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及水土流失学案(湘教版选修6)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及水土流失学案(湘教版选修6)》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课时1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及水土流失 ‎[学习目标定位] 1.了解生态环境问题的概念及表现。2.举例说出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如草场退化、水土流失等)及其产生的原因。‎ 一、生态环境问题概述 ‎1.概念:指由于生态平衡遭到破坏,导致生态系统的①结构和功能严重失调,从而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的现象。‎ ‎2.主要的生态环境问题:水土流失、②土地荒漠化、森林和草地资源减少、③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二、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1.我国森林资源匮乏 ‎(1)现状量:④森林覆盖率、人均森林面积和人均蓄积量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2)分布不均:⑤西南、东南、东北多,西北、⑥华北较少。‎ ‎2.我国草场退化 ‎(1)我国草原面积:广大,仅次于⑦澳大利亚。‎ ‎(2)利用方式:⑧粗放式经营、过度放牧、重用轻养。‎ ‎(3)问题:草场退化严重、⑨生产力不断下降。‎ ‎3.植被破坏造成的生态环境问题 森林面积锐减和草原退化将给生态环境带来严重的后果:‎ 问题 后果 森林面积锐减 木材和林副产品短缺、珍稀动物减少甚至灭绝、⑩生态系统恶化、环境质量下降、水土流失、河道淤塞、旱涝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加剧 草原退化 改变草原的植物⑪种类成分、降低草场的生产力、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造成荒漠化 思维活动 ‎1.我国森林主要分布在哪些地区?‎ 7‎ 答案 主要分布地区:①全国最大林区——东北林区: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以天然林为主;②第二大林区——西南林区:横断山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以天然林为主;③东南林区——台湾、福建、江西等省的山区,以次生林和人工林为主。‎ ‎2.植被破坏会造成哪些主要生态问题?‎ 答案 一是森林面积锐减:①珍稀动植物减少、灭绝;②生态系统恶化;③环境质量下降;④水土流失;⑤旱涝等自然灾害加剧。二是草原退化:①草原的植物种类成分变化;②降低草场的生产能力;③破坏草场的动植物资源;④出现土地荒漠化。‎ 三、水土流失 ‎1.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以⑫黄土高原和长江中上游地区表现最为突出。‎ ‎2.形式:水蚀和⑬风蚀。‎ ‎3.概念:在⑭人为因素的影响下,受水力、风力、重力等外力作用,土壤发生移动和破坏的现象。‎ ‎4.原因 ‎(1)自然因素:地形、地质、⑮植被、降雨、土壤、风力、冻融等。‎ ‎(2)人为因素: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⑯开矿修路。‎ ‎5.后果 ‎(1)直接危害:破坏土地资源,表土流失,⑰土地肥力降低,土地生产力下降。‎ ‎(2)间接危害:淤塞江河湖泊,⑱河床抬高,引发洪涝灾害。‎ 思维活动 ‎3.城市工程建设对水土流失有哪些影响?城市水土流失对城市生活环境的破坏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案 影响:城市工程建设一方面使地表疏松,加剧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是工程建设废弃物等为水土流失提供了新的物源。表现:①使城市洪峰提前;②加剧了水土流失和城市缺水;③使城市气温的日较差增大。‎ ‎4.新疆地区会发生水土流失吗?‎ 答案 虽然新疆地区深居内陆,但也有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风、冻融等现象,有发生水土流失的地形、地质、植被等自然条件,有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毁林毁草、滥垦乱伐、开矿修路等现象,因此,新疆地区也可能发生水土流失现象。‎ 7‎ 探究点一 森林资源匮乏,草场退化 探究活动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人地关系角度分析,图中反映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2)我国现有的天然林区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大面积天然植被破坏带来的环境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A处荒漠化与清代的什么政策有关?‎ 答案 (1)人口剧增,所需耕地面积扩大,天然林遭破坏。‎ ‎(2)东北大小兴安岭、长白山地,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3)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加剧;水旱灾害频繁发生等 ‎(4)“盛世滋丁,永不加赋”、“移民守边,开放蒙禁”。‎ 反思归纳 植被破坏的表现及危害 迁移应用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08年9月20日是全国科普日,黑龙江省科普中心展开“少穿一件羊绒衫,保护一片大草原”为主题的宣传活动,哈尔滨市民纷纷表示愿意以实际行动来保护草原生态。进入11月份,往年销售红火的羊绒产品首次遇冷。‎ 7‎ 材料二 一件羊绒衫需要3~5只绒山羊“献身”。据业内专家介绍,绒山羊是制作绒产品的唯一原料,而绒山羊对草原环境的破坏是毁灭性的,它不仅吃草,还吃草根,口中特殊的气味和化学成分能使啃噬过的草地寸草不生。‎ 材料三 ‎ ‎(1)有家羊绒衫生产企业打出“温暖全世界”的广告用语。请你结合材料二,分析羊绒产业对区域生态环境的影响。‎ ‎(2)分析材料三中牧区“斑秃”的成因。