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导学案(新人教版必修4)》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 ‎3.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 一、学习目标 ‎ ‎(一)知识目标 ‎ ‎1、识记联系的含义,联系的普遍性、客观性。‎ ‎2、理解联系的多样性。‎ ‎3、运用联系观,结合实例,分析人与自然的关系,说明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二)能力目标 培养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自觉维护人类生存的环境;正确分析和把握自身发展条件,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 二、 学习重点难点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4—P57,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一、联系的普遍性:‎ ‎1、联系的含义:‎ ‎2、联系的普遍性:‎ 二、联系的客观性:‎ ‎1、含义:‎ ‎2、方法论要求:‎ ‎3、联系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 三、联系的多样性:‎ ‎1、联系多样性的表现:‎ ‎1、思考判断:‎ 联系的普遍性是说世界上任何事物之间都有联系。‎ ‎ 2、自在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吗?‎ ‎3、思考:“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是一种什么样的联系?‎ 13‎ ‎2、联系多样性的方法论要求:‎ 二、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 ‎ ‎ 【课堂探究案】(25分钟)‎ ‎【背景材料】‎ ‎ 地球孕育了生命,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21世纪地球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峻。人类为了眼前的经济利益破坏性地利用自然:乱砍乱伐导致森林破坏,水土流失;过度耕种放牧导致土地沙化,沙尘肆虐;过度消费加剧空气污染,物种退化。‎ 结合材料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生态问题。‎ 探究点一:人类的生态环境为什么恶化?‎ 探究点二:地球生态系统与人类活动有着怎样的关系?‎ 探究点三:人们如何处理好追求经济利益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关系?‎ ‎【拓展探究】‎ 材料一 丝绸之路自古以来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在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国家主席习近平‎2013年9月5日在哈萨克斯坦访问时提出,我们可以用创新的合作模式,共同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以点带面,从线到片,逐步形成区域大合作。2013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访问东盟国家时提出,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发展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 13‎ 材料二 中亚地区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但科技落后,资本不足;而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科技日新月异,但能源资源日益短缺。因此,中国与中亚诸国存在广阔的合作前景。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一带一路)成了2014年APEC领导人会议热议的焦点,“一带一路”对密切我国同中亚、南亚国家的经济贸易关系,深化区域交流合作,统筹国内国际发展,拓展西部大开发和对外开放的空间,都有着重大的意义。‎ ‎ 运用联系的观点分析,“新丝绸之路”建成的意义。‎ ‎【典型例题1】‎ ‎1968年,斯班瑟发明了胶水新配方,但根据新配方研制的胶水粘不牢东西,人们认为这是不成功的发 明。几年后,弗雷应用斯班瑟的发明成功研制了不干胶记事贴,产品行销世界各地。把“不成功”的发明 用在合适的地方,成就了成功的创意。这一事例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有( )‎ ‎①联系是客观的,发明创造要避免改变事物的联系 ‎②联系是多样的,发明创造要善于建立事物的新联系 ‎③联系是必然的,发明创造要排除事物的偶然性 ‎④联系是具体的,发明创造要把握事物联系的条件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典型例题2】‎ ‎20世纪30年代,喜旱莲子草(革命草)作为饲料被引入我国。后来迅速蔓延,造成本土植物种类以及这些植物为食的鱼类迅速减少,水体严重污染,蚊虫大量滋生等诸多问题。这表明( )‎ ‎①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 ②事物之间联系具有多样性 ‎ ‎③事物联系是创造出来的 ④事物联系都有“人化”特点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 ‎ 【当堂检测案】(1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物理学家格拉塞有一次在喝啤酒时,将鸡块小鸡骨头丢入啤酒杯里,啤酒的气泡显示了鸡骨沉落的轨迹。受此启发,他经过不断试验,发现带电高能粒子能穿越液态氮时,同样出现一串气泡。他由此发明了“气泡室”‎ 13‎ ‎,成功探测出高能粒子的运动轨迹,并因此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这一事例表明( )‎ ‎①间接联系比直接联系更能激发人的创新意识 ②世界并不缺乏联系,缺乏的是善于发现联系的创新意识 ‎③创新意识是认识和利用事物之间联系的前提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在主客观条件相互作用下形成的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2、放开“单独二胎”是我国生育政策的重大调整和完善,顺应了群众期盼,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专家表示,放开“单独二胎”可调节人口结构,缓解人口老龄化,不会导致人口暴涨。