移动现象。
2、人口流动:通常是指因工作、学习临、旅游、探亲等原因____或_____离开原居住地外出活动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口移动现象。
3、人口移动:_________和____________是人口移动的两种基本形式。
二、人口迁移
(一)历史上和当今人口迁移
1、人类社会早期:________________是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例如水源、土地、食物等
2、自然经济为主的古代农业为社会:________________、逃避灾荒、战乱、宗教迫害是造成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
3、15世纪末至16世纪初:人口迁移的主流是由“_________”流向“_________”,由_________地区到_______________地区
15到19世纪,迁出地区是____、_____、______,迁入地区是南、北美洲和大洋洲,其中,欧洲殖民者野蛮贩运非洲黑奴,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的强制性国际移民
二战后:(1)国际人口迁移的新特点是_____性移民的比例减少,迁移形式趋于____化
(2)表现在:政治性的国际人口迁移急剧增加,新兴城市及新兴产业引发大量人口迁移
流向发生很大变化,___洲和___国变为人口迁入地区,迁出地区为____洲_和______洲
(二)、国际难民和环境移民(属于人口迁移)
1、国际难民:由于国际国内战争、政治形势变化、种族与民族冲突以及政治迫害等原因而造成的批人口流亡异国他乡的人口迁移。二战后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长达到空前
影响:不利于国家及地区间的和平与稳定
2、环境移民:因洪涝、地震等自然灾害而无家可归、被迫迁居,以及居住地生态环境恶化或遭受破坏,无法在当地生存而被迫外迁的人。如我国的三峡移民
三、人口流动
(一)影响因素
人口流动的强度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发展水平
(二)外籍劳工与民工流(属于人口流动)
1、外籍劳工:以劳务输出输出形式出现的短期性、临时性或季节性向异国流动的工人;
(1)总趋势: 、 、
(2)主要迁入地区:美国、加拿大、中东波斯湾地区的产油国
3
(3)对经济和社会影响:
对迁入国 优点:弥补了 不足,为 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节省了大量 和 培训费用。
缺点:易引发 纠纷,导致排外情绪;
对迁出国 优点:减轻了本国的 压力
缺点: 人才外流,给国家造成很大损失;
2、民工流
(1)方向:
(2)影响 利:增强 ;提供劳动力;加强文化交流
弊:对 、 以及 等造成压力,并带来 等方面问题
四、人口移动的动因
【合作探究】
1、列表比较不同时期的人口迁移状况:
人口迁移
15~19世纪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
人口迁移路线
人口迁移特点
2、太平洋岛国“瑙鲁”举国移民的原因是什么?
3、举出身边的例子,说一说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影响有哪些?
【当堂检测】
3
1、影响右图中国家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
A.西部耕地充足,土地生产力潜力大
B.西部矿产资源丰富,有利于制造业的发展
C.西部、南部离海洋近,水资源丰富
D.西部、南部光照充足,空气洁净、环境优美
2、我国“五一黄金周”,大批山东游客前往青岛旅游,这种现象属于 ( )
A.国际人口迁移 B.国内人口迁移 C.省内人口迁移 D.人口流动
3、考察的范围越大,人口迁移对人口数量变化的影响就 ( )
A.越大 B.越小 C.不变 D.不确定
4、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自然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是 ( )
A.逐步增强,是主要因素 B.逐步增强,是基础因素
C.逐步减弱,甚至没有影响 D.逐步减弱,仍是基础因素
5、人口流动的强度取决于 ( )
A.经济、文化发展的水平 B.人口分布的地区差异
C.自然条件的地区差异 D.交通运输条件
6、有关人口迁移与环境关系的正确叙述是 ( )
A.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社会经济因素始终是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B.在人类社会早期,社会经济因素对人口迁移的影响不大
C.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迁出地比迁入地影响更为广泛
D.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只有积极的一面,无负面影响。
【学习反思】写出自己的疑问?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