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沪科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教案(沪科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二章:第二节 长度与时间的测量 课标要求 ‎1、知道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 2、会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会进行特殊测量 3、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 学情分析 本节通过对长度和时间的了解,体验国际单位制的确定及测量方法。使学生懂得认得直觉有时不可靠,必须用仪器测量。本节的重点是长度的测量,通过对刻度尺的正确使用方法的体验,学生能主动了解测量的相关知识,并学会正确使用测量工具对时间、长度进行测量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测量的意义、单位、及其作用 ‎2.知道国际单位制以及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单位“米”, 时间单位“秒”‎ ‎3.会进行长度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 ‎4、能通过日常经验或自然现象粗略估测长度和估计时间 过程与方法 经历测物体长度和时间的过程,体验通过日常经验粗略时间和长度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测量长度和时间的工具及其发展变化的过程,培养实事求是,热爱科学的精神.‎ 教学重点 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教学难点 长度单位、时间单位及换算关系。‎ 教学方法 启发、讲解、实验、讨论 ‎ 学习方 ‎ 法指引 探究式教学 教学资源及媒体 多媒体、课件、学生自备透明刻度尺、‎1米刻度尺、停表。‎ 教 学 过 程 (第 1 学时)‎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预设 复习 引入 ‎1、什么是参照物?在物理学中如何描述一个物体的运动?‎ ‎2、在生活、生产和科研中,人们经常要进行各种各样的测量。体检时量身高、体重、血压等,买菜时称一下菜有多少。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等。那么为什么要进行测量?怎样进行测量呢?今天我们来学习 思考、讨论,并回答问题。‎ 可以理解 ‎ ‎ 一、新课 教学 ‎(一).测量的意义:‎ ①课件展示一些视觉上的误判 ②利用秒表给出一段时间,让学生估测时间 ③给出一个具体物体,让学生估测长度 让学生估测 学生回答 感受物理现象的奥妙。‎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 ‎ 活动 教学 ‎ 预设 新课教学 ④运动会上,我们说谁跑得快,有多快?‎ 以上事例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估测得可靠吗?准确吗?‎ 学生看书P17-18归纳 学生熟悉2、3分钟。‎ 6‎ 为了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就必须借助仪器来进行测量。‎ 结论:提高判断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二).测量单位及换算:‎ 在生产、生活和科研中,经常在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探究物体的运动规律也需要进行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要科学地进行测量,就需要有一个公认的测量标准---测量单位。‎ ‎1、单位:古代:长度单位:身边物品或自然规律变化、丈、尺、寸、英里、里、光年等 ‎ 时间单位:昼夜交替、季节变化、日晷仪、沙漏、水钟等。‎ ‎ 国际单位制:长度单位:米,符号为m。‎ 时间单位:秒,符号为s。‎ 为了利于国际间的文化、科技方面的交流,国际上规定了一套统一的单位,叫国际单位制。简称SI,是国际计量大会于1960年通过的。我国在1984年采用。‎ 出示米尺,让学生认识‎1米到底有多长。并介绍‎1米是如何规定的。‎ 长度的单位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 时间的单位还有:年(y)、天(d)、时(h)、分(min)、毫秒(ms)、微秒(μs)。‎ ‎2、换算关系:‎ ①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 ‎1km‎=‎1000m(=‎103m) 1dm=‎‎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001m(=10‎-6m) 1nm=‎0.000000001m(=10‎-9m) ‎ ‎(头发的直径约‎0.04mm,合40000nm)‎ ②时间单位的换算关系:‎ 学生总结 进行适当的解释 学会换算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 ‎ 活动 教学 ‎ 预设 ‎1h=60min;1min=60s;1s=103ms;1ms=103μs。‎ ③换算规律:大单位换算为小单位乘以进率 小单位换算为大单位除以进率(注意:负指数学生没有学?)‎ 一道题中,注意写单位时要么全用汉字要么全用符号,不允许出现汉字符号混用的现象。‎ 如:‎1千米=‎1000m 或‎1km=‎‎1000米 ‎【出题练习】‎ ‎7.8dm=_____m=______mm 60μm=_____mm=_____m 练习作答 学生在黑板上画出或估计 练习作答 6‎ ‎0.05km‎=____m=______cm 20 h=_____ min=_____s ‎720 s=_____ min =_____ h 360 min =_____ h=_____s 单位换算的正确书写格式:(略)‎ ‎3、长度和时间的估测 ①建立‎1m、1dm、‎1cm、‎1mm的长度概念 ②建立1h、1min、‎1m的时间概念 ‎【出题练习】‎ 给下列空格中填上合适的单位:‎ 某同学身高1.50_____,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约为75_____,窗户玻璃的厚度约为2.5_______,一节一号干电池的长度大约是6______。一节课的时间为45_______,演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用时约50_____。‎ ‎(三)、测量工具及其使用方法:‎ ‎1、测量工具:‎ ①长度的测量工具:长度的测量是最基本的测量,其测量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如:透明刻度尺、三角板、示教刻度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卷尺等,让学生认识了解。‎ ②时间的测量工具:测时间的工具有手表或停表等。‎ ‎2、使用方法:‎ ‎ ①刻度尺的使用方法:‎ ‎1)观察要点:‎ ‎①零刻线在哪里?是否磨损。