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历史总复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加入VIP免费下载

本文件来自资料包: 《2017高考历史总复习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教案》 共有 1 个子文件,压缩包列表如下:

注:压缩包层级关系提取自源文件,您看到的所有资料结构都和您下载的源文件一致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资源网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
网站客服:403074932
资料简介
第2讲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及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考纲展示:(1)从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2)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 热点提示:(1)从汉到元政治制度演变的史实;(2)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3)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设置等史实;(4)认识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考点1 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帝国新章 ‎1.中央集权的发展 ‎(1)西汉 ‎①问题:汉初,郡县、封国并行,封国有时会与朝廷对抗。 ‎ ‎②措施: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颁布推恩令。‎ ‎③作用:封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唐朝:安史之乱之后形成藩镇割据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 ‎(3)宋朝 ‎①措施:军事方面,把主要将领的兵权收归中央,并充实中央禁军;行政方面,由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设通判负责监督;财政方面,中央掌控地方大部分赋税收入。‎ ‎②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造成冗官、冗兵、冗费的局面,埋下了“积贫积弱”的祸根。‎ ‎(4)元朝:行省制度。‎ ‎①目的:改变宋代以来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对幅员辽阔的疆域进行有效的统治。‎ ‎②内容: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在全国设立行中书省管理地方事务,边远民族地区设置宣慰司进行管理;行省拥有经济、军事大权,行使权力时受中央节制。‎ ‎③意义: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行省制度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思考] 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制的加强并非直线,而是曲线,经历了加强、削弱、再加强、再削弱的过程。请结合从汉到元的历史说明这一观点。‎ 提示:汉初因“王国问题”削弱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加强中央集权;唐中晚期因藩镇割据中央集权削弱;宋代收精兵、削实权、制钱谷,中央集权加强;元朝实行行省制,加强了中央集权,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2.君主专制的演进 ‎(1)汉朝:汉武帝重用身边侍从、秘书等人担任尚书令、侍中等,参与军国大事。‎ 21‎ ‎(2)魏晋南北朝:逐步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三省体制。‎ ‎(3)唐朝 ‎①措施:推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决策、草拟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工具体。‎ ‎②作用:三省既分工又合作,提高了办事效率;三省长官都是宰相,使相权一分为三,相互牵制,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创新,影响深远。‎ ‎[思考] 著名历史学家钱穆在其史学名著《国史新论》中写道:“汉代宰相是首相制,唐代宰相是委员制。”此论断反映了从汉代到唐代宰相制度的演变趋势是什么?‎ 提示:宰相的数量不断增多,说明宰相的权力走向分散,君主专制不断加强。‎ ‎(4)宋元 ‎①宋朝:宋初设立中书门下为最高行政机构,行使宰相职权。后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②元朝:设中书省为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后期宰相权势扩大,甚至左右皇位继承。‎ ‎[点拨] 唐代中书省和元代中书省两者名称一样,但地位和职权都不同。唐朝的中书省是三省之一,掌管国家政令的草拟;而元朝中书省总理全国政务,是全国最高行政机构。‎ ‎3.古代选官制度的变化 ‎(1)汉代:推行察举制,令天下郡国每年举荐人才,举孝廉成为士大夫做官的主要途径。‎ ‎(2)魏晋:采用九品中正制,世家大族依靠门第步入仕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3)隋唐 ‎①内容:隋文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隋炀帝时设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影响:打破了特权垄断,扩大了官吏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 ‎[点拨] 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体现了社会的公平、公正原则。