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
【教学目标】
1.关注文言现象,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学习规律。
2.抓住关键语句,多种角度赏析,学习写景散文写作技法。
3.深挖文化内涵,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教学流程】
一、爱山乐水----根据诗文填空
1.树树皆秋色, 。
2. ,幽径独行迷。
3. ,白水绕东城。
4. ,涵虚混太清。
5.木落雁南度, 。
6.大漠孤烟直, 。
7. ,千里江陵一日还。
组织学生背诵描写山水的诗词,适时引入复习。
二、明确目标,提出任务
1.关注文言现象,积累文言词语,掌握文言文学习规律。
2. 抓住关键语句,多种角度赏析,学习写景散文写作技法。
3. 深挖文化内涵,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模山范水话三峡
出示三峡图片,学生针对自己的掌握谈自己对三峡的了解认识。(体现多角度)
四、知识构建,水到渠成
针对文言文基础知识,以闯关形式进行复习。辅以相应的学法指导。
第一关
(A)
1.作者作品:本文作者 , 人,字 。
2.相关链接:你还能说出下列作者的字、号、名、朝代吗?陶渊明,苏轼,刘禹锡。
温馨小贴士:作者字、号、朝代要记准。
(B)
4
1.本文的文体 ,它的特征是:
2.我们所学过的此类文体的文章有:
温馨小贴士:掌握文体特征容易把握文章的写作特点,如本文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第二关:
(A)
1.解释实词(通假字、词类活用、古今异义)
略无阙处 或王命急宣 虽乘奔御风 空谷传响
2.中考早链接:请你总结出你所学过的文言课文通假字三个
词类活用现象的至少两个 , 。
温馨小贴士:通假字在加点解释中为重点,翻译时必须分两步解答,通哪个字,字义是什么;句式翻译出现活用,必须变换词性翻译,否则翻译不通会出现歧义。
(B)
1.解释实词、虚词(一词多用)
自:(1)自三峡七百里中 (2)自非亭午夜分
绝: (1)沿溯阻绝(2)绝 多生怪柏 (3)哀转久绝
2.中考早链接:用加点字链接成语:如:沿溯阻绝 追根溯源 溯水行舟 溯流追源
温馨小贴士:古实词链接成语,成语意思必须和古文意思相同,能同时记忆,一箭双雕 。
第三关
(A)
1.翻译句子(特殊句式)
(1)悬泉瀑布,飞漱其间。(2)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3)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2.中考早链接:举出所学过文言文中一个特殊句式。《陋室铭》《记承天寺夜游》
温馨小贴士:翻译句子以直译为主,单音节词变成相应的双音节词;特殊句式特殊处理,翻译出特殊句式的标志。
(B)
4
1.翻译句子(重点句)
(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2)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2.中考早链接:请你从你的大脑中复制文言文名句至少三处。(《桃花源记》 《记承天寺夜游》 《爱莲说》 )
温馨小贴士:文言文阅读中,名句或重点句的翻译可以帮助我们掌握文言文的魂。
五、青山绿水任我游
结合学过的文章,思考:写景抒情散文应当怎样阅读?
明确:写景抒情散文的阅读方法:
要学会三问:
一问写了什么景?
二问抒了什么情?
三问怎样写景抒情?
六、走进文本游三峡
本文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三峡的自然景观的?
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七、读山品水赏三峡
主问题探究:请你赏析本文成为千古美文的原因。
欣赏角度
背诵相应语段并品味(《春》《济南的冬天》《记承天寺夜游》《答谢中书书》)
思想情感
结构特点
表
现
方
法
正侧面描写相结合
动静结合
调动多种感官
变化观察角度
语
词语炉火纯青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4
言
句子精炼形象
清荣峻茂
修辞巧妙运用
句式整齐匀称
八、文化苦旅叹三峡
出示余秋雨《文化苦旅·三峡》的相关语段,组织学生诵读,谈自己的认识。
1.告别白帝城,便进入了长约200公里的三峡。在水路上,200公里可不算一个短距离。但是,你绝不会觉得造物主在作过于冗长的文章。这里所汇聚的力度和美色,铺排开去2000公里,也不会让人厌倦。
2.过三峡本是寻找不得词汇的。只能老老实实,让嗖嗖阴风吹着,让滔滔江流溅着,让迷乱的眼睛呆着,让一再要狂呼的嗓子哑着。什么也甭想,什么也甭说,让生命重重实实地受一次惊吓。千万别从惊吓中醒过神来,清醒的人都消受不住这三峡。
3.王昭君:也许是这里的激流把这位女子的心扉冲开了,顾盼生风,绝世艳丽。却放着宫女不做,甘心远嫁给草原匈奴,终逝他乡。她的惊人行动,使中国历史也疏通了一条三峡般的险峻通道。屈原:也许是这里的奇峰交给他一副傲骨,这位比李白老得多的疯诗人长剑佩腰,满脑奇想,纵横中原,问天索地,最终投身汨罗江,一时把那里的江水,也搅起了三峡的波涛。
4.从三峡出发的人,无论是男是女,都是怪异的。都会卷起一点旋涡,发起一些冲撞。他们都有点叛逆性,而且都叛逆得瑰丽而惊人。他们都不以家乡为终点,就像三峡的水拼着全力流注四方。三峡,注定是一个不安宁的渊薮。凭它的力度,谁知道还会把承载它的土地奔泻成什么模样?
九、游山玩水绘三峡
放飞你的思绪,融入你的想象,以《三峡》中的任何语段或词句为触发点,描绘你心中的三峡美景。
出示三峡的相关图片,学生尝试写作练笔。
教师抛砖引玉:也许是由于这里的山太高,峡谷太深,天空过于狭小,月亮也上来得很迟很迟。起初,峡里只能感觉到它朦胧的青光,和黄昏连在一起;而不知在什么时候,它忽然出现在山上。就像从山上生长出来,是山的一部分;像一块巨大的、磨平的、发亮的云母石。这时,月亮和山的阴影,对比得异常明显——山是墨一般的黑,陡立着,倾向江心,仿佛就要扑跌下来;而月光,从山顶上,顺着深深的、直立的谷壑,把青光直泻到江面。就像一道道瀑布,凭空飞降;又像一匹匹素锦,从山上挂起。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