杠杆
教师寄语
学习成绩的取得也是一种能力的表现,也是体现一个人素质的重要方面。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理解杠杆的定义;2、知道杠杆的五要素;3、会画杠杆的力臂
能力目标 :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以极度热情参与课堂,提高学习的自信心。
教学重点
1.知道杠杆的平衡条件 2.能区分杠杆的类型
教学难点
会利用公式进行计算。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 讨论
教 学 过 程
一、知识回顾
什么是杠杆?杠杆的五要素?力臂的画法步骤?
二、预习导航
思考:如图所示,一根一端粗一端细的木棒,用细线悬起来,刚好在水平处平衡,如果沿悬挂线锯成两段,则( )
A.粗端较重 B.细端较重 C.两端一样重 D.无法比较
总结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探究新知、合作交流
(一)实验目的: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1)小明发现杠杆右端低左端高,要使它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杠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
小明调节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的主要目的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2)如图甲所示,在杠杆左边A处挂四个相同钩码,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在杠杆右边B处挂同样钩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个。
(3)改变杠杆两边的勾码数和位置,进行三次试验,将测得的数据填入课本78页的表格中。并分析表中的数据,找到它们的关系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多次实验的目的:
(5)如图乙所示,用弹簧测力计在C处竖直向上拉,当弹簧测力计逐渐向右倾斜时,使杠杆仍然在水平位置平衡,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将 (变大/变小/不变) ,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在如右下图所示的装置中,每个钩码重1N(杠杆上每格等距,杠杆自重不计),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小张在A处应挂 个1N重的钩码,而邻组的小强在B处施加一个竖直方向的力,也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则这个力的方向应 ,大小为 N。
(7)张强同学的实验记录如下表格所示,杨明同学对其进行了评估:
这三组数据中,实验序号为_____的一组数据肯定是错误的。
经检查后,发现是测量动力臂时读错了数,动力臂应该是________m.
2
改正错误后,得出杠杆的平衡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公式表示)。
探究结论: 杠杆的平衡条件是 。
(二)分析生活中的杠杆①撬棒、②筷子、③起子、④缝纫机踏板、⑤铡刀、⑥起重臂、
⑦花枝剪刀、⑧羊角锤、⑨手推车、⑩人的前臂、⑾钢丝钳、⑿理发剪刀、⒀钓鱼杆、
⒁天平、(15)船桨、(16)镊子 在应用举例中填入相应的序号并完成表格。
名称
结 构 特 征
特 点
应用举例
省力
杠杆
动力臂大于阻力臂(即 )
费力
杠杆
等臂
杠杆
动力臂等于阻力臂(即 )
(三) 成果展示总结评价
三、达标检测
1.(6分)我们知道,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得超过其量程。但小明和小英想利用一个粗细均匀的直棒作为杠杆(直棒总长1 m,均匀分成10份),并利用直棒和量程为10N的弹簧测力计,测量超过它量程的物重。小明和小英设计的方案均是将直棒在O点悬吊起来(O点固定不变),用一绳套吊着重物(重物位置可移),并从B端挂弹簧测力计,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如图19所示。(1)请你分析说明,上述设计方案中谁的更科学?
(2)若采用小英的方案,可以精确地测量出的最大物重是多少?具体操作方法是怎样的?
2、超市里有种手推车,如图所示,某顾客推着空车前进时,当前轮遇障碍物A时,顾客向下按扶把,这时手推车可看成杠杆,支点是 _________点;当后轮遇到障碍物A时,顾客向上提把,这时支点是 _______点,此时手推车可看成 是________力杠杆.
3.如图中有下列三种杠杆:手推车、筷子、起重机吊臂,属于费力杠杆的有____________(填写序号),属于省距离杠杆的有__________(填写序号).
教 学 反 思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