但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变化是围绕皇权强化、中央集权加强目的而变化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思考] 伏尔泰认为:科举制“通过层层严格考试的人才能进入……衙门任职……人们全然不可能设想一个比这更好的政府”。科举制度为何会受到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的推崇?‎ 提示:科举制具有许多优点。从方式看,追求公平、公正与客观;从标准看,择优录用。欧洲启蒙思想家正在描绘“政治蓝图”,希望借鉴科举制形式通过公平竞争让资产阶级掌握政权。‎ 21‎ 问题1:探究中央集权的发展 材料一 (汉)武帝用主父偃谋,令诸侯以私恩裂地,分其子弟,而汉为定制封号,辙别属汉郡。汉有厚恩,而诸侯地稍自分析弱小云。‎ ‎ ——《汉书·中山靖王刘胜》‎ 材料二 通判……建隆四年(963),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职掌贰郡政,凡兵民、钱谷、户口、赋役、狱讼听断之事,可否裁决,与守臣通签书施行。‎ ‎——《宋史》‎ 材料三 元统治者吸取了汉唐以来地方割据势力据险对抗中央政府这一教训,打破了自然的疆界,极力避免某一地区成为地方长官据险称雄的国中之国。地方区域的设置,人为地使自然区域割开,造成犬牙交错的局面。‎ ‎——李怀孔《中国古代行政制度史》‎ ‎(1)材料一中“令诸侯以私恩裂地”有何重要影响?‎ ‎(2)材料二反映出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什么特点?‎ ‎(3)材料三反映了元朝地方行政制度的创新有何作用?‎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说明汉武帝针对汉初郡国并存、王国逐渐威胁中央集权的现象,颁布了“推恩令”,通过分割王国封地的办法来削弱王国势力。‎ 材料二中“诏知府公事并须长吏、通判签议连书,方许行下”说明知府虽然总理郡政,但受通判牵制,重要公文必须由通判联署才有效。‎ 材料三中说明元朝打破了山川地形的自然疆界,人为设置地方行政区划,从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 ‎[尝试解答] (1)王国越分越小,中央集权得以加强。‎ ‎(2)通判监督知府,知府与通判互相牵制,反映出宋代通过地方分权强化中央集权。‎ ‎(3)消除了地方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问题2:探究君主专制的演进 材料一 郡举贤良,对策百余人,武帝善助对,由是独擢助为中大夫。后得朱买臣、吾丘寿王、司马相如……并在左右。……屡举贤良文学之士。公孙弘起徒步(平民),数年至丞相。开东阁,延贤人与谋议,朝觐奏事,因言国家便宜。上令助等与大臣辩论……大臣数诎。‎ ‎——《汉书·严助传》‎ 材料二 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步骤精密……惟是事权分立,往往发生流弊,尤以中书门下两省,或论难往来,各逞意气。太宗深察其弊,乃令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此实唐代宰相制度之一进步也。‎ ‎——严耕望《唐代文化约论》‎ 材料三 (宋代)三师、三公不常置,宰相不专任三省长官,尚书、门下并列于外,又别置中书禁中,是为政事堂,与枢密对掌大政。天下财赋,内廷诸司,中外管库,悉隶三司。‎ 21‎ ‎——《宋史》‎ ‎(1)据材料一,归纳汉武帝为削弱相权所采取的举措。‎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官僚机制运行方式的进步性。‎ ‎(3)材料三反映了宋代是怎样分割相权、加强皇权的?‎ ‎[信息解读] 材料一反映出汉武帝重用“贤良文学之士”做为侍臣,让他们参与军国大事,从而削弱了相权。‎ 材料二中“凡有政事,先由中书取旨撰拟诏敕,付门下审覆,再下尚书施行”反映出唐代三省既分工又合作,相互牵制,相互监督;“三省长官合署办公,是谓政事堂”说明唐太宗设立政事堂,以提高行政效率。‎ 材料三说明宋代决策权归属中书机构与主管军事的枢密院,财权集中于三司,这反映出北宋通过分化事权,加强皇权。‎ ‎[尝试解答] (1)任用贤良文学之士为身边近臣;让他们参与议政、奏事;令其诘难大臣。‎ ‎(2)可以减少决策失误,有利于防止权臣专政,加强皇权;对君权也有一定的制约作用。‎ ‎(3)宋代设置参知政事、枢密院、三司分割宰相的行政、军事和财政权,相权被进一步分割。‎ 问题3:探究选官制度的变化 材料一 其所谓“察举”和“征辟”乃是一种强迫的推荐制度。起先所举者谓之“贤良方正之士”……其影响所及只有使被举而得官者终生与举者、辟者保持恩泽的关系,而将公事视为次要。‎ ‎——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材料二 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 ——《晋书》‎ 材料三 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之何。既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1)依据材料一概括“察举”和“征辟”制度的弊端。‎ ‎(2)材料二主要说明了什么现象?‎ ‎(3)与材料一、二反映的选官制度比较,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的历史进步性。‎ ‎[信息解读] 材料一说明汉代的察举制带有极大的弊端,使举者与被举者形成恩泽关系,进而对国家政治造成不利的影响。‎ 材料二中 “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反映出依据门第 21‎ 进行选官的制度阻碍了社会阶层的流动,不利于社会的进步。‎ 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度采用考试的办法公开选拔官员,限制了营私舞弊的发生,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社会公正。‎ ‎[尝试解答] (1)弊端:使被举者与举者保持恩泽的关系(裙带关系),注重私人感情,忽视国家利益。‎ ‎(2)说明魏晋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以出身、门第作为选官标准,不利于君主的统治,也造成了社会的不公。‎ ‎(3)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归纳总结】‎ ‎1.汉武帝与宋太祖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异同 ‎(1)相同 ‎①中央:都削弱、分割宰相权力,加强了皇权。‎ ‎②地方:都削弱了地方机构的权力。‎ ‎(2)不同 ‎①中央:汉武帝通过设立“中朝”来削弱相权;宋太祖则通过分割宰相军权、财权乃至行政权来削弱相权。