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语文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世上没有傻问题》教学设计(语文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世上没有傻问题》‎ 教学内容:‎ 本文在课本的第95--:99页。本文作者就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即人为什么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变得没有儿童有好奇心进行了议论和猜测,论述了孩子们提出的被成年人认为是“傻瓜式的问题”其实并不是傻问题,从而提出了鼓励孩子提问题,培养他们的好奇心的问题。 ‎ 教学目标: ‎ ‎◆知识与能力:1.懂得保持自己的好奇心。 ‎ ‎2.学会像儿童那样提出问题。‎ ‎3.学习作者层层深入的论述方法。‎ ‎4.学会对自己或别人的一些问题进行重新思考。‎ ‎5.养成会提出问题、爱思考问题的好习惯。‎ ‎◆过程与方法:1.通过分析课文的结构使学生了解文章作者的思路。‎ ‎2.分析作者的思想情感的变化。‎ ‎3.学习作者思考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独立思考、敢于提出问题的精神。‎ ‎2.树立不耻下问的精神。‎ ‎3.关心儿童的身心发展,鼓励他们的好奇心。 ‎ 教堂重,难点及突破: ‎ ‎◆重点1.学会本文层层深入的论述方法。2.学会分析问题的全面性。◆难点1.学会观察问题的方法和培养敏锐的思维。2.真正养成敢于提问的精神。◆教学突破1.在学生掌握文章整体的框架基础上引导学生分析文章。2.根据作者感情的变化理解文章的主旨。 ‎ 教学准备: ‎ ‎◆教师准备1.注意认真观察儿童的思维习惯。2.准备一些关于儿童的电影片断。◆学生准备1.回忆自己小时候的思维方式。2.课前认真阅读课文,提出自己的见解。 ‎ 教学步骤: ‎ ‎(1课时) ‎ 教学流程设计 ‎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让学生回忆他们儿童时的想法。 1.回答教师的提问。‎ ‎2.指导学生分析文章。 2.思考,回答问题。‎ ‎3.总结文章中心思想,启发学生思考。 3.从学习中得到启发。 ‎ 一、引导学生回忆。导入新课(约 分钟) ‎ ‎ 教师活动:‎ ‎1.让学生回忆:你们小时候有什么和现在不一样的思想或想法?现在觉得那些想法是不是很幼稚?为什么觉得它们很幼稚?小时候的想法是不是都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幼稚想法? 我们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讲的就是这个问题,下面我们看美国著名天文学家和科普作家对这个问题的思考和想法,看作者是怎样看待这个问题的。 ‎ 4‎ 用心 爱心 专心 ‎2.简单介绍本文作者的生平。 ‎ ‎3.让学生从课文中概括出什么是作者所谓的“傻问题”,或者指出所谓的“傻问题”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把课文大致看一遍。(这个问题不是很容易回答,需要学生通读原文之后才能回答) ‎ 学生活动:‎ ‎1.思考一两分钟,然后讨论,畅所欲言。(教师不必进行评论,主要是让学生通过回忆和相互的交流来达到活跃课堂气氛的目的,也是让学生充分对过去进行重新认识,重新思考,对自己现在对这些问题的不正确想法进行纠正,同时也能使学生更容易接受本文作者的观点) ‎ ‎2.听讲,参照课本上作者简介了解。 ‎ ‎3.看完原文后回答问题。(学生概括得不一定准确,但只要说明是在成年人看来比较幼稚,或感到莫名其妙,或虽是常识但难以回答的问题即可。所谓的“傻问题”的特点在文章最后一段的第八句可以找到) ‎ 二、分析文章。了解作者的思路(约 分钟) ‎ 教师活动: ‎ ‎1.让学生看文章第一句话回答:谁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想冒号后面的问题?为什么他们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想这些问题? ‎ ‎2.提问:“甚至”一词表明这些儿童问的问题怎么样?为什么作者说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试从原文中找出原因。 ‎ ‎3.提问:文章第二段的最后一句话,怎么理解?(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教师可以把自己的看法说出来,看学生是否可以理解) ‎ ‎4.让学生比较高年级的学生和儿童的不同,并概括指出来,看作者对这个问题是怎样的感情和态度,他们比儿童时失去了什么?作者希望他们这样吗?为什么? ‎ ‎5.概括指出文章第四段和第五段的内容。作者在文章中指出了哪些原因? 作者在文章的第五段最后连用了三个反问句说明了什么?第六段和第五段的关系怎样?作者在第六段是想说明什么? ‎ 学生活动:‎ ‎1.回答:是儿童。因为他们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也因为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 ‎ ‎2.阅读教材相关内容回答:“甚至”一词说明他们问的有些问题相当深奥,难以回答。