这说明( B )‎ ‎①联系是普遍的,任何事物之间都是相互联系的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自身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③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注意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要坚持主观符合客观,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3、2014年12月,南水北调中线一期工程正式通水。北京、天津、河北、河南4个省市沿线约6 000万人将直接喝上水质优良的汉江水,间接惠及人口近1亿。由此可见( D )‎ A.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改变客观联系 B.人们能够按照自己需要创造新的联系 C.只要加强联系,就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D.人们可以创造条件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4、挪威极地研究所的研究员伊恩·斯特林博士在北冰洋斯瓦尔巴特群岛上,抓拍到一只看似体格健壮的雄性北极熊。数月后,在百里之外却看到了它枯瘦如柴的尸体,令人不忍直视。对此,野生动物专家推测,正是由于全球气候变化,引起海冰层的不断消退,北极熊难以捕食以致“食不果腹”。下列选项中与“北极熊饿死”现象所蕴含哲理相一致的是( A )‎ ‎①唇亡齿寒,巢覆卵破 ②乐极生悲,否极泰来 ③础润而雨,月晕而风 ④近水知鱼性,近山识鸟音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5、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C )‎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13‎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6、山东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建设经济繁荣、人民富裕、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生态山东”。(5分)‎ ‎ 据材料,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分析建设生态山东的正确性。‎ ‎3.7.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 一、学习目标 ‎ ‎(一)知识目标 ‎ ‎1、识记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系统的含义和特征。‎ ‎2、理解系统优化的方法和综合性思维方式。‎ ‎3、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培养综合性思维,统筹全局,实现整体最有目标。‎ ‎(二)能力目标 把握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培养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安排自己学习和生活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树立全局观念,培养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观念,正确处理好个人与他人、与集体、与社会的关系。‎ 二、 学习重点难点 整体与部分是辩证统一的;系统优化的思维方法。‎ ‎ 【课前预习案】(20分钟)‎ 一、阅读与思考:‎ ‎ 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7—P59,在教材找出并勾画以下知识,初步识记 ‎ 自主探究 结合自己对课本的理解,自主完成所列问题 一、坚持整体与部分的统一:‎ ‎1、整体与部分相互区别:‎ ‎1、思考:‎ 做事情为什么要强调顾全大局?‎ 13‎ ‎(1)含义不同:‎ ‎(2)地位、作用和功能不同:‎ ‎2、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 ‎(1)强调整体:‎ ‎(2)强调部分:‎ ‎3、整体与部分辩证关系的方法论要求:‎ 二、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 ‎1、系统及其特征:‎ ‎2、方法论要求:‎ ‎ 2、判断:整体功能一定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理解:整体和部分的关系≠系统和要素的关系。‎ 二、 归纳与总结:根据你对课本知识的理解,概括本框知识体系:‎ ‎ 【课堂探究案】(25分钟)‎ ‎【背景材料】‎ ‎ 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指出:“‎ 1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每个人都在追逐自己的梦想,这构成了“中国梦”的一块块基石。“中国梦”的建构,又为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指出:“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一项光荣而艰巨的事业,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共同为之努力。”‎ 结合材料,运用整体和部分的关系原理,说明如何正确处理“个人梦”和“中国梦”的关系。‎ ‎【拓展探究】‎ ‎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某市走出了一条生态城市建设的路子。该市统筹规划,建立了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空间结构显现出三圈层形态,建成区外围圈层、与居民密切相关的主体圈层和内里圈层。外围圈层是开放空间系统这棵大树植根的土壤,主体圈层是树干,内里圈层是枝叶;外围圈层绿色大地的生态“营养元素”通过主体圈层、内里圈层的“干、枝、叶”浸润建成区各个角落,三个圈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圈层之间不断地进行着物质和能量交换,形成一个有机的城市开放空间整体。