‎ ‎②地方:汉武帝主要是削弱王国势力,建立对地方官的监察机制;宋太祖则将地方兵权、财权、行政权收归中央。‎ ‎2.中国古代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 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的斗争中,总的趋势是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有以下两种:‎ ‎(1)分割相权。把相权一分为二(一分为三或更多),使之相互牵制,从而保证皇权的独尊。‎ ‎(2)转移相权及其机构。权力转移的总趋势是由离皇帝身边远的人(外朝或外廷的大臣)向皇帝身边的人(内朝或宫内侍臣、宦官)转移,即由远及近(或由外到内);同时,行使相权的机构总是不断地由内朝(宫内)向外朝(外廷)转移,即由内向外。‎ ‎3.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趋势和积极影响 ‎(1)演变趋势 ‎①选拔标准:由家世门第、财产等级等演变为学识、才能。‎ ‎②选拔方式:由血缘、推荐、地方评论及品评演变为考试。‎ ‎③选拔形式:逐渐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平、公开、客观的原则。‎ ‎(2)积极影响 21‎ ‎①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到才学的变化,有利于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维护了封建国家大一统局面,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 ‎②使国家掌握了人事任命权,既树立起中央权威,又保证了社会稳定,有利于封建国家政令的推行,促进封建经济的发展。‎ ‎③制度化的选官标准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员队伍,有利于封建统治的长治久安。‎ ‎1.《隋书·地理志》记载:“汉高祖……矫秦皇之失策,封建王侯,并跨州连邑,有逾古典,而郡县之制,无改于秦。”汉初“封建王侯”的主要目的是(  )‎ A.吸取秦亡的教训 ‎ B.打击官僚政治 C.强化君主专制 ‎ D.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解析:选D 由题干可知,西汉初期,吸取秦亡教训设立王国与郡县并存的地方统治形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其目的是为加强中央集权,故选D项。‎ ‎2.(2016·合肥质检)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说:“在汉代,此制已有流弊。地方长官选举不实,权门请托,营私滥举,因而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文中的“此制”指的是(  )‎ A.察举制      B.封国制 C.郡县制 D.科举制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汉代的察举制。依据材料信息“选举之后,不得不再加以政府一番考试检核”可知考查的是选官制度,汉代的选官制度是察举制,故选A项。B、C两项不属于选官制度;D项出现于隋唐时期。‎ ‎3.阅读下图,有关该图反映的制度说法正确的是(  )‎ A.创立于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B.体现“分权与制衡原则”‎ C.相权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君权 21‎ D.加强了中央集权 解析:选C 本题考查唐朝三省六部制的相关内容。三省六部制出现于隋朝,A项排除;“分权与制衡原则”是西方资产阶级民主原则,B项排除;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D项排除。故选C项。‎ ‎4.(2016·荆州模拟)据《通典》载:“太后(武则天)颇涉文史,好雕虫之艺,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及永淳之后,太后君天下二十余年,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因循日久,浸以成风。”这一措施的主要影响是(  )‎ A.打击了传统门阀贵族 B.提高了儒学独尊地位 C.选拔了经世致用人才 D.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 解析:选A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从材料“永隆中始以文章取士”“当时公卿百辟,无不以文章达”可分析出是科举制,科举取士打破了世家大族对官员的垄断,故A项正确。‎ ‎5.按照宋代官制,一般官员都有“官”和“差遣”两个头衔,有的官还加有“职”的头衔,所以“任非其官”的情形很普遍。由此可见(  )‎ A.宋代官僚体系成熟 ‎ B.宋代皇权进一步强化 C.宋代行政效率提高 ‎ D.宋代解决了藩镇难题 解析:选B 宋代将官员官、职和差遣分开是为了强化对官员的控制和管理,从而强化专制君主的权力,故本题选B。唐代官僚体系就已经成熟,故A项排除;“分化事权”导致官员人数膨胀,出现冗官,行政效率低下,故C项排除;“分化事权”解决的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而不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故D项排除。‎ ‎6.有学者指出:“从汉朝以迄明清,宰相一旦威权既重,组织形态发育成熟,便会蜕变为闲曹,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呈现出‘波纹式循环发生’状态。”下列选项不能反映材料观点的是(  )‎ A.汉代中外朝制度 B.魏晋九品中正制 C.隋唐三省六部制 D.宋代设参知政事 解析:选B 由“宰相一旦威权既重……为皇帝身边发育出来的新的宰相机构所取代。以皇权为中心,中国的宰相机构”可知题干反映的是皇权与相权之间的关系,而A、C、D三项均体现了皇权与相权的关系。九品中正制是选官制度,B项不正确,符合题意。 ‎ 史实支撑型选择题的解法 21‎ ‎(1)史实支撑法就是利用所掌握的史实来说明历史现象或者论证历史结论的一种分析、判断、论证的思维方法。‎ ‎(2)适宜运用此种方法解答的题目常见的设问呈现方式主要有“主要依据是”“主要表现是”“文中所说的……是指”“所说制度(政策、朝代等)是”“能论证(佐证、说明、表明、反映)……的是”“背景(原因、条件、因素)是”“正确(或错误)的是”等。‎ ‎(3)运用此种方法解题首先要审好题目的求答项,根据设问要求,迁移相关的历史知识,化不熟悉的知识为熟悉的知识,逐项分析,得出符合题意的答案。