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课题:27.2.2相似三角形应用举例 (2) 序号:
学习目标:
1、知识和技能:
能够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盲区问题等一些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
通过把实际问题转化成有关相似三角形的数学模型,进一步了解数学建模的思想,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学生用科学的态度去探索未知世界的理念,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
学习重点:
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计算盲区问题
学习难点:
灵活运用三角形相似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如何把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
导学方法:自主探索法
课 时:2课时
导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
预习教材P49例题有关内容,完成《导学案》中的教材导读和自主测评。
二、课堂导学
1.导入
通过昨天的学习我们知道在实际测量物体的高度、宽度时,关键是要构造和实物所在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而且要能测量已知三角形的各条线段的长,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求解。今天我们再看一个盲区问题,该如何求解?
2.出示任务,自主学习
探究:教材P49例5——盲区问题:
思考:从哪个位置起观察者不能看到右边树的顶端点C?你能画出数学模型吗?图中左边的树相当于例1中的什么?
3.合作探究
明确:(1)视点:观察者眼睛的位置称为视点。
(2)视线:由视点出发的线称为视线。
(3)仰角:在进行测量时,从下向上看,视线与水平线的夹角叫做仰角。
(4)盲区:人眼看不到的地方称为盲区。
探究:带领学生画图探究(教材P49-50)
三、展示反馈
问题导学的难点探究
四、学习小结
解决此类盲区问题时,同样关键是要构造和实物所在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而且要能测量已知三角形的各条线段的长,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列出比例式求解。
五、达标检测
1.小明想利用树影测量树高,他在某一时刻测得长为1m的竹竿影长0.9m,但当他马上测量树影时,因树靠近一幢建筑物,影子不全落在地面上,有一部分影子在墙上,如图,他先测得留在墙上的影高1.2m,又测得地面部分的影长2.7m,他求得的树高是多少?
2
2.导学方案P58基础反思和展题设计
课后作业:
1.课后习题
2.《导学案》拓展创新和能力提升
板书设计:
盲区问题
课后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