(可用第二段的第三句话回答) ‎ ‎3.在教师的提示下理解:虽然他们问的问题在成年人看来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但因为他们是儿童,问这些问题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 ‎ ‎4.概括出:他们很少主动思考,失去了大部分的好奇心;对提问题有顾虑,墨守成规,等等。作者不希望看到这种情况,它遏制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 ‎5.学生回答第四段除了第一句话和第五段的第一句话都是说的原因(学生正确理解第四段第二句话);连用反问句说明作者对大人对待儿童的这种态度十分不满意;第六段进一步举例说明孩子提出的很多问题是很深奥的。 ‎ 三、找出原因,提出见解,解决问题(约 分钟) ‎ 教师活动: ‎ ‎1.让学生根据课文回答:作者是怎样回答儿童长大以后失去了大部分的好奇心的原因的?(这个问题比较难回答,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答:他为什么用很大的篇幅来提出这些原因) ‎ ‎2.作者提到引起高中生失去很多好奇心的原因时,专门用了一段的篇幅来说其中的一个原因,这个原因是什么? ‎ 4‎ 用心 爱心 专心 ‎3.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段提出了鼓励孩子提问题的方法包括哪几种?作者说孩子提出的在成年人看来是傻瓜式的问题通常有什么特点? ‎ ‎4.让学生从文章最后一段找出:作者为什么鼓励孩子提出这些傻瓜式的问题?作者希望人们怎样对待儿童? 为什么作者说仅仅鼓励是不够的? ‎ ‎5.让学生讨论:怎样理解文章最后的关键?通过学习这篇课文,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发? ‎ 学生活动:‎ ‎1.根据教师的提示回答:作者通过猜测和观察找出的,因为文中有“我猜测”和“我发现”之类的字眼。作者分析原因是为了对症下药,因为原因越清楚、越全面,解决的办法就越多、越有效。‎ ‎2.从原文中找出这个原因: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 ‎ ‎3.从文章第七段中找答案;从课文中最后一段中找出第八句回答;从文章最后一段读出:聪明的、有好奇心的孩子是国家和世界的财富。 ‎ ‎4.回答:照顾、呵护和鼓励儿童;对一些问题不能引导他们找出答案就不能使他们得到发现的喜悦。 ‎ ‎5.就作者这句话进行充分讨论:启发我们正确对待儿童提出的问题,指导他们思考和找到问题的答案。 ‎ 本节总结: ‎ 作者通过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的观察,提出了自己对儿童提出的问题是不是“傻问题”的看法。作者先说儿童提出的一些问题,对儿童的好奇心进行了充分的肯定。接着作者分析了高年级的学生和儿童在提问题上的不同,并指出了造成这种不同的原因。然后作者指出很重要的原因是成年人讨厌孩子提出科学问题,并指出大人的这种所谓的无所不知其实可能是真的无知。作者然后说出孩子提出的一些深奥的问题至今还未得到完全解决,并得出结论:其实孩子提出的问题不是什么傻问题,成年人应该鼓励孩子提问题并给以指导,以启发他们对科学的探求。 ‎ 板书设计 ‎ 世上没有傻问题 ‎ 儿童提出的问题的特点——高年级学生与儿童的区别——分析造成不同的原因——得出结论:世上没有傻问题——提出自己的观点:鼓励和引导儿童思考、回答问题 ‎ 问题探究与拓展活动: ‎ 教师在讲解这篇课文时,不能让学生按照原来的用大量时间找出所谓的论点、论据和结论的老办法来进行教学。本文虽是议论性文章,也有论点、论据和结论,但作者主要不是用大量的论据说明自己的观点,而是重点分析造成儿童和高年级学生的在思维上不同的原因,巧妙地引出自己的观点,并简单举例说明自己的论据,然后说明成年人应该怎么做才达到启发和引导儿童的目的。 ‎ 练习设计 ‎ ‎◆随堂练习设计 ‎ ‎1.给加点的字注音. ‎ 呵护( ) 瞥一眼( ) 贬低( ) ‎ ‎2.作者为什么说很多孩子是天生的科学家? ‎ 4‎ 用心 爱心 专心 答案与提示:因为他们对世界很好奇,爱动脑筋,提出了很多值得思考的有洞察力的问题。 ‎ ‎3.为什么儿童没有听说过什么叫“傻瓜式的问题”? ‎ 答案与提示:虽然他们问的问题在成年人看来可能是比较幼稚的,但因为他们是儿童,问这些问题符合他们的心理特征。 ‎ ‎◆个性练习设计 ‎ ‎1.概括指出所谓的“傻问题”的特点。 ‎ 答案与提示:在成年人看来比较幼稚或让其感到莫名其妙或虽是常识但难以回答的问题。(按照课文中最后一段的表述也可以) ‎ ‎2.为什么儿童会花费很多时间去想一些所谓的“傻问题”? ‎ 答案与提示:因为儿童刚来到这个世界不久,对任何事物都感到好奇,也因为他们渴望了解这个世界。 . ‎ ‎3.议一议:我们从本文中应该得到什么启示? ‎ 教学探讨与反思 ‎ 本文学习中最主要的是看作者怎样分析问题的,看作者怎样由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再到解决问题的,看作者的思路或文章的脉络是怎样的;再就是注意作者为什么会对人们司空见惯的问题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我们从作者身上学习这种不畏世俗和敢于提出自己的真知灼见的精神。 ‎ 4‎ 用心 爱心 专心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