‎ ‎7.(2016·郑州调研)中国古代某一政治制度初设时“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其后“所制者远,所统者众,所寄 者甚重”。该政治制度是(  )‎ A.西周分封制      B.西汉郡国并行制 C.唐代三省六部制 D.元代行省制 解析:选D 本题考查行省制。“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即有诸侯的形制却没有诸侯的权力,说明该政治制度是地方行政制度。“无诸侯之权”与分封制、郡国并行制之下的诸侯享有较大的权力相悖,排除A、B两项;三省六部制属于中央官制,排除C项;元朝行省最初只是临时性的中央派出机构,因而初设时“有诸侯之镇而无诸侯之权”,之后由于行省制度趋于完善,行省数量增多,辖区广阔,权力较重,并对中书省负责,而中书省借助行省加强了中央集权,因而其后“所寄者甚重”,故D项正确。‎ ‎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秦置左右丞相,天下之事皆决丞相府。汉武帝在中央设立“中朝”,以侍从、秘书为尚书令、侍中参与军国大事。“尚书”一职日益重要,后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权臣特别是丞相权力过大,最高统治者遂将相权分散,使之互相牵制,形成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三省长官皆为丞相。唐朝时的中书省是掌握机要、决定军国大事的最高出令机构,负责草拟、颁发皇帝的诏令。尚书省的职权,由于中书省和门下省的设立而被削弱。其长官主要是掌握尚书省,并具体落实中书省颁布的皇帝诏旨和经门下省审阅、皇帝批准的各种奏章。‎ 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从政治制度发展的角度对材料进行解读。‎ 解析:本题属于半开放性试题,主要考查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变迁。解读时要有史实、有结论,史实来源于试题提供的材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逐一概括,在此基础上综合分析皇权与相权变化的趋势。‎ 答案:材料表明:秦设置丞相,帮助皇帝处理全国政事;汉武帝设立“中朝”,任用亲信参与国家大事,“尚书”的地位日渐重要,逐渐成为国家的中枢机构;魏晋南北朝时期,统治者分割相权,形成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隋唐时期创立三省六部制,尚书省转化为执行机构。‎ 21‎ 以上内容表明:尚书省由中枢机构逐渐演变为执行机构,丧失了决策职能;从秦至隋唐通过分割相权及任用亲信削弱相权以加强皇权。‎ 考点2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紫禁之巅 ‎1.明朝 ‎(1)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原因:明太祖认为丞相权势过重,会妨碍皇权的高度集中。‎ ‎②废除:1380年,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负责。‎ ‎③影响:宰相制度宣告废除,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 ‎[思考] 1380年,明太祖以“谋逆”罪诛杀了宰相胡惟庸并废除宰相制度。史学界认为,这是中国官僚制度史上的一次空前之举。所谓“空前”的含义是什么?‎ 提示:从根本上改变了千余年来相权和皇权鼎立的局面,君主专制进一步强化。‎ ‎(2)内阁的出现 ‎①过程 ‎ 时期 措施 地位 明太祖 设置殿阁大学士 仅为侍从顾问,很少参决政事 明成祖 设立内阁 开始参与机密事务 明宣宗 逐渐拥有票拟权 地位变得更加重要 ‎ ②特点: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2.清朝 ‎(1)背景:议政王大臣会议使皇权受到很大限制。‎ ‎(2)措施 ‎①康熙帝设南书房,参与机要事务。‎ ‎②雍正帝设置军机处,军国大事由皇帝一人裁决。‎ ‎(3)影响:君主专制加强,中央集权进一步得到巩固。‎ ‎[点拨]  丞相早在明太祖时期就已废除,明朝内阁首辅和清朝军机大臣虽然习惯上也被称为“相”,但已无实质意义,仅有“相”名而无“相”权,并不能对皇权构成制约。‎ ‎[思考] 梁启超曾把清朝的军机处比喻成“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种比喻的依据是什么?‎ 21‎ 提示:军机大臣接受皇帝召见,跪受笔录,各种诏令由军机大臣按皇帝的意旨拟写成文,经皇帝审批后,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执行。‎ 问题1:探究明朝内阁制 材料一 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今我朝罢丞相,设五府、六部、都察院、通政司、大理寺等衙门,分理天下庶务,彼此颉颃,不敢相压,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以后子孙做皇帝时,并不许立丞相。‎ ‎——(明)朱元璋《皇明祖训》‎ 材料二 (明朝)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阁臣之弄权者,皆不免以不光明手段得之。此乃“权臣”,非“大臣”。故虽如张居正之循名责实,起衰振弊,为明代有数能臣,而不能逃众议。‎ ‎——钱穆《国史大纲》‎ ‎(1)材料一中朱元璋是怎样看待古代的宰相制度的?为此做了怎样的规定?‎ ‎(2)有人认为张居正等专权反映了君主专制的弱化,这种说法对吗?‎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朱元璋认为宰相制度威胁皇权,导致社会动荡;“事皆朝廷总之,所以稳当”说明朱元璋废除宰相制度的目的在于加强君主专制,稳固皇权。‎ 材料二中“国家并未正式予阁臣以大权”表明明代的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只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 ‎[尝试解答] (1)明太祖强调了自古以来丞相制度的诸多弊端,说明废除丞相有利于稳固统治,并严禁后世子孙复立丞相。‎ ‎(2)不对。张居正等人的专权是依仗皇帝的宠信,没有皇帝的宠信,也就没有他们的专权。这说明权臣专权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问题2:探究清朝军机处 材料一 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缮写。后名军机处,地近宫廷,便于宣召。