‎ ‎②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是多大?‎ ‎③量程(测量范围:刻度尺一次能测出的最大长 仔细观察刻度尺回答 观察书图2-16、2-17、2-18回答 可以完成 会用刻度尺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 ‎ 活动 教学 ‎ 预设 度)。‎ ‎2)使用方法:‎ ‎①刻度尺要放正,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 ‎ ②不利用磨损的零刻线,读数时视线要与尺垂直。‎ ‎ ③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数,并记下单位。‎ ‎④要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3)结果组成: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 ‎【练习】用刻度尺测书的长和宽。‎ ②停表的使用方法:‎ 拿出停表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分度值及测量范围。请同学相互帮助,共同搞清楚停表的使用方法 ‎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特殊方法。‎ ①长度测量的特殊方法。‎ 学生练习 学生讨论回答 学生讨论回答 会基本的方法 6‎ 介绍几种特殊的测量方法——累积法、替代法……‎ ‎*如何测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 ‎*如何测地图上铁路线的长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②时间测量的特殊方法。‎ ‎*采用数脉搏跳动的方法估测时间 ‎(四)、测量误差。‎ 我们从黑板上的记录发现虽然测的是物理课本的长和宽,但每一次测量结果不相同。为什么?‎ ‎1、什么是真实值?‎ ‎ 每个物体的长度都是一定的,这个长度称为真实值。‎ ‎2、什么是测量值?‎ ‎ 通过测量得到的值叫做测量值。‎ ‎3、什么是测量误差?‎ ‎ 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测量误差。‎ ‎4、减小误差的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是由测量工具、测量方法、测量者等原因造成的。因此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我们只能通过校准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以及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的方法,减小测量误差。‎ ‎5、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看书P22回答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会作出判断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 ‎ 活动 教学 ‎ 预设 ‎(五)、测量活动 学生活动1:用刻度尺测长度 先观察刻度尺,并记录分度值及测量范围。‎ 让学生利用实验室提供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和宽度。大约6分钟时间,教师巡回指导。‎ ‎1‎ ‎2‎ ‎3‎ 平均值 长度l/cm 宽度b/cm 测量结束后比较测量结果 并提问:为什么我们不少的测量结果不相同呢?下去好好讨论。‎ 学生活动2:长度的估测 ‎(1)学生上黑板分别画出‎1m、1dm、‎1cm、‎1mm的长度。‎ ‎(2)估测教室的长度和宽度、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并测量。‎ ‎(3)估测课桌的长、宽、高,并测量。‎ 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长度:课桌、凳子、黑板、教室、操场、钢笔等的长、宽、高。‎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 能操作 6‎ 学生活动3:时间的测量 ‎(1)估测1分钟的时间。(请三个同学上台面向黑板,其余同学当裁判,讲台桌上的大时钟面向“裁判”,教师喊计时开始,三名若认为1min时间到则举手,比比看谁对1min的时间估测更准一些。)‎ ‎(2)用停表或手表先测出1分钟脉搏跳动的次数,可得脉搏跳动1次所需的时间。‎ ‎(3)请一部分学生用停表或手表来测量一个学生从后门走到讲台的时间,另一部分学生用脉搏跳动次数来估测一个学生从教室后门走到讲台的时间,将结果记录在黑板上。‎ 学生活动4:长度的特殊测量 ‎(1)测硬币的直径、乒乓球的直径 ‎(2)测地图上铁路线的长 ‎(3)测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 课堂 小结 对照板书总结一下本节的的主要内容,提醒同学课下复习,下节课到实验室做实验 小结本节 能小结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 ‎ 活动 教学 ‎ 预设 作 业 布 置 一、本节知识巩固:‎ ‎1.小宇同学用一把毫米刻度尺先后四次测得物理课本长度分别是‎26.02cm、‎26.61cm、‎25.98cm、‎25.99cm,其中有一次测量记录是错误的。问:哪个数据是错误的?该课本的长度为多少?‎ ‎2.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产生错误的原因是误差太大   ‎ B、产生误差的原因是测量中发生了错误 C、操作、读数都正确,就可以避免误差  ‎ D、选用精密的测量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以减小误差 学生汇报 学生分析、概括 可以完成 二、新知识预习 P221、2、3、4、5、6 预习作业:同步第三节自主学习 补充练习 加强练习 教学反思 一、亮点:能够在自己的身上找到了相应的测量工具,把所学的理论与现实联系起来,学习效果较好;学习方法像累计法,控制变量法等这些物理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物理的学习很有指导意义;谈到了拉长的橡皮尺的偏值问题,这些都很好。‎ 从教学中发现问题 查找自己的得失, ‎ 二、不足:没有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自己讲授的太多,无形中束缚了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不能够做到开放。针对学生的回顾总结,应该加强物理相信过程的教育,着重做好体验生活这的物理,让生活走向社会,体现STS教育。没有充分体验物理学的学科特点,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 学生在这方面感觉不好 找不足, ‎ 6‎ 三、再教设计:在以后的教学中充分发挥自己的优点,克服不足,使教学更加完美。‎ 从学生的角度出发 效果应会更好 6‎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