三个圈层可以发挥实用功能、生态功能、文化功能、景观功能和调控功能,其功能的组合效应是整个城市系统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支撑。‎ 结合材料,运用系统优化的方法知识,分析该市是如何推动生态城市建设的。‎ ‎【典型例题1】‎ ‎ ‎ 13‎ ‎ “幸福指数”是一个综合的主体感受反应的集束指标,其中单一元素的突进,也许在提升幸福感上的作用并不明显,而某单一元素的塌陷却常会给幸福感带来滑坡效应。这表明(  )‎ ‎①整体与部分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②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 ‎③关键部分一定条件下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④部分的变化推动整体的发展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典型例题2】‎ ‎ 顶层设计这一概念来自于“系统工程学”,其字面含义是自高端开始的总体构想,今天已成为我国党和政府统筹内外政策和制定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思维方法。现阶段,党和政府按照“顶层设计”的思路推进改革,必须( )‎ ‎①立足整体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③系统优化的方法是认识世界的根本方法 ④维护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当堂检测案】(1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随着“京津冀一体化发展”战略的实施,北京、天津、河北将会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建立三地协调机制,争取实现1+1>2的效果。从哲学上看,要实现1+1>2,要求我们注重( )‎ A.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 B.用部分的变化推动事物整体的发展 C.重视关键部分对整体功能的影响和作用 D.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2.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以综合交通通道为展开空间,依托以沿线交通基础设施和中心城市,对域内贸易和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最终实现区域经济和社会同步发展。材料蕴含的哲理有( )‎ ‎①改变事物的状态,建立新的联系,就能实现质的飞跃 ‎②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变化发展 ‎③要把握事物的多样联系,积极创造事物间的自在联系 ‎④注重各个要素的有机整合,可以发挥整体的最佳功能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3.“螃蟹效应’描述的是,用敞口藤篮来装螃蟹,一只螃蟹很容易爬出来,多装几只后,相互扯后腿就没有一只能够爬出来了。“螃蟹效应”对团队建设的启示有( )‎ ‎①要注重系统内部的有序性 ②要重视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 13‎ ‎③要正确处理同一和斗争的关系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4.‎2014年7月16日,《中央和国家机关公务用车制度改革方案》向社会公布。公车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善于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就能激发落实的合力,做到抓铁有痕、善作善成。上述公车改革的要求表明( )‎ A.立足整体就能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B.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能正确解决事物的矛盾 C.要立足整体,学会对系统内部结构进行优化组合 D.整体决定部分,整体的性质决定于部分的性质 ‎5.‎2014年8月8日,《国务院关于近期支持东北振兴若干重大政策举措的意见》发布。《意见》还提出要推动东北地区与环渤海、京津冀地区统筹规划,融合发展。完善东北四省区区域合作与协同发展机制,大力推进东北地区内部次区域合作。对此,以下认识错误的是( )‎ A.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B.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统筹全局 C.要注重事物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要重视部分的作用,以推动整体发展 ‎6.新的户籍制度改革是一次整体构建,是对户籍政策的一次总体调整,教育、就业、医疗、养老、住房保障、农村产权改革等一系列配套措施将全面跟进,并给出了明确的时间安排,这既是对人民的庄严承诺,也让改革的蓝图日渐清晰。本次户籍制度改革坚持了( )‎ ‎①主观与客观具体历史的统一 ②整体和部分的有机统一 ‎③矛盾统一性和斗争性的统一 ④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③‎ ‎7.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方法。它要求我们办事情从整体着眼,寻求最优目标。下列选项符合这一哲学思想的是( )‎ A.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B.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C.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D.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8.《韩非子》中有这样一个寓言故事:宋国有人卖酒,质量很好,量也充足,而且待客殷勤,很会做广告,他将酒旗挂得老高,诚心诚意地希望有人来买酒。但由于有条恶狗在他店门口,致使酒都变酸了也无人光顾。故事表明( )‎ ‎①关键部分在一定条件下对整体具有决定作用 ‎②世界上任何两个事物之间都存在联系 13‎ ‎③想问题、办事情在抓主要矛盾的同时,也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④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受到客观规律的制约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9.