为军机大臣皆亲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 ‎——赵翼《檐曝杂记·军机处》‎ 材料二 军机处撰拟的谕旨诏令,不经过内阁,而直接由军机处密封,经驿马递送给各地方督抚,称为“廷寄”,直接交给中央各部院的称为“交片”,各地方的奏折也不经内阁而直接交军机处。‎ ‎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军机处成立的直接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军机处的职权。其本质上说明了什么?‎ 21‎ ‎[信息解读] 材料一中“雍正年间,用兵西北,以内阁在太和门外,儤直者多,虑漏泄事机”说明清代军机处的设立最初主要出于军事目的以及保密的需要。‎ 材料二说明军机处无决策权,只是秉承皇帝旨意,传达皇帝命令,这反映出皇权得到空前加强。‎ ‎[尝试解答] (1)办理筹划西北紧急军务,防止机密泄漏。‎ ‎(2)职权:负责撰拟皇帝的谕旨诏令;将皇帝的诏令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政府;负责保管地方奏折。说明:君主专制制度达到顶峰。‎ ‎【归纳总结】‎ ‎1.内阁制与宰相制的不同 比较项 宰相制 内阁制 地位 ‎“百官之首”,地位巩固 仅是顾问侍从,权力源于皇帝个人信任 职权 总领行政,参与决策,有属官 侍从咨询,无决策权,无属官 性质 国家法定中央机构 始终不是中央正式行政机构 影响 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作用 对皇权无约束力 ‎2.军机处在处理军务上的突出特点 ‎(1)勤:地近内廷,便于皇帝宣召。‎ ‎(2)密:皇帝召见军机大臣,任何人不得在侧,军机大臣不得擅交臣僚。‎ ‎(3)速:办事效率高,能快速处理各种文书,按皇帝旨意办理军务。‎ ‎3.明清君主专制制度强化的影响 ‎(1)积极影响 ‎①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 ‎②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 ‎③有利于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各地区经济、文化的交流、发展和提高。‎ ‎(2)消极影响 ‎①经济上,束缚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了商品经济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②政治上,专制统治的空前强化剥夺了人民的政治权利和言论自由,民主思想和行动受到压制和打击。‎ ‎③思想文化上,专制统治使知识分子脱离实际,阻碍了科技创新的发展和文化的进步。‎ ‎1.1380年,明太祖朱元璋以谋反罪诛杀胡惟庸,同时,裁撤中书省和丞相。随后设置殿阁大学士为侍从顾问,但明中后期又出现了严嵩、张居正把持朝政的现象。这表明 (  )‎ 21‎ A.宰相制度一直都存在 ‎ B.皇权曾一度削弱 ‎ C.内阁权力失控 D.君主集权强化 解析:选D 本题考查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明太祖裁撤中书省和丞相,意味着君主权力的强化;之后设内阁作为皇帝私人的内侍机构,阁臣职权的大小和升降由皇帝决定,严嵩和张居正把持朝政从反面印证了君主集权的强化。故D项正确。‎ ‎2.明朝时期有多位皇帝不上朝,比如正德、嘉靖,万历皇帝更是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但明朝统治仍得到延续。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  )‎ A.君主专制制度进一步加强 ‎ B.封建统治腐朽黑暗 C.内阁成为正式的行政机构 D.宦官专权控制朝政 解析:选A 明朝设立内阁,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和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取决于皇帝的信任,内阁的票拟权取决于皇帝的批红,内阁可以代行职权处理朝政,但必须经过皇帝的同意,因此内阁的设置反映了君主专制进一步加强,A项符合题意。‎ ‎3.(2016·孝感模拟)张居正担任内阁首辅时期制定了一个考成规制:以内阁稽查六科,以六科稽查六部、都察院,六部、都察院稽查巡抚、巡按。这一规制的实施说明此时的内阁(  )‎ A.已经威胁到皇权 ‎ B.有了一定的行政权 C.取得了中央的监察权 D.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 解析:选D 材料说明内阁权力很大,开始具有监督权,真正具有了宰相之实,D项符合题意。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内阁的地位取决于皇帝的信任,是专制皇权加强的表现,不可能制约皇权,排除A、B、C三项。‎ ‎4.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皇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  )‎ 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旨意 ‎ 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 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 ‎ 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 21‎ 解析:选A 从材料信息“遵旨”“详达朕意”可知张廷玉获此殊荣主要是因为写上谕时能严格遵守皇帝旨意,答案为A。‎ ‎5.雍正八年,添设军机章京,协助办理军机事务;乾隆中,内阁大学士的某些职权,移归军机处掌理,大学士事权渐轻;乾隆以降,“威命所寄,不于内阁而于军机处,盖隐然执政府矣”。从军机处的演变情况来看,军机处(  )‎ A.日益成为掣肘皇权的有力机构 ‎ ‎ B.在权力结构上未发生实质变化 C.最终与内阁共同组成权力中枢 ‎ ‎ D.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 解析:选D 军机处不能掣肘皇权,故A项错误;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标志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故B项错误;军机处只是侍从机构没有实权,所以不是权力中枢,故C项错误;军机处的设置加强了皇权,逐渐成为皇帝权力制衡的利器,故D项正确。‎ ‎6.