‎ ‎(3)试为该区域可持续发展提出合理化建议。‎ 答案 (1)破坏植被、草场沙化退化、气候更加恶劣。‎ ‎(2)水源地畜牧量较大,破坏草原植被。‎ ‎(3)调整产业结构、改变放牧方式、改善牧民生活。‎ 解析 第(1)题,羊绒产业“温暖全世界”却毁坏大草原,绒山羊的过量饲养会破坏植被,导致草场沙化、退化,引起沙尘天气,当地变得更加干旱,地下水也更加缺乏。第(2)题,草原地区过度放牧,在水源地——井周围,绒山羊过度践踏,对草原植被破坏严重,导致草场沙化、裸露。第(3)题,应调整产业结构,限制绒山羊的存栏量。并做好牧民的转产就业工作。‎ 探究点二 水土流失 探究活动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山西汾河流域的吕梁山脉曾是一个著名的森林地区,也是汾水的水源涵养地。现在的吕梁山仅在主峰附近存在一片森林,大片林区已不复存在。‎ 渭水上游的陇山山脉,秦汉时代一片葱茏,然而,关中作为许多朝代帝王的京畿重地,建筑宫室、营造坟墓,所耗树木无法计算。4世纪时,一次山洪暴发,竟冲下百万棵大树。唐代以后,渭水的流量已经明显减少,航运也就不见于记载。‎ ‎(1)山区的森林在保护环境方面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文中所述森林被破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渭水的流量已明显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就你所学知识,分析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答案 (1)涵养水源,保持水土 ‎(2)山洪暴发,大量采伐,兴建土木工程 7‎ ‎(3)森林破坏导致其涵养水源的能力下降,气候变迁等 ‎(4)自然: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黄土疏松,易侵蚀。‎ 人为:滥砍滥伐,过度放牧,不合理开垦、战争等。‎ 反思归纳 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 水土流失是指缺乏植被保护的土地表层,被雨水冲蚀后引起跑土、跑肥、跑水,使土层变薄变贫瘠的现象,是土壤侵蚀的一种主要形式。具体成因、危害如下表所示:‎ 原因 自然原因 土质疏松,地面坡度大,降水集中于夏季而且多暴雨,植被稀疏等 人为原因 对植被的破坏,如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不合理的耕作方式,如开发陡坡地、过度垦殖、轮耕等;露天开矿等 危害 造成土壤肥力降低,甚至表层土壤流失殆尽,破坏土地资源;导致下游湖、河、水库泥沙增多,河床抬高,进而引发洪涝灾害;环境质量变差,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制约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迁移应用2 下图是由于人类不遵循生态规律,造成“人口、粮食、生态环境之间恶性循环的示意图”。请把有关备选答案的代号填入图中相应字母所在的位置。‎ ‎①盲目开垦草原 ②人均耕地减少 ③地力减退 ④围湖造田 ⑤肥料短缺 ⑥灾害加重 ⑦生产条件恶化 ⑧毁林开荒 答案 A—⑧ B—④ C—① D—③ E—⑤ F—⑥ G—⑦ H—②‎ 解析 由于人口增加,人均耕地减少,粮食短缺。人们通过毁林开荒、开垦草原、围湖造田等途径来扩大耕地,结果使植被遭到破坏,进而加剧了水土流失,加重了自然灾害。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壤肥力下降。自然灾害频繁,农业的生产条件恶化,土壤肥力下降、生产条件恶化进而造成缺粮问题更加严重。‎ 7‎ ‎1.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  )‎ A.东北的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地 B.西南横断山地区、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和喜马拉雅山南坡 C.东南部台、闽、赣等省的山区 D.广大的西北和黄河中下游的晋、冀、豫地区 答案 A 解析 我国最大的天然林区是东北林区,林木蓄积量占全国的1/3。‎ ‎2.关于我国草场资源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草场面积广大,居世界第二位 B.重用轻养,草场退化严重 C.草场生产力下降,甚至出现荒漠化 D.草场退化面积占可用草地面积的2/3‎ 答案 D 解析 目前我国草场退化面积占可用草场面积的1/3,并有继续扩展之势。‎ 据国家林业局统计得知,我国人均森林面积仅‎0.13公顷,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2%。回答3~4题。‎ ‎3.材料反映的生态环境问题是(  )‎ A.森林资源匮乏 B.森林采伐速度过快 C.毁林开荒严重 7‎ D.生物多样性减少 ‎4.该问题带来的主要危害是(  )‎ ‎①生态环境恶化 ②水土流失 ③旱涝灾害发生的频率和强度增加 ④草场生产力下降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答案 3.A 4.A 解析 第3题,材料中的“占世界平均水平的22%”是题眼,说明了我国森林资源匮乏。第4题,草场生产力下降是草原退化的结果。‎ ‎5.下图为我国华北某沿海地区景观剖面示意图,图中海岸为沙质海岸。读图回答问题。‎ ‎(1)分别说明图中甲、乙、丙三处植被的主要生态功能。(6分)‎ ‎(2)近年来,该地区的荒草地不断开垦为农田,指出可能产生的主要环境问题。(4分)‎ 答案 (1)甲: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固沙阻浪。‎ ‎(2)生物多样性减少;土地盐碱化;水污染。(答出两点即可)‎ 解析 (1)甲地坡度较大,易发生水土流失,所以甲处植被的主要功能是涵养水源,保持水土;乙地靠近海洋,夏季来自海洋的风速大,所以乙处植被的主要功能是降低风速,阻挡风沙;丙地海浪侵蚀海岸,所以丙处植被的主要功能是固沙阻浪。(2)考查农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荒草地开垦成耕地,破坏植被,造成生物多样性减少;华北地区农业需要灌溉,易造成土地盐碱化;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造成水污染。‎ 7‎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