晏子治东阿教案(粤教版必修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晏子治东阿教案(粤教版必修4)》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晏子治东阿》 ‎ 教学目标:‎ ‎1、掌握重点实词和虚词的用法,以及特殊句式,培养学生独立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2、在了解大意的基础上欣赏晏子高超的劝谏艺术和其深厚的内涵。‎ 教学重难点:1、“死”为动用法、“利”的使动用法,在特殊句式(主谓倒装、状语后置,判断句)2、晏子的的劝谏艺术 一、 导入:‎ ‎ 如果让大家用一个词来形容晏子,大家会想到什么?(聪明机智、能言善辩),小学的时候我们学过《晏子使楚》的故事,下面我们来回忆一下。‎ ‎ (旁白)春秋末期,齐国大夫晏子出使楚国,楚王知道晏子身材矮小,在大门旁边开一个五尺来高的小洞请晏子进去,晏子不入,曰:“使狗国者从狗门入。今臣使楚,不当从此门入。晏子拜见楚王,楚王见了他,瞅了一眼,冷笑一声,很不屑地说道说:“齐国没有人可派吗?竟派你做使臣?晏子对曰:“齐命使,各有所主。其贤者使使贤主,不肖者使使不肖主。婴最不肖,故宜使楚矣。”楚王和晏子喝酒,喝得正高兴的时候,两个官吏绑着一个人走到楚王面前,楚王问:绑着的人是做什么的人?近侍回答,他是齐国人,犯了偷窃罪。楚王瞟着晏子说,“齐国人本来就善于偷窃吗?”晏子曰:“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马云有一句经典语录“男人的长相往往和他的才华成反比。”晏子就是很好的例证。今天,我们来再来学习一则晏子的故事,《晏子治东阿》,看看文章里面是如何体现晏子的智慧的?‎ 二、读课文 ‎1、下面请一位同学来读课文,大家认真听,是否读音准确,停顿得当。‎ ‎(若有读错,纠正读音)‎ ‎( PPT显示读音):召而数之、货赂、陂池、便事、乞骸骨、子强复治东阿、无复与焉”,(找学生起来朗读一遍,读对为止,读错的比较一下多音读法);全班再齐读一遍。 ‎ ‎ 2、 全班齐读,思考:晏子治东阿一共治理了几次?(两次)‎ ‎①晏子前后两次治理东阿的过程有什么差异?从哪里可以看出来?‎ ‎ 释疑点拨:分开来说:第一次:“属托不行,货赂不至,陂池之鱼,以利贫民。”‎ 能不能翻译一下?注意这个“属托”的读音,属通“嘱”,私人请托,“利”翻译为“使……‎ 3‎ 受益”,使动用法。‎ ‎ 第二次?“属托行,货赂至,并曾赋敛,仓库少内,便事左右,陂池之鱼,入于权家。”这句中,有两个通假字,同学们找出来了没有?(结合课下注释)“曾”通“增”,增加,“内”通“纳”,纳税。“便事”读音,翻译这句,“左右”‎ 古义:身边的近臣,今义:表方位词,属古今异义词。‎ ‎②先后两次治理东阿的结果如何,景公态度如何,晏子又是如何应对的呢?‎ 释疑点拨:第一次治理结果是:“民无饥者”,“君反以罪臣”,“罪”翻译为怪罪,本来是名词,这里用作动词,是词类活用。问:文章前面有没有具体写景公生气的情景。有没有,大家找找看。“景公召而数之曰:“吾以子为可,而使子治东阿,今子治而乱。子退而自察也,寡人将加大诛于子。”让学生齐读出来。同学们想想,这时景公心情怎么样?能不能想想他的神态?找个同学说说看。那你能不能用现在的话,把这个生气的语气说出来,不需要按照字面意思一个一个字的翻译。“我认为你还可以,让你去治理东阿,没想到你治理的那么乱,你下去好好的反省,我要大大的惩罚你!”这儿有一句,我想让大家翻译一下“寡人将加大诛于子”,“加”是施加,“大诛”是严厉的责罚,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的语序,翻译过来是“我将要施加严厉的责罚对你。”什么特点:语序不对,正常的语序应该是“寡人将于子加大诛”这是状语后置。(景公说这句话的时候应该有强烈的不满、批评和责备,体会后再读!)晏子怎么应对的“臣请改道易行,而治东阿,三年不治,臣请死之。”找一个同学翻译下,“臣请死之”请求为此而死,这里“死”翻译为“为……而死”为动用法。我们可以想想晏子说这话时的坚定语气。‎ 第二次:景公态度“景公迎而贺之曰:“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大家注意景公的态度:“迎而贺”翻一下“甚善矣,子之治东阿也!”,很好啊,你治理的东阿“,正常语序应该是你治理的东阿很好啊,这个句子是主谓倒装句。(这时候的景公是高兴的,满意的,要读出些许赞许。)晏子又怎么应对呢?“愿乞骸骨,避贤者之路。”再拜便辟。“辟”通“避”,当晏子提出要辞官的时候,景公下席而谢。“东阿者,子之东阿也”判断句。(这时的景公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并且决定放手让晏子治理东阿。作为一个国君,能虚怀纳谏,过而能改,这是难能可贵的。因此,这段话应读出一种诚恳的语气。)‎ ‎ 3、在对课文内容深入理解基础上,再分角色朗读。‎ 一、 探究与思考:‎ ‎1、晏子两次治理东阿,其措施有什么实质上的不同?‎ 明确:第一次:不欺下不媚上——“民无饥饿者”‎ 3‎ 第二次:欺下媚上——“饥者过半”‎ ‎2、你怎么看待晏子的第二次治理,这样做好吗?除了默认错误,晏子还可以怎样对待国君的责备?晏子默认错误并请求二治东阿,只是为了证明自己清白吗?晏子“乱治”东阿三年,你认为值不值得?‎ ‎ 明确:好,是让国君认识到问题的症结所在,认识到错误。达到劝谏的目的。谏得有技术,聪明。事实胜于雄辩。用摆事实的方法说得景公心悦诚服“东阿者,子之东阿也”。(点出晏子是聪明,机智的) 不好,以牺牲百姓的利益和幸福、国家的安危,知错就错为代价的,不敢恭维。‎ 归谬法──首先假设对方的论点是正确的,然后从这一论点中加以引申、推论,从而得出极其荒谬可笑的结论来,以驳倒对方论点的一种论证方法。‎ 归谬法主要用于驳论文章中。这种论证方法常和泼辣、犀利的语言相配合,产生辛辣、有力而富有于幽默感的表达效果。晏子的智慧就是谏君的语言艺术和思维艺术。他采用一种迂回战略,表现出一种曲谏、讽谏的艺术。‎ 四、总结全文 ‎ 我们学习的《寡人之于国也》、《谏太宗十思疏》以及今天所学的《晏子治东阿》都讲到了对国君“谏”的艺术。当然,“谏”的背后,是另外一个字,为什么对国君进行苦口婆心的劝谏呢?是因为他对国家的“忠”。(板书“忠”)对国君忠,对人民忠。正是有这样一颗忠心,所以他才想方设法地去谏。今天我们学习这篇文章,不是简单地去看晏子是一个聪明的人,重要的是学习他的这种精神,对国家,对人民的这种精神。‎ 五、反馈练习(见PPT)‎ ‎ ‎ 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