(2016·西安调研)据《清·乾隆起居注》记载,乾隆皇帝对掌下大臣进行过如下一段敕训,“准以循例办稿为供职,并无深谋远虑,为国家根本之计”“似此因循苟且之习不改,竟与乡原无异”。这反映出(  )‎ A.传统的权力分配体制遏制了政府的活力 B.中央集权体制活力的逐渐衰退 C.官员队伍的懒惰和对清朝统治的不满 D.封闭的体制导致行政效率下降 解析:选A 本题考查清朝政治。根据材料,每位大臣对国家的前途漠不关心,说明这一体制无法调动官员们的积极性,结合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弊端,可以得出A项正确。B项的说法带有片面性;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官员们对清王朝的态度,排除C项;从材料中看不出行政效率的高低,排除D项。‎ ‎——————————————[本讲课堂小结]———————————————‎ ‎[术语必备]‎ ‎1.从汉到元,通过分割、限制地方权力,中央集权不断强化。从郡国并行制到行省制,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 ‎2.中国古代加强中央集权的方式多种多样,主要有以下几种:分化事权;实行监察制度;划分适当的行政区域;设置专门机构进行直接管理等。‎ ‎3.从汉至唐,中央由三公九卿制到三省六部制,直至宋元发展,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被削弱的趋势。‎ 21‎ ‎4.历代封建中央中枢机构的变化,都以维护皇权和服务于皇帝为基本准则,体现了中国封建统治根深蒂固的“家天下”思想。‎ ‎5.从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再到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更趋于公平、公正。但此变化以强化皇权、加强中央集权为目的,是巩固统治、强化专制的一种手段。‎ ‎6.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主要以隋唐为界分为两大阶段:先秦至隋唐前,是以血缘关系、门第族望为选官的主要依据,其方式有世袭和任命两种;隋唐至明清时期是以才学为选官主要依据,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官员,由皇帝任命。‎ ‎7.明朝内阁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是中国专制时代晚期政治形态的新变化,体现了君主专制的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制度的强化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 ‎8.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枢权力体系的变化:三公九卿制(秦朝)→内外朝制度(汉朝)→三省六部制(隋唐)→二府三司制(宋朝)→中书一省制(元朝)→废丞相、设内阁(明朝)→增设军机处(清朝)。‎ ‎[易误必明]‎ ‎1.唐朝的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相同。(×)‎ 辨析:三省六部制与西方的三权分立制形式相似,都体现了分权,但是三省六部制的目的在于加强皇权专制,而西方的三权分立制是现代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目的是防止专制,两者有本质的区别。‎ ‎2.元朝的行省与郡县制一样。(×)‎ 辨析:郡县是地方机构,郡县长官是地方官员。中央政令直达郡县,是直线行政。行省是中央政府的派出机构,行省长官是中央官员。元朝在地方设行省,是分区统治,不是直线统治。 ‎ ‎3.明朝内阁与英国内阁性质类似。(×)‎ 辨析:明朝的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内侍机构,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英国的内阁是君主立宪制下最高行政机构,责任制内阁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核心。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英国内阁是资产阶级代议制的产物,两者社会属性不同。‎ 高考真题(5年全国,2年地方)‎ ‎[全 国 卷]‎ ‎1.(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汉宣帝曾称:“与朕共治天下者,其唯良二千石(郡太守)乎!”后来的帝王反复重申上述观念。这主要体现了(  )‎ A.地方吏治是国家安定的重要因素 B.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之间的矛盾 21‎ C.汉代地方行政制度为后代所沿用 D.历代帝王将汉宣帝作为治国榜样 解析:选A 地方服从中央,中央对地方进行垂直管理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内容。材料体现了汉宣帝高度重视郡太守的作用,而郡太守是地方最高行政长官,所以A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郡太守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没有提及中央和地方之间的矛盾,故排除B项;材料强调的是汉宣帝的观念而非汉代地方行政制度对后世的影响,故排除C项;D项内容在材料中未提及。‎ ‎2.(2015·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  )‎ 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 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 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 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 解析:选C 材料中说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年幼,执政大臣也从他们中选择,导致汉代经常出现外戚干政,反映了母族亲属(外戚)在两汉时期的地位极高,故选C项。‎ ‎3.(2014·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Ⅱ)明初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严防权臣乱政。明中后期严嵩、张居正等内阁首辅操纵朝政,权倾一时。这表明(  )‎ A.皇权渐趋衰弱      B.