在机械设计中有一个“等强原则”,即设计一个机器零件要使每一个部分的强度相等,这样机器零件的各个部分才会达到同等的使用寿命,才不会因一个部分先报废而使其他完好的部分浪费。“等强原则”所蕴含的哲学道理是( )‎ A.要重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B.事物运动是有规律的 C.部分构成整体,部分决定整体 D.必须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 ‎10.“智慧城市”通过智能传感设备将城市公共设施物联成网,物联网与互联网系统完全对接融合,政府、企业在智慧基础设施之上进行科技和业务的创新应用,城市的各个关键系统和参与者进行和谐高效地协作。从哲学上看,“智慧城市”( )‎ A.打破常规,消除事物之间的矛盾 B.发挥了关键部分对整体的决定作用 C.遵循了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D.说明了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13‎ 第七课 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 ‎3.7.1‎‎ 世界是普遍联系的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1、不正确。联系的普遍性是指任何事物都处于联系之中,都与周围事物联系着,孤立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 2、人为事物的联系也是客观的。人为事物之间的联系呈现“人化”的特点,渗透着人的目的性、能动性,并没有改变联系的客观性。“人为联系”只是人们依据客观联系创造条件,改变了联系的具体形式。‎ ‎3、这是一种间接联系。‎ ‎ 【课堂探究案】‎ ‎(1)联系是普遍的。人类没有重视森林、土壤、水源、空气等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破坏性的利用自然,导致生态环境恶化。‎ ‎(2)联系是客观的。地球生态系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联系,要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就必须从事物客观联系中把握事物,不能肆意破坏自然。‎ ‎(3)联系具有多样性。生态环境问题表现千差万别,人们不应只看到直接的、表面的、眼前的联系,还应看到间接地、本质的和长远的联系,保护环境,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拓展探究案】‎ ‎①联系是普遍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中国着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有利于促进我国西部开发,‎ 扩展对外开放的空间。(4分)‎ ‎②联系是客观的,但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改变事物状态,调整原有联系,建立新的联系。建设一 带一路可以深化区域交流合作,促进我国同中亚、南亚周边国家关系的发展。(4分)‎ ‎③联系具有多样性,我们要善于分析和把握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各种条件,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存在着科技 不断进步等有利条件,又存在资源短缺等不利条件,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可以弥补我国经济建设的不足,‎ 促进经济发展。(4分)‎ 典型例题:1、C 2、A ‎【当堂检测案】 1、D 2、B 3、D 4、A 5、C 13‎ ‎① 联系具有普遍性。建设生态山东能够改善生态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提高。‎ ‎② 联系具有客观性。建设生态山东是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 ‎③ 联系具有多样性。建设生态山东是把握事物存在发展的条件,让自然环境为人类社会生存发展提供更加有利的条件。‎ ‎3.7.2‎‎ 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参考答案:‎ ‎【课前预习案】自主探究1、整体具有主导地位,整体统帅着部分,具有各部分所不具备的功能,整体功能及其变化也会影响着部分。所以我们要立足整体,着眼大局。‎ ‎2、不正确。只有当各个部分以有序、优化、合理的结构构成整体时,整体功能才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3、系统属于整体的一种情况,系统除了强调整体性外,还有层次性和有序性。要素只是部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组成一个系统的相互作用着的部分。‎ ‎ 【课堂探究案】‎ ‎①整体和部分相互联系,密不可分。“个人梦”和“中国梦”是紧密相连的。‎ ‎②部分是整体中的部分,整体的功能状态及其变化影响部分,要求我们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中国梦”的建构为个人实现自己的梦想提供了平台和土壤,要以国家、民族利益为重,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③整体是由部分构成的,部分的功能及其变化影响整体,要求我们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每个人的梦想构成了“中国梦”的基石,要积极完善自我,努力实现个人的梦想,为“中国梦”的实现奠定基础。‎ ‎【拓展探究案】‎ ‎①系统优化的方法要求用综合的思维方式来认识事物,该市在生态城市建设过程中的举措运用了综合思维的方法,推动了生态城市的建设。‎ ‎②该市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空间布局出发,统筹规划,建立新的城市空间布局框架,注重整体功能的发挥。‎ ‎③该市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空间结构三个圈层由外到内按照一定的顺序,良性互动,发挥作用。‎ ‎④该市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三个圈层相互依存、相互影响,不同功能优化组合,实现了系统的最大功能。‎ 13‎ 典型例题:1、B 2、C ‎【当堂检测案】 1、D 2、C 3、C 4、C 5、D 6、A 7、D 8、C 9、A 10、C 13‎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