君主集权加强 C.内阁取代六部 D.首辅权力失控 解析:选B 由材料信息“废丞相、设顾问性质的内阁大学士”“权倾一时”可得出B项正确。‎ ‎4.(2012·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清代内阁处理公务的案例“积成样本四巨册”,官员“惟揣摹此样本为急”,时人称之为:“依样葫芦画不难,葫芦变化有千端。画成依旧葫芦样,要把葫芦仔细看。”这反映出当时(  )‎ A.内阁职权下降导致官员无所事事 B.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 C.内阁机要事务繁忙官员穷于应付 D.皇帝个人独裁官员唯命是从 解析:选B 材料体现了清朝内阁依照皇帝旨意、公务案例办事,不敢创新,反映了政治体制僵化,官员拘泥规制,故选B。A项不符合史实;C、D两项不符合材料。‎ 21‎ ‎5.(2012·全国高考新课标卷)梁启超在论述中国古代专制政治发展时说:“专制权稍薄弱,则有分裂,有分裂则有力征,有力征则有兼并,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从中国古代历史整体来看,这一论述中可以确认的是(  )‎ A.君主专制是维系统一的主要条件 B.分裂动荡是专制权力产生的前提 C.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 D.武力夺取政权是专制制度的基础 解析:选C A、D两项不符合先秦的史实;分裂动荡未必引发专制,排除B项。从“兼并多一次,则专制权高一度,愈积愈进”可知专制程度随历史进程而不断加强。故答案为C。‎ ‎6.(2013·全国高考新课标卷Ⅰ)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 图1 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 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解析:两幅图片反映了从东汉到唐开元年间地方行政区划的变迁。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清历史变迁的具体所指,找准变化,然后再从政治、经济等角度分析说明原因。‎ 答案:示例一: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发展。 ‎ 示例二: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地 方 卷]‎ ‎7.(2015·安徽高考)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  )‎ 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 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 解析:选C 根据材料“推举六名孝廉”可知题干考查察举制,察举制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举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人才可以由地方官员举荐,A、D两项不符合史实;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符合九品中正制,而不符合察举制,故B项排除;由“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可知察举制有一定的弊端,故选C。‎ 21‎ ‎8.(2015·四川高考)“中书、尚书令在西汉为少府属官,在东汉亦属少府,虽典机要,而去公卿甚远。魏晋以来,浸以华重。唐遂为三省官长,居真宰相之任。”这段话意在指出(  )‎ A.汉代少府份属九卿,位尊权重 B.唐代中书令和尚书令是真宰相 C.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 D.三省制经历了曲折的发展过程 解析:选C 材料叙述的主体是中书令、尚书令的地位变迁,而非少府,A项不符合题意,故排除;B项是材料信息的一部分,但不是材料的主旨,故排除;材料反映了中书令、尚书令由汉代“去公卿甚远”到唐“居真宰相之任”,这说明了中书令和尚书令地位逐渐提高,故C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包含门下省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 ‎9.(2015·上海高考)“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描述的是哪一朝代的行政管理体制(  ) ‎ A.隋朝 B.唐朝 C.北宋 D.元朝 解析:选D “都省”即行省,是元朝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并为一级行政区名称。隋朝地方行政区划实行州县二级制,故A项错误;唐朝地方行政区划为道、州、县三级,故B项错误;北宋地方行政区划设置为路、州、县,故C项错误;元朝地方实行行省制度,故D项正确。‎ ‎10.(2014·安徽高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 有学者认为,与其他国家相比,中国最独特之处在于,我们是唯一保持了两千年中央集权制度的国家。中国历史上的众多制度创新,从本质上来说,都围绕着四大基本制度而展开。这四个基础性制度,如四根“支柱”共同支撑起中央集权的“大厦”,历经上千年的打磨和探索,日渐趋于精致完善,在明清时期达到巅峰。图示如下:‎ ‎ 中央集权与四大基本制度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图中每项制度是如何加强中央集权的。‎ ‎(2)结合所学知识,论述制度创新对王朝盛衰的影响。(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史论结合,言之成理即可)‎ 21‎ ‎ 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从不同方面(如政治、思想、选官和经济四个方面)说明制度创新对中央集权加强的作用,理解政治与经济、思想等方面的关系以及制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从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统治、思想统一、控制选官权和为中央集权提供经济支持等方面作答。第(2)问,明确答题范围“王朝盛衰”从正反两个方面及盛衰作答要注意 先亮出观点,然后举例加以说明,一定要论证充分,逻辑分明。‎ 答案:(1)郡县制度:地方官吏由中央任免,实现了中央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尊儒制度:儒家思想成为正统思想,为加强中央集权奠定了思想基础。科举制度: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基础。国有专营制度:有效控制国家重要资源,扩大中央财政收入,加强了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 ‎(2)要求:联系中国封建王朝盛衰的史实;观点明确,有概括性表述;史实正确,并能充分支持观点;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言之成理即可。‎ 一、认识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演变过程、趋势和本质 ‎2.历史影响 ‎(1)积极方面 ‎①经济上,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为封建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 21‎ ‎②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 ‎③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文化在较广阔的范围内传播。‎ ‎(2)消极方面 ‎①经济上,封建社会后期,日益束缚了生产力发展,妨碍社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社会的落后。‎ ‎②政治上,以强化君主专制为核心,形成了长期的人治传统,民主政治无从发展,极易出现政治腐败现象,形成暴政,派生出庞大的官僚队伍和特权阶层。‎ ‎③思想上,专制统治严格控制思想文化,造成国民的愚昧与落后,严重阻碍科技进步。‎ ‎[针对训练]‎ ‎1.如图是古代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它从根本上反映了(  )‎ ‎ A.中央集权的完善 B.中央机构的精简 C.行政效率的提高 D.君主专制的强化 解析:选D 中央集权是针对地方分权而言的,与中央机构的官制改革无关,A项错误;从中央机构的改革中看不出是否进行了机构精简,B项错误;行政效率的提高只是官制改革的作用之一,并非中央机构改革的根本性问题,C项错误;从秦到明清时期的中央官制变化,明显呈现出相权不断被分割,直至被废除的过程,反映出专制皇权的不断强化,故D项正确。‎ ‎2.(2016·西宁调研)乾隆时期有人曾感慨说:“旁观者谓密务重务咸由军机,内阁秉成例而行,如邮传耳。乌知国家大政内自九卿以下,外而督抚藩臬,凡诸兵农礼乐刑赏之事,胥由是出纳焉,可不谓至重欤?”据此可以得出(  )‎ A.内阁和军机处分管地方和中央 B.内阁处理的政务不如军机处重要 C.军机处和内阁分理军务和政务 D.军机处并未完全取代内阁的职能 解析:选D 内阁和军机处都是中央机构,不存在分管地方和中央的区别,故A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内阁重要,而非内阁处理的政务不如军机处重要,故B项错误;内阁“凡诸兵农礼乐刑赏之事,胥由是出纳焉”可见内阁也处理军务,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军机处虽然很重要,但是内阁也秉成例而行,很多重要事情均由内阁决定,说明了军机处并未完全取代内阁的职能,故D项正确。‎ 二、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特点与影响 ‎1.过程 21‎ ‎(1)西周:推行分封制,是奴隶社会的地方行政制度。‎ ‎(2)秦朝:推行郡县制,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 ‎(3)汉代:推行郡国并行制,兼有封国制与郡县制的特点,封国可以世袭,使中央集权受到威胁。‎ ‎(4)隋唐:实行州县两级制,后设节度使,导致藩镇割据局面。‎ ‎(5)北宋:派文臣管理地方,解决了武将专权的局面。‎ ‎(6)元代:地方推行行省制,属于中央派出机构;长官由皇帝任免,管理辖区内军政事务;不可世袭,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7)明朝:废除行省,设立三司管理地方。‎ ‎2.特点 ‎(1)演变过程中,中央一直强化对地方的领导、监督、制约,地方则要求独立的自主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始终存在。‎ ‎(2)中央通过多层管理,在分权基础上加强对官吏的任免、考核,地方权力逐渐被分割、削弱,集权于中央。‎ ‎(3)地方行政制度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 ‎3.影响:在征发徭役、兵役,征收田赋和租税以及管理地方的治安秩序方面发挥了良好的作用;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封建统治;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针对训练]‎ ‎3.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与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作为不同时期的地方势力,二者不同的地方是 (  )‎ A.与天子是否存在宗法关系 B.所在地后来是否可能发展为割据势力 C.是否拥有辖区内的全权 D.其职位设置的目的是否为拱卫中央 ‎ 解析:选A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地方制度。西周分封制下的诸侯大多与天子存在血缘关系,而唐朝时设置的节度使与天子之间不存在血缘关系,故A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B、C、D三项是两者的相同点,故排除。‎ ‎4.有学者认为,宋代的中央集权制度,大体上是在“专务以矫失为得”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体现出“事为之防,曲为之制”的精神。宋代中央集权制度体现上述精神的是 (  )‎ A.分化事权       B.重文轻武 C.设置军镇 D.通判监督 21‎ 解析:选A 本题考查宋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务以矫失为得”“事为之防,曲为之制”,即矫正宋以前的过失,制定完善的制度预防宋以前官员与地方权力过大的隐患。由所学知识可知,宋代通过分化各部门和各级官员的权力,使权力间相互制约,各种权力均集中到中央,故选A项。重文轻武、通判监督是分化事权的具体体现;宋代是废军镇而非设军镇,B、C、D三项排除。‎ 21‎

资料: 10.8万

进入主页

人气:

10000+的老师在这里下载备课资料